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晚年坦言:「丟掉江山不怪自己,而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2020-12-08 騰訊網

在中國人的認知裡,中國國民黨敗逃,最終的原因是因為蔣介石指揮不當,調度失誤,再加上蔣介石私心過重造成的最後的局面,但是蔣介石在晚年曾說道:「丟掉江山不能怪自己,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蔣介石

蔣介石剛開始在民眾中的威望建立起來,還是在軍閥混亂的年代,憑藉自己卓越的才能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總統,後來又在抗日戰爭中攜手驅逐了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正面戰場的功績,才被人們記住的,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隨後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私心太重,一心想要控制權,不顧百姓的安危,發動內戰,結果被打敗而敗逃。可以說在前期的蔣介石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在後期的統治中,自私自利的心思暴露無遺。但是在最後蔣介石竟然聲稱這並不能怪自己,而是李宗仁和馬歇爾的責任,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李宗仁

解放戰爭的時候,蔣介石調動桂系軍來支援中央軍,但是這些都被李宗仁一口給回絕了,蔣介石認為,在解放戰爭中,只要桂系軍能夠前來支援中央軍,那麼自己不可能在戰場上落於下風。

李宗仁這個人在國民黨內還是很有威望的,但是就是可蔣介石不太對付,在戰場調度上,李宗仁一直表現得很消極,因此蔣介石才在戰場失利上歸咎於李宗仁。

馬歇爾

另外一個就是馬歇爾這個人,在內戰爆發前夕,前來中國調停,實則是為了掌控當時中國的整個大局,並沒有想著讓當時的中國走向和平。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勝的美國,想極力表現自己,或者是掌控當時中國,蔣介石這樣認為著,因此在蔣介石眼裡如果沒有馬歇爾來調停,或許國民黨就有能力在內戰中獲勝。

敗逃後的蔣介石,把失敗這件事情歸咎於這兩個人,其實在當時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如果認真地分析國民黨失敗的原因的話,你會發現,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兩個人,因為這兩個人只是在局部的戰爭中影響了戰局,對於大局來說,還是蔣介石做主的,失敗了,這個第一責任人也一定是蔣介石。

況且在蔣介石敗逃的原因中,最重要的還是蔣介石政府並不得人心,所謂人心所向,往往能所向披靡,沒有了人心,縱然蔣介石有三頭六臂也是無力回天。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晚年說,丟掉江山不怪別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這2人
    我們都知道,蔣介石身為國民黨掌權者,在抗日戰爭之中和我軍聯手共同抵抗日軍侵略,也正是因為此次戰役令蔣介石名聲鵲起。但隨著老蔣的私心越來越大,竟對解放區實施了轟炸,導致無數人員死傷。正是如此,導致蔣介石慢慢失去了民心,最終敗走臺灣。而之所以會成這樣,完全是老蔣咎由自取,雖然他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但失去江山卻是他自食惡果。
  • 宋美齡晚年說出了蔣介石一生三大秘密,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我們知道的宋美齡,是宋家姐妹中政治才華最為出色的那一位,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名媛淑女,是民國時期各大才子爭相追求的佳人,但是,她還有一個身份,是自己愛情的象徵,是自己對婚姻的守護,那就是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即使結了婚,但是她不像一般的女子那樣在家中安心相夫教子,相反,她活躍於各國的政壇之中,是令人敬畏敬佩的女性政治人之一。她的名聲和威望可一點也不比自己的丈夫差。我們都知道,蔣介石去世之後,宋美齡就去了美國安享晚年。在這裡,她向世人說出來蔣介石一生之中的三大秘密,令無數人感嘆萬千。蔣介石一生的成就有好有壞,他既是敢死隊的隊長,率領眾人響應武昌起義,不過他也有出錯的時候。
  • 張學良晚年透漏一個有關宋美齡的秘密,蔣介石到死都不知道
    ,最終導致了蔣介石的勝利,蔣介石為了感謝張學良,兩人還結拜為兄弟,這也是兩人正式有了交集。 張學良(左一)和宋美齡(右2) 晚年的張學良曾經回憶說「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這些蔣介石都不知道」,說這話時蔣介石都已經去世很久了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蔣介石晚年得了手肌萎縮症,手發抖,在這個情況下他要寫上手抖不能記事。蔣介石這個人,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有個優點我稱之堅毅。很多人都記日記,但是像蔣介石這樣連續寫日記,57年每天不斷。蔣介石為什麼記日記呢?一個是學習曾國藩,曾國藩每天記日記,所以蔣介石也每天記日記。為什麼記日記?一個是為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蔣介石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他要做中華民國的模範。
  • 蔣介石晚年在日記中寫到:「此人不死,大陸不丟」,誰竟如此重要?
    並且當時的中國不僅需要和侵略者對抗,國家當中同樣有兩股勢力在產生著小摩擦,在抗戰終於取得勝利後,國共兩黨再次爆發的內戰,最後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黨軍隊被我軍打得潰不成軍,被迫敗退臺灣。之後再未返回大陸,而蔣介石晚年的時候,曾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句話:「此人不死,大陸不丟」,這個人是誰呢?會如此重要?
  • 蔣介石有兩個「不殺之人」, 70年後,蔣家後人說三個字
    蔣介石是軍閥出身,同時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他這一生得罪過許多人,都被手下秘密暗殺,但唯獨兩個人例外,不僅不殺,還被他下令不殺,這兩人眾人也熟悉的很,一個是小六子張學良,一個是周恩來總理。但此後蔣介石所做的一些事,引起了張學良的不滿,這事便是蔣介石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當時國內存在兩個政黨,一個共產黨,另外一個則是國民黨,蔣介石為了把紅軍扼殺在萌芽中,為此不惜動用百萬軍隊進行圍剿。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上篇)
    有人說蔣介石追宋美齡動機不純,有人說宋家三千金愛慕權貴,他倆互相利用,都是政治的犧牲品罷了。但愛情這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箇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了解,聯姻這種論調,刻板印象未免太過於濃厚。1922年春節,宋美齡到姐夫孫中山家拜年,恰好蔣介石在場,這是兩人的初相遇。蔣介石雖然是赳赳武夫,但不像其他人一樣不解風情。此次相見後,他展開了熱烈攻勢,以至於宋家電話一天到晚響個沒完。
  • 蔣介石最不成器孫子,上學時就牛氣哄哄,還說我爺爺是中國皇帝
    這四個孩子同屬「孝」字輩,分別被蔣介石以「文」、「章」、「武」、「勇」命名,目的是希望他們長大後能繼承蔣家江山。 可是事實證明,蔣經國的這三個兒子,後來都沒能繼承蔣家的基業,蔣介石和蔣經國的一番苦心更是付諸東流。而作為蔣介石的長孫蔣孝文更是成為了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紈絝子弟。 蔣孝文從小很聰明、反應能力也很快,但卻生性頑皮。
  • 蔣介石曾揚言:只要他不死,我黨就不會敗退!這個「他」是誰?
    他被認為是唯一一個能與蔣介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見面的人物。在戰爭時期,就算在日本本土的東京皇宮裡都有他的特務!外界稱他殺人不眨眼,他也的確在情報界顯露了自己的天賦,不過在抗日勝利後不到一年,1946年3月17日他乘坐的飛機意外撞山,他也隨即身亡!看到這也許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他」是誰了!
  • 戈巴契夫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怪葉爾欽,都怪這四個人
    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解體,到現在大部分人都至今想不明白,那麼強大的蘇聯,那麼發達的蘇聯,為何會走向解體呢!而且作為責任人的戈巴契夫,還有葉爾欽,都不承認自己解體蘇聯。而且戈巴契夫甚至還說,蘇聯解體不能怪自己,也不能怪葉爾欽,而是這四個人的錯。
  • 老照片:圖3蔣介石摟宋美齡合影,圖7張學良六字評價蔣介石
    蔣介石摟抱宋美齡,大笑,心花怒放,蔣介石跟宋美齡一生關係很好,有宋美齡在的時刻,蔣介石總是很開心。 晚年是張學良和趙四。張學良和趙四一生更是患難見真情,不離不棄,相濡以沫。
  • 這三人堪比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在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就已經為自己考慮以後要走的路了。在他的精心思考和手下人的建議下,他終於下決定要去臺灣,他之所以要去臺灣,主要是張其昀提議的。臺灣海峽海闊浪高,只有它才能暫時阻止沒有海、空軍優勢的共產黨軍隊的乘勝追擊。
  • 劉伯溫在石碑上寫下2句預言,600年後出土,蔣介石說:果真是神人
    一統江山劉伯溫。這樣的人才,可遇而不可得。不僅如此,劉伯溫不僅有著軍事謀略,還有著很好的治理江山的能力。打江山固然重要,但是打下來以後怎麼治理依舊重要。開國以後,大量的政策的出臺,都得益於劉伯溫。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王朝,同時也是夾在少數民族前後兩個朝代的一個鐵血王朝;前面趕跑了蒙古人,後面又被女真人打敗,不得不說大明王朝這波操作讓人費解;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九泉下得知自己的江山又被少數民族佔據,估計非得氣死。那麼大明崇禎年間,明朝真的沒救了嗎?其實那時候明朝還是有一線希望,但希望卻被崇禎皇帝生生掐滅。
  • 西南易守難攻還有45萬大軍駐紮, 蔣介石為什麼還是逃往了臺灣?
    渡江戰役後,蔣介石其實有兩個地方可以去一個是臺灣一個是大西南。這兩個地方其實都很好,如果看地理位置西南應該比臺灣好,那蔣介石為什麼最後逃到了一個孤島上?而放棄了肥沃的巴蜀之地?渡江戰役失敗後,國民黨其實還有150萬的軍隊遍布在全國各地。
  • 蔣介石為何喜歡喝白開水?妻子陳潔如說出真實原因
    蔣介石是一代風雲人物,在飲食上講究很多。比如他不喝飲料、不吃酒、更不品茶,平時就喜歡喝30到40攝氏度之間的白開水。翁元是蔣介石的侍從副官,長期擔任蔣介石的內侍。翁元曾透露:「蔣介石外出的時候,一定也要帶上兩個保溫杯。」翁元說:「兩個保溫杯,一杯裝著溫水,另一杯裝著白開水。
  • 蔣介石平常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
    現在明白,原來蔣介石這一杯白開水大有講究。蔣每天起床前半小時,副官和服務人員就開始緊張地工作,首先就是燒白開水,燒開後自然冷卻到60℃左右,等蔣介石起床喝的時候,溫度在30℃至40℃之間,接近人體的自然溫度,同時還要有一杯保溫的白開水。他先喝溫開水,再喝溫度略高的保溫白開水。外出的時候,一定也要帶上兩個保溫杯,一杯是溫水,一杯是白開水。
  • 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同和不同(圖)
    在這方面,毛澤東與蔣介石完全不同。毛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不僅談話喜歡嘻笑怒罵,海闊天空,就是日常生活工作也隨心所欲,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毛澤東講過他為什麼不想當國家主席,兩個原因:一是總要接見外賓,他最不喜歡穿那種要紀風紀扣的正式服裝;二是因為他不願意被種種的規矩所幹擾,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和看書。
  • 孫中山身邊元老眾多,蔣介石黨內地位不高,為何當上黃埔軍校校長
    原來,蔣介石擔任籌備委員會委員長時,黃埔軍校所在地還是一片荒地,他每天絞盡腦汁,籌措辦學經費,處處求人,卻處處碰壁。當時國民黨的錢糧開銷主要依靠廣州財政,廣州財政本身就捉襟見肘。廣州管錢的人是同盟會元老楊西巖,因人微言輕,蔣介石在楊西巖處多次碰壁,這讓蔣介石十分不滿。
  •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幾樣東西是可以帶上飛機的,丟掉會吃虧
    不過,坐飛機的限制也是非常多的,可能坐過飛機的人們都知道,有很多的東西是不可以帶上飛機的。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一些可以帶上飛機的東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坐飛機並不是什麼都不可以帶上飛機,有這麼幾樣東西,還是可以帶上飛機的,如果你丟掉的話就可惜了,甚至會覺得吃虧。首先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充電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