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天文觀測強國夢想照進現實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白鉉龍製圖

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是世界最先進的望遠鏡之一。鄭紅深攝

近日,亞洲最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臺正式落成並啟用。這臺射電望遠鏡由我國自主研製,綜合性能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四,能夠觀測100多億光年以外的天體。

揭開「亞洲第一」神秘面紗

這臺落成不久的65米射電望遠鏡高達70多米,重達2650多噸。主接收盤的直徑為65米,其面積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上海天文臺65米射電望遠鏡項目總工程師範慶元表示,主接收盤由14圈共1008塊高精度實面板組成,各面板可以前後進行15毫米的微調,精度可達0.1毫米,大大提高了這臺射電望遠鏡的探測範圍和精度。

該望遠鏡首席科學家沈志強介紹,它將參與嫦娥三號的精確定軌,並為明年的探月二期保駕護航,「我們的目標之一是為嫦娥工程衛星精確定位服務。此前,實際上中國已經由其他的射電望遠鏡,包括上海的25米、烏魯木齊的25米、北京的50米等組成了一個中國的VOBL網,參與了嫦娥一號、二號的衛星精密定軌」。

射電望遠鏡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射電望遠鏡最顯著的標誌。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其作用相當於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它要把微弱的宇宙無線電信號收集起來,然後通過一根特製的管子(波導)把收集到的信號傳送到接收機中。接收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機差不多,但它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接收系統將信號放大,從噪音中分離出有用的信號,並傳給後端的計算機記錄下來。記錄的結果為許多彎曲的曲線,天文學家分析這些曲線,得到天體送來的各種宇宙信息。

65米射電望遠鏡採用的是修正型卡塞格倫天線,能在方位和俯角兩個方向轉動,下方軌道上有6組共12個輪子驅動天線的方位轉動,上方的俯仰大齒輪控制天線的俯仰運動,這使得望遠鏡可以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觀測的天體和太空飛行器,其最高指向精度優於3秒。

射電技術發展步步為營

我國射電天文始於1958年。這一年,為期一年的射電天文訓練班在京舉行,同時借蘇聯前往海南島運用射電望遠鏡觀測日環食的契機,我國踏上了自主研製射電望遠鏡的徵程。

1958年至1994年,我國陸續建設了25米射電望遠鏡、13.7米口徑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等。2006年之後,我國掀起射電天文研究的高潮,在北京建設了50米射電望遠鏡,在昆明建設了40米射電望遠鏡,在新疆建設了21釐米天線陣,建成了中國甚長基線幹涉儀。

基於射電天文的技術發展需求,上海天文臺建設了VLBI(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實驗室,紫金山天文臺建設了毫米波與亞毫米波技術實驗室,國家天文臺總部建立了米波射電天文實驗室,並在後來發展成為大射電望遠鏡技術實驗室。為充分發揮國內射電天文設備的觀測效益,促進射電技術的發展,在各臺站及其實驗室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還成立了射電天文重點實驗室。倚重這些實驗室的技術支持,國內所有的射電望遠鏡觀測基地,為我國天文學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為現在和將來的射電天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我國射電天文學與國際接軌提供了一個平臺。

射電天文前景世界矚目

近日,中國天文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我國天文學界的200餘位專家代表一起回顧我國天文界過去10年中建成世界上最大視場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LAMOST)、開闢南極準空間天文觀測平臺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並展望未來10年天文學發展。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是美國在波多黎各的阿雷希波天文臺建設的。不過,中國正在努力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射電望遠鏡。2007年,500米口徑球面主動反射面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作為國家大科學裝置批准立項,目前正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進行建設。在2016年建成後,其能力將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阿雷希波射電望遠鏡的3倍,並有望在釐米波到米波的波段觀測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屆時,它將成為世界上單天線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未來20年至30年內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FAST項目的建設、科學目標的實現和發展是中國射電天文界未來10年內首要的任務。完善和高質量地運行自主研製的射電望遠鏡,拓展國內已有望遠鏡的觀測研究能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我國射電天文繼續發展的基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簡稱VLBI)的建設是中國射電天文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探月VLBI網的基礎上,建設中國VLBI網,將在天體物理、天體測量以及深空探測中發揮作用。

未來,中國還將在新疆建設110米射電望遠鏡,積極參與國際天文科學領域平方公裡陣(SKA)的研製建設工作,堅持自主創新、精益求精,為天文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在射電天文領域應該不僅僅是一個大國,除了擁有相當多的高質量望遠鏡並配備先進的接收機和後端設備,還應該擁有一支強大的天文研究力量。我們的天文觀測強國建設需要從現在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12-01 08版)

相關焦點

  • 堅果R2評測:夢想照進現實
    大底大像素,拉進美的距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次,1億像素的主攝有了,超廣、長焦、微距也有了。堅果R2在傳感器尺寸上有了長足進步,給我帶來了很大驚喜。超廣角在拍攝大場景時會很容易把陽光拍進畫面,在強逆光下,沒有出現嚴重的過曝問題,逆光下的樹葉仍然清晰可見。「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這句話出自20世紀最偉大的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而一億像素的主攝,把離得近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如何真正拍出好的照片了。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被很多人當成是童年陰影的電影《異形2》,是卡梅隆於1986年拍攝上映的作品,電影裡除了有讓人恐懼的異形之外,那座起到關鍵作用的「人體工程起重機」也讓人印象深刻。
  • 夢想照進現實:馬斯克和他的SpaceX,還要帶給人們多少驚訝?
    SpaceX的載人火箭升空,馬斯克的太空理想更進一步,把夢想照進現實,這位瘋狂的宇宙人不知還要帶給我們多少驚訝。到底有什麼是他不能做到的?至此,馬斯克的太空夢想進程可以說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而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近10年沒有載人發射能力的歷史,或就此翻頁。其實,大國之間在航天領域的博弈從未停歇,迫使NASA盯上商業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俄羅斯的船票價格一路水漲船高,讓需要維護國際空間站平穩運行的NASA「不堪重負」。
  • 夢想照進現實——空間蟲洞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人類穿越蟲洞實現星際跨越有可能成為現實!這在理論上的確是一個巨大的突破,這為人類穿越蟲洞、實現宇宙跨越的夢想變成現實提供了堅定的理論支持。同時團隊的研究結果還顯示,他們證明存在的蟲洞有點類似於中等質量的帶電黑洞那樣大小。而且在這樣大小的蟲洞中穿行,首先人類在強大吸引力下是可以生存的,其次是蟲洞內外的時間差異巨大。
  • 飛碟W5用戶分享會:聽,夢想照進現實的聲音
    在11月26日舉行的飛碟W5用戶分享會上,一個個故事背後,見證的是卡車人如何憑藉飛碟汽車讓夢想照進現實。司機第一,說到更要做到對夢想的憧憬與執著,像一顆種子,不會消融在時間的長河裡,相反還會潛藏於心靈深處,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就能生根發芽,開出絢麗的花兒。
  • 「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百年夢想照進現實。今年9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川藏鐵路「最難段」的獲批,意味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夙願即將成為現實。從清末趙爾豐倡議修建川藏鐵路,到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描繪了修築天路的夢想,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川藏鐵路的規划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
  • 《強國課堂》探尋太空奧秘
    由中國青年報社、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學而思網校共同推出的國內首部航天科普公益在線素質課程《強國課堂》,近期在中青在線、學而思網校等平臺播出。
  • 人民日報海外版:南京棲霞社區招聘幫百姓找工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6月08日 第 01 版 版面截圖原題:老金的崗位保住了老金這次找工作,一波三折。42歲的金陸生,家住南京棲霞區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區。這是個保障房小區,居民家底普遍不厚。
  • 航天娃與鞠萍姐姐同臺,一起點亮夢想
    」的祝福每個孩子都有夢想現場參加活動的航天娃們用詩朗誦《點亮夢想》說出了他們的夢想沒能到現場的孩子們用畫筆描繪出了他們對太空的憧憬嚮往都應該被呵護、被尊重追求夢想是孩子們的權利點亮夢想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守護孩子夢想是一直努力做的事
  • 陸朝陽:量子計算從夢想照進現實 | 青年科學家創新秀
    陸朝陽:量子計算從夢想照進現實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陸朝陽,主要從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 這個研究領域大家聽起來非常抽象、非常陌生。當有一個觀測、有一個竊聽的時候,更加神奇的現象出現了。這時候可以看到後面屏幕上不再是量子世界裡的很多個條紋,它又回到了經典世界的兩個條紋的情況。也就是說對於一個經典系統,我們知道桌子上有一杯水,看它或者不看它,它都是一杯水不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是對於量子體系,對它是否做觀測,是可以改變量子系統本身的狀態。比如原來不觀測的時候,它處於相干疊加態同時存在,一觀測它就會立刻塌縮到某種狀態。
  • 望海樓: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一脈相承,體現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勵全體航天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中國航天人要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尤其是今年航天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再次指出要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世界屋脊之上,千年小康夢想照進現實
    世界屋脊之上,幸福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全面小康夢想正照進現實。易地搬遷,搬進幸福小康家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生存條件嚴酷。當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就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在西藏曲水縣達嘎鄉境內,坐落著一個靠易地搬遷搬出幸福生活的村莊——三有村。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
    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到長江經濟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中國正以行動化機遇為發展的現實。中國經濟發展的周期已經持續了40年,且創下了9%左右的平均增速,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走下去,中國經濟發展的周期還會繼續延長。二看供給和需求兩側空間廣,後勁足。在供給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全產業進行。
  • 加速走進未來 讓夢想照進現實 5G應用背後的「硬核秘密」
    相信未來,5G智慧場景將逐步實現,普通大眾感受到的不再是遙遠,而是幫助大眾通向更具體化的幸福,這份幸福的連接,會讓每個人的夢想都能照進現實。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
  • 挪威之光之北極光:當夢想照進了現實,幸福就洋溢在天邊
    進電梯時,她們看我背得沉重無比,非讓我先進,我卻執意後進,居然僵掉幾秒。此時甲板上已經聚集了一票人等,大風的力量已經拉開了濃雲,天邊初露星光點點,在漆黑得沒有一絲光芒的夜海之上熠熠生輝。憑前人經驗,在寒冷的晴朗的夜裡,極光極易出現,這無疑給了我一劑等待的強心針 。
  • 向全面航天強國挺進
    然而,對於社會大眾而言,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航天強國,還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角度,那就是看其在主要航天領域的表現。通過考察世界主要航天強國,特別是美國,我們不難發現,航天強國有「三大標配」:自主、穩定可靠的全球導航系統,自主建設和運行的空間站系統,成熟的月球探測、火星探測等深空探測能力。
  • 遊戲照進現實,他是一個真實的生化人
    遊戲照進現實,他是一個真實的生化人
  • 電影照進現實!「鋼鐵俠」馬斯克終成全球首富,下一站火星
    我們都知道漫威英雄「鋼鐵俠」在電影中是全球首富,富可敵國,而在現實世界裡,特斯拉CEO馬斯克一直被視為「鋼鐵俠」原型。對於馬斯克來說,1月7日將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現實版「鋼鐵俠」以超過1850億美元的身家超越亞馬遜CEO貝佐斯榮,登全球首富,電影照進現實。
  • ROSA手術機器人之父BertinNahum:夢想定會照進現實!
    Bertin Nahum用行動證明了足夠努力,夢想就一定會照進現實!願有更多的年輕人能有一份光發一份熱,能在醫療器械領域做出成績,造福患者!-END- 作者 楊柳榮編輯 楊柳榮  排版 El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