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對於處在底層的普通百姓來說,最可恨的往往不是殘酷的戰爭和昏庸的統治者,而是那些橫行霸道的惡霸劣紳。這些人仗著自己有權有勢,便橫行鄉裡,魚肉百姓,使百姓深受迫害。百姓對此只能忍氣吞聲地任由他們欺負,因為這些惡霸劣紳往往和官府勾結在一起,即便百姓狀告他們的惡行,最終也只會不了了之。
這樣的現象直到民國時期依然屢見不鮮,因此當時百姓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橫霸鄉裡的地主鄉紳,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四川惡霸——劉文彩。
1887年,劉文彩出生於四川成都大邑縣安仁鎮劉家墩子,家裡擁有30多畝地,是當地的大地主家庭,因而劉文彩自幼便生活富裕,吃穿不愁,是個典型的富家子弟。因為父親經商,劉文彩自幼耳濡目染,也學會了經商之法,於是年紀輕輕的他就依靠自己強勁的經商手段將家裡的財產翻了一倍,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大富豪。
如果只是有錢,劉文彩也不敢做太過分的事情,畢竟在亂世之中,你再有錢也是不保險的。但劉文彩不只是有錢,他還有勢,他的弟弟劉文輝是當時的一名陸軍上將,也是當地的有名大軍閥。這些軍閥仗著自己官職大,手裡又有槍,根本不將百姓放在眼裡。而劉文彩有了弟弟這個大軍閥做後盾,可謂是威風八面,想要怎樣就能怎樣,沒人管得了他。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文彩愈發猖狂起來,他在當地橫徵暴斂,瘋狂欺壓剝削百姓,令百姓深受其害,卻又敢怒不敢言。為了暴斂錢財,劉文彩想出了各種奇葩的捐款方式,比如廁所捐、花捐、鋤頭捐等等,這些名頭別人想都想不到,可劉文彩卻光明正大地拿來斂財。而如果百姓們拒絕捐款的話,劉文彩就會派出打手去暴打一頓,強逼百姓捐款。
據統計,劉文彩每年以各種名目從百姓手裡斂財達1200多萬銀元,這些錢財除了上繳一部分給軍閥以外,其他全部裝進了他的口袋裡。但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他永遠也不知道滿足,而劉文彩就是這種人,即便他已經富甲一方,可依然不滿足,為了獲得更多錢財,他又涉足販鹽生意、放高利貸、賭博等等,結果普通百姓被他壓榨得連鹽都吃不起,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後來,鴉片大量湧入中國,很多人因此大發橫財,而劉文彩自然也看到了這個商機,於是他開始到處徵收田地來種植罌粟。可是當時的農民連飯都吃不飽了,又怎麼肯幫他種植罌粟呢?但劉廣彩可不管農民有沒有飯吃,他又想到了斂財的妙計,如果農民種植罌粟,就需要交煙苗稅、煙土稅等,如果農民不肯種植罌粟,就需要交懶稅。總之不管農民種不種植罌粟,最後都需要交稅,這樣的惡霸怎能不令百姓痛恨呢?
劉文彩不僅橫徵暴斂,為人還極為血腥殘忍,如果有百姓抵制交稅的話,輕則被暴打一頓,重則直接被他派人殺了,所以在幾年間,他就殺死了無數抵制他的百姓,其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不僅如此,在解放戰爭期間,劉文彩還一直和共產黨作對,並殺死了不少共產黨人,可以說他的惡行已經到了人人痛恨的地步。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劉文彩就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的,於是他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回鄉下去逃難。可是由於他年紀已大,又整天擔驚受怕,結果在路上就病死了,這個作惡多端的惡霸地主終於得到了報應。當百姓們得知了劉文彩的死訊以後,無不歡呼雀躍,甚至一些深受其害的百姓更是衝到了他的家裡,將他家砸了個粉碎。
劉文彩死後,他的妻子兒女因失去了庇護,又遭到百姓的謾罵指責,只能四處逃命。據記載,劉文彩一共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因吸食鴉片,早早就得病死去了,二兒子逃亡以後,便淪為了民工,生活落魄。三兒子早前因一個女人和父親反目成仇,後來不知去向。
四兒子則出車禍死了。而劉文彩的孫子則逃到了新疆,在當地定居下來。可是由於劉文彩的惡行早已傳播了全國,人人都無比痛恨他,當新疆百姓得知此人就是劉文彩後人時,都異常憤怒,最終把他給活活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