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塑料汙染,確保海洋經濟一個美好的未來?

2020-11-25 中國網科學頻道

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海洋塑料汙染可能在未來十年內增長三番。陶朗集團執行長史岱峰(Stefan Ranstrand)先生解釋了飲料包裝押金制和基於傳感的分選回收解決方案如何能夠化解這場危機。

英國政府最近發布了新的「海洋未來預測(Foresight Future of the Sea)」報告,再次將海洋塑料汙染的危機呈現在世人面前,促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海洋面臨的危險,從而採取必要的行動來化解這一危機。該報告指出,廢棄塑料已經佔海洋垃圾總量的70%左右,從2015年至2025年的10年間,海洋中的廢棄塑料量將增長三倍。按照這種趨勢,到2050年,海洋裡的廢棄塑料將比魚還多!

這一危機將對人類活動的許多方面產生深遠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包括食品供應鏈、全球經濟、甚至就業和貿易。具有前瞻性思維的機構和政府已經開始付諸行動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技術創新和政策法規來避免海洋汙染災難。「海洋經濟」的概念將幫助我們理解和解決影響海洋環境的長期問題。

陶朗集團執行長史岱峰(Stefan Ranstrand)介紹說,海洋經濟直接或間接涉及在海洋環境中運營的所有組織和公司,包括航運、捕魚、海上可再生能源、海洋農場和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等各個領域。「海洋未來預測」報告顯示,到2030年,海洋經濟總量將翻番,達3萬億美元,但是其健康發展的前提是要控制和減少廢棄塑料以及其他汙染物在海洋中的排放。

減少海洋塑料汙染的最有效辦法首先是防止其流入海洋。但事實上,目前全球每年生產大約7800萬噸塑料包裝物,其中,有32%在使用後被隨意丟棄在自然環境中,只有10%被回收利用,即使在這少量被回收利用的塑料中,80%以上都是降級再生,也就是再生成了品質和價值相對較低的產品,不完全算是循環經濟。

Stefan Ranstrand先生認為,要從根本上扭轉這種趨勢,需要優化廢舊塑料的回收和利用,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

首先,要讓民眾廣泛參與塑料飲料瓶的回收,這可以通過施行押金制並配套引進飲料瓶智能回收機來實現——將智能回收機安裝在便利店、車站、社區,這種收集方案將明顯改變群眾的行為習慣,對於促進塑料瓶、易拉罐和玻璃瓶的回收,並減少回收的環節和成本非常有效。在挪威,施行了押金制和廣泛採用飲料瓶智能回收機後,塑料瓶的回收利用率目前已高達97%。

其次,是用科技手段自動分選並回收混合垃圾中的可再生材料。在垃圾集中處理中心,自動化的分選技術可以精準分離並高效回收各種類型垃圾中的金屬、塑料、紙、木材等材質,並確保回收率和純度的最優化。陶朗的前沿性分選設備,能夠在高效回收利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簡化垃圾處理廠裡的分選流程。

中國擁有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和14000公裡的海島海岸線,可管轄的海洋國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裡,海洋經濟的發展潛力巨大。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需求增大,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每年塑料製品總產量達760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5%以上,解決廢舊塑料對海洋的汙染迫在眉睫。

海洋的未來

「海洋未來預測」報告中所展示的海洋汙染對於人類是個重大的挑戰。鑑於塑料產品所具備的巨大優勢,顯著縮減其應用並不現實,唯一可行的是提高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因此,海洋塑料汙染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不是存在於海洋中,而是在陸地上,比如,超市門前設置飲料瓶回收機和建設更多的垃圾分選廠。

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塑料的回收,並不斷推動前沿性的科技發展,才能緩解海洋的塑料汙染問題。這樣,才能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才可以更充分地開發海洋經濟的巨大潛力,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潔淨的蔚藍。

欲了解關於陶朗集團的更多信息,請聯繫陶朗或者登錄官網www.tomra.cn。

關於陶朗分選資源回收事業部(TOMRA Sorting Recycling)

陶朗分選資源回收事業部是全球領先的傳感分選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於1996年,其總部、研發部門以及最大的測試中心均位於德國。陶朗提供適用於大部分固體廢物的分選解決方案,包括電子垃圾、報廢汽車、城市生活垃圾(MSW)以及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等。迄今,共有超過5500臺分選設備在全球範圍內80多個國家運行;在中國;陶朗資源回收事業部已經銷售和安裝了超過150臺設備,並為每臺設備提供安裝和服務支持。

2011年8月,陶朗集團在中國建立了全資子公司和本地運營團隊,包括銷售、服務、採購、研發和生產,設有兩個測試中心(分別服務於食品業務和資源回收業務)及一個組裝車間,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5個服務網點,分別位於廈門、青島、杭州、昆明、蘭州和中國臺灣。

相關焦點

  • 加入「塑戰隊」,破除海洋塑料汙染
    大海在呼喚,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到2040年,海洋內的塑料垃圾存量將會是現在的四倍,超過6億噸。如何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致力於淘汰有問題的和非必需的塑料包裝製品,並通過創新確保所有塑料包裝能安全地被100%重複使用、回收或堆肥,並能夠安全地和方便地進行循環,而不會成為廢棄物或產生汙染。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本文重點討論汙染如何對人類產生不利影響,以及您可以採取的減少汙染的許多步驟。鋁罐可以在海洋中放置200年,直到最終降解。至於塑料,任何一種塑料降解都需要400年的時間。據估計,目前全球有1.5億噸塑料在整個海洋中流通。海洋汙染對人類的影響大量的海洋汙染可能對人類造成許多不利影響。海洋汙染可能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包括:生殖問題、荷爾蒙問題、腎臟損害、損害神經系統、老年痴呆症、心臟病、帕金森氏症、腹瀉、皮疹、肚子疼。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海洋微塑料分布廣泛,危害頗多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種特殊形態,通常是指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包括碎片、薄膜、纖維等。
  • 海洋之殤 如何拯救正被塑料破壞的海洋生態系統?
    21世紀經濟報導 師琰 倫敦報導導讀由英國環境部首席科學家博伊德主持推出的「前瞻性海洋未來報告」預計,海洋塑料垃圾在2015年至2025年之間會增加三倍。而如何去除海洋中現存的塑料垃圾,則仍是科學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在大多數科學家看來,緩解這個問題的最簡單方法仍是首先阻止塑料進入海洋。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深海就像一個「水槽」,匯聚著大量微塑料。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日益引起各國重視。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塑料汙染日趨嚴重  今年10月,巴西裡約熱內盧的一家水族館裡展出了3個2米至4米高的裝置作品——一隻章魚、一隻海馬和一頭鯨魚。這些裝置是由志願者在裡約海灘上收集的垃圾製作而成,志願者們短短3個月就收集了約半噸海洋塑料垃圾。  裡約水族館的裝置作品,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的嚴重性。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然而,氣候變暖、海洋塑料汙染、海洋酸化以及非法捕撈正在威脅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挪威人是如何治理的? 然而現實敲響了海洋保護的警鐘,日趨嚴重的海洋垃圾汙染,已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氣候變暖、海洋塑料汙染、海洋酸化以及非法捕撈正在威脅著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國際視點)
    裡約水族館的裝置作品,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的嚴重性。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每年估計有至少800萬噸的塑料製品被排放或拋棄到海洋中,相當於平均每秒鐘就有一卡車的塑料垃圾被倒入海中。  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會被分解成微型碎片,然後被浮遊生物攝入,並最終對海洋生態鏈乃至人類健康帶來威脅。目前在太平洋垃圾帶漂浮的微塑料面積甚至達上百萬平方公裡。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令人擔憂的未來,2040年,塑料垃圾會怎樣的方式汙染地球?
    即便如此,我們對於塑料汙染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遠不如對臭氧空洞那麼深入。尤其是在低中收入國家,塑料垃圾的生存、管理、和處理方式及地點都比較混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要真正控制住塑料汙染,我們就必須對它有一個徹底的了解。
  • 限塑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
  • 生態學家敲響塑料汙染的警鐘
    研究全球水生生態系統中塑料汙染普遍性的生態學家們在測量了減少未來排放和管理已經漂浮在外面的塑料汙染所需的人類反應規模後,感到擔憂。由Rochman和Borrelle領導的一個國際專家小組進行的這項研究包括評估實現全球減少塑料汙染800萬噸目標所需的努力程度。該小組首先估計,目前每年有2400-3400萬噸塑料排放進入水生生態系統。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19世紀,塑料誕生了,這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10000 個科學難題之海洋微塑料汙染及生態效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此前估計,每年有超過640萬t垃圾進入海洋。2014 年6月23 日,UNEP 在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發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4 年年鑑》和《評估塑料的價值》,指出海洋裡大量的塑料垃圾日益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保守估計每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30億美元,並將海洋塑料汙染列為近十年中最值得關注的十大緊迫環境問題之一。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顯示,由於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汙染。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什麼是微塑料,如何產生?微塑料汙染在最近10年才逐漸得到重視,但實際上早在50年前就被發現。1971年秋季,海洋生物學家Ed Carpenter首次注意到在棕色馬尾藻墊中漂浮著一些奇特的白色斑點。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被光解的塑料碎片便成為了海洋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集中地和傳播媒介。被塑料垃圾汙染的海洋會導致海洋中的生物遭受傷害甚至是死亡。海龜、海鳥、魚類等多數海洋生物誤吞塑料垃圾後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根據統計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最少有276種海洋生物遭遇過誤食塑料垃圾而導致死亡。有許多人拍到過海龜死亡後解剖,胃中含有塑料垃圾。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多國學者聚焦海洋塑料汙染話題
    大會主席、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表示,解決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系統開展從河流到深海到極地等的海洋微塑料的調查、輸運及生命周期研究;要建立海洋微塑料對海洋生物及人類健康的風險評估方法。  海洋微塑料普遍被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
  • 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一份最新報告稱,該機構完成的首次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評估顯示,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微塑料汙染物,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