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與氣候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話代表遠古時期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的起源的原始理解,也是文化與科學最早的萌芽,同後來的文化與科學傳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各個民族都有一些神話流傳至今,比較這些神話的特點,可以發現我國古代神話有許多令人深思的特點,也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我國獨特的傳統文化與科學思想的一些線索。

  其中突出的一個特點是中國古代神話裡充滿著戰勝自然的想像與願望,這突出地反映在水與火這兩個問題上。水與火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兩種自然物質與能源,因此也是各民族的重要神話來源。

  許多民族古代都有洪水的傳說,但唯獨中國才有治水的傳說。為說明這一點,我們先看看《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由於《聖經》在西方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意義,而其關於洪水的記載又十分具體,故作為西方洪水傳說的代表,是合乎邏輯的。

  在《聖經·舊約·創世紀》中記載了古代曾有過40天連降大雨,大洪水持續150天的嚴重災害。這場洪水是上帝對充滿罪惡的人類的毀滅性懲罰,但上帝卻憐憫善良的諾亞,事先要他建造一個巨大的方舟,把他全家與每種生物各選一對雌雄裝進方舟,躲避洪水巨災。

  這個故事說的是人類依靠上帝的慈悲,才能逃避洪水災害。中國的神話正好相反,說明人類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去戰勝洪水災害。

  相傳中國古代「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孟子·滕文公上》)。為了制服洪水,造福人民,當時的君主堯命鯀治水,鯀採用「堵」的辦法,治水9年不成,被舜殺於羽山。舜又任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改變了鯀的治水方針,採用「導」的辦法,「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上》)。《史記·夏本紀》描寫禹治水時「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做到「薄衣食」,「盡力乎溝洫」,生動說明了禹全心全意、公而忘私長期治水的獻身精神。

  夏禹治水不完全是神話故事,而是沒有考證清楚的歷史事實。這裡的問題不在於夏禹其人其事,而在於中國古代治水的神話,充滿戰勝自然災害的精神與信心,這在古代各民族神話中是絕無僅有的。

  現在再看看火是怎樣得到的,各國均有不同的神話解釋。在最著名的希臘神話中就有普羅米修斯盜天火送給人類的故事。普羅米修斯是一個神仙,出於對人類的憐憫和同情,才冒險將火種送給人類。但同樣為了取得火種,在中國神話中則有完全不同的解釋。據說,在中國古代有個叫做燧人氏的首領,根據木中有火、以金克木必有火出的道理,教人尋金鑽木,取得火種。在這個傳說中,中國古代就知道依靠科學思維,靠自己的雙手取得火種。儘管內容不一定準確,但畢竟含有尊重客觀規律去戰勝自然的願望。

  以上講的是水與火兩個大問題,但尚不能概括神話的全部內容。有意義的是中國還有許多類似的神話,如「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莫不反映同樣的精神特點。更值得提到的還有「共工氏頭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兩個故事,說的是炎帝的後人共工氏為推翻黃帝的後人顓頊,發動戰爭,然而不能取勝,共工氏怒觸不周山。不周山是擎天柱,被撞斷後,使天向西北傾斜,地向東南下陷。女媧為挽救這個局面,便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天之四極,積蘆灰以止洪水,這樣又使天地恢復原狀。這兩個故事說明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已想到人可以破壞天地的現狀,又可以恢復它。這是多麼大膽的設想,而這個設想對於現代的氣候危機也是很有啟示的。

  特別有意義的是在中國與希臘神話中都有一個完整的戰爭記載,作些比較是很有意思的。

  《伊利亞特》中詳細描寫了約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的特洛伊戰爭,起因是特洛伊王拐走了斯巴達王后海倫。戰爭持續達十年之久,最後希臘聯軍使用木馬計,才攻克特洛伊。周武王伐紂的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1世紀,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對它有全面的描寫。小說雖成書在明代,但卻根據以前的傳說而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人們對這場戰爭的幻想與認識。

  所不同的是特洛伊戰爭是一場眾神參加的戰爭,很少顯現人的力量。《封神演義》雖然也有眾神參加,但這些神都是由人多年「修煉」而來,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是他們修煉而成的各種「法寶」,同現代新式武器的較量頗有相似之處。從這兩次戰爭傳說的比較,可以看出二者在人與神的認識中的差異。

  中國神話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與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筆者比較了各文明古國的氣候條件,發現其它文明古國冬季都很溫暖,農業生產季節很長,大都是氣候乾旱或冬雨夏旱的地中海氣候;而中國冬季嚴寒,夏季又多暴雨,而且地理範圍極為廣闊,這就使得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我們的祖先必須更為努力,才能克服環境阻力,發展我國的農業,而一旦走上發展的軌道,又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古代的治水正是這種特殊的氣候與地理條件的產物。中國遼闊的國土也的確不負我們祖先的努力,先人不但在中國建成了古代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而且還使這裡成為最為宏偉的歷史鬥爭舞臺。因此在古代,中國人的力量展現得更為充分,這也許就是古代神話裡有較多的人的主動性的原因。 (來源於2000年7月3日《中國氣象報》作者:張家誠)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怪獸,盤點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十二個神獸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怪獸,盤點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十二個神獸第一位就是傳說中的舉父,相傳舉父是崇吾山當中的一種令人畏懼的神獸,相傳它善於投擲所以老虎和豹子等野獸都害怕它。它也經常有撫摸自己頭的習慣,能舉起很大的石頭擲人。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是指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
  • 王者榮耀: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秀,你選擇誰英雄
    后羿(中國遠古五帝時期的神話人物)嫦娥(中國上古仙女,后羿的妻子)孫悟空(中國古代著名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西遊記》)楊戩(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之一,來自《封神演義》)哪吒(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仙,道教護法)朱八戒(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西遊記》)姚(原型姚姬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女兒,可能來自屈原的作品《山鬼》)雲中君(中國先秦華夏神話中的第一位神,來自楚辭《九歌》)
  • 古代神話如何現代重生
    在希臘神話中,半人馬基戎與赫拉克勒斯的神話故事令人動容,在《納尼亞傳奇》中,半人馬舉起了反抗的武器,而在《哈利波特》中,半人馬綁走了僭取霍格沃茨校長之位的多洛雷斯·烏姆裡奇。跳出既有神話框架本身世界六大神話體系,包括了古中國神話、古希臘神話、古印度神話、古埃及神話、北歐神話和古羅馬神話。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中國古代創世神話
    世界各地都有神創造世界的神話,我想這應該有什麼吧。宇宙的出現應該有一個源頭。中國古籍是否有關於這個源頭的記載呢?中國古代先賢對宇宙也有自己的理解。《書經》漢以後才稱尚書,為一部多體裁文獻彙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記載的內容,上起堯、舜,下包含夏、商、周三代。是孔子收集商周以至三代的政治文獻,共得三千多篇,經分門別類,刪削選擇之後得一百二十篇,訂為《書經》。易經中的釋卦:大哉乾元《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 文化漫談丨中國古代神話知多少?從盤古到黃帝
    筆者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談到,中國古代神話是華夏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表達了華夏先民對自身以及周圍環境的理解。中國上古神話的內容相當廣泛,涉及自然環境人生際遇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地聊一聊中國神話的幾種類型。
  • 古代神話:盤點那些出現在神話故事中的奇異生物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的一種神話鳥。它看起來像一隻雞,它的歌聲聽起來像一隻鳳凰。這隻鳥兩隻眼睛都有兩隻眼睛,所以它被稱為重眼睛鳥。它的力量很大,可以打敗野獸。它可以消除野獸和怪物等災難。在舊的新年習俗中,在門窗上畫雞是強調亮鳥的遺產。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之白澤
    白澤,在現今的山海經中並沒有記載,可是以它命名的《白澤圖》的影響力遠超我們的想像,作為上古神獸的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從古本《山海經》的記載,說明白澤的神話至少來自先秦甚至更早時期的傳聞,《白澤圖》很有可能是與《山海經》同時代的中國古代鬼怪地精名譜,地精鬼怪分別按地精、川精、澤怪等數個部分記述了其名稱、形貌、棲息地和功用,並配有精怪的圖畫,人們一旦遇到怪物,可以按圖所記加以查找,那時候的《白澤圖》相當於一份關於妖怪的花名冊。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什麼是神話?神話是遠古時代的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幻想出來的具有藝術意味的解釋和描述的集體口頭創作。中國神話,是我國上古時期傳統文化的產物,反映了早期華夏兒女淳樸的思想以及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幻想,並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來表現的故事和傳說。
  •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中國四大神獸是哪些呢?你知道幾個呢?
    中國古代神話四大神獸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分別是什麼呢?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代表,東方青色為木(青龍),西方白色為金(白虎),南方赤色為火(朱雀),北方黑色為水(玄武),中央黃色為土。 下面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這中國四大神獸,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古代神話中,諸天宇宙最強的神獸「太陰太陽」
    中國神話傳說,猶如天上的繁星一般,數不勝數,個個精彩。而有些更為古老的故事,隨著歲月的前行,慢慢地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無跡可尋,後人想要了解,也只能從零星的古代遺蹟中尋找它們曾經輝煌的痕跡。在《山海經》和各種神話故事中,我們總能聽到看到諸多神獸,它們能上天入地,知前曉後,或善或惡,本領也是各有千秋。本篇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中國古代神話中,諸天宇宙最強的神獸。「太陰太陽」。
  • 從神話到歷史:史前社會如何進入古代國家
    《從神話到歷史》 宮本一夫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本文摘自《從神話到歷史》,作者:宮本一夫,譯者:吳菲,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1月>中國古代文明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反之,從中也可找出一些共通之處,以王權為中心的古代國家的出現即可說是其共通點之一。然而在中國大陸,率先誕生古代國家的原因是什麼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位於古代國家誕生前期階段的農業社會開始,就其誕生、發展以至變遷進行探討。針對由農業社會發展形成的古代國家的結構,也有必要加以進一步考察。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地理環境複雜多樣,並非只限於黃河流域一種類型。
  • 似神而非神:淺析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傳說中神靈的異同
    今天,我們就從古希臘神話與我國古代神話的異同為切入點,去解析兩個古文明風格迥異又偶有暗合的文化底色。這種毀滅與創造、秩序與混沌結合的混一,在我國的古代神話中也有所體現。我們所熟知的「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皆是這一類型的神話傳說,這些傳說中,先有混沌或者混亂,而後才有天神降臨或誕生,創造出新的秩序。
  • 中國古代神話與民族精神三題
    編者按: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的個案或專題研究,成就最突出者首推神話,或曰,這與神話作為民族古老的記憶的特殊性有關。  中國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伏羲女媧本是兄妹,為何卻結為了夫妻?
    中國古代有許多文章記載了伏羲和女媧這兩個人物形象。在《文選·王延壽》中寫道:「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後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也記載道:「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可見伏羲和女媧確實是兄妹不假,且是同母的親兄妹。
  • 從古代民俗學中,看9大神話生物
    我們所認知的世界都是伴隨著許多傳說而來,幾千年來,經過人們對化石的研究與啟發,有些人堅信著神話傳說的的生物是真實存在的。古代的龍鳳傳說,到如今的尼斯湖水怪繼續被視覺化,都讓人們在不斷地爭論,也是因此,才留下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神秘。
  • 《中國神話通論》:從《山海經》出發,淺析中國神話的屬性與特點
    袁柯與中國神話研究近幾年,隨著國漫的火熱,中國神話故事也引起了國民的強烈關注。從《哪吒》到《封神榜聯盟》,從《大聖歸來》到《白蛇》,中國神話人物也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作為國內提出「中國廣義神話」第一人,袁柯出版了多部關於中國神話研究的權威著作。
  • 「中國沒有創世神話」就是一種神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沒有創世神話的說法變得越發誇大其詞,成為當代史學的一個陳詞濫調。我認為這些學者堅稱傳統中國沒有創世神話,原因在於他們將中國文化視為一種不可能產生創世神話的文化。這是因為他們將中國視為西方範式的一個具象化的襯託、一個完全相反的文化領域來表現完全對立的道德觀念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