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2020-12-05 大眾生活報

蘇伊士今天宣布在泰國Bang Phli地區的循環聚合物設施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蘇伊士在亞洲的第一座塑料回收再造設施,凸顯蘇伊士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仍致力於改善環境和建設更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雄心。該項目每年把在泰國收集而來的3萬噸塑料包裝廢料轉化為消費後可回收(PCR)塑料,作為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的長期方案。此外,設施的水回用率達到94%,是泰國當地水回用率最高的同類回收設施之一,每年可避免3.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種植150萬棵樹。

全球每年生產3億噸塑料,其中50%用於包裝,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棄置於海洋中,當中主要來源於東南亞。在泰國,每年200萬噸塑料垃圾中僅約四分之一得以回收。

蘇伊士亞洲地區執行長郭仕達表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使用和處理塑料的方式。雖然塑料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但海洋中數百萬噸垃圾產生的後果也相當令人擔憂,不僅危害環境和健康,也造成了經濟損失。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長遠之計,而這樣的解決方案已在今天產生了。蘇伊士在歐洲以外首座塑料回收設施的正式投運振奮人心,這將有助於鼓勵東南亞向循環經濟轉變,並扭轉塑料汙染危機的形勢。我們期待與塑料價值鏈的所有參與者緊密合作,向著無塑海洋的目標更進一步。」

蘇伊士循環聚合物設施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它是泰國最大的LDPE回收設施之一,以最高標準合規運營。項目還汲取了蘇伊士來自法國的塑料實驗室PLASTlab®專家的豐富經驗,得到了集團強有力的支持,可以定義、分析、測量及檢測,並配製生產回收塑膠,以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

生產1噸再生塑料可節省5桶石油,相當於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蘇伊士集團在全球9座專業設施中處理近40萬噸塑料垃圾,並生產15萬噸循環聚合物。

蘇伊士是國際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的創始成員,也是泰國可持續塑膠及廢物管理組織(泰國PPP 塑料)的一員,旨在與利益相關者合作以保護海洋、守護環境。

蘇伊士泰國循環聚合物設施在(左起) 蘇伊士東南亞固廢及資源管理項目發展總監Jerome Le Borgne、法國領事館Olivier Richard、泰國海關部稅務優惠局局長Krittika Panprasert、泰國北欖府代表省長Sumate Teeraniti、Chemicals Business, SCG聚烯烴和乙烯基業務副總裁 Sakchai Patiparnpreechavud、北欖府工業辦事處北欖工業工廠總監Amnuay Suwannarak及循環聚合物項目總經理David Bourge同共見證下正式開幕。

蘇伊士循環聚合物塑料回收設施於2020年12月正式運營,旨在為泰國實現2030年減少塑料垃圾的目標做出貢獻。它是泰國最大的LDPE回收設施之一,可回收當地購物中心、快遞公司、飲料生產商和電子產品製造商的包裝廢料。

關於蘇伊士

蘇伊士集團自19世紀末以來,不斷積累專業知識,通過保護人類健康並支持經濟增長,助力人們持續提高生活質量。蘇伊士及旗下90,000名員工遍布全球五大洲,致力於保護和修復我們的自然環境要素:水、土壤和空氣。在水務管理、固廢回收再造、土壤修復和空氣治理等方面,蘇伊士提供富有彈性的創新型解決方案,通過「智慧」城市優化市政和各行業的資源管理,提升其環境和經濟效益。集團向6,400萬人提供環境服務,生產飲用水71億立方米。蘇伊士還為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每年直接或間接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作為新資源的提供者,生產了420萬噸再生原料。集團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提供100%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為我們的環境、健康和氣候帶來積極影響。蘇伊士集團2019年的總收入達180億歐元。

關於蘇伊士在亞洲

蘇伊士在早於60年前就進入東南亞,繼而擴展至大中華區的發展也逾40年。蘇伊士現已成為各大城市和工商客戶的首選合作夥伴,提供的水務和固廢管理解決方案,能助其優化資源管理,提升其環境和經濟效益並符合監管標準。集團旗下逾9,000名員工遍布亞洲各地,合作項目逾70個,至今已建造了600多座水處理廠和汙水處理廠並向逾3,200萬人口提供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服務。蘇伊士被公認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也是環境服務行業的標杆企業。目前蘇伊士在澳門運營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PPP項目,在上海運營著亞洲其中一座最大的危廢處置設施,同時在泰國也運營著塑料回收再造項目。作為香港固廢處理行業的領導者,蘇伊士集團還為亞洲21個工園區提供專業的環境管理服務。

編輯:PL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文章指出,生物塑料正被業內人士吹捧為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但是實際上用植物材料製成的瓶子和包裝可以隨意丟棄然後自然分解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被吹捧為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要方法。
  • 塑料汙染危機將得以解決!科學家發現新方法,加速分解變廢為寶
    導語:石化工業生產超過8800萬噸的聚乙烯,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普通的塑料。根據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的途徑來升級它,它可以幫助應對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危機。大家好,我是蘿蔔!雖然有好幾種方法解決垃圾,但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塑料等聚乙烯材料製成的,尤為頭痛,不是時間就能將其抹掉的,它可能會一直「生活」下去!
  • 視野 | 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文章指出,生物塑料正被業內人士吹捧為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但是實際上用植物材料製成的瓶子和包裝可以隨意丟棄然後自然分解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可口可樂的植物瓶的一部分是生物塑料,被吹捧為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要方法。
  • 塑料的循環經濟 塑料降解和回收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塑料經過大約100年的生產,到現在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在地下水、海洋、空氣和食物鏈中,全世界都在用生物技術方法來解決這一塑料危機。然而,大多數的進展僅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塑料,即聚酯,如PET。Ren Wei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當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並提出了塑料生物循環經濟的策略。為了實現塑料的循環經濟,需要複雜的解決方案。
  • 大海洋的塑料汙染是個大問題,現在解決還不晚,您怎麼看?
    「每天在一個裝滿塑料的足球場裡踢球怎麼樣?」或者足夠覆蓋羅得島州或盧森堡的腳踝深?」  這些新的類比雖然準確,但都沒有反映出危機的嚴重性。(更多:我們正在被塑料淹沒,找出原因。)  和氣候變化一樣,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十年全球社會如何應對。
  • 耶魯大學: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文章指出,生物塑料正被業內人士吹捧為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但是實際上用植物材料製成的瓶子和包裝可以隨意丟棄然後自然分解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可口可樂的植物瓶的一部分是生物塑料,被吹捧為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要方法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美國學生發現吃塑料的細菌 或有助緩解全球汙染危機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英媒稱,一位學生也許發現了應對全球最緊迫的環境危機之一的解決辦法——培育可以「吞噬」塑料的細菌並將其分解為無害的副產品。在俄勒岡州裡德學院學習生物學的摩根·韋格說,這一進程如果加快可以為解決地球塑料問題發揮「很大作用」,目前每年有數百萬噸廢棄塑料被掩埋或傾倒入海洋裡。每年約有3億噸塑料被廢棄,只有約10%得以回收。韋格對《獨立報》說:「當我開始了解我們所有的塑料垃圾的數據時,這實際上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需要某種辦法解決它。」
  • 如何防止塑料汙染,確保海洋經濟一個美好的未來?
    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海洋塑料汙染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增長三番。陶朗集團執行長史岱峰(Stefan Ranstrand)先生解釋了飲料包裝押金制和基於傳感的分選回收解決方案如何能夠化解這場危機。英國政府最近發布了新的「海洋未來預測(Foresight Future of the Sea)」報告,再次將海洋塑料汙染的危機呈現在世人面前,促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海洋面臨的危險,從而採取必要的行動來化解這一危機。該報告指出,廢棄塑料已經佔海洋垃圾總量的70%左右,從2015年至2025年的10年間,海洋中的廢棄塑料量將增長三倍。
  •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 安倍呼籲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
    安倍呼籲應該力爭通過技術革新,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據報導,安倍在會議上介紹了日本企業在開發「生物降解塑料」方面的努力,稱這一技術通過微生物作用讓塑料在自然界被分解。他指出技術創新將開闢解決汙染問題的道路。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海南「禁塑令」引起一時轟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鼓勵可降解塑料作為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這個話題又熱起來,近年這項技術也有新的進展,但是目前能解決「白色汙染」嗎?據聯合國統計,塑料佔海洋所有汙染物的90%。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顯示,由於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汙染。
  • 生態學家敲響塑料汙染的警鐘
    研究全球水生生態系統中塑料汙染普遍性的生態學家們在測量了減少未來排放和管理已經漂浮在外面的塑料汙染所需的人類反應規模後,感到擔憂。「除非停止塑料生產和使用的增長,否則塑料經濟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為以回收為基礎的框架
  • 【「限塑減塑」專欄】耶魯大學署名文章: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文章指出,生物塑料正被業內人士吹捧為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但是實際上用植物材料製成的瓶子和包裝可以隨意丟棄然後自然分解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可口可樂的植物瓶的一部分是生物塑料,被吹捧為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要方法。可口可樂稱之為「植物瓶」——新型的可回收塑料容器,其中30%由甘蔗和其他植物製成,其餘70%由傳統油基塑料製成。可口可樂公司表示,目前植物瓶包裝佔其北美瓶裝量的近三分之一,全球佔7%。
  • 李景虹:塑料汙染防治仍需高科技助力
    「目前我國廢塑料回收和利用體系仍不健全,可降解替代產品應用面臨困難和諸多制約因素。」日前,在廣州金髮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中科院學部「我國塑料汙染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諮詢評議項目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李景虹表示。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產量達到8184.2萬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和消費國。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由此引發的海洋垃圾汙染也同樣嚴重。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一種可無限回收利用的塑料問世
    例如在美國只有約10%的塑料垃圾得到回收。回收塑料如此之少的一個原因是其很難分解,而改造舊塑料的過程會削弱其化學結構。因此,回收塑料通常只用於製造低價值的產品,如戶外長椅和垃圾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Eugene Chen和同事開發了一種塑料,這種塑料在回收時能夠保持其原有的品質。
  • 到2040年塑料汙染將達13億噸
    很難想像出這麼大的數量,但如果你能想像把所有的塑料鋪在一個平面上,它將覆蓋英國的面積1.5倍。(計算)很複雜,因為塑料無處不在,在世界各地,塑料的使用和處理方式不同。」為了將這個複雜的問題轉化為數字,研究人員追蹤了世界各地塑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理情況。研究小組隨後建立了一個預測未來塑料汙染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