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呼籲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

2020-11-25 中國網

據日本共同社10月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在京都市召開的科學技術相關國際會議上發表演講。安倍呼籲應該力爭通過技術革新,解決塑料垃圾造成的海洋汙染問題。

據報導,安倍在會議上介紹了日本企業在開發「生物降解塑料」方面的努力,稱這一技術通過微生物作用讓塑料在自然界被分解。他指出技術創新將開闢解決汙染問題的道路。

安倍還表示,「需要的是對垃圾的妥善管理。不應該敵視塑料以及排斥利用者」,他強調,塑料今後仍將對社會發揮重要作用。

關於對發展中國家的廢棄物處理支援,安倍表示除了回收和廢棄管理之外,還打算致力於技術開發和人才培養。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在消費模式未發生根本轉變的背景下,「禁/限塑令」是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治本」方法。為此,從政策制定、宣傳教育、經濟技術和加強部門協調等角度,提出強化經濟手段應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完善政策宣傳方式等政策建議,以期為建立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長效機制提供參考。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在消費模式未發生根本轉變的背景下,「禁/限塑令」是推進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治本」方法。為此,從政策制定、宣傳教育、經濟技術和加強部門協調等角度,提出強化經濟手段應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完善政策宣傳方式等政策建議,以期為建立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長效機制提供參考。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 海洋塑料認證OPB有效改善海洋生態健康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 中外科學家呼籲加強對海洋微塑料的汙染研究和管控—新聞—科學網
    來自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挪威、日本、越南、中國等國家的海洋塑料汙染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和環保人士等在為期3天的研討會期間,圍繞海洋微塑料在海洋中的來源和歸趨、海洋微塑料與化學汙染物的相互作用、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生態效應、公民科學家參與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及海洋微塑料防治措施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已成為人類迫切亟待應對解決的重大全球性海洋環境問題。」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19世紀,塑料誕生了,這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開海洋峰會 呼籲解決海洋垃圾
    2014-15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進行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抵達過地球上人跡罕至的角落,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環境問題。在美國紐波特的停靠期間,賽事針對海洋垃圾問題召開了海洋峰會。學術界、企業界、慈善機構和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參與其中,為如何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展開了積極的探討。
  • 海洋微塑料:亟待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4年、2016年、2017年連續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對海洋微塑料問題給予特別關注,2016年至2017年,微塑料汙染連續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大科學問題;同時,世界各國也在紛紛呼籲採取行動消減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海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人類亟待應對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2020-11-03 10:56:50 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
  • 2020年15億隻口罩流入海洋 塑料垃圾汙染海洋生態
    巴黎12月31日電(任宛)非政府組織(ONG)表示,2020年,15億餘只口罩進入海洋。海洋保護組織「亞洲海洋」(Oceans Asia)警告說,被丟棄在大自然中的口罩會造成環境汙染。
  •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作為一個專門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塑料帶來的憂慮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審視塑料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文章是基於海岸線50km範圍內的人口計算的各國排放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是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把中國排放的海洋塑料垃圾量列全球第一(印尼第二,美國第20位),產生了超過500萬噸的未合理管制塑料垃圾,進而造成132萬噸-353萬噸的海洋塑料垃圾。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
    有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向高度重視塑料垃圾的環境影響,針對「白色汙染」,我國從2008年6月就開始施行「限塑令」。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
  • 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隨著人類活動向海洋深度推進,這片藍色空間正在悄然化身為「塑料海」。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態保護、塑料汙染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6月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2018世界海洋日也如期而至。為保護海洋生態,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今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