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手術機器人之父BertinNahum:夢想定會照進現實!

2020-11-30 健康界

前言

他發明了神經外科界的達文西,拯救了無數患者。功成名就後,他反而激流勇進,繼續探索微創手術機器人技術。不知道他現在正在開發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手術機器人會不會也成為下一個爆款?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Bertin Nahum。

一、神經外科界達文西之父

2019年ROSA「三兄弟」:ROSA Knee、ROSA One Brain、ROSA One Spine紛紛獲得了FDA認證,這使得Zimmer Biomet成為第一個在手術機器人市場上獲得腦、脊柱、膝關節FDA批准的公司,進一步鞏固了Zimmer Biomet的骨科巨頭地位。ROSA One Brain系統是Zimmer Biomet在ROSA Brain的基礎上改進的新一代神經外科機器人。

ROSA One Brain系統是一個動態平臺,可用於輔助微創神經外科手術,從活檢和立體腦電圖(SEEG)到深度腦刺激和心室及經鼻內鏡檢查。ROSA One Brain在癲癇手術領域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機器人的準確性使其非常適合於腦部手術。2019年2月11日,Zimmer Biomet宣布ROSA One Brain通過了FDA的審批,用於腦部外科手術。而能同時擁有能夠進行大腦和脊柱手術的機器人,無疑將顯著提高Zimmer Biomet在機器人外科領域的地位。

ROSA Brain被稱為「神經外科界的達文西」,來自2016年Zimmer Biomet收購的Medtech,它的「父親」正是Bertin Nahum。2012年9月,Bertin Nahum在加拿大雜誌Discovery Series的十大最具革命性高科技企業家中排名第四,僅次於蘋果的賈伯斯,臉書的扎克伯格和拍出了《鐵達尼號》等電影的卡梅隆。2013年9月,Bertin Nahum被時任創新與數字經濟部長Fleur Pellerin授予法國最高平民榮譽之一的榮譽騎士勳章。2014年11月,Bertin Nahum獲得了考文垂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表彰他發明的醫療機器人對醫療行業做出的革命性貢獻。

二、童年不幸並不能阻止少年追夢

Bertin Nahum於1969年11月出生在非洲的達喀爾,1歲的時候隨父母移民法國。他們一家人住在裡昂市的郊區。但不幸的是,在他8歲那年,母親就因心血管疾病發作去世了。短短5年後,Bertin Nahum的父親也因為心血管疾病發作去世。Bertin Nahum被送往青少年福利院並在那裡待到了成年。Bertin Nahum後來很少在公眾面前談及過那段經歷,他說:「我不想賣慘,但毫無疑問的是,因為這些經歷,我身上有一層保護色。」

Bertin Nahum17歲的時候,一心撲在拳擊運動上,還獲得了法國拳擊聯賽的冠軍。當時他的數學老師看他數學成績不錯,鼓勵他繼續學工程學。想像一下,一個數學好且擁有堅韌不拔的性格的孩子,有什麼困難能擊垮他?Bertin Nahum聽從了他老師的建議,在裡昂國家應用科學研究所INSA念電子工程學。裡昂國家應用科學研究所INSA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而且是法國六個國家應用科學研究所中規模最大的。在那裡,Bertin Nahum發現了自己興趣——機器人技術。在1994年獲得了工程學學士學位之後,Bertin Nahum獲得了Erasmus的獎學金(歐洲大學與世界各地的大學之間的交流計劃),於是他又在英國考文垂大學獲得了機器人學碩士學位。正是在考文垂大學,他有機會參與了市立醫院的神經心臟病學部門的軟體設計項目,從而看到了醫療機器人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那個項目中,我設計了一款能自動檢測醫學影像顱骨病變的軟體。這讓我聯想到可以用醫療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服務患者。」

此後,Bertin Nahum便一發不可收地鑽研醫療機器人技術,不放過任何一個跟臺外科醫生手術的機會。他想成為一個醫療領域的發明家,並想創建一個可以改變手術方式的機器人。他向當時的僱主提出了膝關節輔助手術機器人的設想。但當時他所在的公司對比並不感興趣。Bertin Nahum決定開始「單飛」。他參加了教育和研究部組織的全國創新技術競賽,並獲得了冠軍。後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2002年,Bertin Nahum創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Medtech,並推出了第一款產品:BRIGIT™。2006年,整形外科領域的領導者Zimmer敲響了Medtech的大門,收購了BRIGIT™的全部專利。Medtech隨即將這筆交易的收益投資用於一項新的研究計劃,從而創造了第二款產品:ROSA ™。

三、正在打造的這款機器人會成為下一個爆款嗎?

2017年2月,Bertin Nahum和他的三位前合伙人共同創立了Quantum Surgical,繼續探索微創手術機器人技術的潛力,特別是癌症治療領域。2019年4月,Quantum Surgical,Ally Bridge和先健科技宣布在中國建立三方合資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後,將深度參與和支持Quantum Surgical開發符合中國患者需求和醫生治療習慣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機器人手術平臺,並快速促成相關產品在中國的上市審批和商業化落地。在完成產品中國市場註冊並成功商業化後,合資公司將獲得產品在中國為期五年的獨家經銷權。在滿足五年獨家經銷期間最小銷售量的情況下,該獨家經銷權將獲續延五年,同時,該合資公司還擁有Quantum Surgical後續其他創新產品在中國的優先合作權。

Quantum Surgical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為微創癌症療法開發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其所研發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機器人手術平臺主要用於肝癌和膽管癌的微創經皮介入消融手術,幫助醫生精準治療,改善患者預後,尤其對於早期癌症患者具有重大意義。據相關統計,肝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三的疾病,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肝癌市場,每年全球一半新發肝癌病例都在中國。不知這一款正在打造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手術機器人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爆款,解決我國尚未滿足的肝癌治療問題。

     

結語

這個世界,少年追夢的故事並不少見,但能不忘初心堅持不懈的例子並不多。Bertin Nahum用行動證明了足夠努力,夢想就一定會照進現實!願有更多的年輕人能有一份光發一份熱,能在醫療器械領域做出成績,造福患者!

-END- 

作者 楊柳榮

編輯 楊柳榮  

排版 Elsa  

相關焦點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被很多人當成是童年陰影的電影《異形2》,是卡梅隆於1986年拍攝上映的作品,電影裡除了有讓人恐懼的異形之外,那座起到關鍵作用的「人體工程起重機」也讓人印象深刻。
  • 夢想照進現實之太空梯傳奇
    這次實驗非常成功,一個名叫「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機器人順利地沿著合成繩爬升了大約305米。這個消息非常鼓舞人心,當年的報紙用大幅標題寫道——「305米太空梯實驗成功,首屆太空梯競賽即將舉行」。要贏得5萬美元的獎金,機器人不但必須背著足夠的重量攀爬上61米高的纜繩,爬升的平均速度還必須保持在1米/秒以上。不過,可惜的是,第一年比賽結束時,不僅沒有一支隊伍的機器人能達到平均速度的要求,而且參賽機器人中最高的才爬了12米,與競賽項目所要求的61米高度相去甚遠。
  • 飛碟W5用戶分享會:聽,夢想照進現實的聲音
    在11月26日舉行的飛碟W5用戶分享會上,一個個故事背後,見證的是卡車人如何憑藉飛碟汽車讓夢想照進現實。司機第一,說到更要做到對夢想的憧憬與執著,像一顆種子,不會消融在時間的長河裡,相反還會潛藏於心靈深處,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就能生根發芽,開出絢麗的花兒。
  • 世界屋脊之上,千年小康夢想照進現實
    世界屋脊之上,幸福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全面小康夢想正照進現實。易地搬遷,搬進幸福小康家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生存條件嚴酷。當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就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在西藏曲水縣達嘎鄉境內,坐落著一個靠易地搬遷搬出幸福生活的村莊——三有村。
  • 堅果R2評測:夢想照進現實
    它極具人文氣息,日常使用時不經意發現,心裡會為之一顫。總之,用過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遲來的5G旗艦,該有的都有了作為追求設計以及小而美的「小廠商」,堅果手機的硬體配置時常會成為自身短板,這也很難讓普通的路人轉粉。但這一次,堅果R2擁有足夠自信的配置組合。
  • 「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有「世紀工程」之稱的川藏鐵路,是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是青藏鐵路後的第二條進藏「天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百年夢想照進現實。今年9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川藏鐵路「最難段」的獲批,意味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夙願即將成為現實。
  • 夢想照進現實:馬斯克和他的SpaceX,還要帶給人們多少驚訝?
    SpaceX的載人火箭升空,馬斯克的太空理想更進一步,把夢想照進現實,這位瘋狂的宇宙人不知還要帶給我們多少驚訝。到底有什麼是他不能做到的?如果順利的話任務執行順利的話,那就意味著商業公司邁入載人航天競爭之列是可行的。
  • 遊戲照進現實,他是一個真實的生化人
    遊戲照進現實,他是一個真實的生化人
  • 夢想照進現實——空間蟲洞
    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人類穿越蟲洞實現星際跨越有可能成為現實!這在理論上的確是一個巨大的突破,這為人類穿越蟲洞、實現宇宙跨越的夢想變成現實提供了堅定的理論支持。同時團隊的研究結果還顯示,他們證明存在的蟲洞有點類似於中等質量的帶電黑洞那樣大小。而且在這樣大小的蟲洞中穿行,首先人類在強大吸引力下是可以生存的,其次是蟲洞內外的時間差異巨大。
  • 科幻照進現實:植入納米機器人,人類能像《黑客帝國》中一樣下載信息
    相較於「人工智慧」在神經網絡方面已照進現實,「腦機接口」則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概念。但「腦機接口」還遠不能滿足人類的胃口,最近,科學家又提出了一個更新穎、更玄幻的概念--人腦/雲接口系統(B / CI)。這個概念是由美國加州分子製造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的,他們研究的一項新項目可以將納米機器人植入人體,實現與網絡的實時連接。
  • 加速走進未來 讓夢想照進現實 5G應用背後的「硬核秘密」
    當新生的5G技術碰上成熟的雲計算,兩者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對此,王向東在解答記者的提問時說:「5G就是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這種技術有三個特點:廣連接、大帶寬、低時延。相比較4G,5G連接的終端數提升了,大概有原來的100倍,速率也提升了差不多10倍。5G的時延也是特別重要的,它的時延能低到這個毫秒級的方式。除此之外,這裡面包含兩項重要的技術:網絡切片和邊緣計算。」
  • 挪威之光之北極光:當夢想照進了現實,幸福就洋溢在天邊
    進電梯時,她們看我背得沉重無比,非讓我先進,我卻執意後進,居然僵掉幾秒。此時甲板上已經聚集了一票人等,大風的力量已經拉開了濃雲,天邊初露星光點點,在漆黑得沒有一絲光芒的夜海之上熠熠生輝。憑前人經驗,在寒冷的晴朗的夜裡,極光極易出現,這無疑給了我一劑等待的強心針 。
  • 國產手術機器人上崗 「眼神」更準「刀法」更穩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寰 攝 11月5日,第三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復星展臺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這是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標誌手術機器人進入人體『硬組織』領域。」該手術團隊負責人、華西醫院骨科主任周宗科評價。  如今在醫療界,手術機器人已在多個領域有效助力醫生工作。其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有什麼優勢?是否會降低對醫生的要求?在國內的應用情況又如何?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多名醫務工作者。
  • 世界最先進手術機器人寫祝福,來了解下?
    優勢  妙手好靈活,手術機器人寫「春聯」   紅色的紙鋪在手術臺上,「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夾著筆,靈活擺動機械臂,寫下「2020 新年快樂」幾個大字。該院婦瘤一科主任唐潔介紹,「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擁有四個機械臂,每個機械臂擁有7個靈活的「關節」,而且手術醫生的左、右手均可靈活操作,改善了以往手術醫生一般慣用右手操作而左手相對不足的缺點。   「我們醫院是腫瘤醫院,很多患者需要手術切除腫瘤,機器人手術會讓他們減輕更多不適。」
  • AlphaGo讓AI從雲端照進現實
    而真正將雲端AI優勢照進現實的,還是谷歌AlphaGo所表現出的精湛棋藝。AlphaGo的逆天棋藝在過去,AI對普通大眾總是「只聞其聲」,和我們的生活似乎沒有太大交集。然而,谷歌AlphaGo卻通過在圍棋應用上的表現震驚了世人(圖1),讓我們認識到AI真的能在特定領域比人腦更聰明。
  • 脊柱手術機器人ORTHBOT成功完成手術,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的...
    打開APP 脊柱手術機器人ORTHBOT成功完成手術,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的空白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31 15:38:00
  • 《院士來了》第十集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為兩岸生命護航
    《院士來了》第十集熱血漫畫男主角 行走的醫者傳奇亞洲換肝之父 陳肇隆為兩岸生命護航他創造了多項亞洲乃至全球的肝臟移植紀錄他一度保持了全球最高的活體肝移植存活率他幾乎以一己之力,讓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成為世界活體肝移植聖地
  • 「天眼之父」南仁東:夢想與堅守
    「天眼之父」南仁東:夢想與堅守 2017-10-12 12:16 作者:吳麗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瘋狂動物城:當夢想照進現實,看動漫和吃狗糧,絕配
    為夢執著,儘管有人覺得你的夢想很可笑兔子朱迪從小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動物城的警察,(說實話這個夢想,我小時候也是這個,咳咳),但是作為動物成中的食草動物,還是體積小的食草動物,想要實現這樣的夢想可以說的上是危險係數極高,更何況這樣的兔子還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的父母把這個夢想當成玩笑,她的小夥伴除了鼓勵他可以說提不出任何建設性意見
  • 世界上最小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醫生手術好幫手
    騰訊數碼訊(米可)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手術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僅使用了低成本技術,而且使用了行動電話和航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