疫情封鎖限制措施並不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2020-12-06 中國發展網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

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據全球碳項目估計,在疫情封鎖限制最嚴格時期,受人口流動限制影響,全球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減少17%,全球年排放量將減少4.2%至7.5%。但是,在全球範圍內,這種規模的減排不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從長期看,與疫情封鎖限制措施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只是一個「小插曲」,疫情封鎖限制措施並不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全球應繼續致力於構建更持久和更有雄心的氣候行動平臺,通過徹底改造工業、能源和運輸系統,將排放減少到零。這種改造應當是經濟上可承受、技術上可行的,而且只會對人類日常生活產生微小影響。

(經濟日報記者楊海泉)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儘管個人的飲食決策不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潛在技術解決方案的範圍之內,但創新食品的確可以。減少牛場甲烷汙染的另一種有趣方法是用昆蟲替代品代替牛肉-這種牛肉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普及。
  • 氣候變化:七種有助於解決危機的技術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發現和使用,促成了氣候變化-但它們也使人類意識到我們對地球的影響並開發了解決全球變暖的技術
  • 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聯合報告
    疫情封鎖措施和經濟放緩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短暫下降後,又開始朝著疫情前的水平方向發展。要穩定氣候變化,就需要持續減排,直至實現淨零碳排放。2020年4月初全球因疫情而採取封鎖措施的高峰期間,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史無前例地下降了17%,但這仍與2006年的排放量水平相當。這既反映出過去15年排放量的急劇增加,也凸顯出人類社會對化石燃料能源的持續依賴。
  • 應對氣候變化的十種解決方案
    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十種可能性方案  作者David Biello  發表2007.11.26亞馬遜和其他森林不只是地球的肺,它們可能是人類短期內限制氣候變化的最佳角色。  拔掉電源—不管你信不信,美國居民在電器關機時會花費更多的電費。電視機、音響設備、電腦、電池充電器以及許多其他的配件和家用電器在看似已經關機的情況下會消耗更多能量,因此需要拔掉其電源。  購買節能產品能實現節能和省錢的雙贏,從而可以防止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於正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充分認識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家園的生態價值,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做法與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 疫情所致全球封鎖對氣候變暖影響幾何?結果跟你想的也許不一樣
    2020年4月4日,法國巴黎凱旋門 圖片來源:Cyril Marcilhacy/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近日,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稱,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進行的全球封鎖,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 希臘疫情惡化 封鎖措施若延長或讓經濟雪上加霜
    原標題:希臘疫情持續惡化 封鎖措施若延長或讓經濟雪上加霜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希臘《中希時報》15日報導,目前為控制疫情蔓延,希臘已於日前開始實施封鎖措施。有消息人士擔憂,若封鎖持續至聖誕假期,或將讓該國經濟雪上加霜。據報導,11月7日起,希臘開始實施封鎖。不過,該國大量民眾此後不斷申請,希望能夠外出。據稱,僅11月8日晚上9點左右,就有100多萬民眾通過手機簡訊申請要求外出或帶寵物散步。
  • 國際最新研究: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對氣候長期影響微不足道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稱,為阻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傳播而實施的政策,雖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是對長期全球變暖的影響微不足道,可能使全球氣溫到2030年僅下降0.005–0.01攝氏度。
  • 極端氣候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南部非洲糧食危機
    極端氣候導致南部非洲收成下降  由於經常遭受極端氣候衝擊,南部非洲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糧食危機引發整體通脹  據南共體報告顯示,疫情不僅導致人們收入下降,由於全國封鎖和其他限制流動措施,糧食供應鏈也受到影響,導致糧食價格上漲。
  • 希臘醫療系統因疫情面臨重壓 全國封鎖措施或再延長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希臘衛生部22日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希臘當天新增1498例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確診91619例,累計死亡1630例。其中,希臘北部地區疫情形勢尤為嚴峻,當地醫療系統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 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意外影響?專家估算:一季度全球二氧化碳...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將本屆論壇的與會嘉賓分隔在了屏幕兩頭,但來自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仍舊圍繞全球治理的熱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9月12晚,在本屆論壇的青年對話分論壇上,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外專家學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獨到的觀點。
  • 第二波反彈的疫情,英國已做好應對措施
    AUT UMN秋冬季節的到來,氣溫逐漸下降,溼冷的氣候有助於病毒的活性增強,讓病毒可以在這個季節裡又活躍起來,又加上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讓原本防控工作放鬆的西方國家要迎接疫情出現反彈情況,歐美國家最為嚴重。如果不採取果斷措施,第三波疫情很快就將襲來,歐美地區或將因此再度遭受重創。那麼對於第二波反彈的疫情,英國會怎樣應對呢。
  • TNC: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不可或缺
    COP25期間,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國際氣候政策主任約翰威爾迪克(John Verdieck)受邀參加了由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為主題的中國角邊會。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摘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現摘要如下。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
  • 研究稱新冠防疫措施對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微不足道」
    新華網新華社倫敦8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利茲大學7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各國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的限制性防控措施,雖短期內使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汙染物有所減少,但長期來說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微不足道。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ICCSD副研究員楊秀系統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合作平臺的背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合作平臺推進的總體思路。
  • 人類難以採取全球化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各國政府為積極應對,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舉措措施,比如封城、禁止旅行遊、國家間彼此實施管制封關。這些極端措施舉措讓氣候活動人士看到希望,相信實施同樣目光長遠有遠見的政策也有望解決類似同為威脅人類生存威脅的全球變暖難題。,但實則不然,同抗擊肺炎一樣,人類應對全球變化也面臨一些阻礙。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領導小組將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辦事機構設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 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應對氣候變化總體目標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氣候變化相關的科技與研究水平取得新的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機構和體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