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學家呼籲加強對海洋微塑料的汙染研究和管控—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4月24日至26日,第二屆國際海洋微塑料管控研討會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來自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挪威、日本、越南、中國等國家的海洋塑料汙染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和環保人士等在為期3天的研討會期間,圍繞海洋微塑料在海洋中的來源和歸趨、海洋微塑料與化學汙染物的相互作用、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生態效應、公民科學家參與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及海洋微塑料防治措施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已成為人類迫切亟待應對解決的重大全球性海洋環境問題。」因此,與會專家呼籲加強對海洋微塑料的汙染研究和管控,採取行動消減海洋塑料垃圾汙染。

大會主席、華師大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教授在主旨報告中表示,當前海洋塑料與微塑料汙染和管控研究工作仍處於快速進展中。在未來的研究中,要研究建立全球統一的海洋微塑料觀測、分析和鑑定方法,研究確定全球入海河流和河口系統的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通量。他提出,解決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系統開展從河流到深海到極地等的海洋微塑料的調查、輸運及生命周期研究;要注重環境濃度水平海洋微塑料的毒理學效應研究,建立海洋微塑料對海洋生物及人類健康的風險評估方法。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尤其亟待制定阻截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的途徑,可研發河流、海洋環境中塑料垃圾的收集、處理技術,以及汙水處理過程中的攔截和降解工藝技術。同時要對涉及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問題的政策、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增補,強調河、湖、灣長制塑料垃圾的管控職責。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我國還應建立完善的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公共環境意識教育體系,加強科普宣傳教育,激發公眾的海洋環保意識。

海洋微塑料普遍被定義為直徑小於5 毫米的塑料顆粒,除來自大型塑料垃圾外,還來自如諸如牙膏、髮膠等個人護理用品中的人造微珠等。研究發現海洋微塑料無處不在,從近岸河口區域到大洋,從赤道海域到南北極,從海洋的表層,到大洋的超深淵帶。實驗研究表明,海洋微塑料顆粒能夠被海洋生物攝食,對其攝食的海洋生物可能造成物理等危害。(記者黃辛通訊員戴琪)

相關焦點

  • 中國就海洋微塑料汙染採取一系列行動
    2015年,美國喬治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估算了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生活在距離海岸50公裡內的人口排放的塑料垃圾,前五大排放國都在亞洲,其中,中國最多,2010年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為132萬噸~353萬噸。但李道季和國際上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這個數字並不準確。李道季說,美國的研究模型假設很多並不適用於中國。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雖然目前尚未證實微塑料對人體健康存在哪些確切的危害,但值得警惕的是,微塑料能進入血液、淋巴系統甚至肝臟,腸道中的微塑料也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最終危害人類健康。微塑料存在形式多樣,生成機制複雜海洋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社會關注。
  • 限塑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今年就有兩項研究對此進行闡述。首先,在5月份,來自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指出,當地售賣的農產品都含有微塑料。研究人員對採集的胡蘿蔔、生菜、蘋果和梨等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水果與蔬菜中存在微小的塑料碎片。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首先,在5月份,來自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指出,當地售賣的農產品都含有微塑料。研究人員對採集的胡蘿蔔、生菜、蘋果和梨等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水果與蔬菜中存在微小的塑料碎片。
  • 官方首度披露海洋微塑料汙染:魚類、貝類等檢出微塑料,危害待研究
    「不管是在海水以及海底、海底沉積物當中,都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除了貝類以外,在大型的哺乳動物體內,還有魚類、浮遊動物體內,都有檢測出微塑料的報導。」2018年11月30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發布會上,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回應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時介紹。這也是官方首次公開發布微塑料的相關情況,「從目前國內、國際的報導來看,貝類當中普遍檢出微塑料顆粒。
  • 海洋微塑料:亟待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4年、2016年、2017年連續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對海洋微塑料問題給予特別關注,2016年至2017年,微塑料汙染連續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大科學問題;同時,世界各國也在紛紛呼籲採取行動消減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海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人類亟待應對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 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汙染大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微塑料無處不在,潛在隱患不容忽視!
    2015年6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針對塑料微粒管理的預防性措施報告,呼籲逐步禁止在護膚品、化妝品中添加塑料微珠,得到了各國的積極響應和支持。2016年,在奈洛比召開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與會各方繼續探討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將其認定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呼籲國際社會從國際法規、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強對海洋微塑料的管控。
  • 多國學者聚焦海洋塑料汙染話題
    據了解,除來自大型塑料垃圾外,還來自如諸如牙膏、髮膠等個人護理用品中的人造微珠等。研究發現海洋微塑料無處不在,從近岸河口區域到大洋,從赤道海域到南北極,從海洋的表層,到大洋的超深淵帶。實驗研究表明,海洋微塑料顆粒能夠被海洋生物攝食,並造成危害。此外,海洋微塑料還可能會給海洋生物帶來複合化學汙染。
  • 面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我們在行動!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國際上對海洋環境與海岸微塑料汙染及其生態效應、漁業影響和健康風險的關注日益加強。中國被認為是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排放大國。開展我國海洋及海岸環境微塑料汙染監管與治理工作重要而迫切。本文在分析塑料垃圾汙染的基礎上,介紹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的監管與治理狀態,並提出應對策略。微塑料已成為環境中的一類新型汙染物。
  • 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10000 個科學難題之海洋微塑料汙染及生態效應
    世界各國近年來出臺越來越多的微塑料管理對策。歐盟制訂了海洋策略框架計劃,海洋廢棄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呼籲停止微塑料使用。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5 年6 月的G7 峰會上強調了對塑料的重視,將關注目標放在減少塑料和微塑料的汙染上。為防止北美地區五大湖的環境受到破壞,加拿大議會宣布將塑料微珠列為有毒物質。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的報導,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治理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多個環節,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
  • 專訪 |李道季:我國海洋微塑料管控正在加速推進,關鍵科學問題尚待解答
    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做出上述表示。微塑料是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個體,遍布全球各地。近年來,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引起了各方關注,成為國際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也是全球海洋治理的熱點、難點。早在2013年,我國科研人員就啟動了海洋微塑料研究。
  • 駱永明等:重視土壤中微塑料汙染研究 發展源頭管控和環境降解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海洋微塑料汙染作為新型環境問題受到全球重視。相對地,土壤特別是農用地微塑料汙染尚未引起廣泛關切。文章綜述了土壤中微塑料的來源、積累、降解、遷移及其生態環境和食物鏈的潛在風險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提出了相關的加強研究和監管對策建議。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海洋微塑料分布廣泛,危害頗多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種特殊形態,通常是指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包括碎片、薄膜、纖維等。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趙春曉)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由此引發的海洋垃圾汙染也同樣嚴重。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海洋微塑料的存在現狀究竟怎樣?
    ◆本報記者 胡秀芳通常情況下,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近幾年,微塑料日益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國內外相關研究團隊已在淡水、深海、土壤,以及北極海冰、積雪、空氣,甚至食物中發現了微塑料。那麼,怎樣理解微塑料存在的現狀及潛在危害?如何減少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