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術機器人ORTHBOT成功完成手術,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的...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脊柱手術機器人ORTHBOT成功完成手術,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的空白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8-31 15:38:00

說到手術機器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僅僅適用於軟組織手術,對於脊柱手術這塊「硬骨頭」卻束手無策。

據報導,在近日舉行的「2018年深圳脊柱外科高峰論壇暨國際精英研討會」上,直播展示了一例由該院脊柱外科醫生和脊柱手術機器人ORTHBOT(歐博士)共同完成的脊柱手術,該手術僅歷時1.5小時,比原手術縮短了約1個小時,而且術中X線照射減少高達80%,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和手術風險。據悉,這個手術機器人不僅能規劃釘道,還能自動打釘子,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空白。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強生在上海建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應用中心 ;京東健康或本月在港IPO...
    今日焦點: 1、強生在上海建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應用中心 2、GSK消費保健品與阿里媽媽達成合作 3、禮來與安進將生產禮來潛在的新冠病毒抗體藥物 4、BioNTech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這裡...
    公司於 2017 年完成天使輪融資, 2019 年獲得順為資本、匯鼎基石資本數千萬元的 A 輪投資,產業推進不斷加速,所募集資金的將全部直接投入到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的研發工作中。團隊方面,術銳現有資深研發工程師數十名,多來自美敦力、西門子、GE 等世界知名醫療公司,擁有 5 到 12 年的手術工具和醫療裝備研發經驗。
  • 國產手術機器人上崗 「眼神」更準「刀法」更穩
    新華社記者 張豪夫 攝     ●西南地區首例華西醫院日前成功完成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不同尋常之處能將假體膝關節放置在最佳位置,把創傷降到最低●未來的普及有待手術機器人國產化後,成本大大降低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功完成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65歲的病人王女士於
  • 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成功開展第22例全脊柱內鏡微創手術
    【摘要】近日,今年73歲的田延良在在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疼痛康復科進行脊柱內鏡植骨融合微創手術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 (記者:龔鈺晴)近日,今年73歲的田延良在在吉首大學張家界附屬醫院疼痛康復科進行脊柱內鏡植骨融合微創手術,治癒了腰椎滑脫、雙側椎弓根崩裂、神經根管狹窄疾病。
  • ROSA手術機器人之父BertinNahum:夢想定會照進現實!
    功成名就後,他反而激流勇進,繼續探索微創手術機器人技術。不知道他現在正在開發的新一代介入腫瘤手術機器人會不會也成為下一個爆款?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Bertin Nahum。一、神經外科界達文西之父2019年ROSA「三兄弟」:ROSA Knee、ROSA One Brain、ROSA One Spine紛紛獲得了FDA認證,這使得Zimmer Biomet成為第一個在手術機器人市場上獲得腦、脊柱、膝關節FDA批准的公司,進一步鞏固了Zimmer Biomet的骨科巨頭地位。
  • 脊柱腫瘤手術治療的指徵是什麼?這個答案,現在來告訴你
    脊柱腫瘤臨床上多是指出現在脊柱部位的原發性和繼發性的腫瘤疾病,有良惡性之分。臨床上原發性脊柱腫瘤疾病出現的總體概率是在0.4%,其中青少年患者多為良性腫瘤疾病,中青年患者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概率會稍高些。
  •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新治療設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
    【工作原理】非手術肌肉減壓系統通過使力的大小和角度不斷調整、變化,運用高精度(精確到0.1磅)閉環式反饋系統(18次/s)來確保力的精度與效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刺激本體感受器,最終達到背部肌肉(主要是椎旁肌肉群)的完全鬆弛或近乎完全鬆弛狀態,從而實現脊柱的最大化伸長。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的介紹
    我們今天說的達文西機器人系統並不是達文西設計製造的,而是美國直覺手術機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製造生產的手術機器人系統。最初設計手術機器人系統的初衷是讓前線戰場受傷的士兵立刻的到救助,而醫生可以在安全的後方,所以幾十年來在遠程機器人手術系統的設計及改進的過程中,都有美國軍方的資助支持。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國內首創,微創穿刺及實時手術導航雙功能華科精準Q300是一款國內首創的神經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快速、精準、安全進行腦外科手術,甚至可在急診或病房執行緊急手術,從而節省術前準備時間,縮短臨床幹預時間,為腦出血病人進行抽血引流,產品還同時具備微創定位穿刺和開顱手術實時導航雙功能。
  • 世界上最小的外科手術機器人 醫生手術好幫手
    騰訊數碼訊(米可)根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世界上最小的手術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僅使用了低成本技術,而且使用了行動電話和航天技術
  • 遠程操縱機器人,20英裡外完成心臟手術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ZDNET編譯:蔡婕、李雷一位醫生成功地為遠在20英裡外的病人進行了心臟手術,這可以說是網絡、工程學和醫學相結合的一大壯舉。這名來自印度的醫生使用Corindus公司開發的一個精密血管機器人,為20英裡外的患者進行了共計五次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手術很成功,其結果已發表到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的子刊《電子醫學》(EClinicalMedicine)上。業界評論:這是遠程醫療的一個飛躍。
  • 逾百名國內神經外科專家參會,聚焦顱底鞍區和脊髓脊柱病變
    本次會議邀請了包括上海華山醫院周良輔院士及其團隊在內的國內以及省內神經外科領域的專家100多位,參會人數400多人,是年度廣州市內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廣的神經外科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主要圍繞神經外科顱底鞍區病變以及脊髓脊柱病變展開討論。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總量突破100例 手術量...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手術室內,卻格外安靜,一臺肝腫物切除手術正緊張有序進行。1個小時後,手術主刀、肝膽胰外科及減重和代謝外科主任姜濤教授走出手術室,與團隊成員一一擊掌慶賀,不止為這一臺手術的成功,也為他操作的整整100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成功慶賀。
  • 【獨家·24小時】神奇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18世紀80年代,醫學先驅Billroth成功打開了病人的腹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例腹部外科手術,這種傳統的開腹(開胸)手術被稱為第一代外科手術,並沿用至今。到20世紀80年代,以腹腔鏡技術為標誌的微創手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一技術在許多外科領域取代了傳統手術,被稱為第二代外科手術。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醫用機器人已在前列腺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且大有取代傳統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的趨勢[5],在食管外科領域,雖然已有文獻報導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6-7],相對於傳統腔鏡,既往研究提示圍手術期的效果類似[8],遠期治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9]。本研究將分析我院胸外科 148 例機器人輔助下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及應用經驗。
  • 外星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顛覆傳統治療模式 解決頸腰椎患者的痛苦
    3月24日,河南省醫療器械商會會員代表大會上,大河網記者採訪了鄭州飛龍醫療董事長張新民,他介紹了企業研發的外星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對頸腰椎患者來說是福音。  「鄭州飛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被評為2017醫療器械行業年度優秀品牌、外星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2017年度康復及家庭醫療領域最受關注品牌。」張新民說。
  • 達文西機器人提升外科手術精確度
    昨日,「達文西微創手術研討會」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召開,會上,世界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CRSA)創始主席、著名專家Pier C.Giulianotti朱聯安教授,針對全球機器人微創手術前沿理念、技術及術式,當場為一名45歲的女性胰腺癌患者,使用達文西微創手術機器人,完成了一臺複雜的胰頭腫瘤切除手術。
  • 華科在線 | 武漢同濟醫院舒凱 胡峰團隊完成疫情後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外手術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舒凱、胡峰團隊,順利完成了今年疫情後,湖北系列機器人輔助功能神經外科手術。胡峰:目前是開展這幾項,但是我們現在和華科精準機器人合作,準備把能夠開展的所有手術現都想開展起來,比如在球囊壓迫手術中,球囊穿刺,如果有機器人導航定位,也是很好的輔助等等。2.SEEG技術可以更精準定位致癇灶神外前沿:請您介紹下,今年完成首例機器人輔助SEEG手術的病例情況,尤其是如何確定致癇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