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夜間中國亮起來

2020-12-05 人民日報海外網

集美食特產、非遺技藝、文化體驗於一地的豫園是上海「夜間經濟」的重要地標。新華社記者 劉 穎攝

人們在新疆烏魯木齊市五一星光夜市上品嘗美食。新華社記者 丁 磊攝

北京地鐵延長運營時間,助力繁榮「夜京城」。劉帥冶攝

青島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不夜」嘉年華。圖為青島奧帆情人壩休閒風情街入夜前的景色。王海濱攝(人民視覺)

這是7月22日晚8點40分的北京海澱食寶街:一對情侶趿著拖鞋坐在燒烤攤邊吃串兒;十餘桌客人還在烤魚店的煙火中碰杯喧鬧;一群小孩拿著螢光棒在人群裡你追我趕。某餐廳的經理李建樂半小時內已經接待了10餘位客人,一邊招呼著顧客一邊告訴筆者,「晚上10點鐘左右來吃飯的人倒成了主流,營業時間都延長到了凌晨12點。」

北京的夜市也是中國夜間經濟的縮影。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胡乃軍對本報說道,「所謂夜間經濟,狹義上是指從當日18時到次日6時,延長拓展部分服務機構的營業時間。從廣義上則是由於這種時間延長所帶來整體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

7月9日,北京商務局正式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13項措施「點亮夜京城」。此前,上海、成都、天津等城市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多地煙火聚集,讓夜間的中國亮了起來。

不夜城的「十二時辰」

3月底,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推出了「城市夜生活排名」,調查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分析城市夜間燈光值、抖音夜間打卡數量、各影院夜場電影放映場次數量等數據。結果顯示,深圳、上海、廣州、北京作為一線城市位居前4名。其中深圳平均每天放映1257.67場夜場電影,廣州34.3%的餐廳22點後仍在營業。筆者電話採訪了多位夜間消費者,試圖簡要描繪中國不夜城的「十二時辰」。

北京,戌時(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天色已昏,在三聯韜奮書店裡,北京姑娘周芸偌戴著耳機,自學《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她打算報考會計職業資格證考試。店裡讀者閱讀區裡,12把椅子已經座無虛席,只聽見「沙沙」的翻頁聲和偶爾傳來的哈欠聲。

湖南,亥時(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這本是人的熟睡時刻。在湖南長沙河西大學城的夜市上,小龍蝦的攤位依舊火爆。在長沙讀書的周波拉著幾個哥們兒,點上一大盤龍蝦、加上啤酒毛豆,天南海北地能聊到半夜。

武漢,子時(北京時間23時至次日01時),武漢侃侃影視傳媒的喬鵬飛帶著兩個微博博主來到了武漢最有名的保成夜市,拿著相機記錄在深夜街頭賣唱藝人。他們背著吉他在客人桌前大聲彈唱,吃客們歡呼、鼓掌,一片喧譁聲中迎來了第二天。

夜間生活還在繼續。3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夜間旅遊市場數據報告2019》顯示,接受調查的遊客中有夜遊體驗的佔比92.4%,其中「80後」、「90後」年輕一代成為當下夜間旅遊消費的主力軍,佔比分別達到40.0%、19.8%。在夜間消費,35.7%的受訪者傾向欣賞美景,觀看表演,而對美食和夜市的訴求比重達到了23%-28%。

「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多元,才能促進夜間經濟的興起。」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傅玉輝告訴筆者。

2019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消費增長帶動經濟增長佔比超過60%,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購物車」依然強勁。根據居民的消費結構,服務消費佔比達49.4%,已經與實物類的消費不相上下,而夜間經濟是在消費領域尚未被深挖的「藍海」。

胡乃軍對本報分析:「中國經濟因為下一步發展需進行結構性轉型,要依靠內需來帶動。夜間經濟順應了轉向消費型經濟以及消費內需帶動的趨勢。」

特色市場孕育「夜經濟」

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2016年地球夜間圖像上,中國的夜晚燈光璀璨動人。人口密集的黑河—騰衝線(也稱胡煥庸線)以東,燈光匯聚,大城市的光線總體輻射範圍有不同程度的擴大。NASA夜間燈光指數常在國際上用來判斷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夜間燈光明亮的城市GDP往往較高。

實際上,夜間經濟確實對消費起到不同程度的拉動作用。在英國倫敦,2017年夜間經濟佔全英國GDP的6%,從2004年到2016年,倫敦創造了超過10萬個新夜間工作崗位;澳大利亞雪梨的夜間經濟規模達40.5億美元;法國第二大城市裡昂為期4天的燈光盛會吸引超過400萬的遊客,投資回報率達到28.6%,極大地帶動了當地住宿、餐飲、娛樂等行業的發展。

中國也早已嗅到了新的市場生機。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7月12日晚,上海博物館迎來了今夏首個特展夜場,面向公眾開放「熠熠千年:中國貨幣史中的白銀」、「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和「浮槎於海: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珍品展」。特展夜場2000個入場名額15分鐘內告罄。此外上海兩家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老牌影院率先行動,成為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打造文化範兒的夜上海。

北京首次設立三級「掌燈人」,統籌推進夜間經濟發展,負責了解區域內的夜間經濟運營情況、居民需求,並根據存在的夜間消費需求提出區域內夜間經濟的發展意見,由市、區、街(鄉鎮)三級政府部門主管領導以及商、協會負責人「掌燈」,輻射北京全城,建立「夜京城」地標和商圈動態評估機制。

山東打造水上不夜城。濟南趵突泉花燈節連續舉辦了40屆,今年共接待遊客80萬人次,其中元宵節當天高達5.8萬人次。青島奧帆中心「藍海珍珠號」遊船深夜從奧帆基地破浪起航,一路串起青島「三灣三岬」(浮山灣、太平灣、匯泉灣和燕兒島岬、太平岬、匯泉岬),至棧橋後折回奧帆基地。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日出東方·海之秀》等節目在山東景區夜間上演。

天津市提出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成都加快培育錦江夜消費商圈,引入現代新興消費業態,形成「國際範、蜀都味」成都夜消費;南京提出到2020年,力爭夜間經濟試點區域新增經營收入,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4%左右,將「夜金陵」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夜間經濟品牌。

「發展夜間經濟,促進靈活就業,帶來了很多崗位機會。」胡乃軍說。

在採訪中,傅玉輝對本報說,「夜間經濟不僅是娛樂和餐飲,更應該是文化和交往。在移動網際網路虛擬經濟越來越強勁的背景下,現實的面對面社會交往也將顯得更加重要。這為夜間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空間。」

政策「加油」點亮夜市燈火

今年元宵節,故宮首開夜場,迎接「上元之夜」,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一票難求;4月24日《復仇者聯盟4》上映,當夜零點場觀影人次超過300萬。

更實在的數據顯示,夜市燈火燒得旺了起來。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東城、朝陽、海澱、通州、順義、大興等區分別出臺了鼓勵傳統商圈轉型升級、發展夜間經濟等系列工作措施,取得初步成效。1—5月,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10918.6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實現服務性消費額6322.0億元,同比增長9.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96.6億元,同比增長5.2%。

夜間經濟正在崛起,一線城市與準一線城市緊跟出臺相應政策「加火」,搶佔夜間經濟新市場。

7月9日,北京市商務局印發了《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明確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範、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

7月15日,甘肅省商務廳指出,為了抓住當前發展夜間經濟的應季期,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甘肅省商務系統將多措並舉,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高品質、多品牌、多種類、多層次、有特色,名優特精品牌匯集,環境服務優良的夜間購物、餐飲示範或地方標誌性街區。

成都打出「組合拳」,在《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中強調,要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加強夜間經濟的環境營造,加快培育錦江夜消費商圈,引入現代新興消費業態,打造成都夜消費地標;後又發布了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專項規劃,對中心城區區域以及「東進」區域的景觀照明進行了分區規劃,旨在展示成都特色夜景。

「夜間經濟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胡乃軍說,「夜間經濟不僅簡單地延長一些服務型企業或機構的營業時間,帶來就業機會,而且伴隨著乘數效應能夠擴大其社會影響,如交通、服務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此同時,城市的容量和服務體系受到挑戰,如有些地區的勞動力流動與管理,成為發展夜間經濟的一大難題。」

在採訪中,博物館公共教育專家蒲鴻告訴本報,「夜間經濟的發展有助於維繫城市中的人際關係紐帶,使城市生活更加和諧融洽,推行夜間經濟的政策體現了以人為本。」

對於夜間經濟未來發展,傅玉輝認為,「未來隨著社會經濟治理水平、公共服務產品、文化產業的發展,夜間經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製圖:潘旭濤

嚴 冰 楊 潔 崔嘯行 鄭舒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7月24日 第 05 版)

相關焦點

  • 一個個車間亮了!中國夜間經濟地圖又"亮起來"【組圖】
    18日晚8時,長城汽車天津總裝二車間的燈一下子亮起來。繼白班後,近千米長的生產線再次轟鳴運轉,夜間生產緊鑼密鼓。「這條生產線動起來,連帶整個產業鏈動起來。」經過體溫檢測,走進夜班車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總經理張國欣信心滿滿。汽車產業鏈分布全球、深度融合。
  • 夜間照明新模式!鐘鼓樓又亮起來了
    「熄滅」兩個多月的鐘樓夜景燈光,昨日又重新「亮」了起來。
  • 人民日報海外版:結合化學藥中藥 新藥研發中國創新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把化學藥和中藥知識結合起來新藥研發走出中國創新路(醫聲)近年,醫藥創新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熱點話題。從新藥創製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到新藥獲批量連年增加、速度加快,再到國產創新藥不斷上市,中國的醫藥創新之路在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的雙重助力下,越走越順暢。但創新藥研發技術要求高、投入大,有著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和長周期的特點,如何在此約束下走出中國特色新藥研發之路?如何結合中醫藥體系進行新藥研發?日前,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相關人士進行了討論。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小E為您分享全文——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2020年04月30日 01版)第一針,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啟動;73.98米,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載重近22萬噸,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試航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
    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裡(望海樓)「中國經濟超預期地穩定。」這是路透社對2019年中國經濟開局成績單的評價。中國經濟正以欣欣向榮的態勢,贏得國內外的信心和認可。在國際上,許多外企負責人看好中國經濟前景;投資機構將中國列入投資首選目的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一眾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在中國國內,市場預期明顯改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擴張區間,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4.6,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3.2。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來源: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網際網路領域面臨不少挑戰,也蘊藏著許多新的生機。數字抗疫成為新常態,網際網路消費熱度不減,新基建帶來更多創新與賦能,而迎接監管和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成為網際網路經濟必須面對的課題。
  •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歷史教科書「獨」害島內下一代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15日消息,新學期伊始,島內有歷史老師投書媒體,痛陳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國歷史被大量刪減,「三國消失,武后不見」,其行徑令人髮指。島內輿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其直接結果之一是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
  •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雲南野象保護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顧榮《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1日 第 08 版)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嚴峻考驗,重塑地球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科技力量改造自然的一項使命人象衝突升級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陸生脊椎動物,由於數量稀少,屬於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出的瀕危物種,目前僅存於南亞、東南亞和中國雲南南部邊境地區,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
  •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些政客還有臉對香港指手畫腳
    2019年中國的香港特區立法會遭到暴力衝擊時,他們同樣顛倒黑白,把意圖顛覆特區政府的行徑說成是「追求民主」。還記得那位大言不慚地稱香港暴亂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嗎?如今,當自己的辦公室被佔領,示威者把腿放在她的辦公桌上炫耀時,她氣急敗壞地表示,抗議者的行為「褻瀆民主」,並斥責警方高層「制暴不力」。
  • 人民日報海外版:南京棲霞社區招聘幫百姓找工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6月08日 第 01 版 版面截圖原題:老金的崗位保住了老金這次找工作,一波三折。42歲的金陸生,家住南京棲霞區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區。這是個保障房小區,居民家底普遍不厚。
  • 人民日報海外版:盯上中山先生,民進黨何其歹「獨」
    人民日報海外版10月9日消息,有民進黨「立委」日前提案「修法」,要求取消在島內公家機關、學校等單位懸掛孫中山遺像,同時提案修改「宣誓條例」,未來公務人員宣誓可不再面對孫中山遺像,聲稱因此可以去除威權的個人崇拜云云。
  • 【人民日報海外版】天文觀測強國夢想照進現實
    此前,實際上中國已經由其他的射電望遠鏡,包括上海的25米、烏魯木齊的25米、北京的50米等組成了一個中國的VOBL網,參與了嫦娥一號、二號的衛星精密定軌」。射電望遠鏡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巨大的天線是射電望遠鏡最顯著的標誌。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其作用相當於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圖為在美國加州長灘,一名男子騎車從被遺棄的口罩旁經過)一段時間以來,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和政客對中國極盡抹黑之能事。美國國務院甚至炮製出一份「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
  • 人民日報海外版:在線英語教育站上新風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近日,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紫林苑小區居民黃平芳在家裡引導孩子通過網絡學習英語。胡攀學攝(人民圖片)原標題:在線英語教育站上新風口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等日前發布《2020中國K12在線英語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深入解讀在線英語的現在和未來。藍皮書顯示,中國在線英語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釋疑丨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中國還亮
    釋疑丨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中國還亮 微信公眾號「國家電網報」 2017-07-18 21:20
  • 全球夜間燈光變化衛星圖顯示成都很亮
    一般來講,夜間燈光照明變化能明確反映出城市規模擴展和經濟繁榮狀況三種顏色白色代表夜間燈光沒有變化,黃色代表夜間燈光增加,紫色代表夜間燈光減少成都耀眼成都是中國中西部最耀眼的區域,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在衛星圖片上也異常明亮經濟繁榮成都地區夜間燈光顯示為代表繁榮的黃色。
  • 繼人民日報之後,中國日報又把蘇寧小店「三公裡燈塔」推向全世界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繼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人民日報Twitter、Facebook社交媒體帳號的關注之後,2月4日(大年三十),蘇寧小店「三公裡燈塔」公益活動再次被中央級媒體中國日報(CHINA
  • 人民日報海外版解碼青島發展新思路:抓黨建,就是抓全局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山東青島,黨建為城市發展「破題」指明了方向。以黨建統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黨領導一切的體制機制,成為這座東部沿海城市再次創業的根本遵循。黨的建設本身是最大的工作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 中國夜間燈光數據回升怎麼回事?中國夜間燈光數據回升意味著什麼
    衛星遙感數據顯示,中國夜間燈光數據正在回升!據新華視點「太空報導局」發布的最新衛星遙感數據,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這三個佔中國經濟總量超過40%的城市群,隨著人們有序返崗復工,燈光亮度不斷提升。數據統計顯示,到3月11日,長三角區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八成,其中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近100%。
  • NASA全球夜間燈光地圖上,為何印度燈光比歐美中國還亮?!
    的文章,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全球夜間燈光地圖,分析了中國各地的經濟形勢。不少朋友表示:漲知識了~但是!首先是中印兩國電力發展情況對比,2015年,中國發電總裝機容量是印度的5倍多,而人均用電量,中國差不多是印度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