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鬣狗的誤解,從莎士比亞起就開始了!

2020-11-25 秒聞視頻

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動物中,鬣狗恐怕是最不被人喜歡的動物之一了,在人們看來:它們喜歡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獵物,是名副其實的「小偷」。

狡猾、骯髒、殘忍,往往是我們對鬣狗的印象。事實上,很多歷史名人也非常討厭鬣狗。比如說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稱鬣狗「是一種非常喜歡腐爛的屍體的動物」,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稱鬣狗是「懦弱和極度兇猛的奇異混合物」,甚至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對鬣狗的印象也是「糟透了」。就連在電影《獅子王》中,鬣狗都不忘了自黑一把。

在電影中,鬣狗不僅地位低,而且還滿肚子壞水、非常貪婪,好吃懶做,臭名昭著。

不僅如此,在非洲坦尚尼亞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如果有孩子出生在夜晚,而恰巧此時鬣狗在「哭泣」,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小偷。

事實上,我們都誤會鬣狗了,它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這麼不堪,甚至還為非洲草原的生態平衡,貢獻了不少的力量。首先,雖然鬣狗的名字中帶有「狗」字,但它們不屬於犬科。甚至相對於犬科,在基因上它們和貓科更為接近。

貓科動物不得了啊,老虎獅子豹子,哪個不是優秀的捕獵者?說到捕獵,曾幾何時,鬣狗家族是地球上最龐大的食肉目動物之一,它們曾經遍布整個亞歐非大陸,其中中鬣狗亞科恐鬣狗屬的巨鬣狗據推測足足有380公斤重,堪比灰熊的體型。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的鬣狗家族到如今只剩下了四個物種,分別是鬣狗亞科下的斑點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和土狼亞科下的土狼。

如今體型最大的鬣狗,要數斑點鬣狗了,作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廣泛的大型獵食動物,斑鬣狗可以說是獅子在草原上最大的敵人和競爭對手。

我們經常會從電影、紀錄片中看到鬣狗搶食別人獵物的情景,所以誤認為它們不擅長捕獵,但實際情況是,斑鬣狗是非洲大草原上捕食成功率位列第二的動物。它們具有超強的咬合力,能輕易咬碎獅子的骨骼,還有超強的耐力,以及效率很高的團隊合作能力。

早在20世紀70年代,動物學家就在非洲蓋倫蓋蒂大草原上研究了獅子和斑鬣狗的捕獵及搶食行為,結果發現,在被獅子和斑鬣狗共享的獵物中,有53%是斑鬣狗捕殺的。造成我們認為斑鬣狗搶奪獅子獵物的次數更多的原因,和人們普遍喜歡獅子而不喜歡斑鬣狗有很大關係:獅子搶奪斑鬣狗獵物的行為總是被人「視而不見」,而斑鬣狗搶奪獅子獵物的行為則總是被我們放大。

其實鬣狗,甚至連水中的火烈鳥它都能捕殺到。

不僅捕獵能力強,鬣狗還很聰明。作為群居動物,斑鬣狗有著龐大的族群,最多可以達到90個成員,而且由一隻雌性首領來領導族群,比如說《獅子王》中的鬣狗女王桑琪。由於群體過於龐大,因而斑鬣狗的社交能力更接近於靈長動物。

聰明得都不像鬣狗了!不僅如此,鬣狗不論多麼困難,都不會放棄家族中的老弱病殘!眾所周知,斑鬣狗的叫聲十分奇特,當它們在獵殺獵物或者和獅子競爭食物的時候,就會發出一種刺耳的聲音,這種聲音總讓人覺得是「傻笑」。莎士比亞就曾寫道:「我會像鬣狗一樣笑,當你傾向於睡覺時。」

其實,斑鬣狗並不是在「傻笑」,而是在通過聲音傳遞各種信息。斑鬣狗是社會性動物,它們需要各種叫聲來幫助成員之間的溝通,據研究,斑鬣狗可以發出10多種不同的聲音,每一種聲音都有不同的意義,這是在食肉動物中很少見的。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鬣狗,但是它在自然界中發揮的作用確實不容小覷的。除了常見的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以外,鬣狗還通過撿食各種動物的屍體,有效的減少了各種細菌傳播的機會。因此,鬣狗又被稱為非洲草原的「清道夫」。

另外,根據資料記載,鬣狗雖然捕獵能力很強,卻很少攻擊人類。相較於老虎獅子這些猛獸,鬣狗攻擊人類的概率會低很多。不僅如此,在奈及利亞,人們還組建了鬣狗歌舞團,一群人帶著一群鬣狗,領著幾隻狒狒,肩上扛著蟒蛇,走街串巷雜耍掙錢。

所以,即便是鬣狗長得不萌又很兇猛,我們人類也不應該因此偏愛獅子而嫌棄鬣狗。因為自然界中現存的這些動物,都是經歷了數百萬年的演化而留存的,那麼自然界這麼做,一定有它的道理,我們人類,遠遠看著就好了!

相關焦點

  • 為何人們對鬣狗印象如此之差?其實大多只是誤解
    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印象:哪怕獅子老虎這些大型食肉動物再兇殘血腥,也基本上不會太讓人反感,相反個頭沒頭驢子大的鬣狗,反而是最招人恨的一種動物。人們之所以如此不待見鬣狗,大概是因為鬣狗的捕食方式太過殘忍,臭名昭著的"掏肛術"一用出來,獵物們往往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身體被一點點掏空,同時還要忍受劇烈的疼痛和對死亡的恐懼,可以說是不"人道"到了極點。再加上這種動物前高后低,反"常規"的體型和悽慘刺耳的叫聲,想讓人喜歡它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這種長得像鬣狗的「狼」,是白蟻的天敵,卻被很多人誤解!
    在非洲,有一些非常彪悍的人,他們喜歡在家裡養一些鬣狗作為寵物。但在很多人眼裡,鬣狗是非常殘忍而不要臉的動物。
  • 鬣狗"邪惡而可怕"?埃塞小城200年間鬣狗沒咬過人
    後來人們就在牆上打洞,然後把食物殘渣扔在洞裡,所以鬣狗就開始吃剩餘的食物而不再攻擊人類。哈拉爾族人稱,200年來再沒發生過鬣狗攻擊人類的事件。這座城市與鬣狗和平共處的歷史較為悠久。幾世紀前,這些動物還攻擊人類,有時甚至咬死鎮上的人。後來人們就在牆上打洞,然後把食物殘渣扔在洞裡,所以鬣狗就開始吃剩餘的食物而不再攻擊人類。哈拉爾族人稱,200年來再沒發生過鬣狗攻擊人類的事件。
  • 鬣狗不是犬科,它也愛乾淨,事實上關於鬣狗的這些傳聞都不是真的
    鬣狗不是犬科,它跟「貓」的親緣比「犬」近為了幫鬣狗撇清與犬科之間的關係,我們從食肉目講起,食肉目下級分犬型亞目和貓型亞目,犬科被分在犬型亞目下面,同類的還有小熊貓科、臭鼬科、鼬科、海象科、海獅科、海豹科、浣熊科和熊科;鬣狗科則被分到貓型亞目下面,同類的還有食蟻狸科、貓科、獴科、雙斑狸科以及靈貓科,所以從大類上面我們就已經看出來了
  • 鬣狗敢和一隻野狗搶食,一群野狗到來,嚇得鬣狗躲進水中夾起尾巴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群、鬣狗群、野狗群等這三大群體,總是相互搶奪食物的,這次在波札那恩加米蘭自然保護區內,就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頭鬣狗和一隻野狗正在搶一骨頭,都是不肯輕易鬆口。鬣狗和野狗都具有強大咬合力,可以咬碎獵物骨頭,所以儘管獵物只剩下一骨頭,這隻鬣狗和野狗都不會丟棄,都各自咬一邊,在進行拔河式拉鋸戰,誰搶贏,獵物就是誰的。鬣狗和野狗是一對「仇敵」,因為食物相近,都是群體狩獵,所以是食物鏈上競爭者,為了減少競爭者,它們如果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即使不是捕食對方,也會獵殺對方,有利於以後更容易獲得更多食物。
  • 朱生豪病中翻譯莎士比亞
    本文來源:譯博翻譯 轉自:安徽譯博翻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 威廉·莎士比亞是公認的最重要的英語作家之一,他的各類戲劇作品共有37部。在中國,莎士比亞是最為人們熟知的外國作家之一,並被人們親切地喚作「莎翁」。
  • 斑鬣狗的聲音之謎:能用來交流,也能自證身份
    網上有一張流傳度很廣的照片,照片的內容是一隻斑鬣狗咧著嘴露著牙,看起來就像是大笑一樣,在現實生活中斑鬣狗的確會經常做出這種動作,而且往往會伴隨著「嗤嗤」的笑聲,所以斑鬣狗也被人們稱為「笑鬣狗」。那麼這張表情的背後,是斑鬣狗真的在笑嗎?
  • 斑鬣狗:強大而聰明的社會性動物
    人們甚至提出了用心臟來作為衡量勇氣強弱的條件之一,將斑鬣狗與兔子、老鼠等我們已知明顯弱小而謹慎的動物混為一談,這對斑鬣狗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實際上它們是強大而聰明的捕食者。物種演化至今,鬣狗科算得上是「人丁凋零」了,一共就4屬4個物種,分別是: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與土狼,雖然這4種動物都能夠被稱之為鬣狗,但在我們的認知中,通常不會將土狼認為是鬣狗,它已經演化成一種食蟲的動物了。棕鬣狗、條紋鬣狗雖然比土狼要強許多,但是卻無法與強大的斑鬣狗相提並論,另外,人們常說的斑鬣狗是食腐動物,這是不對的,相對於它的這兩個「兄弟」,要少太多了。
  • 莎士比亞詳細介紹
    歷史學家喬治·斯蒂文森說,後人從這些文字資料中大概勾勒出莎士比亞的生 活軌跡:13歲時家道中落,此後輟學經商,22歲時前往倫敦,在劇院工作,後來成為演員和劇作家;1597年重返家鄉購置房產,度過人生最後時光。他雖受過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過大學。1582年,18歲 中,列舉莎士比亞35歲以前的劇作,稱讚他的喜劇、悲劇都「無與倫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他生前沒出版過自己的劇作。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當雄性斑鬣狗離開自己的種群,加入到別的種群中時,它要做的並不是狩獵,事實上,斑鬣狗狩獵的食物大多數是雌性斑鬣狗狩獵所得,雄性要做的事情就是討好雌性。 被誤解的斑鬣狗 很多人認為斑鬣狗是食腐動物,還經常搶奪獅子的獵物。
  • 鬣狗今天找到了便宜貨,可憐的角馬陷入泥沼,被鬣狗獵
    動物世界令人興奮,充滿未知,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動不幸的是,一隻角馬掉進了泥潭裡,沒能出來,他的同伴很無助。角馬無助地看著他的同伴,他該怎麼辦?想辦法救救我。遠處的兩隻鬣狗發現了這裡的情況,他們在心裡像高興一樣吃著蜂蜜,迅速趕到這裡,準備取出走投無路的牛羚的肛門,解除牛羚的痛苦。土狼來了,發現角馬死了。鬣狗已經準備好把死去的角馬拉出來享受輕鬆的食物。
  • 體型為斑鬣狗4倍大,勝過東北虎敢捕殺犀牛,是史上罕見的肉食者
    對於巨鬣狗的體型到底有多大,早期,科學家對它們的體型有所誤解,剛開始,對巨鬣狗的體重估計在210千克左右,但後來經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發現它們的體重被嚴重低估了,科學家認為它們的體重與一隻成年棕熊的體重相當,體重在380公斤以上,體重與東北虎相當,甚至勝過東北虎,體長超過3米,肩高120釐米以上。
  • 鬣狗與北美灰狼單打獨鬥,誰的勝算更大?為什麼?
    鬣狗許多人對鬣狗與北美灰狼一樣都充滿了誤解,首先鬣狗雖然名字裡有「狗」,但是它不是犬科動物,而是鬣狗科動物,並且雖然鬣狗科與犬科都是食肉目,但鬣狗其實與貓科動物的關係比犬科要近一些,畢竟鬣狗科和貓科都是貓型總科下的科。
  • 為什麼鬣狗能成為「非洲二哥」,是什麼原因鬣狗竟然可以獵殺大象
    鬣狗追捕大象大自然裡面,人們都知道一種動物的存在,鬣狗這種動物是非洲大陸上十分常見的群居食肉動物,唄網友戲稱「非洲二哥」,鬣狗體型似犬,後肢比前肢短,所以肩高而臀低,由於鬣狗後肢比前肢短,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勢特別奇怪難看。
  • 非洲草原上的鬣狗
    鬣狗非洲鬣狗的奔跑速度遠不能滿足它的狩獵需要,便慢慢淪落為食腐動物。在非洲大草原上,它們天天只能靠食獅群吃剩下的動物殘渣為生。如果發現一具死去多天已經腐亂的動物屍體,它們會不嫌惡臭地撲上前大口吞噬這些獅子老虎獵豹看不起的腐肉,因此養成了不勞而獲的習慣。
  • 總有人說鬣狗是貓科動物,此說法不對,須知貓型總科並不是指貓科
    斑鬣狗前肢發達後肢薄弱的身體構造令它完全沒有速度的優勢,不過它的心臟質量佔體重的1%,這個比例較大,使得斑鬣狗能夠有較強的耐力,而它的爪子短鈍,但爪墊寬厚,這樣的構造也有利於長時間行走而不會損傷腳掌,所以斑鬣狗雖然也是群體捕獵,但不同於狼群分工合作強力追逐的模式,斑鬣狗通常是靠耐力跟隨獵物,最終耗盡獵物大多力氣,然後才開始捕殺。
  • 鬣狗喜歡掏肛,如果遇到鬣狗,坐下來是否可以避免鬣狗的攻擊?
    有了獵槍,獵人又怎麼會害怕兇殘的獵物;有了各樣漁船,人們又怎麼會擔心捕捉不到想要的海洋生物。但是如果人類不能使用工具呢?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我們遇到了兇惡的鬣狗,我們何去何從?正面的對抗我們有多少的勝算,偷偷溜走我們又有多大的機率不會被發現?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鬣狗。
  • 角馬被鬣狗攻擊,因為角馬看不起鬣狗,結果被鬣狗活吃
    角馬被鬣狗攻擊,因為角馬看不起鬣狗,結果被鬣狗活吃文/某凡不過然雖如此,但地球還是要運轉,弱肉強食的場面還是在時刻上演著,並不因弱小的動物意志而轉移。或許在我們看來確實有些殘忍,但是從狩獵者的角度來看,自己不去狩獵就要面臨被餓死的命運,又有誰能同情他們呢?
  • 莎士比亞:從「下裡巴人」變為「陽春白雪」
    (作者:張劍)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與今天的莎士比亞有著很大的差別:當年的莎士比亞戲劇是大眾娛樂的手段,而不是今天的高雅藝術。莎士比亞創作那些戲劇也不是為了流芳百世,而是為了賺錢謀生。上演他作品的「環球劇場」是一個普通層次的劇場,票價相對低廉,觀眾也多是勞動人民。他們工作一天之後,到劇場中休閒娛樂,為精彩的故事喝彩,就像在酒吧飲酒一樣,獲得一種樂趣。
  • 鬣狗不是「狗」動物學分類上它到底屬於什麼?
    鬣狗被稱為非洲二哥,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老大鬣狗老二,它們的專有技能是掏肛門,第二個技能是團隊掏肛。這是鬣狗的捕獵方式,鬣狗也是唯一的一種在獵物尚未死亡就活吃的捕食者,那是相當殘忍的。鬣狗科有四屬四種,分別為斑鬣狗、條紋鬣狗、棕鬣狗、土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