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
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據全球碳項目估計,在疫情封鎖限制最嚴格時期,受人口流動限制影響,全球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減少17%,全球年排放量將減少4.2%至7.5%。但是,在全球範圍內,這種規模的減排不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裡·塔拉斯表示,從長期看,與疫情封鎖限制措施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只是一個「小插曲」,疫情封鎖限制措施並不是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全球應繼續致力於構建更持久和更有雄心的氣候行動平臺,通過徹底改造工業、能源和運輸系統,將排放減少到零。這種改造應當是經濟上可承受、技術上可行的,而且只會對人類日常生活產生微小影響。
(經濟日報記者楊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