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選擇!全球變暖正在扼殺馴鹿,沒食物吃海藻,人類何去何從?

2020-11-27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全球變暖是我們人類「共知」的,而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地球上的生物已經面臨了來自各方面的影響,這不僅僅是氣候變化那麼簡單。根據Ecosphere科學報告顯示,全球變暖導致地球最北端的冰川融化之後,位於斯瓦爾巴德馴鹿已經出現了食物短缺的現象,它們如今已經開始吃「海藻」了,因為它們已經沒有吃的了,而背後的「兇手」就是氣候的變化。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其實在對於地球上最北端的食草動物來說,「覓食」絕非易事。挪威的野生斯瓦爾巴德馴鹿(Rangifer tarandus platyrhynchus)習慣於稀疏的植被,與北極群島的冰冷苔原相連區域,最終卻成為了它們尋找食物的「著落點」,科學研究人員們進行了2萬頭馴鹿研究,發現超過了三分之一是出現了這種情況。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導致更多的降雨和更少的積雪,它們的食物逐步消失之中,為了避免飢餓,它們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夠使用海藻來進行維持,研究者Brage Bremset Hansen稱,它們對野生斯瓦爾巴德馴鹿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沒有食物的時候,馴鹿每天都會在岸邊和幾片無冰的植被斑塊之間來回移動,來為自己的下一頓「飽餐」做準備。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斯瓦爾巴群島成年馴鹿的平均體重從55公斤降至48公斤,這比理想情況下要少20公斤。科學研究人員還發現,許多馴鹿正在轉向海藻,而不是試圖穿過難以穿透的冰牆或挖出異常深的積雪來進行食物的尋找,即使有時候吃「海藻」導致自己腹瀉,但依然是在絕望的邊緣進行徘徊。

我們都知道,北極地區目前的變暖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快三倍,而且由於北方的天空經常性下傾盆大雨,冰雪覆蓋的苔原即使較好,也很難讓馴鹿穿透,所以是沒得選擇的選擇,這就是來自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扼殺」馴鹿。全球變暖的危機已經深入到了地球的最遠處,甚至是世界各個角落都出現了,不得不說所有生命共有的「地球」已經變了,。

其實全球變暖對我們人類的影響大家也看到了,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出現,例如,高溫,乾旱等氣候現象,在2019年近段時間我們也看到了,高溫來得很早,極端氣候變得可能也多了,一天也許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幾種氣候,這就是來自地球的威脅,人類未來可能也會面與野生斯瓦爾巴德馴鹿同樣的問題,到時候人類何去何從真的是很難預料,畢竟地球是一個整體。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危及馴鹿種群 北極地區遊牧民,正在尋求訴訟
    近年來,他們這種傳統生活方式,正受到全球變暖威脅。今年秋天,過早的降雪與降雨在地面形成了厚厚的冰層,覆蓋了馴鹿的食物來源——苔蘚。當地薩米族馴鹿牧民尼拉·英加的馴鹿群,只有一半成功轉場到冬季牧場,其餘的馴鹿幾乎沒有挺過冬天的機會。瑞典氣象水文研究所的測量結果顯示,瑞典的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上升了1.64攝氏度。在瑞典的高山地區,這一增長幅度更大。這些變化正在對馴鹿種群產生毀滅性的影響。
  • 全球變暖威脅珊瑚海藻共生關係
    珊瑚的存活離不開氧氣及碳水化合物,而它藉助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二者各取所需,相互提供食物。這個奇特的安排是自然界最精美也最複雜的合作,但現在,面對氣候變化,兩種生物間的共生關係正面臨著嚴重挑戰。
  • 全球變暖致馴鹿變瘦12% 拉不動聖誕老人了
    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馴鹿體重下降。如果聖誕老人要招募幫手協助他到全世界發送聖誕禮物,那麼今年他最好多找幾隻。一項對挪威北極區域斯瓦爾巴特群島長達16年的調查發現,這裡的馴鹿體重下降了12%,這一數字讓人震驚。The reduction in average body-mass is being blamed on global warming. 全球變暖是馴鹿平均體重減輕的罪魁禍首。
  •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地球每天都在不停運轉,有規律可循。不難發現,每年的溫度隨著月份的增加發生變動,所以才有了四季交替。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春天和秋天,太陽不燥熱,夜晚也不冷,最適宜旅遊了。
  • 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人類一直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舒適環境,卻忽略了大自然正在飽受人類的摧殘。在自己的認知範圍中,對地球開始無止境的索取,一度的破壞,地球正在苟延殘喘,過度的亂砍亂伐,很多動物無家可歸,全球氣候變暖致使冰川融化。塑料垃圾的出現,還害死不少海洋生物,這些都是人類行為造成的後果,人類卻絲毫不為所動,一直在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可殊不知這是對地球最大的打擊。科學家又要頭疼了,全球變暖還沒解決,人類又迎來大問題!
  • 全球變暖導致地球增溫至200度,人類該何去何從?
    排放的廢氣有專家提出,全球變暖的趨勢已經無法扭轉,那麼在很多年之後,也許我們的地球將變得酷熱難忍。今天我們來說說,如果地球常年200度的情況下,人類將怎麼面對,這些生命體該何去何從。全球變暖如果地球在短期內增溫到200度,人類在陸地肯定是無法生存的。
  • 全球變暖,冰川消融,北極熊的生存該何去何從?
    而正是這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近日因為生活所迫無奈選擇人類的垃圾車下手。近日,在俄羅斯北部城市的一條道路上,一輛垃圾車因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前來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專家認為北極熊或是因為飢餓難耐才主動靠近垃圾車的。按道理來說,北極熊一般不會近日人類的生活區內,可類似事件在該地區越來越常見。
  • 2020開年的這些災難,和全球變暖背後的聯繫
    瘦得跟猴子似地,隨著草地往北方延伸,科考隊員跑過去一看,北極熊不吃海豹了,開始追馴鹿、掏鳥蛋、翻垃圾、吃蟲子就差吃土了。活了60多萬年從棕熊演變來的北極熊居然又變成了棕熊,這不僅是歷史的進程,也是他們的自我奮鬥。
  • 科學家發明飼料抑制牛放屁,稱有利全球變暖,網友:給我男友買點
    導語: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人類的共識,共同行動起來應對氣候危機刻不容緩。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也為這一行動建言獻策,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經用海藻創造了一種新的牛飼料,可以減少牛放屁,從而幫助地球免受全球變暖的影響。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近幾年,全球變暖的話題備受關注,全球各個國家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應對,然而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科學家Amstrup說,全人類要團結起來應對氣候問題,拯救北極熊也是拯救人類自己。
  • 人類未來何去何從?九萬億噸冰消失,全球變暖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早已為眾人所知。提到冰川,我們往往會聯想到極地地區,但極地冰川並不是唯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冰川。實際上,包括阿拉斯加、格陵蘭島、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脈在內的其範圍內的冰川都處在全球變暖的威脅之下。近期,由蘇黎世大學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小組於2019年4月8日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自1961年以來,地球上已經有超過90000億噸的冰消融殆盡,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27mm。「這一數字意味著全球變暖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研究人員這樣評價道...
  •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全球變暖對珊瑚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關係形成威脅 2008年04月02日 08:34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珊瑚的存活離不開氧氣及碳水化合物,而它藉助與單細胞海藻的共生,二者各取所需,相互提供食物。
  • 牛放屁、牛打嗝加劇全球變暖?餵牛吃紅海藻,可降低甲烷排放量!
    相信大家都了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是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除了耳熟能詳的二氧化碳,氟利昂之外,還有包含有甲烷。那甲烷主要是從哪排出來的?——反芻動物(畜牧業)。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達全球整體14.5%,甲烷就佔了一半。駱駝、鹿、長頸鹿、羊駝、羚羊、牛、羊等偶蹄類動物都是反芻動物。反芻動物的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食物進入瘤胃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與發酵,這時候就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與甲烷,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牛。
  • 馴鹿乘汽車遷徙,吃直升機空投的乾草,北極亂套了
    今年9月,媒體報導全球變暖使北極海冰縮小到接近創紀錄的水平  北極冰蓋和海冰正在加速融化,西伯利亞的北極地區,研究人員今年10月首次沒有觀測到海冰凍結。  阿拉斯加基瓦利納社區68歲的老獵手奧斯丁·斯旺說,可是最近幾年,再也沒出現過零下40℃以下的低溫,到了三月,只有極少的地方還剩下稀薄的海冰。
  • 每年消耗幾億噸的磷蝦,沒吃滅絕,因過度捕撈和全球變暖面臨危機
    自2010年以來,全球對南極磷蝦的捕撈量增長了大約40%,水產養殖每年要使用10000至15000噸磷蝦產品。 令人驚奇的是,動物和人類這麼禍禍磷蝦,磷蝦依然非常頑強,像這個吃法,它不僅沒有吃滅絕,而且在南極區域預估擁有約50億噸的生物量。
  • 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有島國正在消失,最後人類會怎樣
    20世紀以來,大氣汙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開始上升,衝毀了很多國家的土地,有些小島國,更是遭受了滅頂之災。它使沿海地區災害性的風暴發生更為頻繁。人類最後將何去何從?
  •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
    科學發現:新冠正在阻止全球變暖!2020年開始下降,以避免全球變暖。新冠或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戒隨著全球疫情蔓延,世界多國多地處於「封城」的狀態。平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見了,多數人被隔離在家裡。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時,動物們卻在人類遠離後重回城市。二次塑造世界的人類正在被病毒震懾,世界仿佛重回到大自然的手中。別樣的生機在人類避世後閃現,震驚了世人。
  • 地球正在走下坡路,未來或將進入冰河期,人類該何去何從?
    地球正在走下坡路,未來或將進入冰河期,人類該何去何從?人類是地球上最特殊的高等生命體,不得不說人類誕生的條件還是極為苛刻的,不僅要有充足的水源,每天還要呼吸氧氣,陽光也是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如果這些條件少了其中之一,人類的生存狀況都將受到威脅,地球對人類而言非常重要,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一顆星體也至關重要,那就是太陽,太陽照射出的光可以給很多生物帶來能量,很多生物是需要通過光合作用才能生存。
  • 全球變暖致雪卡毒素肆虐 專家建議不要吃魚內臟
    據海洋生物專家估計,在全球範圍內每年有超過5萬人雪卡毒素中毒,但只有10%的中毒事件通過新聞報導為公眾所知。科學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來有逐漸蔓延的趨勢,其原因就是海洋汙染和全球氣候變暖對珊瑚礁造成巨大傷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熱帶深海魚類的棲息地。
  • 北極熊出走、雪橇犬划水,全球變暖危害加劇 -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
    當地時間18日,一隻北極熊千裡迢迢來到俄羅斯覓食的照片引發了人們的關注,氣候變化一直在破壞北極熊的棲息地,迫使它們在陸地上尋找食物。當然,全球變暖不僅僅影響到了北極熊,格陵蘭島西北部的生態也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同時,由於溫度上升,融化的冰川釋放出的汞物質、病毒、核廢料正在影響著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