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王」劉文輝,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2020-12-05 霓裳鳳羽兮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西康省,在西康省還沒有被取消之前,這個地區是內地進藏的軍事要塞。後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中,此省被撤銷,其原管轄範圍被如今的四川與和西藏自治區一起瓜分,今天為什麼要向大家提起這個已經消失了多年的省份呢?是因為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他曾是過去西康省的第一任主席,他的名字叫劉文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劉文輝的最終結局。

劉文輝的父母雖然不是什麼出名的文化人,但也知道多讀書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故而在保障家中多個子女溫飽的情況還堅持讓他們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這段學習時光給了劉文輝很大的幫助,劉文輝後來能夠青雲直上除了自身的能力外,還離不開一個人的扶持,他就是四川王劉湘。

從他倆相同的姓氏中想必大家都看出來了,他們多多少少有著血緣關係。的確,劉湘與劉文輝是一家人,從輩分上來說,劉文輝是劉湘的叔叔。這就是很多電視劇中劉湘稱呼劉文輝為么爸的原因。在四川話中,么爸就是小叔的意思。劉文輝初出茅廬時劉湘已經在川軍中站穩了腳跟,也是因為劉湘的多次提攜,劉文輝才能年紀輕輕就不斷晉升,很快就到了旅長的位置。

不光是劉湘在出力,劉文輝的哥哥劉文彩也在背後為他付出不少。劉文輝主政,劉文彩就經商,為了給弟弟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劉文彩四處搜刮錢財,若只是單靠劉文輝一個人的力量,恐怕他很難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成事,故而劉湘和劉文彩都是劉文輝的大恩人。

可是這天大的恩情在利益面前都會變得微不足道,劉湘作為四川王對四川有著絕對的掌控權,而劉文輝勢力漸漸發起來後便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過這場仗他沒打贏,劉湘不僅沒計較,還幫助劉文輝在雅安找到了安身立命之處,這塊地盤就是後來的西康省的一部分。此後劉文輝開始逐漸強大,民國時期,西康省正式成立,劉文輝也順利成了西康王。

解放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蔣介石本想要讓劉文輝替自己攔住解放軍的主要火力,可是劉文輝不傻,他表面上還是遵從蔣介石的指示,私底下卻已經做好了起義的準備。1949年末,曾經顯赫一時的西康王劉文輝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而且選擇了通電起義,西康省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劉文輝因為起義有功,之後還繼續在西南擔任軍委副主席,後來又輾轉被調任北京,到國家林業部任職,劉文輝陸續擔任國家政協副主席以及林業部部長等職務。年事已高的他慢慢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林業事業建設,為我國的林業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1976年,曾經的西康王劉文輝因病去世,終年81歲,落下了他這盪氣迴腸的一生的帷幕。

參考資料:

《尋常往事:回憶祖父劉文輝》劉世定

相關焦點

  • 西南易守難攻還有45萬大軍駐紮, 蔣介石為什麼還是逃往了臺灣?
    渡江戰役後,蔣介石其實有兩個地方可以去一個是臺灣一個是大西南。這兩個地方其實都很好,如果看地理位置西南應該比臺灣好,那蔣介石為什麼最後逃到了一個孤島上?而放棄了肥沃的巴蜀之地?渡江戰役失敗後,國民黨其實還有150萬的軍隊遍布在全國各地。
  •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到:「此人不死,大陸不丟」,誰竟如此重要?
    並且當時的中國不僅需要和侵略者對抗,國家當中同樣有兩股勢力在產生著小摩擦,在抗戰終於取得勝利後,國共兩黨再次爆發的內戰,最後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軍隊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被迫敗退臺灣。之後再未返回大陸,而蔣介石晚年的時候,曾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句話:「此人不死,大陸不丟」,這個人是誰呢?會如此重要?
  • 臺灣的蔣介石行宮曝光,引出了一段驚天秘密...
    但蔣介石和自己最後一任夫人宋美齡,倒是人前人後秀恩愛:蔣宋在人前這麼恩愛,又是年紀輕輕就結婚,為什麼一直沒有兒女呢?最近解密的蔣介石行宮——臺灣「陽明書屋」,正好揭示了這一段改變中國歷史的宮廷八卦!陽明書院原名叫做「羽園」,是日本強佔臺灣期間,日本大土豪山本義信的產業後來日本戰敗、臺灣光復,臺灣本地的財主們就把這個園子買下來,獻給蔣介石。這裡風景如畫,蔣介石非常喜歡,就在這裡住了下來,作為夏季避暑行宮。陽明書院坐落於臺北陽明山。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戰後,解放軍充分吸取經驗,繼續攻取東南沿海島嶼; 1950年4月16號,解放軍發起海南戰役,開始大規模渡海進攻,在島上瓊崖縱隊的有力配合下,經過15天的激戰,解放了海南島……蔣介石逃到臺灣後,驚魂未定,因為他知道中共方面不會讓臺灣孤懸海外很久的。那麼他有沒有想過如果臺灣守不住,最後逃往哪個國家呢?
  • 蔣介石晚年說,丟掉江山不怪別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這2人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身為國民黨掌權者,在抗日戰爭之中和我軍聯手共同抵抗日軍侵略,也正是因為此次戰役令蔣介石名聲鵲起。但隨著老蔣的私心越來越大,竟對解放區實施了轟炸,導致無數人員死傷。正是如此,導致蔣介石慢慢失去了民心,最終敗走臺灣。而之所以會成這樣,完全是老蔣咎由自取,雖然他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失去江山卻是他自食惡果。
  • 蔣介石和宋美齡去臺灣時都帶了些什麼
    在1949年底,蔣介石和宋美齡去了臺灣。他們把臺灣當作第一退守地,並且提前派人在臺灣進行了布置和建設。比如在他走之前,他就提前把張學良囚禁到了臺灣。而且蔣介石還為自己找另外的出路,萬一臺灣不保,他還為自己可能流亡海外做準備。
  • 蔣介石創造中國臺灣經濟奇蹟史(下)
    至於如何「節制」,「一大」宣言僅有「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一句,並未對「私人資本」的規模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做出規定。1925年9月,蔣介石在峨眉軍官團講演《國父遺教概要》,將「節制私人資本」與「發達國家資本」的原則歸納為4條:1.允許並保護私人企業;2.限制私人資本以預防其操縱國民生計;3.凡企業之有獨佔性質者,由國家經營;4.私人能力不能舉辦者,由國家經營。
  • 這三人堪比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在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就已經為自己考慮以後要走的路了。在他的精心思考和手下人的建議下,他終於下決定要去臺灣,他之所以要去臺灣,主要是張其昀提議的。臺灣海峽海闊浪高,只有它才能暫時阻止沒有海、空軍優勢的共產黨軍隊的乘勝追擊。
  • 劉湘是如何從各路四川軍閥中脫穎而出稱王的?
    袁祖銘是吳佩孚入川攻打熊克武時帶進來的,他在貴州已經沒有了容身之處,只能客居四川,因此他是沒有退路的,只能靠打為自己爭得空間。此時劉湘的兵力在防區配置上比較單薄,為了抽出更多的兵力用於野戰,他將資中以東的防區交給了堂叔劉文輝,後又和宜昌的楊森建立串聯,兩人摒棄前嫌,合力攻袁祖銘,把袁祖銘黔軍趕出了四川。
  • 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為楊振寧生下三個孩子,她的晚年結局如何?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杜聿明的女兒杜致禮:為楊振寧生下三個孩子,她的晚年結局如何? 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墨林說,「很多人學問很大,脾氣也比較大一點,而楊先生,你跟他什麼都可以說。」
  • 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因為有這個缺點,兵敗後不敢去臺灣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分別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些人不但打仗都有一手,而且都曾經深得蔣介石的信任。這五人中有一人因為有這個缺點,兵敗之後都不敢去臺灣。此人就是劉峙。1920年,劉峙任援贛軍第四軍四支隊一名營長,在跟廣西軍閥陸榮廷部隊作戰時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得到蔣介石的賞識。1924年6月,國民黨建立黃埔軍校,急需大批教官,蔣介石邀請劉峙到校當了一名戰術教官,不久又調他為校本部參謀處科長。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劉峙有「擁戴」之功,更得蔣的信任。
  • 蔣介石最不成器孫子,上學時就牛氣哄哄,還說我爺爺是中國皇帝
    這四個孩子同屬「孝」字輩,分別被蔣介石以「文」、「章」、「武」、「勇」命名,目的是希望他們長大後能繼承蔣家江山。 可是事實證明,蔣經國的這三個兒子,後來都沒能繼承蔣家的基業,蔣介石和蔣經國的一番苦心更是付諸東流。而作為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更是成為了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紈絝子弟。 蔣孝文從小很聰明、反應能力也很快,但卻生性頑皮。
  • 蔣介石到了臺灣每天都吃什麼呢?廚師說「有什麼吃什麼」
    每個人都有好有壞,對一個人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於自身的閱歷,要將這個人,這件事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去評價,任何人都會有好的一方面,也會有壞的一方面,看待一個人不能光看他的優點,也不能光看他的缺點,而蔣介石就是一位毀譽參半的人。
  • 此人是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被蔣介石下令槍決,死後墓地遭人噴字
    蔣介石親自下令槍決的國軍將領很多,有臨陣脫逃的、有怕死投向日本人的。但要數下蔣介石處決的國軍上將,大家恐怕沒知道幾個,有大家熟知的山東省主席韓復渠,牆頭草的漢奸石友三等。但其中還一個名氣更大的人物,估計很多人沒怎麼聽過,他就是國民黨元老人物、國軍陸軍二級上將、第一任臺灣行政長官陳儀。
  • 蔣介石晚年坦言:「丟掉江山不怪自己,而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在中國人的認知裡,中國國民黨敗逃,最終的原因是因為蔣介石指揮不當,調度失誤,再加上蔣介石私心過重造成的最後的局面,但是蔣介石在晚年曾說道:「丟掉江山不能怪自己,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 宋美齡晚年說出了蔣介石一生三大秘密,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我們知道的宋美齡,是宋家姐妹中政治才華最為出色的那一位,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名媛淑女,是民國時期各大才子爭相追求的佳人,但是,她還有一個身份,是自己愛情的象徵,是自己對婚姻的守護,那就是蔣介石的妻子。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去世之後,宋美齡就去了美國安享晚年。在這裡,她向世人說出來蔣介石一生之中的三大秘密,令無數人感嘆萬千。蔣介石一生的成就有好有壞,他既是敢死隊的隊長,率領眾人響應武昌起義,不過他也有出錯的時候。蔣介石是我國近代史上最不可缺的重要人物之一,國民軍隊就是他一手栽培起來的,在這個隊伍中,他將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注入其中。
  • 老照片:圖3蔣介石摟宋美齡合影,圖7張學良六字評價蔣介石
    蔣介石摟抱宋美齡,大笑,心花怒放,蔣介石跟宋美齡一生關係很好,有宋美齡在的時刻,蔣介石總是很開心。 晚年是張學良和趙四。張學良和趙四一生更是患難見真情,不離不棄,相濡以沫。
  • 張學良晚年透漏一個有關宋美齡的秘密,蔣介石到死都不知道
    於此同時蔣介石也在追求宋美齡,只是當時的蔣介石還沒發跡,而且遭遇到宋美齡家人的反對,甚至蔣介石還親自跑到日本向宋美齡的母親求情,最終在大姐宋靄齡的勸說之下,宋美齡才同意嫁給蔣介石。1927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此時的蔣介石慢慢掌握了國民黨大權,宋美齡也正式登上了政治的舞臺。但是她和張學良的聯繫從來沒間斷過。
  • 揭秘:臺灣小學課本裡被「神化」的蔣介石
    據光明網刊載,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幾乎在每一冊國文課本裡,都有頌揚蔣介石總統的課文。今天看來,這些課文早已落滿歷史的灰塵,但是透過這些課文,卻形象地勾勒出在蔣介石的「威權時代」,臺灣的小學生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 舊臺灣小學課本裡的蔣介石:很多"雷人"光環
    資料圖:蔣介石 推薦小學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課文往往會牢牢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以至影響一生。據光明網消息,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