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理論很好解釋了宇宙的誕生,宇宙不是神創造的

2021-01-22 東梅講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東梅講歷史

從人類第一次仰望星空,也許他並沒有多在意,從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了關注了天空,人們不斷的仰望,但那也只是仰望,沒有人知道天空上面是什麼,直到望遠鏡的出現,人們才真正的了解到太空外面的世界,才發現我們是多麼的渺小,感嘆宇宙的浩瀚,開啟了繼大航海之後的另一個探索,這次人類坐上了一葉扁舟,去探索那浩瀚的宇宙,在哪之後我們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只是月亮和繁星,還看到了宇宙。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對那些發現進行了綜合。哈勃在加州帕薩迪納威爾遜山天文臺工作,那裡有一架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之一。他利用我們前面所說的技術來繪製宇宙全景,由此得到的圖景完全出乎人們意料。第一個奇特之處在於,宇宙似乎是不穩定的。宇宙中大多數遙遠的天體似發生紅移。換句話說,它們似乎正在遠離地球而去。這一點是人們沒有料到的,因為自牛頓生活時代以來,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是穩定的。哈勃把對這些天體的運動評估和它們的距離估算結合在一起,發現了更加不同尋常的現象:天體離得越遠,紅移就越大;換言之,天體似乎在以更快速度遠離我們。

哈勃使用加州帕薩迪納威爾遜山天文臺的望遠鏡研究遙遠的星系。他發現,天體離我們越遠,它似乎更快地離我們遠去。這是一項重要發現,證明我們的宇宙正在擴張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當在非常大的尺度上觀察時,宇宙不同部分似乎正在彼此分離。我們現在知道,引力強大到足以將不同星系團匯聚在一起。就包括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在內的星系團來說,確實如此,因此,仙女座星系沒有離我們遠去。不過,哈勃觀測的天體更加遙遠,在這種更大規模上,星系團彼此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這表明宇宙似乎正在擴張。宇宙各部分就好像手榴彈爆炸產生的碎片一樣。

沒有天文學家曾預想到這些。哈勃的結果深深震驚了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要比哈勃公布的觀測結果早幾年發表——愛因斯坦一度認為,事情肯定出錯了。愛因斯坦為了迴避不穩定宇宙的可能性,甚至修改了自己的理論,宣稱存在一種平衡引力的新類型的力。託勒密的宇宙是微小而穩定的,牛頓的宇宙是龐大和穩定的,而哈勃所描繪的宇宙是十分不穩定的。哈勃的宇宙最初極小,然後不斷膨脹,直到它變得非常巨大。不過,我們現在知道,它並沒有真正膨脹成為一切事物,儘管它在膨脹的同時創造了時空維度。這就讓我們很難想像它的形態。千萬不要認為宇宙存在一個核心或邊緣。它根本就沒有,就好像地球表面沒有中心和邊緣一樣。

哈勃對宇宙做出現實的描述了嗎?或者他的結論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幻覺?最初,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定的回答。不過,如果他的描述是現實的,那麼,它對我們理解宇宙的歷史有著重要影響。1927 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天主教教士喬治·勒梅特指出,如果宇宙正在擴張,那麼,這意味著它有歷史。宇宙學不是對宇宙的靜態描述;它是一門歷史性學科,就像人類史那樣。他進一步指出,我們還可以就那種歷史的形態表達一些重要看法。如果宇宙正在擴張,那它過去肯定比現在小很多。在某個遙遠的過去時刻,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被壓縮在原子大小的空間中。勒梅特稱之為原始原子。

在天文學家看來,這絕對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勒梅特描述了宇宙如何發端於無法想像的一小束能量。如果宇宙的確在膨脹,那麼他無疑是正確的。儘管哈勃的研究為現代大爆炸宇宙學奠定了基礎,不過,直到幾十年之後,大多數天文學家才接受他的觀點。部分原因在於,他的結論初看上去肯定是瘋狂的。事實上,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於 1950 年不懷好意地將那種觀點描述為大爆炸。霍伊爾從來沒有接受大爆炸宇宙學,他只是在一次電臺採訪中諷刺性地使用了「大爆炸」這個術語。一開始,很少有天文學家了解哈勃的發現所包含的內容。早期宇宙是什麼樣的?20 世紀 40 年代,為建造原子武器而進行的研究,導致逐漸對基本粒子的本質以及它們在極端壓力和高溫下的活動產生了一些新想法。如果哈勃和勒梅特的模型是對的,那麼,那種環境在宇宙歷史上肯定早就存在過。

今天,宇宙學家在研究宇宙起源時,使用龐大而昂貴的機器在極端高溫下將粒子搗碎,進而觀察它們的構成成分。大型強子對撞機位於日內瓦機場下面的環形隧道內,在那裡,粒子被猛烈地搗碎,這樣,科學家實際上在重新創造類似於宇宙誕生第一秒時的環境。這有點類似於把兩輛法拉利一起搗碎來觀察它們的構成!正因此科學才會令人興奮!事實上,2012 年 7 月 4 日,參與 LHC 工作的科學家宣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粒子即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這種粒子解釋了為何所有物質都有質量。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在 1964 年率先提出這種粒子的存在,稍後,其他一些物理學家也表達了這種看法。世界上確實存在一種與希格斯的創造性觀念相一致的粒子,這項發現被認為是現代科學重大轉折點之一。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迄今為止設計出來的最龐大、最昂貴的科學實驗。它由日內瓦機場下面一條巨大隧道構成,亞原子粒子在那裡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被擊碎,以便發現它們的構成。這好像將汽車一起搗碎以觀察它們的內部構成,不過,這是我們用來確定宇宙構成基本成分的本質的唯一方式。白圈標出了 LHC 的位置。前面是日內瓦機場。紅線標示的是瑞士和法國之間的邊界20 世紀 40 年代,一些科學家,包括弗雷德·霍伊爾和俄裔美國物理學家喬治·加莫夫在內,以哈勃的結論為前提,開始探究早期宇宙的面貌以及它是如何活動的。引人注目的是,他們發現建構一種合理的故事是可能的。事實證明,此後幾十年,我們可以非常詳盡地解釋宇宙從其誕生到現在的各個不同階段。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對宇宙起源的探索:大爆炸理論、神造說
    1.3 宇宙大爆炸理論除了認為宇宙恆定理論之外,也有宇宙在變化的理論假說。其中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最為人所知的,而且幾乎成為人類的常識。「大爆炸宇宙論」(The Big Bang Theory)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
  • 宇宙揭秘: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如何被發現的?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呢?我們都聽過大爆炸,但我們要如何知道真的就是如此?畢竟沒人曾在場親眼目睹。如果這個問題難以回答,那就試試這個吧:宇宙創世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在「創世紀」中,神說「要有光」,接著「就有了光」,「神於是創造了天地」。但如果一切都是從此刻開始,那麼神是如何創造萬物的?在時間出現之前,就有時間存在嗎?這個問題已讓科學家和哲學家還有一般大腦思索了5000多年。
  • 科學界八大宇宙誕生理論各抒己見,宇宙大爆炸理論搖搖欲墜
    這令科學研究者們不由地大膽推測到:難道觀察者的意識作用才是宇宙萬物演化的根本?如果這種推測是正確的,不難得出,宇宙不是起源於奇點大爆炸,而是起源於觀察者的意識作用。宇宙萬物有條不紊的運作,演化發展,很有可能被「宇宙觀察者」的精神意識影響作用著,決定控制著。
  • 宇宙誕生於大爆炸,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又是怎樣呢?
    大爆炸創造了空間和時間。在那之前,沒有空間。科學家如何看待無空間狀態? 現在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你的直覺告訴你,「大爆炸之前」應該有意義……畢竟,每一時刻都有一個「之前」,二期每種影響都有其原因。但在這一點上,我必須請求你們放棄所謂的直覺,轉而採用數學的嚴謹。 這種情況下,數學告訴我們因果並不是普遍規律。它可能會構造出邏輯完美、符合數學邏輯的假想宇宙,但其影響先於原因或根本毫無理由。
  • 牛津教授:宇宙起源或並非大爆炸,人類可能生活在低維空間宇宙
    雖然人類目前還沒有知道宇宙誕生的真正答案,但是人類卻已經建立了一個近似的理論去闡述宇宙到底是如何產生的,這個理論就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無法解釋的「點」,這個點就是「奇點」,那麼什麼是奇點?
  •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科學家提出「大反彈」理論,宇宙越來越年輕了
    審核:小文 關於宇宙的誕生,主流科學觀點從上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開始向「大爆炸」理論傾斜,不過,轉眼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很多科學家在系統研究過宇宙大爆炸理論,特別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相關問題之後,對於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又提出了一項新的觀點!
  • 宇宙並非誕生於大爆炸?暴脹理論證明,宇宙處於無限自我複製中
    人類自從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思考這一個問題,那麼就是宇宙到底是怎麼誕生的?這個問題在科學界也一直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每個人觀點和看法也都不同,由於人類科技發展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還是微乎其乎的,即使是這樣,人類對於未知世界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
  • 量子理論:宇宙誕生於虛無,但該理論為何在宇宙誕生前就已存在?
    當然不是,即便你的帳戶餘額為零,這個帳戶確實存在於一個真實的銀行。同樣道理,霍金所說的虛無和虛無中的量子理論也應該存在於某種形式下。當神學家們談到宇宙起源之前已有的存在,他們想像宇宙曾是虛空,那意味著有某物超越了宇宙,創造了宇宙,將宇宙從虛無發展至有物質,這個超常的實體就是上帝。
  • 科學解釋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論
    儘管大爆炸理論是最被廣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科學理論,但是這個理論也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探求宇宙本質的理論真的是異常艱辛。因為它是一門純理論的科學,不能通過實驗獲得實驗數據,不可能在受控的條件下對整個宇宙展開反覆實驗。
  •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一)
    他們認為,宇宙的運行是如此精密的,必然是由極高智慧體創造出來,不可能是自然產生。但是,我們很明顯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那麼,神或者說是造物主,她又是如何來。幾大宗教的回答如出一轍,他們是這麼認為的。神是萬能的,是永恆地存在,是可以脫離邏輯的框架。也就是說,神是一直存在,在宇宙誕生之前就一直存在。
  • 霍金:宇宙不是由上帝創造的
    9月初,他在介紹自己最近出版的新書《大設計》時稱:他不再相信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而在此前,這位自然科學界的泰鬥級人物曾相信神造論和科學並不矛盾。  據美國太空網北京時間9月13日報導,霍金日前在談到他的新書《大設計》時表示,探索太空和時間旅行的主角應該是人類,而不是機器人,哪怕僅僅是出於追求浪漫的前提。
  • 宇宙的形成並非來自大爆炸?人類生活的宇宙,可能是低維空間宇宙
    ,而這個理論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宇宙大爆炸,而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則認為宇宙的形成是始於一場大爆炸,那麼在這場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則是一個無法去解釋的點,而這個無法去解釋點就是「奇點」,那麼有人會問了什麼叫做奇點
  • 宇宙中可能存在白洞,讓我們的宇宙從多元宇宙「泡沫群」中誕生
    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前有什麼?這個問題本身比現代宇宙學要早至少1600年。公元前四世紀有位神學家聖奧古斯丁對神創造宇宙之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爭論。他的結論是,聖經中的「起初」一詞暗示著上帝以前沒有做過任何事。此外,奧古斯丁認為,世界不是在某個時候由上帝創造的,而是那個時間和宇宙是同時創造的。
  • 這個宇宙是「誰」創造的呢?
    無論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都有造物主的概念,也就是存在最初的那位「神」,神用他的智慧與思想創造了世界。但是,好奇心促使我們不得不這樣想,「神」又是「誰」創造的?於是這個問題就陷入了無限的循環中了。如果有好多個宇宙的話,那只要在宇宙的前面添加個編號就行了,如果有個「宇宙管理機構」的話,這個機構裡面的「人」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神」,就是「造物主」。
  • 批駁宇宙大爆炸理論
    看到眾多基督教領袖,不是僅僅對大爆炸理論持包容態度,而是全力擁護,實在令人吃驚。根據他們的言論,信徒似乎應該將這個理論視為捍衛信仰的主要依據。——「畢竟我們終於可以用科學證明宇宙有一位創造者了。」然而,屈從於「為世界所接納」這一誘惑,代價是沉重的,至少在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是這樣。
  •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關於宇宙誕生有幾種說法呢?
    千百年來宇宙一直伴隨在我們左右,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也不足百分之5。在我們印象中宇宙就是一個無窮無盡的世界,但是在科學家眼裡這一切都能用數據來衡量。對於如何清晰地認識宇宙,我們尚不明確,對於如何正確的探索宇宙,我們實力還不夠。如今我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理論」來解釋這個無與倫比的「宇宙」。那麼今天就來看一下宇宙誕生的幾種理論吧。
  • 宇宙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
    在大約137億年前,我們很難想像整個宇宙整個宇宙作為奇點。大爆炸理論是試圖解釋宇宙形成主要理論之一,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所有空間本身——都以小於亞原子粒子的形式存在。一旦想到了這一點,就會出現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存在什麼?大爆炸前存在什麼?這個問題本身要比現代宇宙學至少早1600年。四世紀的神學家聖奧古斯丁(St.
  • 如果宇宙由奇點大爆炸而來,那麼奇點又是如何來的?
    在科學家的眼裡,宇宙才是人類終極探索目標,只有揭開了宇宙之謎,或許人類才能夠真正成為宇宙的神。宇宙的奧秘有很多,而最讓科學家感興趣的自然是宇宙的起源。對於宇宙的起源在科學家也有不同的看法,在20世紀的時候,宇宙的起源主要有兩個理論,一個是穩態理論,一個是大爆炸理論。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那在奇點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的?
    隨著科學家們提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我們知道在138億年之前,一顆小小的奇點爆炸誕生出了如今浩瀚縹緲的宇宙,那麼,奇點爆炸之前宇宙又是什麼樣子呢?不少人都認為科學家們口中的奇點太過玄幻了,而且這個奇點究竟從何而來,科學家們至今也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難道這顆奇點是憑空出現的嗎?它所誕生的空間又是如何呢?古羅馬著名的神學家聖奧古斯汀在著名的作品《懺悔錄》裡曾經說過,上帝在創造萬物之前,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存在的。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這個奇點是如何來的?一種猜想讓人們害怕
    當我們對宇宙有了初步的認知之後,一個纏繞在每一個人腦海中的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它的起源是什麼?對於宇宙的起源,科學界也一直爭論不休,在20世紀,宇宙的存在形式有兩個模型,分別為穩態理論和大爆炸理論。科學家之所以會提出穩態理論,是因為以人類的視野看宇宙環境都是靜止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