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看過《獅子王》的小夥伴
想必對下面這張圖不會陌生。
圖中的動物正是
讓辛巴頭疼的「冤家」——斑鬣狗!!!
名片
斑鬣狗(學名:Crocutacrocuta),體型較大,體高90~126釐米,體重45~72千克。耳形圓,全身淡黃褐色,襯有棕黑色的斑點或花紋;背上無鬣毛。成群活動,營獵食生活。性較兇狠,富進攻性。斑鬣狗分布在非洲大部分地區,其中以衣索比亞最多。它們生活在熱帶稀疏草原地帶,有時也出沒在沙漠地區。
沒有獅子那樣威風凜凜,
也不會像蜜獾一樣無所畏懼,
《獅子王》裡所展現的
鬣狗陰狠毒辣、無惡不作,
可謂是十足的「惡棍」!
搶別人食物的「小人」?
以前的電視紀錄片,往往只拍攝到鬣狗從獅子嘴裡搶食,而其實呢?搶食,是草原食肉動物再尋常不過的獲得食物的方法,鬣狗有時固然會搶奪獅子的獵物,而獅子也非常喜歡搶奪鬣狗和獵豹的獵物,這取決於當時力量的差距。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勞動成果,鬣狗把剛剛死去的疣豬拖到深草叢中,獨自盡情享用。
鬣狗們也有自己的社會分工,有自己的「國土」,還有一整套成功的作戰方式。它們集體作戰的方式近乎人類的圍獵,採取衝散-分割-包圍-確定目標-襲擊的方式,統籌安排得很科學,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此外,鬣狗的單兵作戰也很英勇,它擁有強勁的大顎和尖如利刃的牙齒,一旦咬住獵物的要害,絕不撒嘴,直至獵物因窒息或失血過多而死亡。曾有人這樣形容鬣狗的大顎和牙齒:「它們的配合,簡直能把石頭咬出血來」。
儘管擁有這樣的武器,但鬣狗單兵作戰的機會還是比較少,成功率也遠沒有集團作戰那麼高。而不少動物學家們觀察到,大多數單兵作戰的案例,都是由雌性來完成的。儘管目前還沒有什麼確切的結論,但我們可以猜測,這應該與其龐大的體型、過高的雄激素水平與一個統治者所擁有的極強自信心有關。
「女漢子」統領族群?
每一個斑鬣狗族群,都是一個母系社會,為首的是一頭地位十分顯赫的老母親,以下是族群中所有生育過的雌鬣狗,而地位最高的雄性斑鬣狗要排在她們的後面,無論是進食還是一般性社交,他們都要對她們表現得十分的謙恭、馴服才行。而這群地位顯赫的母親們統治族群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行為和性格絕對「男性化」,廝打和啃咬是制服這群「臭小子」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統治雄性,光靠有「女漢子」的勇氣和性格是遠遠不行的。要使得每一次過招兒都能在絕對優勢上壓倒對方,還得有更勝一籌的法寶才行。這招就是——大量分泌雄激素。在雄激素的刺激下,這些「女漢子」們變得急躁易怒,點火兒就著,打起架來,特別勇猛頑強,而本就在族群中地位低下的雄性,是絕不敢跟這些「女漢子」們硬拼的。所以,過量分泌「興奮劑」——雄激素來使自己變得兇猛,是「女漢子」更有效的「必殺技」。
為了要更為徹底地戰勝雄性,把統治地位穩穩噹噹地傳下去,「女漢子」們還拿出了更為極端的做法——「變性」!注意,這個變性是加了引號的,確切地說,應該叫「改變外觀,使之看起來更像雄性」。在東非,很多人類部族都流傳著「斑鬣狗是雌雄同體」的傳說。
這樣的傳說並不是沒有依據。因為,在外觀上,雌鬣狗與雄鬣狗很難分辨,不僅毛色相似,就連生殖器官看起來都是很相似的。這在哺乳動物世界裡堪稱「奇葩」。而更為有效的是,雌性還進化出了比雄性更為龐大的體型,在肯亞和坦尚尼亞,雄鬣狗一般體重35~50 千克,最大個體可長到50千克以上,而雌性的平均體重就在50千克以上,在南非或波札那,雌鬣狗則會長得更大,70千克上下的也不在少數。具備了這些「雄風」的「女漢子」們,在非洲大草原上帶著自己的族群橫掃一切,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