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年內運營,生物醫藥產業加速集聚上海

2020-12-06 中國發展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又傳來好消息。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將落戶上海,預計今年底前啟動運營。這是記者從28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上獲得的消息。隨著這兩個分中心的相繼建立,未來將進一步推動上海,甚至長三角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長三角分中心的建立將會進一步推動上海和長三角生物醫藥的發展,並吸引醫療的研發機構,醫療的企業,醫藥的企業加速集聚上海,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動國家藥品審評和國家醫療器械審評制度的改革。」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表示,這兩個分中心的建設以及能級的提升能夠為上海生物醫藥企業,在今後創新藥物的審評、檢查和創新醫療器械審評核查當中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要依託國家藥監局、藥品醫療企業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等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生命大健康產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先生表示。

會上,及來自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多名院士、百餘名專家學者、技術精英以及相關企業,圍繞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最新動態,聚焦中國生物醫藥發展機遇與挑戰,開展前瞻性專題報告與深入討論,並為上海寶山做好優化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和發展環境,增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建設模式和實施路徑。

「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世界各國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也是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要支柱產業。」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說,隨著寶山建設「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不斷深入,生物醫藥產業的「澎湃動力」,必將全面融入到寶山的發展肌理中,為寶山永葆活力注入「創新基因」。計劃五年內能夠引進和培育生物醫藥企業一百家企業,產業的規模突破三百億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寶山緊扣建設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定位,對標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和生物醫藥三大產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部署,深化產業發展區域統籌,不斷加快對生物醫藥產業謀篇布局。今年,上海醫藥、寶濟藥業、國盛生物醫藥、塞力斯醫療科技、索靈IVD、藥物牧場、惠永藥物等項目投資總額超100億元,23個企業項目已在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籤約、落地。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為企業服務的能力水平,率先研究出臺了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專項扶持政策。並對重大項目實施工作專班制,提供從註冊、審批到建設、運營一對一全程幫辦服務。同時推動成立寶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專家諮詢委員會、上海歐美同學會生物醫藥分會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分中心等,搭建職能部門溝通平臺、信息共享平臺、學術交流平臺。

下一步,寶山將聚焦提升園區產業高度、科創濃度、產出強度為目標,在提升服務企業的同時,通過加快載體建設、探索資本注入、優化平臺功能、完善園區配套、招引培育並舉等舉措,努力將寶山打造成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

相關焦點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南方網訊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又稱「張江藥谷」),華領醫藥研發生產部高級副總裁佘勁正準備新藥上市申報的材料,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就設在園區;100公裡之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管理公司產業服務部的沈正英剛結束企業回訪,她是園區企業基石生物專屬的「店小二」,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長三角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
  • 藥械審批四大平臺落地滬粵,醫藥研發或迎來新一波紅利
    目前,藥械創新速度正在加快,包括境外創新藥在國內的加速上市、持續提升國內藥械企業創新等,這也對我國藥械審評檢查工作提出更大挑戰。近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藥品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分別落戶上海、廣東,這為業界帶來諸多信心和期待。
  • 上海「十四五」規劃: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
    在上海集聚了一批全球頂尖的生物醫藥大型科研機構和企業研發中心,而對於那些尚處於初創期的企業而言,普遍面臨著融資難、與醫院需求對接難等痛點。  針對這些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近期上海推出了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的擔保基金批次貸,有助於化解上海生物醫藥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首創「市級醫院醫企協同研究創新平臺(HI-CLIP)——臨床試驗加速器」,嫁接企業、醫院的需求和資源。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中期成果②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升級攻略
    其中,醫藥製造和器械製造是上海生物醫藥製造的兩大重要支撐,即使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1-10月上海生物醫藥製造業總產值仍然逆勢同比增長1.4%。其中醫藥製造佔比約71.5%,2019年增速高達11.8%。依託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和其他生物醫藥集聚區,上海正在形成資源集聚、體系完善、布局合理、發展穩健的生物醫藥品牌優勢。
  • 集中簽約10個項目,坪山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在當天會議,坪山區分別與大鵬新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戰略合作等10個項目集中簽約,同時舉行了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華南安評中心暨安領生物醫藥(深圳)有限公司等揭牌儀式,香港名醫診療中心入駐儀式,ICH園區建設啟動儀式,同寫意灣區俱樂部成立儀式等等多場活動。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區揭牌
    相城將全力支持「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的運營,以全方位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為分中心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勳: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作為首個地方分中心設置在相城這樣一個開放高地,一個產業集聚區,希望它能成為一顆種在相城、種在長三角的希望之種
  • 紅島:加速生物醫藥產業「育成」
    伴隨著越來越多重點醫藥項目落戶,紅島經濟區(高新區)醫療醫藥產業也在逐漸壯大。截至目前,該區域已吸引13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及110多名高端科研人才,總產值達到30多億元,正著力打造醫療醫藥創新產業和產業平臺,重點聚焦藥品研發、醫療器械、健康醫養等產業方向,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經初具雛形,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搖籃」。■紅島經濟區(高新區)的藍色生物產業園。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加強統籌全市產業空間布局,打造一批定位明晰、企業集聚、配套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完善園區評價體系,強化園區專業配套,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打造全市協同有序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四)創新機制,開放合作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爭取國家、省對藥品、醫療器械方面行政審批事項或拓展性使用方面的創新試點。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 南京市作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基地,也是我國生物醫藥教育最為集中和發達的城市之一,具有雄厚的科研、教育和產業基礎。從企業規模看,根據火石創造資料庫顯示,截止2020年8月31日,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企業數量達28362家,近五年的年增速達20%以上。並且,集聚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優質主體,其中,包括2173家生物醫藥生產研髮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650家、2家醫藥工業百強企業、2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827.34億元。
  • 新民科學咖啡館 | 聚焦生物醫藥創製的上海進行時 要將「藥丸子...
    圖說:生物醫藥是科創上海的三大戰略產業之一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生物醫藥 上海正「加速跑」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全球已有17年無治療該病的新藥上市,這一空白有望被上海科研人員填補。去年7月17日,老年痴呆治療新藥「GV-971」順利完成臨床3期試驗。藥監部門表示,正大力推進審評進程。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生命藍灣志在生物醫藥產業新策源
    臨港新片區地處長三角一體化的東部樞紐,產業發展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實行更大程度的壓力測試,產值稅收僅是新片區產業發展目標的一部分,在國家戰略下的制度突破創新,壓力測試,先行先試才是臨港產業發展的使命。生命藍灣立足臨港新片區國家戰略,總結張江發展模式經驗,整合國際國內產業資源,未來將與張江南北呼應,成為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新策源。
  • 粵「三重」創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綠色通道加速創新產品上市步伐 據了解,近年來,省藥監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致力於打造良好的生物醫藥營商環境,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完善創新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綠色通道制度,對創新藥械、治療重大疑難雜症以及臨床急需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保障用藥械,安排項目聯繫人聚焦產品研製註冊生產上市等環節,建立研審聯動和建審聯動機制,提供全程專業服務,加速創新產品上市步伐。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省局主動承接國家藥監局藥品註冊聯合檢查工作。
  • 這「山」贊那「山」,深圳坪山這場國際生物醫藥「盛會」引來鍾南山...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藥創製重大專項監督評估組組長邊振甲,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副主任周思源,坪山區委書記陶永欣出席開幕式,來自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100多位院士、科學家、專家學者
  •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地深圳,給坪山帶來什麼?
    這一次會議也被看做是對《方案》的回應,另外該會議也強調:要認真落實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文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和產業化體系,加快推進坪山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大鵬國際生物谷等產業聚集區建設,大力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研發製造,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GE醫療推出治療新冠的X射線...
    國家藥監局指出,不符合標準規定產品,已要求企業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生產監督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要求,及時作出行政處理決定並向社會公布。2020年10月73個醫療器械產品獲國家藥監局批准在10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73個。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成立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孫陽)12月1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電子城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相城經開區三方合作共建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以下簡稱「長三角分中心」)在蘇州相城區正式揭牌成立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原標題: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蘇州沃倫韋爾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醫用軌道小車物流傳輸系統9月9日,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蘇州工作站首場對接會上,蘇州法蘭克曼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滿滿的收穫感告訴記者。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核心區,一直以來,蘇州高新區都是蘇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落戶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將通過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高精尖產業轉移和人才、資本等產業要素的整合落地,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並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
    近日,復星醫藥接連發布產品獲批臨床的公告,包括子公司復宏漢霖的重組抗VEGFR2全人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子公司重慶復創及復尚慧創的FCN-437c膠囊、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及星泰醫藥的注射用FN-150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月29日復星醫藥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