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子孫後代結局如何,過得怎麼樣?

2020-12-06 飛魚說史

文|飛魚說史

(林則徐的禁菸計劃)以果斷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擊,使得英國人出乎意料,(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林則徐會以果斷、活力和對中國利益的獻身精神來付諸行動。——英國著名香港史專家安德葛

林則徐,一個偉大的名字,這個名字背後代表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令人自豪的民族氣節。

說到林則徐,就不能不提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是一次抗擊外來侵略的短暫勝利,林則徐任兩湖總督時向道光皇帝上書,痛陳西方國家向我國大量傾銷鴉片的危害,他說: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蠟像

可以說林則徐看得對鴉片的危害看得非常透徹,而道光皇帝讀後也深為感動,於是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在禁菸期間,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這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壯舉。

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那麼他的子孫後代結局如何,過得又怎麼樣呢?

且聽飛魚慢慢道來。

林則徐的八名子女。

林則徐的原配妻子是鄭淑卿,在16歲時嫁給了窮苦書生林則徐,直到鄭淑卿60歲時去世,他們二人結婚44年,一直相敬如賓,共生育了八名子女,其中4個兒子和4個女兒。

他們分別是長子林汝舟、次子林秋柏、三子林聰彝、四子林拱樞、長女林塵譚、次女林金鑾、三女林普晴、四女鄭林氏。

林則徐

林則徐的子女中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鑾早夭,歷史中也沒有留下過多的記載,所以有些人一直認為林則徐有三子三女,這也是在情理之中,關於這兩人飛魚在此亦不細論,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另外幾人。

林汝舟。

林汝州出生於1814年,此時的林則徐已經近30歲,和林則徐不一樣的是,林汝州對政治的興趣並不多濃厚,終身任翰林一職,也就是翰林院編修典籍的官員。

林則徐去世後,林汝州升為侍講,也就是皇帝的講師,一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而林汝州只有一個兒子是林回淑,林回淑的兒子是林福禎,林福禎又有一個兒子叫林百川,而林百川的長子就是林鴻漢了。

林則徐禁菸的奏摺

說到這個林鴻漢,可以說他是林汝州一脈裡最為出名的,曾任南京市金陵石化職工子弟學校校長,他的一生一直在為禁毒宣傳工作默默奉獻著,可以說是時時刻刻以祖輩林則徐警醒自身。

林鴻漢曾義務為大中小學生進行禁毒講座300多場,受到林鴻漢教育的人數達到3萬人,在2006年,曾被評為「南京市好市民」。

林聰彝。

在林則徐的兒子中,林聰彝是最有才華的一個,早年就有經世之志,林則徐被謫戍伊犁,林聰彝和林拱樞一直陪在林則徐身邊,並著有《西行日記》,後來林則徐去世,林聰彝和林拱樞就扶柩回到了福州,為林則徐守孝三年。

之後應召入京,林聰彝以郡庠生,賞舉人、補內閣中書,後來受到了兩江總督怡良賞識,升為員外郎,在之後又被左宗棠看重,升為浙江衢州知府,在之後太平軍攻佔福建漳州,左宗棠命令清軍救援。

林聰彝舊居

林聰彝建議左宗棠從海路進兵,得到了左宗棠的採納,後來由於救援及時,太平軍退出漳州之後,林聰彝署杭嘉湖道,督修海塘,數年間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得到人們的認可,之後由於生病回到福州。

在1877年,梅啟照請林聰彝出山,不巧的是福州近幾年連年發生水災,而林聰彝就被留在福州治水,期間兢兢業業,不辭勞苦,最終積勞成疾,引起舊病復發,最終病逝,而關於他的子女,史料記載不詳,暫不深究。

林拱樞。

林拱樞前半段人生經歷和哥哥林聰彝基本類似,等到回京做官之後,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主要是在刑部工作,曾做過江南道、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的監察御史,後來因病逝世。

不過林拱樞的孫子林步隨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民國時期北伐戰爭打響以後,林步隨棄官從商,走實業救國之路,把一生積蓄的十餘萬大洋全部投資辦了實業,結果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不斷被軍閥洗劫,最後窮困潦倒。

林則徐

而林拱樞的曾孫凌青是中國著名外交家,是中國常駐聯合國的代表,原名林墨卿,後來怕累及家人,改名為凌青,2010年在北京逝世。

林塵譚、林普晴、鄭林氏。

林塵譚是林則徐的長女,不過關於她的史料記載並不多,有人說林塵譚嫁給一位孤兒劉齊銜,後成劉齊銜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據說還是林則徐親自把女兒許配給他的。

林普晴是林則徐女兒中最為有名的一位,當然她的名氣還是和他的丈夫有關,林普晴的丈夫是自己的表兄沈葆楨,沈葆楨是清朝名臣,曾率軍抗擊太平軍,而林普晴亦協助過丈夫,可以說是女中豪傑。

鄭林氏,姓名不詳,她嫁給了鄭葆中,後人就以鄭林氏稱之,由於關於她的記載也比較少,至於婚後的事情,我們亦暫不深究。

飛魚說:

縱觀林則徐的一生,他從政為官四十餘年,先後擔任多職,而他一生恪盡職守,為官正直清廉,並贏得了「林青天」的美譽,亦不愧民族英雄之名。

林則徐

他一生有4兒4女,除了早夭的兩位,其餘6位女子過得還都挺不錯,這其實還得歸功於林則徐教育的好,林則徐一生清廉,也正是因為為子女樹立了榜樣,他的子女才會時時刻刻要求自己要向其父學習。

林則徐子女中,大多數還是得到了善終,而林氏家族的後代開枝散葉,能人輩出,也沒有辜負林則徐的期望,一個家族能做到這點,當真不是一件易事。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資料:《林則徐傳》等。

(本文系飛魚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為公僕者,當以何遺子孫
    國人有個傳統,人活一世,總想為子孫留下點什麼,以為念想。人的「三觀」不同,人生追求各異,欲留給子孫什麼也自然不同。有的窮其一生積累錢財留給子孫,有的把拼將一輩子的產業留給後代,有的乾脆買房置地留給下輩……古往今來,世相俗態莫不如此。假使在古代,無論從政為官,無論豪紳商賈,他們以何遺子孫,都不為過。
  • 林則徐
    為此,後人崇敬和紀念他,把他稱為我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出生於一個清貧的封建知識分子家庭。先世由莆田移居福清,後再徒侯官。
  • 一代宗師黃飛鴻去世後,其子孫後代現狀如何?
    黃飛鴻在武術界的造詣是有目共睹,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卻沒有人接替他的衣缽,從事武術研究,這與黃飛鴻的人生經歷有著必然的聯繫,那么正史上黃飛鴻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他的子孫後代現狀如何呢?
  • 林則徐如何僱傭英語翻譯的?
    文|陳卿美虎門銷煙期間,中國與英國頻繁接觸,究竟是如何解決翻譯問題的呢?到底是什麼人在給林則徐擔任翻譯?對於這個歷史細節問題,貌似少有人關注。作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並不懂英語,清廷也沒有懂英語的人才。也就是說,林則徐只能從社會上去招聘翻譯,他是如何做的呢?
  • 《少年有夢》東南沿海惡毒四起 民族英雄霸氣初現
    懸疑色彩濃鬱,故事謎團重重 電影《少年有夢》以清末舊中國時鴉 片毒害百姓為敘事起點,以少年林則徐奮發圖強 影片雖對真實歷史做了一定的藝術加工,但堅定表達了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敬重和禁菸運動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覺醒的重要意義。編劇兼導演陳家俊鏡頭裡的少年林則徐不僅正氣一身,勇氣過人,在團隊和下屬的支持與幫助下,與惡勢力幾番周旋、鬥智鬥勇,甚至能在命懸一線的艱險中得以全身而退,並最終掌控大局。
  • 自視甚高的龔自珍是如何被林則徐折服的?
    虎門銷煙是林則徐的愛國名篇。林則徐後來被誣陷革職而充軍伊犁。「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人人稱頌的千古名句,表現了林則徐丹心報國的熱烈情懷。後來英軍退走,林則徐之後又被起用,擔任陝西巡撫、雲貴總督等職,死後諡號文忠,世稱林文忠公。
  • 袁世凱去世後,他三十多個孩子都有怎麼樣的結局?大部分很優秀
    在他一生中娶過許多妻子,袁世凱大概有三十多個孩子,但他死後,這些孩子是怎麼活下來的呢?據傳,袁世凱子孫後代都很優秀,雖然風雨飄搖,但仍然掩蓋不了後代風雲變幻的風雲變幻,袁世凱死後,他的長子將父親的家產分給各兄弟姐妹,其餘的兄弟姐妹又分給自己的弟弟妹妹,但袁世凱的長子在分家後卻揮霍一空,吃喝賭賭,一事無成,不久,錢花光了,最後一無所有,最終因病無錢醫治而死,即便如此,世人也並未因此而貶低他。
  • 在虎門硝煙時期林則徐是怎樣找到英語翻譯的?
    作為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同樣不懂英語,因此當時只能去招聘會英語的人們,林則徐是怎麼做的呢? 在虎門硝煙時期林則徐是怎樣找到英語翻譯的? 林則徐禁菸期間存在的問題除了政治原則以之外語言是最大的絆腳石。作為一名欽差大臣,他不但要搜尋一些線索而且他還得第一時間了解英國有什麼新動向。這一切都得會英語才行,因此這也就是最困擾他的問題。
  • 如果您是這個姓氏,那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安世高的子孫後人、以及隨同安世高一同入漢的隨從們也是以原國名的漢譯(即安息國)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因此有部分安氏族人也尊奉安世高為得姓始祖,如果您是這個姓氏,那也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伊朗的古稱還有「波斯」一稱,唐宋時期波斯與中國的往來更是達到了高峰。
  • 劉伯溫能預知未來,他為兒子們做過規劃嗎,他兒子們結局如何
    不過這些軍師中,被後世傳得神乎其乎,甚至認為他們是「神仙」的,其實並不是很多,也就只有姜太公、諸葛亮等幾個人。而劉伯溫就是這樣一個,不但能幫助朱元璋建功立業的軍師,同時也被傳為「神仙」的人。 準確地說,劉伯溫不是在後世才被傳為「神仙」的,而在當世他就已經有了「半仙」的稱號。當年朱元璋對於「稱王」這件事情,一直猶豫不決。
  • 蜀漢國破滅亡之後,劉禪的後代結局怎麼樣了?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無奈之下,劉禪選擇了投降,那麼,在這一時段裡,劉禪的子嗣們下場如何呢?(二)七子二女 少有善終劉禪在正史上記載,一共有七個兒子兩個女兒,七個兒子分別是太子劉璿、次子安定王劉瑤、三子西河王劉琮、四子新平王劉瓚、五子北地王劉諶、六子新興王劉恂、七子上黨王劉虔。兩個女兒不知什麼名字,那麼,劉禪這九個子女的結局如何呢?
  • 漢朝民族英雄痛擊匈奴騎兵,墓地卻垃圾遍布,大小便隨處可見,令人深思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民族。而忘記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英雄,忘記了英雄對歷史作出的貢獻,這與忘記歷史的行徑有何二般?在漢朝初期曾有這樣一位民族英雄,領導漢朝軍隊屢次重挫犯邊的匈奴部眾,保衛了漢朝江山人民,從而避免像漢高祖曾遭遇過的那樣被包圍,社稷瀕於危險的窘境。可能大家都已經猜到了,他就是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
  • 元素周期表的命名為何跟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很相似,誰模仿了誰?
    他起初只是窮苦的普通百姓,皇帝的寶座離他沒有十萬也有八千裡,當皇帝,呵呵,這是朱重八根本不敢想也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不過命運選擇了他,所以他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其中的曲折自然不消細說,我們暫且不論,單說朱元璋的名字。
  • 遼朝滅亡後,曾盛極一時的契丹族去了哪,他們後代現今過得如何?
    不過在這20餘個朝代中,卻有一個「另類」,因為它的存在似乎總不被承認,但卻又是實實在在存在過的,這個政權就是遼,或者稱其為契丹,如果把遼和契丹做個區別,那就是國號與民族的卻別,不過契丹也做過國號。>宋朝使臣出使契丹那麼遼朝滅亡後,曾盛極一時的契丹族去了哪,難道真的消失了嗎,如果沒有消失,他們後代現今過得又如何呢
  • 王永慶墓大房合葬 風水師:挖動驚擾 不利子孫
    外傳王文洋周六將為大媽王月蘭與王永慶合葬破土,「中國地理風水研究協會」理事長張旭初昨日會勘二人墓地,張旭初表示,王永慶為土葬,下葬未滿六年,此時若破土挖墓驚動死者,明顯是傷害王永慶陰間福氣,也會影響後世子孫,「鬼月諸事不宜,陽宅及陰宅都不宜動工!」張旭初指出,若後代執意破土合葬,將不利王家及臺塑。
  • 成都彌牟鎮溫姓家族5代1500名子孫祭祖[圖]
    5代人祭祖擺了150桌壩壩宴  昨日上午9點,500名溫氏子孫從位於彌牟鎮的「溫家寨子」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走向入川始祖文英公的墳冢所在地紅楓村。前去上墳的隊伍,包括新都、廣漢、彭州、什邡等地的溫家人,最遠的有從武漢遠道而來的溫家後人。半小時後,在一塊立於同治年間的墳冢前,溫家後人們磕頭上香,放響鞭炮。
  • 「旺夫命」的3大生肖女,結婚後越來越有錢,子孫三代享富貴!
    《旺夫命》中的3個主要生肖女,婚後越來越富有,子孫後代都享富貴!妻為生肖牛妻為黃道十二宮,十足旺夫,家財日增,子孫三代享福。牛女聰明能幹,性情溫和。他們性情高雅,想像力豐富,是天生的財主。結婚後能夠給自己的家庭,給丈夫帶來絡繹不絕的好福氣,有源源不斷的財氣進門。
  • 再論嶽飛絕不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則是社會科學概念。一個人能不能被命名為「民族英雄」,最基本的前提是此人有沒有「民族意識」,換言之,即此人做某事時,是否有意識地將自己歸屬為某一「民族」,且意識到自己之行事能使自己所從屬的「民族」獲益。如果一個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屬於哪個民族,或者根本不知道「民族」為何物,其決定採取某種行為,當然不可能「以民族利益為重」;既無「以民族利益為重」之意識,又怎麼可能是「民族英雄」呢?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不是清朝才發明嗎
    朱元璋事必躬親,對於他後代子孫的事情,他也考慮的比較周到,在他還沒有去世之前,他就已經給自己的後代子孫們列好了輩分。我們開頭看見的那一句詩,正是燕王朱棣一脈的子孫應當有的輩分傳承。後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這才使得這一輩分表,變成了明代皇帝的輩分。這只是明代皇室輩分中名字的第二個字,而第三個字,也就構成了我們現在看見的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