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5日,孔子第75代孫、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從上海到濟南,從濟南到曲阜,再從曲阜到濟南。連續兩天的奔波,孔祥東說一是趁清明節回曲阜祭祖,二是在濟南接受中國孔子基金會頒發給他的「孔子文化世界行」推廣大使聘書。
4月5日晚,孔祥東在濟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鋼琴家是成功率最低的行當我增加的是中國的音樂人口
除了是一個鋼琴家,孔祥東現在還是全國近20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擁有孔祥東音樂機構以及多所藝術學校,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現在一半的時間在做教育。」
從一個音樂家到一個教育家,孔祥東用了10年的時間。1997年創辦孔祥東音樂機構至今,孔祥東感嘆做教育非常不容易,而外界對於他參與眾多社會活動、創辦教育機構也頗有微詞,不斷傳出對他「不務正業」、「是不折不扣的音樂商人」的批評。面對種種尖銳的質疑,孔祥東說:「鋼琴就是我的生命,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我做的所有事,就是為了增加中國的音樂人口。教育是一個改變人生命軌跡的職業,我的生命軌跡的改變,成為一個鋼琴家的過程,便是很多老師的教育指引的,所以我一直把做教育看作是生命的感召。」
這種生命的感召不僅來自自己的老師,也來自老祖先孔子,孔祥東說:「孔子不但是一個教育家,還是一個音樂家,我從事音樂和教育,總在冥冥中感覺到一種巧合。」
培養一個鋼琴家無疑非常難,但中國的學鋼琴熱多年來溫度不減,作為教育家的孔祥東坦言,現在的學鋼琴熱,與自己創辦藝術學校的目的並不完全吻合,「中國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鋼琴家,藝術學校應該做的是音樂的普及,提高整個民族的藝術素質。」
孔祥東表示,每個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都是能夠理解的,但畢竟夢想和現實存在差距,「鋼琴發明至今這麼多年,真正聞名世界的大師能有幾個?中國已經出了李雲迪、郎朗,這難道還不夠嗎?社會到底需要幾個鋼琴家?」
「鋼琴家是成功率最低的行當,100個人裡面,可能培養出10個MBA,但不一定能培養出一個鋼琴家。如果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名成家,把孩子往獨木橋上趕,那麼我們看到的只可能是越來越多的『無業游民』。」孔祥東惋惜地說:「每年絆倒在音樂學院門口的學生還不夠多嗎?家長不能一時衝動而把孩子的前途耽誤了。」
音樂無高雅通俗之分曾創作《愛你一萬年》
作為一位5歲學琴,30多年在高雅藝術領域高調耕耘的鋼琴家,孔祥東近年頻頻涉足流行音樂。在香港開音樂會的時候請劉德華來做嘉賓;在三亞音樂會上和超女合作;如果去年能抽出時間的話,他甚至會成為超女的評委。
對於外界關於自己「不務正業」的質疑,孔祥東告訴記者,自己只是做一個優秀的音樂人應該做的事情,「古典音樂確實出自貴族,產生在教堂。但看到不少流行音樂造成萬人空巷那樣的效果,我就會仔細去聽,發現一些流行音樂的節奏確實非常好,是好的音樂我為什麼要排斥?在我的音樂字典中,並沒有高雅和通俗之分,只有好壞之別。」
讓記者感到詫異的是,作為一位世界級的古典音樂大家,孔祥東平時最喜歡的竟然是流行音樂,「我喜歡鄧麗君的歌曲,現在聽起來還是感覺很親切,除此之外,我聽過很多那英、孫楠的歌,我很喜歡。」
孔祥東還透露自己其實從1998年就開始「玩票」流行音樂,創作了劉德華唱紅的那首《愛你一萬年》。「1999年的時候,我和朋友到西藏去玩,完全被宗教魅力迷住,就計劃在西藏開音樂會。但又覺得似乎在那裡演奏蕭邦、李斯特太牽強了,就想到了自己創作音樂作品。結果劉德華對我的曲子很感興趣,拿去填了詞,這就是後來的那首《愛你一萬年》。」
已經完成奧運主題曲要讓全球農民都會唱
孔祥東一直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音樂結合起來,誕生一種獨一無二的、屬於他自己的音樂語言——「孔祥東式音樂」,「我之前推出的《風雅頌——孔子暢想曲》,就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古典文化與鋼琴、電聲、交響樂、多媒體結合起來誕生的一種新的音樂類型,這是我的嘗試。」
孔祥東不僅僅嘗試這些,近兩年,他用鋼琴寫佛曲,還為瀋陽世界園林博覽會創作了《和諧花園》。
面對某些樂迷的質疑,孔祥東並不願意「收斂」,他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已經為2008年奧運會創作完成了一個主題曲。孔祥東表示,奧運會徵集主題曲吸引了國內外很多音樂家,作為中國人,自己當然要嘗試。但是在他看來,奧運會的主題曲不僅僅是中國人的,更應當是全人類的,孔祥東一語驚人地說:「奧運會主題曲就是要讓全世界農民聽了三遍之後就會唱,才是成功的創作,要在歌曲中體現全人類的和諧之美!」他特意選擇了一首湖南民歌作為引子,並將曲調進行了一系列的變奏,「與我合作的是義大利作曲家喬治·莫羅德,就是漢城奧運會主題歌《手拉手》的創作者。」
孔祥東透露,他正在醞釀創作一首《孔子歌》,這首歌也會堅持好聽、易於傳唱的特點,「《孔子歌》一定是那種中國農民聽一遍就能唱的歌。」
徐延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