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有篇課文叫做普羅米修斯,課文是講火的起源,講的是一個外國的神話故事。看到這一件事情,有一種想法是,現在的人們到底怎麼了,正統的課本上真的要應用外國的神話故事來講解火的起源嗎?中國的神話故事不香嗎?
一、課文的問題是大問題
一直佩服最早那些編輯教材的人,編輯的教材的方向極為正確,每一篇課文用意都非常的深遠,並且貼合實際。最近再讀了一下《東郭先生與狼》、《烏鴉喝水》、《塞翁失馬》等文章,這些文章說明的問題,無一不是在現實社會中常常遇到的坑。
教材不單單是傳遞了我們做人的知識與智慧,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思想傳承發揚之地,文化的傳承發揚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根基。文化不存,民族也便消亡,民族不在,國家還是那國家嗎?所以在文化傳承這一塊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不可草草對待。
二、外國的一些文章就不能學習了嗎?
外國的文章能學習,不過需要看怎麼去學習。只有當我們學習的大方向沒有錯的情況下才能去學習。作為外國的文章,我們學習,需要分清楚主次,那些國外的文章或者是那些神話的故事完全可以放到課本之外的而一些閱讀資料中。這樣學生都能學習到,也知道什麼是主,什麼是次。只有正確的分清的主次,學生學習之後才能把學習到的東西用來完善自己。當弄錯了主次,把國外的一些文化東西當成主要的,這就會變成鳩佔鵲巢了,就會變質了。
三、認識到錯誤及時糾正
文化的擴張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原因,在近代歷史當中中國的生產力是落後的,所以我們的文化受到了及其大的壓制,要不是中國真的是地大物博,真的是人口眾多,真的是人民翻身做主了,中國的文化可能像世界其他古文明國家一樣斷層了。
現在,中國的文化沒斷層,但是受到西方文化入侵是非常的嚴重的,今天課本的一些變化,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入侵之後的結果。如果說咱們中國的生產力真的一直是提不上來,那我們還只能任由其他文化入侵了,但是事實上咱們中國的生產力大幅度的提高上來了,相比其他文明不差了,有的時候還展示出極大的優越性,那這時候就有必要走好自己的文化路子。咱們中國勢必要走一條文化復興的路子,而復興需要及時糾正錯誤。
四、如何搞好文化復興?
1、文化復興的根本是生產力,只有強大生產力下面的文化才具備有強的生機,才會表現出對外擴張的力量。所以堅持發展科學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科技時代,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
2、文化復興的內容需要修正。修正傳承文化,傳統文化思想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是很多是沒有局限性的,同時中國文化思想的思維方式是沒有錯誤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思想的境界不沒有超越古人多少,甚至很多的中國文化思想是站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上的。這些東西華夏子孫是需要正確繼承發揚的。
3、優化文化思想,我們學習世界優秀的文化思想,用來強化自己的文化思想基礎是有必要做的事情,畢竟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但是這種借鑑學習過來,而不是偷懶照搬。照搬之後我們還是我們嗎?
五、西方文化在掠奪中國財富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掠奪他人財富,以前的西方國家是有戰爭赤裸裸的掠奪,到現在就是用文化在掠奪財富。文化的掠奪性是具有隱蔽性的,讓人不知不覺掉入陷阱。比如:提前消費是一件好事情嗎?一個理性的人、一個考慮長遠的人就會知道提前消費絕對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中國以前沒有提前消費的習慣的,而在西方文化的腐蝕下,現在很多中國年輕人非常樂意接受了這種提前消費的文化思想,並且以此為榮,須不知道自己的財富到了他人的口袋中去了。
再說一個比方:一個中國包包300元,沒有多人買;同樣是這個包包,加上一個LV的標籤,價格幾萬、甚至幾十萬都有人買。這就是一種西方文化入侵的結果,中國人開始很少有品牌的概念、也沒有那麼多愛慕殊榮,不過在西方文化思想的入侵下,慢慢的變得迷戀品牌,變得愛慕殊榮起來了。人怎麼過都是過,為什麼偏偏要學著人家的過法呢?最為要命的是財富到了別人的口袋中。這就是文化入侵對財富的掠奪。
所以提高生產力,復興民族文化思想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意義深遠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情況非常的糟糕,可以簡單的測試一下:我們常常標榜我們有著五千年深厚的摧殘的華夏文化,請問你能說出多少?你又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