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陸生肉食性動物,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雖然名字看起來很像是犬科動物,但是實際上它是單獨的一個科,為鬣狗科,該科一共有4屬4種,分別是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和土狼,我們常說的鬣狗一般代指斑鬣狗,它是所有鬣狗裡面體型最大、實力最強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非洲二哥」,比起其他三種鬣狗來說,都要強悍許多。
斑鬣狗體長約95-160釐米,體重約40-86千克,一般來說,在動物裡面,雄性都要比雌性大很多的,但是斑鬣狗裡面卻是反過來的,雌性比雄性明顯大很多,這個體型差有時候能夠超過20%。全身毛色為土黃或棕黃色,帶有褐色的斑點,但是與豹子等貓科動物的斑點有很大的差別。有些鬣狗可能會在後頸或背部長出鬃毛,有些又沒有,所以這個特點不是絕對的。
鬣狗是典型的群居動物,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成群活動,一個大型的鬣狗群大約有80頭左右,小型的話可能只有十幾頭。雖說雌性鬣狗體型比雄性大,但是如果按兇猛程度來排序的話,雄性要靠前許多,它們十分兇悍,成群結隊的時候能夠捕食斑馬、角馬等大型的食草動物,有時候也能夠跟獅群抗衡。在非洲大草原上,經常可以看到鬣狗跟豹子、獅子等食肉動物搶食。
說起鬣狗,我們第一反應就是不屑,總覺得它們是食腐的,實際上鬣狗是機會主義者,它們為了生存下去,的確會食腐,而且經常食,但是如果從食物來源佔比上看的話,它們也是精通於捕獵的一族,鬣狗大部分的食物來源都來自於捕獵,所以它也並非像我們想像得那樣。另外,鬣狗在捕獵的時候有一招相當「猥瑣」的招數,那就是襲擊動物「後門」,這也是人們看不起它的原因之一。
鬣狗雖然群居,但是其結構並沒有像狼群那樣緊密,大多數時候都是單獨行動的,但是當幾頭鬣狗碰到一起的時候,有理所當然地在一起。當一頭鬣狗發現食物,或者見到獅子火其他動物捕獲到食物,恰巧被它看見的話,鬣狗能夠通過獨特的叫聲呼喚附近的同伴前來幫忙。鬣狗捕食時,會根據現場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有時一哄而上,有時採取遊擊戰。
鬣狗群的領導是一頭個體最大的雌性,我們一般稱這頭雌鬣狗為鬣狗女王,它領導並且支配著整個族群,享有最高的地位。鬣狗群之間等級制度是十分嚴格的,一般來說鬣狗女王最高貴,其次是幼崽,地位最低的是雄性鬣狗。另外,為了防止近親繁殖等現象發生,雄性鬣狗在2歲的時候就會離開自己的族群,去加入另外一個鬣狗群,而別的鬣狗群出走的雄性,又會來到自己所在的群裡面,這樣就完成了不同群之間的血液交換。
畢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所以鬣狗種群之間很少有內鬥的事情發生,即便是有內鬥了,其爭執也不大,不會說像狼群一樣,相互下死手。而且如果兩頭鬣狗打得確實比較激烈,那麼此時鬣狗女王就會出面制止,只要它一出面,內鬥馬上停止。另外,即便是兩個不同群體的鬣狗,也很少發生爭執,即便發生了爭執,鬣狗女王還是出面制止,並不會說偏袒自己群裡面的成員。
或許鬣狗作為一種實力遠不如獅子、花豹的猛獸,卻能夠在非洲大草原上,很大程度都依賴於它們這種族群意識,因為它們有一個很好的「女王大人」,所以內鬥消耗比較少,當與獅子等猛獸對抗的時候,所有成員又會並肩作戰如同一堵牆一樣,集體向獅群發動進攻,表現得比狼群還要團結。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鬣狗群才能成為繼獅群之後,草原上另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群體。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