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張 紅

  近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

  這是中國對守護藍色地球的最新表態。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個別政客在海洋垃圾問題上向中國潑髒水。但是,事實和數據證明,這些政客的做法實在可笑又可恨。

  海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是別有用心的人經常炒作的題材。但事實上,早在2008年,中國就實施「限塑令」,大力推廣廢塑料循環再利用。截至2019年底,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接近99%。中國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機制,積極開展海灘和海洋垃圾清理活動。今年9月,由美國12家權威塑料垃圾研究機構參與,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的20位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雜誌聯合刊文指出,中國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不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1/6。同時,根據研究模型預測,在全球排放塑料垃圾目標限制在800萬噸的閾值模式下,到2030年,中國塑料垃圾排放將進一步減少,排在世界第24位。根據這個結果,如果扣除滯留在湖泊和河流水環境的塑料垃圾,中國向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更少。

  反觀美國,數據則令人觸目驚心。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才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和人均塑料消費大國,美國既不批准《巴塞爾公約》,又在2019年5月《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上試圖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並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垃圾出口國。30年來,美國把半數可回收的塑料垃圾運往海外,主要是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塑料垃圾中有不少無法再利用的部分,最終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汙染。

  然而,事實和數據無法阻止美國個別政客把髒水潑向中國。只是,拙劣的表演遮蓋不了中國在海洋保護問題上的作為和擔當。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總體改善,2019年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76.6%,比2012年增加12.9個百分點。在漁業資源養護方面,中國率先做出姿態,承擔起相應責任。中國通過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實加強遠洋漁船監管,有效實現了規範有序發展;先後加入了8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切實履行國際漁業資源養護和管理義務;為積極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今年在全球率先提出並自主實施休漁。此外,中國將在「十四五」期間,以海灣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力爭到2035年,全國1467個大小海灣都能建成「美麗海灣」。

  全力守護藍色地球的美麗,早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無視自身不足,向他國甩鍋推責,絕對不是正途。美國個別政客的拙劣表演,可以休矣。

(責任編輯:苗蘇)

相關焦點

  •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
    2020-11-28 07:32:27 來源: 中工網 舉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海洋保護,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觀象臺)
    近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支持二十國集團在減少土地退化、保護珊瑚礁、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等領域深化合作,打造更牢固的全球生態安全屏障。這是中國對守護藍色地球的最新表態。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人民日報》頭版!大鵬成為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靚麗名片
    近日 大鵬新區又上了《人民日報》 這一次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頭版!,大鵬灣被作為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進行推介。
  •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雲南野象保護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顧榮《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1日 第 08 版)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嚴峻考驗,重塑地球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科技力量改造自然的一項使命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亞洲象保護項目中,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多種先進技術,實現了野生亞洲象行進軌跡實時觀測和秒級預警。藉助科技力量,管護局不僅緩解了當前緊迫的人象衝突,還對西雙版納雨林生態保護有了新的發現和啟迪。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
    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望海樓)「中國經濟超預期地穩定。」這是路透社對2019年中國經濟開局成績單的評價。中國經濟正以欣欣向榮的態勢,贏得國內外的信心和認可。在國際上,許多外企負責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投資機構將中國列入投資首選目的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一眾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在中國國內,市場預期明顯改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擴張區間,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4.6,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3.2。
  • 真抓實幹 擔當作為 努力開創葫蘆島市海洋與漁業事業新局面
    真抓實幹 擔當作為 努力開創葫蘆島市海洋與漁業事業新局面2018-03-16 11:04:00  水產養殖網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落實全省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項部署,總結回顧過去五年及2017年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成效,籌劃今後五年工作任務,安排2018年主要工作,動員和團結全市海洋與漁業系統幹部職工真抓實幹,擔當作為,推動海洋與漁業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市。
  • 人民日報海外版:結合化學藥中藥 新藥研發中國創新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把化學藥和中藥知識結合起來新藥研發走出中國創新路(醫聲)近年,醫藥創新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話題。從新藥創製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到新藥獲批量連年增加、速度加快,再到國產創新藥不斷上市,中國的醫藥創新之路在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的雙重助力下,越走越順暢。但創新藥研發技術要求高、投入大,有著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和長周期的特點,如何在此約束下走出中國特色新藥研發之路?如何結合中醫藥體系進行新藥研發?日前,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相關人士進行了討論。
  • 人民日報新知:攜手保護海洋生態
    觸目驚心的數據提醒我們,全球海岸線正在退化,海洋生態保護亟待加強。【點評】柔軟細膩的沙灘、風光旖旎的海岸線,是不少人旅遊度假的目的地。而當海岸線面臨侵蝕後退的「沙灘危機」,不僅令人痛心,更成為全球生態保護的重要議題。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15日消息,新學期伊始,島內有歷史老師投書媒體,痛陳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國歷史被大量刪減,「三國消失,武后不見」,其行徑令人髮指。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其直接結果之一是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
  • 人民日報海外版:夜間中國亮起來
    結果顯示,深圳、上海、廣州、北京作為一線城市位居前4名。其中深圳平均每天放映1257.67場夜場電影,廣州34.3%的餐廳22點後仍在營業。筆者電話採訪了多位夜間消費者,試圖簡要描繪中國不夜城的「十二時辰」。北京,戌時(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天色已昏,在三聯韜奮書店裡,北京姑娘周芸偌戴著耳機,自學《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她打算報考會計職業資格證考試。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
  • 人民日報海外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何其歹「獨」
    人民日報海外版10月9日消息,有民進黨「立委」日前提案「修法」,要求取消在島內公家機關、學校等單位懸掛孫中山遺像,同時提案修改「宣誓條例」,未來公務人員宣誓可不再面對孫中山遺像,聲稱因此可以去除威權的個人崇拜云云。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
    2019年中國的香港特區立法會遭到暴力衝擊時,他們同樣顛倒黑白,把意圖顛覆特區政府的行徑說成是「追求民主」。還記得那位大言不慚地稱香港暴亂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嗎?如今,當自己的辦公室被佔領,示威者把腿放在她的辦公桌上炫耀時,她氣急敗壞地表示,抗議者的行為「褻瀆民主」,並斥責警方高層「制暴不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在線英語教育站上新風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紫林苑小區居民黃平芳在家裡引導孩子通過網絡學習英語。胡攀學攝(人民圖片)原標題:在線英語教育站上新風口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等日前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深入解讀在線英語的現在和未來。藍皮書顯示,中國在線英語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人民日報海外版:南京棲霞社區招聘幫百姓找工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6月08日 第 01 版 版面截圖原題:老金的崗位保住了老金這次找工作,一波三折。42歲的金陸生,家住南京棲霞區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區。這是個保障房小區,居民家底普遍不厚。
  • 【人民日報海外版】天文觀測強國夢想照進現實
    此前,實際上中國已經由其他的射電望遠鏡,包括上海的25米、烏魯木齊的25米、北京的50米等組成了一個中國的VOBL網,參與了嫦娥一號、二號的衛星精密定軌」。射電望遠鏡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射電望遠鏡最顯著的標誌。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其作用相當於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
  •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還很大,亟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