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減塑」專欄】耶魯大學署名文章: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2020-10-31 綠色肇慶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發表署名Jim Robbins的文章,題目是:Why Bioplastics Will Not Solve the World’s Plastics Problem(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問題)。文章指出,生物塑料正被業內人士吹捧為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但是實際上用植物材料製成的瓶子和包裝可以隨意丟棄然後自然分解消失的想法是錯誤的——回收和再利用塑料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可口可樂的植物瓶的一部分是生物塑料,被吹捧為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的重要方法。可口可樂稱之為「植物瓶」——新型的可回收塑料容器,其中30%由甘蔗和其他植物製成,其餘70%由傳統油基塑料製成。可口可樂公司表示,目前植物瓶包裝佔其北美瓶裝量的近三分之一,全球佔7%。但是,製造既便宜又有效的生物塑料仍然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被吹捧為解決塑料問題的重要方法的生物塑料卻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


一次性使用塑料包裝是完美的包裝材料——堅固、輕、多功能、清晰、便宜,能很好地保護產品的新鮮,能經得起軟飲料的酸性和加壓。生物塑料需要複製這些功能,最常用的兩種生物塑料包括PHAPLA



PHA是聚羥基烷酸鹽(polyhydroxyalkanoate)的縮寫,通常由藻類生長的糖製成;



PLA是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的縮寫,是由玉米和甘蔗等作物中的糖製成的。


PLA的成本是PHA的十分之一,因此更廣泛地用於一次性餐具和各種包裝。PHA用作紙杯內部和醫療應用的塗層。然而,這兩種生物塑料都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因為它們根本無法與傳統塑料的強度和其他性能相比較,而且成本也要高得多。全球塑料市場規模高達1.2萬億美元,生物塑料市場僅有90億美元。


雖然現在使用的兩種生物塑料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並在短時間內重新成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但只有在塑料被收集起來並在嚴格控制的高溫工業設施中才會實現分解。如果生物塑料最終被填埋,沒有足夠的氧氣分解,其影響可以持續幾個世紀,釋放出甲烷(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



即使是100%的植物基瓶子也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生物塑料不僅能進入環境並需要多年才能分解,而且因為是由植物製成的,生物塑料還伴隨著大規模農業造成的環境問題。用於製造生物塑料的糖類通常來自噴灑除草劑和殺蟲劑的轉基因作物,這些作物佔用了養活日益增長的全球人口所需的土地。


許多專家認為,解決塑料廢料的辦法主要不在於開發更好的生物塑料,而在於經濟結構調整,大大增加回收利用的塑料數量。關鍵的一步是讓政府不再承擔回收利用的責任,而是要求使用包裝的企業在回收再利用中發揮主導作用,即「生產者責任延伸」。


《科學》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現在每年大約有1100萬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比之前的估計多出300萬噸。如果世界繼續保持目前塑料消費量猛增的趨勢,2040年塑料廢料的產量將增加兩倍。解決這一嚴峻問題的唯一辦法是對全球塑料體系進行6000億美元的大規模改革,循環使用和回收塑料



綠色肇慶編輯部

來源:國際能源小數據,環境保護編輯整理

編輯:王敏儀

審核:杜國智


相關焦點

  • 「「限塑減塑」專欄」耶魯大學署名文章: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發表署名Jim Robbins的文章,題目是:Why Bioplastics Will Not Solve the World’s Plastics Problem(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問題)。
  • 耶魯大學: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發表署名Jim Robbins的文章,題目是:Why Bioplastics Will Not Solve the World’s Plastics Problem(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問題)。
  • 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發表署名Jim Robbins的文章,題目是:Why Bioplastics Will Not Solve the World’s Plastics Problem(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問題)。
  • 視野 | 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汙染問題?
    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站發表署名Jim Robbins的文章,題目是:Why Bioplastics Will Not Solve the World’s Plastics Problem(為什麼生物塑料不能解決世界塑料問題)。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今年年初,我國加強版「限塑令」對部分地區作出明確要求。臨近2020年底,我國多個省市(區)在推進「限塑令」方面加快了腳步。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市出臺相關塑料汙染治理政策法規。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今年年初,國家發布「升級版限塑令」。京版「限塑10條」,是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的落地措施。
  • 告別塑料吸管 麥當勞中國執著「減塑」十幾年
    從6月30日起,麥當勞中國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在食品包裝上進一步「減塑」。  從一根吸管開始,鼓勵消費者嘗試走出被塑料包圍的「舒適圈」,麥當勞中國踐行著「因為熱愛,盡善而行」的全新品牌理念,此項環保舉措預計每年可減少約400噸塑料用量。
  • 限塑令實施11年 「塑戰速決」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據外媒報導,印度總理莫迪近日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方會議上表示,印度將在幾年內向一次性塑料「說再見」,並將致力於開發環保的替代品以及高效的塑料收集和處理方法。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國執行11年之久的「限塑令」,以及某些行業至今難改的我行我「塑」。目前,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共有近9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不同措施限塑,包括我國在內的15個國家和地區已明令限塑。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12月24日,《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限塑10條」)正式發布。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或許有的人還在抱怨沒有塑膠袋十分不方便但其實一場禁塑、限塑的「戰爭」已迫在眉睫01為什麼要禁塑、限塑?目前要解決塑料垃圾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選擇之一就是禁塑、限塑!「限塑令」不是「禁塑令」我國塑料年產量為30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佔到了40%。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讓人無法想像。
  • 超級混合「塑食酶」為解決塑料汙染問題帶來新希望
    兩種「塑食酶」建立生物學連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常見的熱塑性塑料之一,主要用於製造一次性飲料瓶、衣物和地毯等。它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在環境中自然分解。「塑食酶」PETase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將PET分解成構築塊,使其進入循環製造過程。這對於減少塑料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重要意義。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海洋塑料垃圾與微塑料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被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本文從國際、區域和國家層面上梳理了塑料管控政策,分析了已經實施的「禁/限塑令」管控政策的實施前景、實施效果和難點,認為存在實施成本高、宣傳不到位和替代品短期難以普及等問題,導致實施效果較差。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
    「推廣使用生物基塑料的大前提,是必須優先保護糧食安全。除了原料從哪裡來的問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成本相較於普通塑料仍然較高。在繼續進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技術創新的同時,應加強對傳統塑料回收再利用,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逐步邁向一條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徐忠華說道。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汙染的終結者?
  • 北京「限塑10條」徵求意見:六大行業成塑料製品禁限重點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限塑10條」,本市將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促進替代技術和替代產品供給,促進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聚焦使用:市民「吃住購」生活全面減塑北京是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型城市。
  • 快遞業如何承擔減塑責任?
    據估計,未來每年約有1億噸管理失當的塑料垃圾直接排放至自然界形成汙染,塑料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2019年6月6日,結合世界環境日和世界海洋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手十四家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共同成立「中國淨塑網絡」。
  • 「限塑」加速可降解塑料概念股走強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非常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限塑令」中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從2008年開始,我國一直在執行「限塑令」,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臺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今年以來,20多個省份又相繼密集發布了新的升級版「限塑令」,堪稱史上最嚴,「限塑令」的涉及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展。
  • 雅高推出可降解減塑方案 停止使用客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4日電 (李佳佳)雅高集團近日在大中華區率先推出環保解決方案,採用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製品取代客房洗浴用品的塑料包裝。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今年,更多的城市出臺並實施了垃圾分類和新的限塑政策。於是,彼此間寒暄的話題就時常以垃圾開頭。自20世紀初起,塑料的發明及使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並且愈發依賴。然而,大量的塑料製品也帶來了日漸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海洋塑料垃圾與微塑料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被列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本文從國際、區域和國家層面上梳理了塑料管控政策,分析了已經實施的「禁/限塑令」管控政策的實施前景、實施效果和難點,認為存在實施成本高、宣傳不到位和替代品短期難以普及等問題,導致實施效果較差。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此前2018年IHS的一項統計也顯示,全球塑料有40%應用在包裝領域,而塑料汙染中又有59%都源於包裝領域。塑料包裝因其一次性、難回收、性能低、雜質多的特點而成為白色汙染問題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消費者排斥和抵制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