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2020-12-05 創新創業中關村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導航定位系統(型號:Q300),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成為華科精準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雷射消融系統之後的第三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

國內首創,微創穿刺及實時手術導航雙功能

華科精準Q300是一款國內首創的神經外科微型手術機器人,可以輔助醫生快速、精準、安全進行腦外科手術,甚至可在急診或病房執行緊急手術,從而節省術前準備時間,縮短臨床幹預時間,為腦出血病人進行抽血引流,產品還同時具備微創定位穿刺和開顱手術實時導航雙功能。目前國內還沒有同品種器械。

定位精準,可實現全自動控制

華科精準微型手術機器人輕量化的機身和快捷的操作體驗,克服了傳統神經外科穿刺架手動調整、定位耗時長、精準度不足、存在曠量等短板,大大降低目前手術機器人在對手術環境條件的要求。

機器人不需要傳統機械臂的安裝基座,可以靈活地安裝在頭架或手術床的任何地方,在操作中保證和頭部相對位置關係始終不變,從而消除傳統產品使用過程中頭部位移導致的誤差。

在活檢等神經外科微創手術時,植入深度較大,很小的插入角度偏差都會導致較大的偏差;手動調節在鎖定關節時會有輕微的機械移位,在多個關節累計後前端誤差會擴大,導致最終誤差大。如何能夠精確、自動地控制和確認導向裝置的空間位置是難點所在。

機器人採用獨創的視覺伺服自動定位技術,通過外置紅外光學定位裝置對產品的定位進行伺服引導,確保定位精度,實現運動過程的全自動控制。

一機多用,操作難度和風險小

華科精準微型手術機器人兼具微型導航定位機器人和獨立的導航系統雙重功能:小機械臂和導航系統合在一起就是微型導航定位機器人,可以做神經外科的微創手術進行定位;小機械臂和導航系統分開,導航系統就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可以獨立地在神經外科開顱手術中進行實時導航。產品集成了最尖端的硬體、軟體、雷射配準、光學跟蹤和影像處理技術,能在手術中實現精準實時的手術指引。

機器人擁有尺寸小,運動控制扭矩小等優勢,運動中不會造成機械臂碰撞傷害。產品在固定好後,機器人的運動僅會沿著患者頭部之外的一個平面,沒有與患者頭部碰撞的安全風險;操作風險和難易度遠小於傳統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機器人智能安全易用的特點將釋放基層醫院活力,使快速、精準、高效甚至高難度手術在基層成為可能,從而惠及百萬患者家庭。

走進生命禁區,華科精準手術機器人做到了

華科精準是中關村一家從事高端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其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和顱內消融設備,可以避免開顱,對人體顱部進行精準定位和微創治療。做到術前規劃,術中導航,同時實時監控消融,向醫生手術提供可靠的精度保障,整體手術精度達到亞毫米,為癲癇、帕金森、顱內腫瘤、腦出血等疾病患者提供幫助。

華科精準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誕生,通過無接觸的定位系統掃描,建立病人頭部實際位置坐標與掃描影像坐標的對應關係,從幾千個點位中選擇參考點,5-10分鐘,就能將術前規劃的路徑坐標映射到真實空間,最終由機械臂到達預定位置輔助定位定向。不僅解決了術前定位,還能起到術中導航的作用,讓原本3-4小時的手術,縮短到1-1.5小時。

2006年,該團隊聯合清華大學開始醫用導航機器人技術的相關研發和試驗,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研發國內首款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不僅填補了我國此領域的空白,也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醫療器械。

在過去的3年時間裡,華科精準已完成三輪超兩億元融資。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完成融資後,華科精準加大研發和市場營銷投入,迭代產品功能,豐富產品線層次,進一步提升公司長久發展所需競爭力。華科精準會堅持應用一批、轉化一批、儲備一批的發展戰略,深耕神經外科,向高端手術設備發起衝鋒。

相關焦點

  • 腸癌無創多靶點FIT-DNA檢測技術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
    腸癌無創多靶點FIT-DNA檢測技術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 來源:市場信息報   發布者:張小圈   日期:2018-05-14   今日/總瀏覽
  • 藥物支架可降解 防護服火速上線 零距離了解上海醫療器械審評審批...
    圖說:上海市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成果展舉行開放日活動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上海本土創新的全降解鼻竇藥物支架系統、口罩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產品……上海市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成果展近日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審評中心舉辦開放日活動
  • 創新醫療器械切換升級,全面提速 | 2020醫療健康領域年報
    在創新和政策的變革之下,諸多細分賽道受到資本的持續追捧。對於優先布局醫療器械賽道的基金而言,從科創板、創業板到主板,IPO相關政策的創新與全面落地為資本提供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優質投資機構在2020年都收穫了多個項目的成功上市的碩果,進而加速在一級市場上布局醫療器械,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觸發整個醫療器械板塊全面提速!
  • 中國藥品審評「四大加快通道"出爐!看FDA「五大加快審評」是怎麼做的
    在新版《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設立突破性治療藥物、附條件批准、優先審評審批、特別審批四個加快通道」的修改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如果有非臨床或人體數據證明,存在解決未竟醫療需求的潛力,則可以授予快速通道認定。
  • 國家藥品、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年內運營,生物醫藥產業加速集聚上海
    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將落戶上海,預計今年底前啟動運營。這是記者從28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上獲得的消息。隨著這兩個分中心的相繼建立,未來將進一步推動上海,甚至長三角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醫療AI經典審批案例:糖網AI是如何獲批創新醫療器械的?
    本次會議以「科技創新助力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銘在大會技術法規工作組上,發表主題為《基於人工智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創新醫療器械申報實踐》的演講。2019年5月,國家藥監局公布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產品獲批創新醫療器械,進入快速審評綠色通道,此舉將進一步加速醫療AI產品的落地商用。
  • 食藥監總局舉行新修訂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發布會
    通過推動實施政府購買服務、完善審評機構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審評模式,推進重點項目、重點產品,通過小組審評方式來進行審評,同時不斷規範審評專家的諮詢管理工作,充分讓各個領域專家參與審評審批當中。總之這些工作都是進一步提高醫療器械技術審評質量和效率。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 2016奇璞路演醫療器械創新專場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人們保健康復對醫療器械的剛性需求以及國家對醫療器械技術創新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將成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根本動力;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引發了對影像化、數位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一定的市場空間;三、在國家大力推進醫改,發展基礎醫療保障的大背景下,市場對醫療設備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GE醫療推出治療新冠的X射線...
    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中心將在上海落戶11月18日,在「2020年首屆外高橋醫藥健康國際合作論壇暨i-SPACE&U-LAB開幕典禮」上,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聞大翔表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中心很快在上海落戶,兩個分中心的工作組10月底已經在上海正式啟動籌建工作,預計年底前要完成兩個分中心的掛牌
  • 創新藥行業定新目標:3年產業化逾10個品種 培育龍頭企業
    通過行動方案的實施,實現10個以上創新藥產業化;通過國產首仿藥或生物類似藥上市,降低藥品消費支出50億元/年以上;在歐美市場製劑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新藥註冊實現零的突破。  CDE(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近日公布的第25批優先審評名單中,有20個品種總計44個受理號入選本次擬進入的優先審評名單,其中包括多個重磅創新品種。
  • 我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KRAS基因突變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
    >begin--> 近日,我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KRAS基因突變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隱血聯合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膠體金法)」獲批上市。該產品於2018年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審查,進入特別審查程序。
  • 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的難點在哪裡
    國家同時還有相應的規劃,比如在醫療器械方面,在2015年之前,要擁有200個新的專利、80款新的醫療器械以及40-50個新的創新型企業。那麼現在國內企業在醫療器械自主創新,尤其是高值植入耗材方面,到底表現如何呢?他們在面臨著什麼樣的阻礙,又在進行什麼樣的工作呢?於此同時,外資的醫療器械企業在中國又在進行著什麼樣的創新活動呢?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其Monarch平臺,可用於診斷和治療的支氣管鏡手術,目前著眼於肺癌。Monarch平臺類似遊戲遙控器,醫生可更直接操控,且集合機器人、軟體、數據科學、視覺成像等先進技術,使內窺鏡有更廣泛的觸及範圍以及更廣闊的視野。手術機器人市場儘管非常封閉,但利潤空間十分誘人。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手術機器人的競爭,試圖打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對行業的壟斷。
  • 淺談日本藥品審批審評制度和市場準入機制
    本文就日本的藥品審批審評制度和藥品如何進入日本市場進行了一些論述。厚生勞動省與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日本分管藥物上市審批的部門是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MHLW)。由厚生勞動部長領導,下設副部長、政務官、部長助理、秘書長、委員、醫療技術監督幾個職務。
  • 愛博醫療深度解析:專注創新的眼科器械龍頭企業
    一、愛博醫療:專注創新的眼科器械龍頭企業1.1 愛博醫療:自主創新,開發全系列眼科器械產品 愛博醫療專注於眼科醫療器械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 公司主要產品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注重研發投入,豐富創新產品管線:愛博醫療研發投入逐年上升,公司以人工晶狀體產品為起點,開發了一系列白內障手術配套產品,包括手術器械、手術刀、人工晶狀體植入系統、張力環等;基於在人工晶狀體產品上積累的經驗,公司研發出了角膜塑形鏡等視光系列產品,進入近視矯正領域;目前在研項目包括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的高端迭代產品、白內障和眼視光領域配套產品以及其它眼科和再生醫學材料產品等
  •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據悉,本次活動以推動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與政府、學術機構、醫院、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為宗旨,促進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展示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的研究進展,研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合作前景。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季波牽頭籌建了包括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醫學影像研究院和醫學儀器與智慧診療創新轉化平臺、分子納米醫學創新轉化平臺在內的「兩院兩平臺」布局建設。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深圳 5月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國產七軸關節外科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完成5月6日,由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主刀,陝西省骨與關節學會副會長楊佩主任醫師、田潤副研究員協助,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七軸協作機器人輔助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此前,全球主要使用六軸機器人輔助醫生手術。
  • 盤點:2016年醫療器械圈的併購大事件TOP22
    2016年6月7日:ZimmerBiomet 10億美元收購LDR HoldingZimmer Biomet 宣布收購專注為脊柱手術過程開發創新性技術的法國公司LDRHolding,以增強其脊柱業務的創新和增長,交易價值約10億美元。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