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皮膚過敏是非常常見的。皮膚過敏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生命危險。
過敏又稱「變態反應」,是身體受一種或多種物質(也稱過敏原)刺激後引起的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過敏發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大多數情況下過敏反應並不嚴重,但有時也可能發生致命的過敏性休克。
過敏反應發生必須有兩個條件:過敏體質和接觸過敏原。過敏原有上千種,主要分為幾大類:花粉、吸入性過敏原(如塵蟎、動物毛等)、食入性過敏原(如海鮮、奶製品等)、接觸性過敏原(如染髮劑、化妝品等)和注入性過敏原(如蚊蟲叮咬等)。世界衛生組織將過敏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列為四大多發常見疑難病。
過敏症狀除了最常見的「癢」之外,對花粉、寵物過敏的人,可能還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引發哮喘;食物過敏,則可能會引起口唇水腫、皮膚起疙瘩,嚴重的會氣喘甚至休克;塵蟎過敏,則可能出現連續打噴嚏和流大量清水鼻涕的症狀,嚴重時也會胸悶氣急。很多疾病包括哮喘、鼻炎、溼疹、蕁麻疹、結膜炎等,都可能與過敏有關。
2017年,美國《預防》雜誌還盤點了過敏帶來的一些症狀及應對方法:
感覺下降。過敏導致鼻塞兩三天後,有些人會發現聽力有所下降,嘴裡沒味兒,也聞不出味道。這是因為鼻塞會給中耳帶來壓力,甚至造成積液,導致耳膜難以傳遞聲音。同時,鼻腔腫脹及鼻涕增多都會阻礙嗅覺傳感器工作,導致嗅覺下降。可使用鼻腔類固醇噴劑或抗組胺藥來應對。
腹痛。過敏導致鼻涕和痰增多,可能會誤吞下去,若吞下的量較多,就會腹痛。可使用鼻腔類固醇噴劑或服用抗組胺藥減輕過敏,減少鼻涕生成;還可用鹽水清洗鼻腔。
牙齒敏感。牙齒不適,通常表現為上磨牙疼痛,或對涼東西敏感。這是過敏造成的鼻竇充血壓迫神經導致的,可用鼻腔類固醇噴劑緩解。
流鼻血。過敏導致的炎症、打噴嚏等都可引起流鼻血。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挖鼻孔,可在夜間擦拭鹽水、鼻腔凝膠,保持鼻腔溼潤,或諮詢醫生,使用類固醇類藥物消炎。
另外,還有一些現代生活方式造成的過敏,這些過敏甚至需要過敏症患者等環境病變者遠離社會,去過一段時間的「隔離生活」。如:化學物質過敏症等環境過敏症,他們的過敏原是各種化學製劑、合成纖維或電磁波等生活必需品,患者容易出現肌肉疼痛、偏頭痛、起疹子、噁心、眩暈等症狀,但有些醫生不認為這是病,而是把它歸為「帶有身體症狀的心理社會狀況」。患者往往因此找不到能解決問題的藥物。
曾有報導,為了能緩解化學物質過敏症,一些患者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斯諾弗萊克的沙漠小鎮過著「遠離塵世」的生活。那裡沒有接入電網,沒有Wi-Fi,生活方式相當「原始」,阻斷了人們接觸各種化學製劑、合成纖維或電磁波的機會,從而達到「防過敏」效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李浩 [責任編輯: 蘆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