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大篩選又被稱作為宇宙的過濾器,此猜測是作為當初費米悖論的解釋,什麼是費米悖論呢,這是一個關於外星文明存在與不存在、到沒到過地球上的一個悖論,該悖論認為如果在銀河系中一個文明比人類文明早發展數十萬年,他們理應發現地球併到過地球,可是他們在哪裡呢?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宇宙間的高等級文明可能非常的稀少,而稀少的原因就是宇宙文明過濾器這個猜測的解釋。
如果一個文明發展到一級文明巔峰狀態,但就是無論如何也突破不了,最終還是滅亡了,就像阿瑟克拉克的《星》中描寫的一樣,在母恆星系中發展到巔峰狀態,每顆行星上都有他們的城市,但無論如何,他們就是突破不了光速飛行的桎梏,最終在一次恆星爆發中滅亡了。
人類文明發展到如今,到過的最遠星球也就是月球了,38萬公裡之外,但是即便是月球也並不是人們想去就能去的,何談其它數萬、數億光年的距離呢?
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人類始終找不到其它快速飛行的辦法,那麼飛離太陽系將始終只是個夢想罷了。太陽系中就一顆宜居星球,即便以後的科技可以將其它不宜居的進行改造成宜居的,那最終也要受到太陽的制約,因為太陽的壽命不是無限的,大約20億年之後,太陽就將展現出它的另一面了,地球將變得不再宜居,即便人類在太陽系中發展的再高級,也不能避免的了消亡。
也許這樣的情況在宇宙中廣泛存在,每一個文明在其弱小的時候都沒能挺過去,這才導致了費米悖論,不過這也只是一個猜測而已。
現如今人類也面臨著諸多難題,許多問題擺在科學家面前卻無力去解釋它們,有的是實驗儀器的限制,有的則是缺少更為精妙的理論,比方說強CP違反問題、中微子震蕩、正反物質不對稱、暗物質、暗能量以及一些被束之高閣的理論猜測如弦論。這些都是現在還尚未解決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特別是關於弦論的理論,這可能給未來的人類文明帶來重大的轉機,遨遊宇宙或許不再是夢想,技術大爆炸、技術大飛躍時代即將來臨。
個人認為,人類文明邁向星際文明的那堵牆可能就是關於飛船飛行速度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太大,即便是以近乎光速的速度飛行,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逛遍銀河系,而銀河系也只是宇宙中一個稀鬆平常的星系罷了。
在《星際迷航》系列電影中,人類文明就是因為掌握了曲速飛行的奧秘,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不斷地進行質的飛躍,在有限的時間內就成為了橫跨幾個星系的龐大文明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