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電磁波過敏,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WIFI

2021-01-15 國家人文歷史


如果有一項手機斷網的挑戰,你能堅持多長時間不發狂?1個小時?6個小時?24小時?相信有人失去手機網絡片刻,就立馬感到無比焦慮。也許一段時間重新獲得信號後,發現並沒有人找你,世界也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還是輕鬆墜地。

 

當代人戲謔地「篡改」了馬斯洛需求的內容,WiFi被奉為最底層需求。但現代人不僅萌生現代需求,同時也出現了現代病——有人竟然對WiFi過敏?


2012年,英國一名小提琴家自殺。他無法在忍受周圍不間斷的強輻射手機電磁波,這讓他出現頭疼、噁心等異常身體狀況,十分難受,最終只有通過結束生命來終止這種痛苦。


因為電磁輻射自殺的不止一例,照片中的是另一位過敏患者

 

嚴格來說,這部分群體不只是對WiFi過敏,而是恐懼一切能釋放電磁波的設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再平常不過的電子電器設備,一旦出現,就扼殺了他們的舒適。他們開始頭痛、失眠、煩躁不安、記憶力衰退……腦袋裡像裝了個不斷轟鳴的機器,身體也出現了異常的反應。


有電磁波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折磨。與大多數人焦慮失去信號相反,他們更恐懼的是信號太強。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享受沐浴在暢通無阻的WiFi信號之下,而每一百萬人中卻有幾十人因此不堪其擾。


他們聲稱對電磁波敏感,患上了一種叫做電磁波過敏症(EHS)的「疾病」。普通的過敏反應是人對同種抗原物質,在二次刺激下產生病理性的免疫反應。而EHS所反映的過敏,卻是患者對磁場和電場的過度敏感。


於是他們竭力尋找舒適的容身之處,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手機、計算機、家用電器、信號基地等電磁波傳輸設備讓電磁波遍及各處。

 

披著電磁波屏蔽服四處逃竄的患者,卻發現無處可逃


蒂姆·哈拉姆是EHS患者之一,他試圖擺脫所有由WiFi等引起的人造輻射。為此,他不惜花費了1000英鎊,把房間打造成一個完全絕緣的法拉第籠子。


他用錫箔等絕緣的屏蔽材料,大面積貼滿房頂、牆壁和地面。晚上睡覺時,他必須睡在定製的鍍銀睡袋裡,才有隔絕電磁場的安全感,才能安然入睡。讓人驚奇的是,經過一番看似滑稽的折騰,最終在蒂姆房間用機器檢測輻射含量,讀數接近於零。


而追溯蒂姆產生電磁波過敏反應的淵源,也十分戲劇性。16歲那年,他去參加一個著名樂隊的演出現場,樂手突然掏出一把特製的手槍,朝天花板鳴了一聲響作為現場效果。


但從那一聲轟鳴開始,蒂姆便開始了對電磁波過敏的漫長痛苦生活。

 

蒂姆

疾病的由來通常有明顯的病因,但患者患上電磁波過敏症,卻常常是不明就裡地發生了。米歇爾在研究食物過敏領域工作了20年,她不曾想到自己在60歲的時候突然患上了這種奇葩過敏症。


一天,她正坐在辦公室裡工作,突然抬頭看到窗外的一根電線桿。米歇爾瞬間像被擊中似的,感覺到電磁波向自己的身體灌注輻射。她急忙狼狽地躲到辦公桌下,從此不得不想盡方法抵抗周圍的一切電磁波。


她把牆壁塗上厚厚的一層碳漆,再貼上層層錫箔紙。恐懼與不適讓她像個囚犯一樣只能待在家裡辦公,並且打造了一個與蒂姆房間類似的法拉第籠子。

 

還有人為此回歸原始的田園生活

有人重新DIY一切家電


身處現代化城市中,為人類提供基本通信需求的電磁場無處不在,EHS患者犧牲了社交和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卻還是難以完全避開電磁波的侵擾。


世界上難道就沒有一個EHS患者的安身之處嗎?他們難道真的沒辦法逃離被電磁場輻射的命運?他們在痛苦的邊緣掙扎,直到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


再怎麼落後的地區,也難免有電磁信號的普及,而真正存在電磁場薄弱的地方,只可能是電磁信號被屏蔽了。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距離華盛頓四個小時車程的距離,就有這麼一個叫綠岸(Green Bank)的小鎮。

 

綠岸

綠岸是一個偏遠的原始城鎮,整個小鎮只有143人。但並不是出於落後的原因,讓小鎮裡的電磁波信號貧瘠。反而,這裡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可完全操縱的射電望遠鏡。國家射電天文臺在小鎮的山谷中安裝了這個高科技的望遠鏡,用來檢測恆星死音。


它可以調節頻譜頻率,收錄從最底端到最高端的所有頻率,目的是為了探測十分微弱的太空無線電波。而正因為太空中諸如恆星、行星、星雲等無線電源都非常遙遠,發出的信號微弱。


相對來說,地球上發出的電磁「嘈雜」就喧囂得多了。即使是拔掉插頭的電動牙刷,發出的電磁信號都可能蓋過宇宙中傳來的「耳語」。所以射電望遠鏡通常安置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避免受到其他電磁幹擾。


綠岸為了配合射電望遠鏡的工作,自然也就成了堅持美國最嚴格禁令的城鎮。這裡的居民被禁止使用手機、WiFi、微波爐等任何會產生電磁信號的設備。於是,在電磁學的層面來說,綠岸成為了地球上最「安靜」的地方。這恰好是電磁波過敏症患者夢寐以求的人間仙境。

 

2007年,黛安娜·舒夫婦在法拉第籠子裡居住了幾個月之後,決定搬到綠岸生活。他們是首批搬到綠岸的EHS患者之一。


後來陸續有類似的EHS患者慕名來到綠岸定居。寧願為了身心舒適,而接受這裡的落後帶來生活的不便利。這裡沒有24小時營業的現代便利店,沒有輕鬆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卻有最寶貴的健康體質。


他們總算擺脫了現代社會時刻運轉的一切散發著電磁信號的機器,開始在寬敞的草原上放牧羔羊。

 


人們同情EHS患者的可憐遭遇,但同時,心裡一定存在一個疑問:電磁波過敏症究竟是具有顯著病因的生理疾病,還是一種心理疾病呢?


過去十年的發展中,全球的通信設備普及率呈指數型速度加快,這是前所未有的,的確可能造成部分人群對此出現病徵表現。但當科學家對患者進行雙盲實驗時,卻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當研究人員把一個裝著未知是否具有電磁場的黑匣子放在受試者面前時,他們並不是總能分得清,電磁波的來源到底有沒有啟動。也就是說,這些人不能靠症狀表現,判斷出究竟自己有沒有暴露到電磁波中。


由此看來,EHS更偏向於心理疾病。患者主觀上對設備發射出的電磁信號心生恐懼,從而引發生理上產生類似化學過敏反應。所以現在當EHS患者就診時,他們通常被建議去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而WHO認為,EHS目前根本沒有一致的醫學、精神病或心理病因。

 

即使出遊,患者也要用屏蔽錫箔把房車重重圍繞

即便電磁波過敏症還沒成為公認的疾病,但有一種假說,把病因歸咎為患者是對於高頻電流聲敏感的人群。


人耳通常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20Hz到20000Hz之間,而有極少部分人能聽到高於頻率20000Hz的聲音。就像有的人能聽到顯像管發出略高於20000Hz的聲音,某些電磁波設備也可能發出高頻的電磁噪聲使這部分患者敏感。

 

雖然還沒能給電磁波過敏症定性,但在一些社會福利比較好的國家,就率先把它納入疾病的範疇。例如瑞典就成為第一個把電磁波過敏症視為殘疾的國家。另外,德國也承認這是一種疾病。


法國一位住在偏遠山區的39歲婦女,還因此獲得了巨額的殘疾補助。她自稱受到日常生活中電話的電磁波影響,向法院請求支付補助。


而儘管裁決並沒有正式把電磁波過敏症當作疾病,卻依然同意每個月給婦女支付800歐元(約6300元人民幣)作為殘疾津貼,為期三年。

 

當然了,在探究清楚病因之前,輿論都不應該對電磁波過敏症患者有過多的揣測和質疑。畢竟就算他們只是想找個藉口遠離現代社會的壓力和喧囂,也是值得被諒解的選擇啊。



1. Caitlin Dewey. Are 'WiFi allergies' a real thing? A quick guide to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The Washington Post,2015.09.01.2. Pagan Kennedy. The Land Where the Internet Ends. TheNew York Times, 2019.06.21.3. Gadget 'allergy': French woman wins disability grant.BBC News, 2015.08.27.4. Alison Nastasi. I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a Real Illness? GIZMODO, 2017.07.24.5. Nicholas Blincoe. Electrosensitivity: is technology killing us? Guardian, 2013.04.29.Caitlin Dewey. Are 'WiFi allergies' a real thing? A quick guide to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The Washington Post,2015.09.01.6. Pagan Kennedy. The Land Where the Internet Ends. TheNew York Times, 2019.06.21.7. Gadget 'allergy': French woman wins disability grant.BBC News, 2015.08.27.8. Alison Nastasi. I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a Real Illness? GIZMODO, 2017.07.24.9. Nicholas Blincoe. Electrosensitivity: is technology killing us? Guardian, 2013.04.29.


相關焦點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不少人飽受過敏問題的影響,花粉、塵蟎、飲食……都可能是元兇。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症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症」(EH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患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磁波與人體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的症狀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所謂的「電磁波過敏症」完全是一種心理疾病。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同時,因為外界的無線電磁波,他也只能呆在家中。電磁波過敏症到底是怎麼回事?42歲的勞埃德家住英國加的夫聖弗根,由於患病,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家中的沙發。為防止身體不適,他必須遠離電視、手機和CD播放機等電器。來訪者也不能將手機、手錶帶到屋裡。同時,因為不能使用加熱和照明設施,他只能通過燒開水來取暖。
  • 盤點 15歲少女因wifi過敏自殺,電磁過敏到底是什麼?
    電磁過敏症(EHS)是一種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所造成的生理失調疾病,會有神經與過敏的症狀,其症狀包含頭痛、臉腫脹、眼睛灼熱、頭暈、嘔吐、皮膚疹、身體虛弱、關節疼痛、肌肉疼痛、耳鳴、疲勞、下腹收縮痛、心律不整、心臟跳動不規則、呼吸困難、有些個案甚至出現中風、沮喪、慌張、精神無法集中、平衡感失調、肌肉抽筋、記憶力減退、淺眠等症狀,重者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致癌的機率。
  • 對WiFi過敏,不能使用電子產品,一生住在深山「隔離」
    世界上有一群人一輩子都無法使用網絡,因為他們對wifi過敏!更準確地說,他們對電磁波過敏!2012年,曾有報導稱法國有兩位對電磁波過敏的女性在一個山洞內"避難",洞口外還設有"禁止行動電話"的醒目字樣。
  • wifi和光都是電磁波,為什麼光不能取代wifi?
    wifi早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和使用了。作為電磁波,光和wifi都具有傳輸信息的能力,為什麼wifi不能被光取代呢?GHz,其波長大約幾到幾十釐米,根據衍射的原理,電磁波遇到跟自己波長差不多的物體時,就會改變傳播的方向和振幅,而我們平時使用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在其波長範圍內,因此這些物品對於wifi的傳播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對WiFi過敏是怎樣一種體驗?世界上真有這樣的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9日報導,英國女子蕾切爾• 欣克斯(Rachel Hinks)今年44歲,10年前她還是兒童醫院的遊戲療法治療師,因為對Wi-Fi 過敏,不得不辭掉工作,從西薩塞克斯郡的奇切斯特搬到離家230公裡之外的威爾斯山谷。欣克斯聲稱自己患有電磁波過敏症,網絡中心和手機信號塔發出的信號會引起頭疼、頭暈、心悸。
  • 對WiFi過敏可能和心理作用有關(圖)
    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條新聞,一位孕婦懷孕後,因擔心WiFi輻射徹夜難眠,草木皆兵,每晚休息前孕婦家人都要樓上樓下挨戶要求關閉WiFi,以免對腹中胎兒產生影響。醫生事後解釋稱,由無線路由器發射的WiFi功率不大,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 盤點各種奇葩過敏經歷,有人竟然對錢過敏?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都用紙幣啦,硬幣很少用,應該很少人會再對「錢」過敏了吧?不一定喔,因為紙幣是用各種類型的油墨印刷而成,這些油墨來自於多種植物,它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同樣會導致皮炎發生。接個吻也會過敏?還讓不讓人好好談戀愛啦?這倒也不必如此驚慌,對「接吻」過敏,出現瘙癢、紅腫過敏反應,實質上是對唾液過敏罷了。而且,神奇的是,你可能只對特定的人的唾液過敏~(遇到這樣的伴侶是不是天生不合?)
  • 光和WiFi信號都是電磁波,光可以用凸透鏡聚焦,WIFI信號可以嗎?
    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概念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說的光其實指的就是某一段特殊的電磁波,由於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這一段頻率的電磁波,因此,這部分電磁波能夠被我們的人眼所見到,於是我們稱之為「可見光」,而人類所看見的光僅僅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 女子對WiFi過敏,辭掉工作逃鄉下睡茅屋 網友:我剛好相反
    女子對WiFi過敏,辭掉工作逃鄉下睡茅屋 網友:我剛好相反 站長之家(Chinaz.com)註:海鮮過敏、花生過敏、花粉過敏等都是常見的一些症狀。
  • 女子得電磁波過敏症 用手機超10分鐘腳趾就發黑
    因為她自稱得了「電磁波過敏症」。一接觸信號 渾身就難受「只要一接觸信號,我渾身就灼熱得難以忍受。」小月(化名)說,最嚴重時,只要用手機超過10分鐘,腳指頭從下往上會一直黑到小腿部位。小月是一名中醫醫生,兒子念大學,原本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可近年來,因為這個特殊的症狀,使她的生活遭遇諸多不便和困擾。
  • 英國15歲少女對WiFi過敏上吊自殺 WiFi過敏症狀一覽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電磁波過敏症給其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當地政府考慮為其專門預備適宜的住處。如果上述案例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甚至以為是「假新聞」,那下面這則報導或許會引起你對電磁波過敏症這種新型疾病的關注。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英國地區一名家長指責學校罔顧其女兒病情不願移除校內WiFi,間接導致其女兒上吊自殺。
  • 英國男子對電磁波過敏 電子設備普及寸步難行(圖)
    原標題:英國男子對電磁波過敏 電子設備普及寸步難行(圖) 勞埃德被困在家中的沙發床上,無法使用電子設備供暖或照明。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6日報導,英國加地夫(Cardiff)市聖法根斯 (St Fagans)地區42歲男子彼得·勞埃德(Peter Lloyd)患有電磁波過敏症,幾乎無法使用任何電子設備,包括電視、手機、CD播放機等,那會引起他強烈反應。   勞埃德甚至不敢出屋,以免不小心靠近Wi-Fi網絡。勞埃德的房間裡只有沙發,探訪他的人不得不將手機和手錶等物放在房外。
  • 【過敏系列】過敏症狀有哪些,你都了解嗎?
    過敏症狀除了最常見的「癢」之外,對花粉、寵物過敏的人,可能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引發哮喘;食物過敏,則可能會引起口唇水腫、皮膚起疙瘩,嚴重的會氣喘甚至休克;塵蟎過敏,則可能出現連續打噴嚏和流大量清水鼻涕的症狀,嚴重時也會胸悶氣急。很多疾病包括哮喘、鼻炎、溼疹、蕁麻疹、結膜炎等,都可能與過敏有關。
  • 「科學」流言榜:真有「電磁波過敏症」嗎?
    從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我國鈾煤的鈾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天然鈾到處都存在,空氣、土壤、水及建材裡都有。鈾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電廠對排放物都會進行除塵、脫硫脫硝,就是真的有,也是留在燃燒殘渣裡,進入空氣中很微量。流言2空氣淨化器能有效淨化PM2.5?
  • 自己製作wifi信號放大器有用嗎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近日,網上瘋傳用易拉罐制wifi信號放大器。這個「山寨版」的wifi信號放大器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自己買來裝的不靠譜,本人由於受垃圾聯通迫害不得已在淘寶買了個信號放大器980的,按照說明安裝好,有隔牆。
  • 它們的輻射形式是不是電磁波?
    很多朋友應該聽到過一些專家有這樣的說法:我們周邊所有物體都能產生輻射!這個說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雖然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而有些人勉強相信了以後,又會問,這些物體產生的輻射是電磁波嗎?尤其是紫外線以後的那幾個電磁波,都是高能電磁波,也叫電離輻射!它們能導致基因突變,誘發癌症!那我們所說的每個物體都有輻射是指什麼呢?首先,所有物體都會輻射紅外光!溫度比環境高的物體輻射紅外光更多,所以在夜視鏡下很容易被看到!暖氣片之所以能讓人感覺到熱,就是因為輻射的熱量被人體吸收了而已!其他熱的物體也是一樣!
  • WiFi信號可以穿牆而可見光卻不能—是真的嗎?
    我們知道WiFi信號屬於微波的一種,與無線電波、可見光、X射線及γ射線都統稱為電磁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明什麼是電磁波及電磁波的性質,再逐個分解wifi信號與可見光都有哪些區別,從而確定命題的真偽。 一、電磁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電磁波是能量的一種,凡是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釋出電磁波。
  • 那些對電子產品和 WiFi 過敏的人,整個人生被「隔離」
    可是世界上有一群人,幾乎與網際網路服務和智慧型手機無緣,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基礎設施落後偏遠地區,而是他們患上了一種對電磁場過敏的病,一旦靠近電子產品或者處於 WiFi 的環境,就會出現嚴重的生理不適。據外媒報導,在 2015 年曾有一名 15 歲的英國少女 Jenny Fry 因為對 WiFi 過敏而自殺,在自殺前的兩年裡,Jenny 一直頭痛和失眠,到醫院多次就診都無法改善,最後父母認為 Jenny 是患上了「電磁輻射超敏反應」。
  •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未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發現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但是依舊有很多科學家堅信,在宇宙當中是存在地外生命的,畢竟,在億萬顆星球當中,如果說只有人類這一高等智慧生命體存在,這似乎有些太不合乎常理了,如果宇宙當中真的有更為高級的外星文明,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他們的身影呢?兩年來為了尋找他們科學家們付出的努力並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