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動物中,鬣狗恐怕是最不被人喜歡的動物之一了,在人們看來:它們喜歡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獵物,是名副其實的「小偷」。
狡猾、骯髒、殘忍,往往是我們對鬣狗的印象。事實上,很多歷史名人也非常討厭鬣狗。比如說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稱鬣狗「是一種非常喜歡腐爛的屍體的動物」,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稱鬣狗是「懦弱和極度兇猛的奇異混合物」,甚至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對鬣狗的印象也是「糟透了」。就連在電影《獅子王》中,鬣狗都不忘了自黑一把。
在電影中,鬣狗不僅地位低,而且還滿肚子壞水、非常貪婪,好吃懶做,臭名昭著。
不僅如此,在非洲坦尚尼亞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如果有孩子出生在夜晚,而恰巧此時鬣狗在「哭泣」,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小偷。
事實上,我們都誤會鬣狗了,它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這麼不堪,甚至還為非洲草原的生態平衡,貢獻了不少的力量。首先,雖然鬣狗的名字中帶有「狗」字,但它們不屬於犬科。甚至相對於犬科,在基因上它們和貓科更為接近。
貓科動物不得了啊,老虎獅子豹子,哪個不是優秀的捕獵者?說到捕獵,曾幾何時,鬣狗家族是地球上最龐大的食肉目動物之一,它們曾經遍布整個亞歐非大陸,其中中鬣狗亞科恐鬣狗屬的巨鬣狗據推測足足有380公斤重,堪比灰熊的體型。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的鬣狗家族到如今只剩下了四個物種,分別是鬣狗亞科下的斑點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和土狼亞科下的土狼。
如今體型最大的鬣狗,要數斑點鬣狗了,作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廣泛的大型獵食動物,斑鬣狗可以說是獅子在草原上最大的敵人和競爭對手。
我們經常會從電影、紀錄片中看到鬣狗搶食別人獵物的情景,所以誤認為它們不擅長捕獵,但實際情況是,斑鬣狗是非洲大草原上捕食成功率位列第二的動物。它們具有超強的咬合力,能輕易咬碎獅子的骨骼,還有超強的耐力,以及效率很高的團隊合作能力。
早在20世紀70年代,動物學家就在非洲蓋倫蓋蒂大草原上研究了獅子和斑鬣狗的捕獵及搶食行為,結果發現,在被獅子和斑鬣狗共享的獵物中,有53%是斑鬣狗捕殺的。造成我們認為斑鬣狗搶奪獅子獵物的次數更多的原因,和人們普遍喜歡獅子而不喜歡斑鬣狗有很大關係:獅子搶奪斑鬣狗獵物的行為總是被人「視而不見」,而斑鬣狗搶奪獅子獵物的行為則總是被我們放大。
其實鬣狗,甚至連水中的火烈鳥它都能捕殺到。
不僅捕獵能力強,鬣狗還很聰明。作為群居動物,斑鬣狗有著龐大的族群,最多可以達到90個成員,而且由一隻雌性首領來領導族群,比如說《獅子王》中的鬣狗女王桑琪。由於群體過於龐大,因而斑鬣狗的社交能力更接近於靈長動物。
聰明得都不像鬣狗了!不僅如此,鬣狗不論多麼困難,都不會放棄家族中的老弱病殘!眾所周知,斑鬣狗的叫聲十分奇特,當它們在獵殺獵物或者和獅子競爭食物的時候,就會發出一種刺耳的聲音,這種聲音總讓人覺得是「傻笑」。莎士比亞就曾寫道:「我會像鬣狗一樣笑,當你傾向於睡覺時。」
其實,斑鬣狗並不是在「傻笑」,而是在通過聲音傳遞各種信息。斑鬣狗是社會性動物,它們需要各種叫聲來幫助成員之間的溝通,據研究,斑鬣狗可以發出10多種不同的聲音,每一種聲音都有不同的意義,這是在食肉動物中很少見的。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鬣狗,但是它在自然界中發揮的作用確實不容小覷的。除了常見的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以外,鬣狗還通過撿食各種動物的屍體,有效的減少了各種細菌傳播的機會。因此,鬣狗又被稱為非洲草原的「清道夫」。
另外,根據資料記載,鬣狗雖然捕獵能力很強,卻很少攻擊人類。相較於老虎獅子這些猛獸,鬣狗攻擊人類的概率會低很多。不僅如此,在奈及利亞,人們還組建了鬣狗歌舞團,一群人帶著一群鬣狗,領著幾隻狒狒,肩上扛著蟒蛇,走街串巷雜耍掙錢。
所以,即便是鬣狗長得不萌又很兇猛,我們人類也不應該因此偏愛獅子而嫌棄鬣狗。因為自然界中現存的這些動物,都是經歷了數百萬年的演化而留存的,那麼自然界這麼做,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人類,遠遠看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