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2020-12-04 新民晚報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對推動青藏兩省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各族群眾生活、增進民族團結髮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世紀工程」之稱的川藏鐵路,是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是青藏鐵路後的第二條進藏「天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

百年夢想照進現實。今年9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川藏鐵路「最難段」的獲批,意味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夙願即將成為現實。從清末趙爾豐倡議修建川藏鐵路,到孫中山先生在《實業計劃》中描繪了修築天路的夢想,再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川藏鐵路的規划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跨越歷史的長河,從最初的探索設想到最終的規劃建設,一個世紀有餘的等待,一個世紀有餘的期盼,這條見證民族興旺、國家盛衰的鐵路,這條曾經一度被認為不可能建成的天路,在一代代勤勞勇敢、不畏艱險的中國人努力下,正在變成現實。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建設川藏鐵路這條交通大動脈,是在「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日新月異的當下,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深切關懷,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展現,傳遞出「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的溫度,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讓各族人民群眾在共享發展成果中獲得幸福感。隨著將來川藏鐵路的建成通車,會在世界屋脊上再開闢一條經濟、快速、大動能、全天候的運輸大通道,打破既有空間格局,縮短時空距離,密切川藏兩地的經濟互動和人文交流,加快川藏兩地開放開發,必將極大激勵川藏兩地各族群眾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協奏出一曲團結一心、共同奮進的華美樂章。

挑戰極限,勇創一流。人們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入藏天路更是難上加難。川藏鐵路所經地區,既有比成昆鐵路「地質博物館」還要複雜的地質條件,又有比南昆鐵路「地下迷宮」更為艱險的路段,還有比青藏鐵路「築路禁區」更為艱巨的挑戰。生態環境敏感、環保壓力巨大,建設條件艱難、施工周期超長,安全風險突出、防災救援困難,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具挑戰性、最具複雜性的鐵路工程項目。在如此複雜的地質環境下修建鐵路,必將面臨大量的科學和技術難題,對我國的科學技術和綜合國力提出嚴峻挑戰,廣大鐵路建設者要繼續發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中國西藏新聞網所登載該網評文章僅為分享交流經驗目的,屬作者個人看法,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高速公路川藏鐵路齊頭並進,雪域高原迎坦途
    雅康高速建成通車並不是甘孜高速建設的終點,雅葉高速公路康定過境段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這條起於康定市爐城街道升航村康定互通,與雅康高速對接,止於榆林街道大坪村,項目路線全長17.877km的高速作為國家高速公路網「四川雅安至新疆葉城」(G4218聯絡線)的重要組成路段,將穿越折多山隧道,屆時從康定至新都橋開車將僅需1個多小時。
  • 「世紀工程」川藏鐵路雅林段正式開工
    本報訊 日前,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目前世界上在高海拔、大高差、強地震等環境下難度最高的高原鐵路,包含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隧道、主跨千米級鐵路懸索橋等超級工程。
  • 山河智能挖掘機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山河智能挖掘機助力川藏鐵路建設 2020-11-12 10:45:00   11月8日,川藏鐵路(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起步期。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進步。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期,更是一個整裝再出發的時期。新徵程有新思想,才能開好局起好步。
  • 習近平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高遠、求真務實地勾勒出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途徑。
  • 王杜江:川藏鐵路上的「藍色巖羊」
    除青藏線外,我國還有四條規劃建設中的進藏通道:川藏鐵路、滇藏鐵路、新藏鐵路與甘藏鐵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川藏鐵路建設就一直是幾代鐵路人心中的夢想。然而囿於技術與資金方面的困難,這條「早已看準、遲早要建」的鐵路遲遲難以提上日程。眾所周知,青藏鐵路的修建攻克了三大世界性難題: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
  • 川藏鐵路建設加速 今年將啟動康定至林芝段前期工作
    1月28日,上遊新聞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西藏將加快川藏鐵路建設。 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加快建設拉林鐵路,全力推動建設川藏鐵路,力爭鐵路運營裡程達到1300公裡以上。 川藏鐵路是繼青藏鐵路後又一條進藏鐵路。通車後,成都到拉薩的時間將縮短至15個小時。
  • 川藏鐵路有限公司成立—川藏鐵路2.4億方洞渣將製備機制砂石骨料
    川藏鐵路起於成都,經雅安、康定、林芝等地到達拉薩,總投資2700億元。全線通車後,成都至拉薩的鐵路運行時間有望從目前的36小時縮短至13小時。川藏鐵路工程預計需求砂石骨料達2億噸。川藏鐵路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將大大加快川藏鐵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 甘孜州務實推進川藏鐵路建設前期工作
    配合鐵路總公司、川藏鐵路公司和設計單位高質量編制項目計劃,完善報審報批程序,加快要件辦理,確保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確保實現9月底「兩隧一橋」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二是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建立川藏鐵路推進聯席會議制度,會同川藏鐵路公司、沿線市縣、設計單位,定期召開項目推進協商會議,聚焦關鍵領域、主要問題,深入細化制定工作措施,確保項目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三是依法依規推進徵地拆遷。落實屬地責任,牽頭抓好徵地拆遷工作,配合項目業主按期完成遷改數量調查,及時籤訂徵地拆遷框架協議,解決徵地拆遷中的困難問題。
  • 川藏鐵路最新消息:拉林段施工完成96%,站房建設開工
    川藏鐵路拉林段站房工程開工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鐵建工集團微信公號消息透露:中鐵建工集團承建了川藏鐵路拉林段林芝、朗縣、崗噶、米林四座鐵路站房。其中林芝站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孜熱村,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是川藏鐵路拉林段規模最大的新建站房。施工現場四面雪山環抱,不遠處就是川流不息的尼洋河。
  • 川藏鐵路拉薩-林芝段主體完工
    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最新消息顯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路基主體工程已經順利完工。川藏鐵路從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薩,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分為三大路段:成康鐵路(成都-康定又分為成雅鐵路/雅康鐵路)、康林鐵路(康定-林芝)、拉林鐵路(拉薩-林芝)。
  • 鐵路知乎 | 發現最美鐵路之川藏鐵路NO.2
    導語上期,小編向大家介紹了川藏鐵路成(都)-雅(安)段,成雅鐵路地處平坦的川西平原上,建設難度低,且今年內將通車。那麼從本期開始,川藏鐵路將正式走向「上天」之路!從雅安出發,一路向西,川藏鐵路將深入橫斷山區的核心區域,沿線皆是人跡罕至的深山峽谷,面對支離破碎的地質條件,築路難度可謂是無法想像的,而這,還僅僅是「上天」難度的開端。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興則國興,鄉村衰則國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然而鄉村振興要實現的是全面振興,鄉村的文明程度、精神面貌都必須並肩經濟水平,共同向前,因此鄉村文化不可或缺,並且是重要組成部分。
  • 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重大進展!
    川藏鐵路雅安—林芝段調研暨項目階段成果檢查會在成都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的決策部署,做好工程技術支撐,4月23日-27日,川藏鐵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組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等6名院士和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 川藏鐵路成雅段預計2018年建成 計劃2025年全線通車
    監測人員對架橋機進行最後的對位和校正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川藏鐵路成雅段建設單位獲悉,川藏鐵路成雅段廟子溝大橋首片T梁已成功架設,標誌著該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現了川藏鐵路成雅段建設從線下工程到線上工程的轉序。這片梁也是以成蒲鐵路朝陽湖站為起點的川藏鐵路全線第一片架設的橋梁。
  • 世界屋脊之上,千年小康夢想照進現實
    世界屋脊之上,幸福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全面小康夢想正照進現實。易地搬遷,搬進幸福小康家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生存條件嚴酷。當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就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在西藏曲水縣達嘎鄉境內,坐落著一個靠易地搬遷搬出幸福生活的村莊——三有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30年來,浦東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開發,與時俱進開展創新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成為深刻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一個重要範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30年,一個轉型。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原標題: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以鐵路部門為例,網購車票、候補購票、電子客票、掃臉進站等「智能化」的出行方式已經適應了我們廣大民眾的出行需求,但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中,依然沒忘掉那些跟不上時代發展的節奏的部分「老年人」。從設「愛心窗口」可優先為老年旅客辦理現金購票、改籤等業務到進站專門設置了醒目的指示牌提示老年旅客走愛心通道,從火車站的預約接送到列車上的重點服務等等這些服務都體現著對老年人的尊敬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