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

2020-12-04 科技爆發點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

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未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發現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但是依舊有很多科學家堅信,在宇宙當中是存在地外生命的,畢竟,在億萬顆星球當中,如果說只有人類這一高等智慧生命體存在,這似乎有些太不合乎常理了,如果宇宙當中真的有更為高級的外星文明,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他們的身影呢?兩年來為了尋找他們科學家們付出的努力並不在少數。

人類曾搜尋地外文明

除了探測器的發射之外,我們了解外星文明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在地球上利用一些簡單的設備來搜尋來自於地外的信號。一個又一個天文臺的建立,射電望遠鏡的絕地而起,這些設備的出現都是為了搜尋地外文明的身影,那麼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是否有找到外星人到蛛絲馬跡呢?是否會像三體文明當中,葉文潔在發射信號之後,等待幾十年之後才會得到他們的回信呢?

為什麼是21釐米的電磁波

電磁波是一個很好的信息載體,正是因為有了它的存在,地球上的通訊才會顯得如此容易。 它是溝通的最好橋梁,如果外星文明真的存在,他會向地球發出信號,那麼這種信號的形式,很大的有可能會是電磁波。科學家利用地球上的各種望遠鏡來觀測宇宙中的痕跡,通過這些電磁波,他們希望可以找到關於外星文明的痕跡。在眾多的電磁波當中,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一個21釐米的電磁波,為什麼是21釐米呢?21釐米的電磁波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呢?

想必大家還記得在1977年,大耳朵天文臺曾經所收到的一段非常特殊的信號,將這段信號進行破譯之後,所得到的信息,就是「wow!」。這個信號的部署就是在21釐米的波段當中所記錄的,雖然它只出現了一次,但這也是人類搜尋地外文明所踏出的一大步。

在宇宙當中的電磁波數不勝數,尤其是一些低頻電磁波,如果我們用低頻的電磁波發射,很有可能會被宇宙當中的聲音所吞沒,如果用高頻電磁波來發射,很有可能會被宇宙當中的行星所吸收,所以想要發出準確的波段,就必須要找一個中間值,不長不短剛剛好,這個數值就是21釐米的電磁波。

現在德國也已經正式開啟了尋找地外文明的道路,在今年中國也宣布將會在9月份開啟中國天眼,尋找地外文明的道路,如果在未來真的能夠找到外星文明,那麼中國天眼絕對功不可沒。你覺得在地球之外是否有其他的文明存在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如何鑑別普通電磁波和外星信號?
    與我們接收到的電視信號不同,由於太陽每時每刻的溫度等狀態都有所不同,所以它發射的電磁波會有細微的差別,也就是說,這種電磁波缺乏穩定性!,而科學家們通過這些信息很容易判斷出這些電磁波來自於一個天體,而不是一個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
  • 光和WiFi信號都是電磁波,光可以用凸透鏡聚焦,WIFI信號可以嗎?
    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概念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說的光其實指的就是某一段特殊的電磁波,由於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這一段頻率的電磁波,因此,這部分電磁波能夠被我們的人眼所見到,於是我們稱之為「可見光」,而人類所看見的光僅僅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 世界最大金字塔再次揭秘,科學家:金字塔竟能收集和放大電磁波
    該科學報導稱,科學家發現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能收集和放大電磁波。擁有136.5米高度的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早在多年前科學家就已發現它的內部隱藏著三個墓室。既然胡夫金字塔個頭最大那麼當然隱藏的秘密就多。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的科研團隊決定對它進行一探究竟,決定對這座金字塔進行一番測試,看它如何散射和吸收電磁能量。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症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症」(EH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患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磁波與人體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的症狀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所謂的「電磁波過敏症」完全是一種心理疾病。
  • 從電磁波中汲取能量
    目前,這類晶片已用在為大部分傳感器供電。磁能型晶片是利用電磁波發電。電磁波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有著多種應用,包括無線數據網,各種移動通信以及無線電廣播等。由於電磁波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從其中收集能量,對於低能耗電子器件來說應用十分廣泛。
  • 因為對電磁波過敏,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WIFI
    有電磁波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折磨。與大多數人焦慮失去信號相反,他們更恐懼的是信號太強。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享受沐浴在暢通無阻的WiFi信號之下,而每一百萬人中卻有幾十人因此不堪其擾。他們聲稱對電磁波敏感,患上了一種叫做電磁波過敏症(EHS)的「疾病」。普通的過敏反應是人對同種抗原物質,在二次刺激下產生病理性的免疫反應。
  • 電磁波怎樣產生?為何和光速一樣快?原來光只是個特例
    很久以前,科學家便發明了被稱為「捕夢網」的技術裝置,這種裝置會發出電磁波,滲透到地面下的冰層中,而電極作為天線,被動地獲得電磁波發射的電磁設備。與此同時,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外國人可以通過電磁波以1420mhz的頻率接觸我們。
  • 電磁離子迴旋波!揭開地球磁層內:等離子體粒子的溫度和密度!
    巨大的帶電粒子環環繞著地球和其他行星,現在一組科學家已經完成了對電磁波的研究,這些電磁波穿過這個被稱為磁層的帶磁性、帶電的環境,加深了對這個區域及其與地球之間相互作用的了解,並為研究銀河系其他行星開闢了新途徑。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波的科普》系列文章之(一)促使我(原作者)寫這組文章的原因有三個:一、女法醫王雪梅在馬躍案中有一段笑話,「手機……突然接收了一個來自巨大網絡空間的異常信號,導致他的身體周圍突發電磁巨變……這個電磁巨變恰巧超越了……安全設施的最大防護能力」;二、防輻射服顯然是商業騙局,不過打假者方舟子依然在深圳敗訴
  • 中國FAST是否能接收到NASA探測器發回的電磁波信號?
    中國FAST是否能接收到NASA探測器發回的電磁波信號?其實完全是可以的!但是沒用,看起來就像一堆亂碼的信號!只要是宇宙中的輻射,電磁波,其他高能粒子FAST都可以接收到!fast屬於射電望遠鏡,可以接收宇宙中的所有經過地球的電磁波,不管是不是天然形成的。只要是電磁波都難逃中國天眼,當然地球上的無線通信也可以被fast接收到!射電望遠鏡的工作原理就和家裡面的衛星接收器(衛星鍋)一樣,凹面越大接收到的電磁輻射越多,凹鏡面的中心上方有個信號收集器,可以把抵達鏡面的絕大部分信號匯聚起來,以供研究!
  • 21釐米信號揭開早期宇宙的秘密
    為了努力探測到這一細微的信號——氫光譜中波長21釐米的一條譜線,天文學家們在世界上最偏遠的地方架設了靈敏度越來越高的天文臺,其中包括青藏高原上一個湖泊中的木筏,以及加拿大北極圈內的一個島嶼。當時普通的物質中氫佔了絕對多數,但它在電磁譜中的大多數頻率上都不會放出或吸收光子。因此,它幾乎是隱形的。但是氫裡面唯一的一個電子是個例外。當電子在兩個自旋方向間變化的時候,就會放出或吸收一個光子。這兩個狀態的能量幾乎完全一樣,因此光子產生的變化也很小。因此,這個光子會有相對較低的電磁頻率,即相當長的波長,略大於21 cm。
  • [趣味物理]電磁波的發現者-赫茲
    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赫茲是電磁波的發現者.   1887年,當時赫茲正在用兩套放電電極,一套產生振蕩,發出電磁波;另一套充當接收機構。放電產是隙可隨意調節,用以指示接收到的信號強弱。為了便於觀察,赫有一次偶然把次迴路整個放在暗箱中,他注意到,次迴路的最大火花長度明顯變小了。於是他挪動暗箱的位置,弄清了這是由於箱體擋住了原迴路和次迴路之間的通道所致。
  • 4g基站的電磁波信號,能穿過大氣層嗎?
    4g基站的電磁波能穿過大氣層嗎?電磁波能不能穿越大氣層的看頻率。高頻電磁波(大致在300MHz,米波)以下的頻段電磁波,4G基站的電磁波一般是穿越不了大氣層的。所以,短波廣播電臺都是靠電離層反射電磁波進行通信、廣播的。
  • 電磁輻射與電磁波應用介紹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單位為米/秒);每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單位為米)。電磁波具有很廣的頻譜範圍,無線電頻譜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人類對 3000GHz以上頻段還不能開發利用。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微波輻射通常是指頻率在300~300000MHz波長在1m以下的電磁波,是一種物理性汙染源,不易被察覺。超過一定量的微波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具體的影響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頭痛、頭昏、睡眠問題、記憶減退等等。此外,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及生殖系統產生影響。微波輻射在生活中存在很廣泛,手機、微波爐、路由器等都存在少量微波輻射。
  • 科學家創造實驗性的「法拉第織物」可阻擋幾乎所有的電磁波
    事實證明,電磁波對現代科技的作用令人難以置信--但在無線電、電視、Wi-Fi、藍牙、手機網絡和其他設備之間,電磁波正被阻塞。問題是,這些材料會增加整個器件的體積,而且由於它們會反射波,所以整體的噪聲仍然存在。MXenes是一類導電的二維材料,因其在製造可噴塗天線、導電粘土和更快充電電池電極方面的前景而備受關注。幾個月前,德雷塞爾大學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特殊的MXene--碳氮化鈦--是如何製成一種優秀的電磁屏蔽材料的。
  • 科學家創造出「法拉第織物」 ,可阻擋幾乎所有的電磁波
    事實證明,電磁波對現代科技的作用令人難以置信--但在無線電、電視、Wi-Fi、藍牙、手機網絡和其他設備之間,電磁波正被阻塞。幹擾會使這些重要的連接變得不穩定和緩慢,並幹擾電子設備的功能。問題是,這些材料會增加整個器件的體積,而且由於它們會反射波,所以整體的噪聲仍然存在。MXenes是一類導電的二維材料,因其在製造可噴塗天線、導電粘土和更快充電電池電極方面的前景而備受關注。幾個月前,德雷塞爾大學研究團隊描述了一種特殊的MXene--碳氮化鈦--是如何製成一種優秀的電磁屏蔽材料的。
  • 從電磁波到金雕 各國對付「黑飛」有奇招
    五次三番幹擾航空安全就不說了,此前還曾有玩家的無人機闖進並墜落在美國白宮,著實令人汗顏。那麼,各國除了立法規範和約束無序甚至違法使用行為外,到底有哪些「黑武器」能用來對抗「黑飛」的無人機呢?  美國 狙擊槍發射電磁波  素以高科技著稱的美國,想必也是無人機「黑飛」的重災區。
  • 電磁幹擾在電磁波頻譜中的劃分介紹
    信息化、自動化快速地進入普通家庭、家庭使用的電子、電氣設備愈來愈多,導致電磁環境日益惡化。所謂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就是指在傳輸媒質是泛指種類傳輸線、纜和空間傳輸媒質。電磁場或電信號包括各種類型的電信號、電磁波。頻率從接近直流、低頻直到微波、毫米波、亞毫米波;信號的形式各種各樣,有脈衝式的,也有連結波。有的還被各種調製方式所調製。
  • 國際科學團隊追蹤來自130億年前宇宙所發出的信號
    由來自華盛頓大學、墨爾本大學、科廷大學及布朗大學的科學團隊於2019年在科學期刊《天文物理期刊》報導說,他們將從「默奇森寬場陣列」(MWA)無線電波望遠鏡所收集到的無線電波發射數據改善了將近10倍以上。而目前,為了一道來自宇宙歷史中「黑暗時期」(dark age)的信號,該科學團隊正在搜尋來自MWA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