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都有造物主的概念,也就是存在最初的那位「神」,神用他的智慧與思想創造了世界。
但是,好奇心促使我們不得不這樣想,「神」又是「誰」創造的?於是這個問題就陷入了無限的循環中了。
宇宙,地球就處在宇宙中,如果只有一個宇宙的話,那地球的地址就是這樣的:宇宙-可觀測宇宙-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室女座超星系團-本星系群-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如果有好多個宇宙的話,那只要在宇宙的前面添加個編號就行了,如果有個「宇宙管理機構」的話,這個機構裡面的「人」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神」,就是「造物主」。
他們是不是也會去想,他們的造物主又是「誰」呢?就這樣一級一級的向上推,是不是就掰扯不清,細思極恐了呢。
其實說白了,這個問題永遠也不會有答案,即便人類文明發展了十億年一百億年,成為我們口中的神級文明,這個問題也不會有答案,因為到那時候,還會有這個問題存在,我們始終夠不到那塊天花板。
如今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在現代宇宙學的框架下,這個問題已有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廣為人知的大爆炸宇宙理論。
如果要詳說這個大爆炸宇宙論,幾十頁紙都說不完它的故事,我們就簡明扼要的說一下發展歷程以及主要貢獻人物。從頭開始說起,要說這個大爆炸宇宙論,其實早在1922年蘇聯數學家、宇宙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有了大爆炸宇宙論思想的最初的雛形了。他在論文中指出了幾種不同宇宙存在的可能性,例如一些宇宙開始的時候可能很大,但慢慢的會坍縮;一些宇宙開始時候可能很小,但慢慢的會膨脹;一些宇宙開始於一個很小的點,經歷膨脹與再收縮,循環往復。他是用數學方式提出宇宙學模型的第一人,不過,由於受當時的科技條件所限,沒有任何一個實際觀測到的證據來佐證他的觀點,因此當時的科學界並沒有太多關注這個數學形式的宇宙模型。
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了,像勒梅特、愛德文·哈勃、伽莫夫、拉爾夫·阿爾弗、羅伯特 ·赫曼、威爾遜、彭齊亞斯都是對現代大爆炸宇宙論的完善有著卓越貢獻的人。
經過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們幾十年的努力,加上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提高,發射的多顆觀測衛星,更多的證據有力的支撐了大爆炸宇宙論。
我們所知道的宇宙:
年齡:138.2億歲
可觀測宇宙半徑:約460億光年
我們知道大爆炸之後頭一秒的故事,但是不知道大爆炸前一秒的故事,說白了我們只是知道了大爆炸開始以後的故事。對於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只能說在大爆炸開始之前,沒有時間與空間,也就沒有物質。
科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科學越發達,面臨的問題就越多,疑問就越多,這就需要更多的探索來嘗試解釋它。嘗試解釋的第一步就是猜想與假設,然後才是探索與驗證,最終得到令人信服的科學理論。
這個宇宙是「誰」創造的?
回到題目上來,如果現在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這個「誰」並不是擬人化的那個「誰」,而是冷冰冰的物理法則,或者說本身就存在的規律,在法則與規律的支配下,我們的宇宙自然而然的就誕生了,並不需要有「誰」來插足。只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法則與規律又是如何出現的呢?好吧,這又陷入了死循環中。
本文章轉載自:科學船塢,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