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2020-12-04 中國網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對渤海、東海15個點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霍傳林表示,這也印證了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

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霍傳林介紹,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不可混為一談。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在海洋垃圾裡約佔80%,佔比最大。海洋微塑料按來源可分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以微小粒徑形態直接釋放到環境中的塑料顆粒,次生微塑料是進入環境中的大尺寸塑料垃圾在紫外線、波浪等作用下逐步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顆粒。針對不同類型,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治理,從源頭減量,對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提出管理要求;推廣使用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可降解地膜等;回收利用和處置塑料廢棄物,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規範廢舊漁網漁具回收處置;並開展生活垃圾清理、港灣塑料垃圾清理、清潔海灘行動。

霍傳林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研究微塑料汙染方面強化監管措施和治理途徑,加強海洋微塑料汙染監管和源頭治理,減少微塑料源頭產生量,形成長效管控機制;提高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積極引導公眾減塑限塑;不斷提升海洋微塑料長期監測和研究水平,為海洋微塑料汙染防治和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汙染大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生態環境部:我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中國雖然是塑料生產大國,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趙春曉)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的報導,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治理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多個環節,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中國發力「限塑」
    國家發改委的一項數據顯示,我國塑膠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過20%下降為目前的3%以內,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膠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曾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原標題: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限塑」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影響群眾健康安全。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
    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曾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近日發布的《有關塑料的十大事實與再生塑料產業綠色發展建議》中談及,我國每年塑料製品產量逾7500萬噸,回收率為23%—29%,高於不少發達國家。面對電商、外賣等新業態帶來的塑料製品消耗量持續上升等挑戰,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 生態環境部:中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孟哲攝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孟哲)在今天上午舉行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問題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著進入人類食物鏈的風險。 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部召集的中美兩國學者關於海洋塑料垃圾入海問題的研討會,也進一步指出這並不符合事實。世界各國學者對全球塑料垃圾入海量有各種不同估算結果,而且基於不同模型的假設和條件都不一樣,因此估算出的世界各國塑料垃圾排海量也出入很大。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興許會有人持這種觀點,中國塑料垃圾的巨大排放量是與其巨大的人口數目相關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如果你認為在擁有世界最大人口量這一背景的前提下和其他國家比較有失公允,那麼同中國海洋垃圾中其他種類的對比應該可以讓你信服。
  • 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錯!聽聽生態環境部怎麼說
    11月29日,我國生態環境部召開的2019年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時提及我國沿海水域傾倒垃圾量的問題,據說有外媒報導稱,2018年中國向沿海水域傾倒垃圾量為近十年最高水平。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及時作出了回應。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我國一直以來就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防治工作。在2007年就正式啟動了海洋垃圾監測工作,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範圍。   據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中國海洋漁業塑料垃圾排放現狀及防控淺析
    海洋漁船生產過程中對水體的汙染,主要為漁船航行作業過程中產生的艙底油汙水、生活汙水和各種垃圾向水體的排放汙染。海水養殖過程對水體的汙染,主要是網箱養殖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泡沫塑料箱、丟棄的網片,以及在水產動物養殖和病害防治過程中投餵的飼料及加入各種殺菌劑、殺蟲劑等對水體造成的汙染。其中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形狀各異、材料多樣,尤以塑料垃圾最為嚴重,對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直接和潛在的威脅。
  • 微塑料和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如此嚴重!該如何解決?
    垃圾填埋場或丟棄到環境中的塑料垃圾有可能經河流、下水道流入海洋或被風吹入海洋。海洋垃圾是指任何持久性的、人造的或加工過的並被丟棄、傾倒至海洋或海岸環境的垃圾,塑料成分佔海洋垃圾的 60% ~80%。
  • 生態環境部: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海水面積減少近一半   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生態多樣。然而,目前我國沿海地區黑水入海、非法圍填海、垃圾漫灘等環境問題突出。機構改革後,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至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圍繞我國海洋環境現狀以及整治工作,尤其是備受關注的非法圍填海和海洋微塑料汙染等問題,新京報記者專訪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被誤導五年,中國不是海洋塑料垃圾的最大輸出國,力爭實現2030年零排放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發布「限塑令」的國家之一,就塑料垃圾治理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等。
  • 海洋微塑料:亟待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我國在海洋塑料垃圾應對方面也積極行動。原國家海洋局早在2007年就組織開展近岸海域海洋大型垃圾監測,並於近年開始進行海洋微塑料業務化監測試行。近幾年,我國海洋微塑料研究進展較快,特別是科技部2016年啟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微塑料監測和生態環境效應評估技術研究」項目,是全球較早的由國家投入巨資針對微塑料汙染的科研項目。目前,我國海洋微塑料研究處於國際並跑水平。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首先,藉此機會,向各位簡要介紹一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生態多樣,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實現人海和諧共生的根本要求和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