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導五年,中國不是海洋塑料垃圾的最大輸出國,力爭實現2030年零排放

2020-11-11 科技導報

2015年,詹貝克等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來自美國的研究團隊首次估算了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數量及來源國。而他們的估算結果顯示,2010年全世界共有875萬噸塑料洩漏入海,其中有27%是中國造成的。

這篇被引用次數極高的文章,用具體的數據將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嚴重情況擺在了人們面前。

但同時,很大程度上也讓中國蒙受了「不白之冤」——自此以後,中國似乎就和「海洋塑料垃圾最大來源國家」劃上了等號,儘管很多科學家們並不認同該文的結論。

近期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則為中國「正了名」——《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The United States』 contribution of plastic waste to land andocean)一文指出,美國在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達4200萬噸,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


01、被嚴重高估的塑料垃圾「未合理管控率」


五年前,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教授李道季在第一時間看到了詹貝克的這篇論文。

他發現文章提供的數據中,中國的「未合理管控率」竟然高達76%。所謂的「未合理管控」,指的是把垃圾隨意丟棄到環境中。文中把美國的「未合理管控率」定為2%,儘管美國是世界上產生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


「文章中幾個關鍵的數據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數據是我國未合理管控塑料垃圾的量。」李道季強調,這個數據並非來源於實測調研,而是通過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的一些統計年鑑中考據所得,大大低估了中國的垃圾管控力度

「事實上,2010年的時候,我國人均消費的塑料的量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很少的,未管控塑料垃圾的量也遠沒有那麼高。」李道季強調。

同時,研究中用沿海人口數量來估算往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存在指標單一、誤差大的問題,特別是中國沿海為發達地區,垃圾收集處置相對比較健全,因此,這樣估算難以反映客觀事實。


02、中國的實際排名遠沒有這麼靠前


近日於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分析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美國在2016年有150萬噸的塑料汙染了沿海環境,在全球排名第三,中國排在世界第五(文中給出的數據為107萬噸)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文中估計,2016年中國塑料垃圾的「未合理管控率」為25%,低於先前論文中的76%。

「中國沿海地區的人大多居住在城市裡,而城市中垃圾未合理管控的量是非常低的,大概只有1%。」李道季估計,根據城鄉平均估算,中國沿海人口產生的塑料垃圾中,大約只有4%到7%未得到合理的管控

事實上,中國沿海地區未合理管控的垃圾塑料不會超過30萬噸,而這些垃圾也未必全部進入了海洋中。「按照文中的模型進行計算後,中國在世界的排名不應該是第五,而可能是在十五位以後了。」李道季總結。


03、中國塑料垃圾治理舉措走在世界前列


事實上,在處理塑料垃圾汙染的問題上,中國在相當積極地應對。

我國是世界上較早發布「限塑令」的國家之一,就塑料垃圾治理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等。

提到應如何減少塑料垃圾的汙染,李道季強調:「塑料本身是用途廣泛的一種材料,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是人類的隨意處置才造成了塑料垃圾的汙染。因此,治理塑料垃圾的根本問題,是人的問題。」

李道季表示,近年來,我國從上至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加深,並推出了一系列減少塑料垃圾汙染的環境保護政策和行動。

具體舉措包括:國家層面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行;在城市生活中進行垃圾收集和分類處置,集中處理塑料垃圾;完善塑料製品的回收處理技術,通過技術手段的提升來提高塑料製品的循環使用率;研發可代替一次性塑料製品,減少其對環境的傷害等。

今年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正在制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將進一步杜絕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向海洋的排放,是從源頭上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的重大行動。」李道季說。


04、中國將提前達成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的目標


2019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提出了「到2050年使塑料垃圾向海洋的排放量為零」的目標。這個目標對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同樣是在去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手十四家行業協會和民間組織,成立了「中國淨塑行動網絡」,共同致力於實現到2030年,中國向海洋的塑料垃圾零排放,中國的塑料垃圾總量減少50%的願景。

「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塑料垃圾的治理力度像中國這麼大。」李道季對於提前實現海洋塑料垃圾接近零排放充滿信心。

李道季: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塑料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海洋學、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態與環境。

內容為【科技導報】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

相關焦點

  • ...應對海洋塑料垃圾……中國促G20加強合作,打造更牢固全球生態...
    減少土地退化、應對海洋塑料垃圾……中國促G20加強合作,打造更牢固全球生態安全屏障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二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已獲國際上公認2015年美國學者Jambeck等人在科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依據其模型和假設,把中國列為2011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國,在全球影響廣泛。文章估測2010年全球有480萬-127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其中美國出口至中國的塑料垃圾佔其總塑料垃圾出口量的80%以上(中國大陸及香港2016年)。2017年美國人均垃圾產量25.9噸/年,生產約84.3億噸/年垃圾,其中塑料垃圾佔13%左右,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廢塑料出口國,中國是進口美國塑料垃圾最多的國家(Raconteur,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 UN Comtrade 2017)。
  • 減少土地退化、應對海洋塑料垃圾……中國促G20加強合作,打造更...
    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習近平提出了三點主張: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習近平提出,中方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個別政客在海洋垃圾問題上向中國潑髒水。但是,事實和數據證明,這些政客的做法實在可笑又可恨。海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是別有用心的人經常炒作的題材。但事實上,早在2008年,中國就實施「限塑令」,大力推廣廢塑料循環再利用。截至2019年底,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接近99%。
  • 如果再不改變,2030年將有99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當我們丟棄這些東西時,會有越來越多的垃圾最終進入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使海洋生物和鳥類窒息,釋放出擾亂內分泌和致癌的化學物質,並危害至關重要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這項新研究估計,2016年,有2000萬到25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了世界各地的水道。
  • 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 標緻將於2030年實現零排放
    文章詳情 1"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 標緻將於2030年實現零排放"如今的排放法規日益嚴苛,歐盟計劃到2030年,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而且,英國市場將比歐盟更加嚴格,英國提出將於2032年禁止銷售非電動汽車。日前,網通社從海外媒體採訪標緻汽車全球CEO安巴託時了解到,標緻汽車將於2030年實現零排放,以提前滿足歐盟等國家對車輛排放的要求。
  •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
    「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中國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機制,積極開展海灘和海洋垃圾清理活動。今年9月,由美國12家權威塑料垃圾研究機構參與,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的20位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聯合刊文指出,中國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不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1/6。同時,根據研究模型預測,在全球排放塑料垃圾目標限制在800萬噸的閾值模式下,到2030年,中國塑料垃圾排放將進一步減少,排在世界第24位。
  •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張 紅  近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  這是中國對守護藍色地球的最新表態。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二、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已獲國際上公認2015年美國學者Jambeck等人在科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依據其模型和假設,把中國列為2011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國,在全球影響廣泛。文章估測2010年全球有480萬-127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目前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 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
    12月12日,正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之際,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為明年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帶來新的推動力。世界各國在致力於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復經濟的同時,重振全球氣候治理,建設更加綠色的環境將是一項重要任務。翻看《巴黎協定》籤訂五年來的成績單,讓人有喜有憂。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1986年,為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總而言之,海灘應該只屬於貝殼、泥沙、海鳥和浪花,我們應該通過淨灘和養成妥善處置垃圾的習慣,使這些垃圾到它們該去的地方。陸地是最大來源據資料,每年有8百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每平方千米海面上漂浮著1.3萬片塑料垃圾。海洋垃圾有80%來自失控的陸地垃圾,另外20%來自海上活動,如遊船上丟棄的垃圾、漁船的廢棄漁網等。
  • 《科學》雜誌子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垃圾出口國。
  • 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將這些塑料垃圾計算在內,據估計2016年美國產生的、進入了海洋的塑料垃圾量是2010年的5倍,美國因此成為世界頭號塑料垃圾產生國。美國塑料垃圾產生量在五年內躍居第一實際上早在2015年,本研究的部分作者基於世界銀行的全球固體廢物管理數據,首次發表了對全球塑料廢棄物問題的全面評估(簡稱2015年研究)。
  • 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原標題: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香港《南華早報》2月14日文章,原題:報告稱,汙染世界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國佔三分之一 塑料瓶、塑料桶、塑膠袋、牙刷甚至注射器,高高地堆放在負責廢品回收的村民和農民工周圍。
  • 零排放!氫動力飛機將於2030年左右投入商業使用
    你可曾想過飛機有朝一日能實現零排放嗎?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空客公司日前公布了三款氫動力飛機的視覺概念圖,並表示氫動力飛機將在2030年到2040年間投入商業使用。過去五年風能產出量增加了一倍,太陽能產出量增加了三倍。」
  • 零排放!氫動力飛機將於2030年左右投入商業使用
    你可曾想過飛機有朝一日能實現零排放嗎?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空客公司日前公布了三款氫動力飛機的視覺概念圖,並表示氫動力飛機將在2030年到2040年間投入商業使用。歐洲飛機製造集團空客公司稱,零排放的大型氫動力客機將於五年內掃清技術障礙,但由於氫燃料的價格因素,還需要至少十年才能投入使用。The prediction comes from Glenn Llewellyn, vice-president of zero-emissions technology at the pan-European plane-maker.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根據數據顯示,長江口區域的海洋上分布的劣四類海水的面積居我國四大海區的首位。無疑,塑料垃圾對於海水汙染的擴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年通過外河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數量為何如此驚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最大的原因在於失敗的塑料垃圾管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