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說起非洲大草原上的強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獅子,的確,獅子擁有「草原之王」的稱號,兇猛強大且群居,配得上「強者」的稱號,但是今天我要提到的主角卻不是它,而是與獅子生活在同一片大陸上的猛獸:斑鬣狗。
提起斑鬣狗,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都不是很好,瘮人的叫聲、低顏值的外表、兇殘的捕食方式等等,都給人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人們對斑鬣狗的許多看法,都是帶有成見,或者說乾脆就是錯的。
比如說斑鬣狗食腐,給人一種「清道夫」的感覺,但是實際上斑鬣狗是一種積極的捕食者,生活在不同區域裡面的6個亞種的斑鬣狗,雖然會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腐肉佔據總食物來源的不同比例,但是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斑鬣狗,都在積極捕獵,且首選的獵物大多數都是體型中等偏上的。
成年的斑鬣狗一頓能夠吃掉14.5千克的肉,進食速度很快,野生動植物專家漢斯·克魯克對斑鬣狗進行了長達7年的研究,發現它們所捕食的獵物並不比獅子少,靠「撿漏」是吃不飽的。
出生即「最強」
網絡上將斑鬣狗稱之為「非洲二哥」,意思很明確,就是除了獅子之外,斑鬣狗就是草原上最強的存在,所以也能夠配得上「強者」的稱號。這並不誇張,事實上斑鬣狗從小走的就是精英路線,尤其是那些地位比較高的雌性斑鬣狗,更是超強悍的存在。
在當今一些柔弱女孩逛街提點重物就標榜自己是「女漢子」的時代,放眼動物世界,雌斑鬣狗才是真正作為「女漢子」的存在,它從出生時就註定了是「最強」。
大多數動物,雖然成年時體型會很龐大,比如老虎、獅子、大熊貓等,但是它們剛出生時就特別小,而斑鬣狗幼崽出生時就高達1-1.6千克,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獅子幼崽體重的兩倍。
這還不算,比如大多數犬科動物剛出生時眼睛是沒有睜開的,要到10-16天後才慢慢睜開眼睛看世界,所以別說有攻擊力了,就連防禦力都沒有,而斑鬣狗出生時就已經開眼了,且牙齒完全長成,同性別的幼崽會相互撕咬打鬥,咬死咬傷都是常有的事情。
如此這般一對比,斑鬣狗剛出生就已經在起跑線上超過了大多數動物幼崽了,說是「最強」也不為過。
「最優質」的母乳資源
有研究發現,斑鬣狗的母乳非常有營養,脂肪含量14.1%,排陸地食肉動物中第二的位置,而蛋白質含量則是陸地食肉動物中最高的,佔比達到了14.9%,所以斑鬣狗幼崽一出生時就能夠獲得最優質的食物資源,而且這一喝就是一年多。
小獅子在6、7個月大的時候就斷奶了,小老虎在5、6個月時斷奶,而斑鬣狗一直到12-16個月才會斷奶,這在大多數動物哺乳期都較為短的情況下,斑鬣狗再一次在領跑前面。
出生即「最強」,之後又有「最優質」的母乳資源,到底是什麼讓斑鬣狗幼崽擁有如此多的優勢?難道它們是「天選之子」?其實這或許跟斑鬣狗的生理構造及繁殖難度相關,畢竟「生孩子」不容易,那就必須保證每一個後代都是最優秀的!
雌斑鬣狗長了一個很像雄性的生殖器,所以導致了它在生育時非常困難,有研究表明大約有10%初次生育的雌斑鬣狗會因難產而亡,而許多人工飼養的雌斑鬣狗,初次生育的胎兒則是死胎,原因就是分娩時間過長,導致胎兒窒息。
因為生育困難,所以斑鬣狗並不多生,每一胎大約產子1-2隻,多數為2隻,這也是為何斑鬣狗幼崽一出生時體重就「異於常人」的原因,畢竟生產的風險那麼大,倒不如集中資源培養最優質的胎兒,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精英育兒路線。
「最兇悍」的性格養成
非洲的「平頭哥」蜜獾之所以會有那麼大的名氣,倒不是它的實力有多厲害,而是它性格超兇,「有仇必報」、「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這些都是網友對它的印象。
事實上在野生動物中,兇悍的性格有時候在戰鬥中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走精英育兒路線的斑鬣狗,必然不會少了這一方面的培養。然而事實上,人家斑鬣狗早在懷孕階段就已經開始為這方面性格的養成做準備了。
有人說鬣狗女王的地位是世襲或者繼承的,其實這種看法說正確也行,說錯誤也行。雌斑鬣狗之所以會有一個類似於雄性的生殖器,主要是因為母斑鬣狗在懷孕時就讓幼崽處於高濃度雄性激素的環境下,不過也因為這樣,影響了斑鬣狗的性格,使得雌斑鬣狗也變得更加強悍。
很多人會問:「那麼雄斑鬣狗豈不是更兇猛了」?事實上卻相反,因為雌斑鬣狗獨特的生殖器構造,必須要雌斑鬣狗配合才能正常的交配,所以那些具有兇猛性格的雄斑鬣狗並不吃香,反而那些溫順,會討好雌性的雄斑鬣狗才更容易獲得交配權。
鬣狗女王在懷孕時給幼崽提供的雄性激素濃度更高,所以它的後代會表現得更加兇猛強壯,那麼日後「繼承王位」就會有更大的優勢,這也是為何看起來鬣狗女王會是世襲的緣故。
前面說過,小斑鬣狗一出生就具備了攻擊能力,胎兒之間會相互打鬥,事實上有25%的死亡率是因胎兒相互打鬥導致的,因為對於小斑鬣狗來說,剔除了一個競爭者,自己就能從母斑鬣狗那裡獲得全部的資源優勢,這樣自己就能生長得更快、更強壯。
另外,在斑鬣狗群體中,母斑鬣狗的社會地位,會直接映射到它幼崽的身上,也就是說幼崽一出生到成年時的這個階段,不管是雄性還是雌性的幼崽,其在群體裡面的社會地位都跟母親一樣。所以小斑鬣狗能夠兇那些體型比自己大,但地位沒自己母親高的成年斑鬣狗,這對於其兇悍性格的養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避免缺陷的「雄性出走」機制
古時候提倡親上加親,但如今我們都知道近親繁殖危害,而在動物世界中,每一個物種都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避免近親繁殖的機制,比如老虎的雄性幼崽遠離母親而居,而對於斑鬣狗來說,「雄性出走」就是它們避免近親繁殖的機制。
鬣狗群裡面的雄性幼崽,在2歲的時候就會離開自己的群,去尋找新的鬣狗群加入進去,而原先的那個鬣狗群,則會接納新的雄斑鬣狗進來,如此達到了換血的目的。
從這種機制上看,想必大家多多少少也明白了為何雄斑鬣狗地位最低了,除了體型、需要討好雌斑鬣狗之外,還因為一個鬣狗群裡面,大多數雌性相互之間都有血緣關係,血親越多,地位當然越高,而雄性斑鬣狗作為「外來人口」,地位自然沒有雌性高。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給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