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海水洶湧而來

2020-12-05 騰訊網

15年前的今天,

蘇門答臘島以北發生了裡氏9.3級地震,

隨後引發了巨大的海嘯,

據印度尼西亞衛生部稱,

此次災害共造成該國238945人死亡或失蹤。

「海嘯」,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

我們對它的了解大部分都來源於新聞報導:

強烈的地震、令人毛骨悚然的巨浪、

倒塌的房屋、驚慌失措的災民......

救援人員在印度尼西亞中部蘇拉威西島帕盧附近一家倒塌的旅館尋找倖存者

攝影: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由於大陸架寬廣而平緩,

渤海和東海的平均海深僅有幾十到數百米,

我國沒有發生過如此規模的海嘯。

慶幸的同時,

對這一災難的了解是必要的。

海嘯知識Q&A

01.海嘯是如何產生的?

印尼阿納喀拉喀託火山位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周圍環繞著一些小島。

供圖:GALLO IMAGES/ ORBITAL HORIZON/ COPERNICUS SENTINEL DATA 2018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

震級在芮氏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此外,火山爆發,水下或沿岸的山崩,

也可能引發海嘯,

即「一石激起千層浪」。

02.海嘯的形式有哪些?

2018年7月,印尼阿納喀拉喀託火山(Anak Krakatau)的一次噴發期間,巖漿從山體兩側流下。

攝影:EL GHAZALI/ BARCROFT MEDIA/ GETTY

一種是海水反常退潮,又席捲而來;

另外一種是海水陡漲,形成水牆,

伴隨巨響湧來,隨後驟然退去。

03.海水突然退去,留下很多魚蝦,應該去撿麼?

2004年,巨浪席捲班達亞齊城外的烏來利海灘,但2009年拍攝這張照片時,它再度成為了受歡迎的戶外消遣場所。

攝影:LIANNE MILTON

這是海嘯發生前的現象,

雖然壯觀,

但此時千萬不要看熱鬧,

應儘快離開海岸,向高處轉移。

04.海嘯來襲,一波巨浪湧過,就安全了?

印度尼西亞城市帕盧因災難而受損的橋梁。

MUHAMMAD ADIMAJA, ANTARA FOTO VIA REUTERS

海嘯是一系列的波浪,

第一波海浪可能不是最致命的,

直到海嘯結束,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

在此期間都非常危險。

05.如果海嘯發生時在船上,

該把船往哪裡開?

2018年印度尼西亞海嘯後,倖存者在帕盧街道上路過一艘漁船。

攝影:JEWEL SAMAD, AFP, GETTY IMAGES

錯誤姿勢:

回到港口或岸邊。

正確姿勢:

應該駛向深海區,

這裡相對於海岸更為安全。

06.如果不慎被海水衝走,應當:

2004年印度尼西亞海嘯發生後,班達亞齊的一位災民正在廢墟中尋找廢棄金屬。

攝影:RICCARDO VENTURI

儘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同時注意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

儘量不要遊泳,減少動作,

以防體內熱量過快散失,

能浮在水面隨波漂流即可。

07.遇到落水者,該如何施救?

把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

從後背按壓,將海水等吸入物排出。

用衣物等為其保溫,此外,

適量糖水可以幫助其補充水分與能量。

2004年12月26日,海嘯襲擊了印度尼西亞班達亞齊,海浪挾著一艘2600噸重的大船在內陸地區前行了近8公裡。災害過後,這艘船留在了市區,如今這片場地已被改建成了公園,同時也是海嘯紀念館。

攝影:LIANNE MILTON

水火無情,

在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

隨著科技的進步,

海嘯的預警,救災的技術可能會更高效,

但最為關鍵的,還是我們對它的了解。

未知的事物會帶來恐懼,

只有揭開面紗,

才可能有直視它的勇氣與機會,

才可能更加科學地面對災害。

相關焦點

  • 暖心文案|人潮洶湧,總有一個人是為你而來
    人潮洶湧,總有一個人是為你而來 There is always a man coming for you.在人世間時間長,他還是念念不忘的妥協深藏,可是卻有那樣一個人為我而來。
  • 碧綠的湖水搭配積雪的山,洶湧的海水在海面翻騰著,讓人感嘆
    洶湧的海水不停地在海面翻騰著,像精靈一般的舞蹈。讓人感嘆大海的雄偉。在這個美景的面前,怕是真正的藝術家也自愧不如吧,很多的人都說,要是能在旅途中看到這樣的景色真的是不虛此行了,在這樣的景色中,我們仔細看就會發現有許多的奇妙之處,對於這樣的景色,實在是讓人太過於喜歡了。這個玫紅色花朵看起來形狀非常別致,中間的花芯則是非常顯眼。
  • 大海退潮時,海水退到哪裡去了?海水的量有沒有變化?
    海水規律的早上漲起,傍晚退下。那麼問題就來了,大海退潮的水退到哪裡去了呢?最後會回到海裡去嗎?它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海中的每一次退潮仍然會回到海裡,白天的時候海水漲起來,就叫做潮。晚上的時候就換一個名字叫做汐,一般漲潮和落潮一天通常是會發生兩次。如果沒有漲潮也沒有落潮的時候那種狀態一般就叫做是平潮。
  •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海水的體積更是達到了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大概佔據了地球上總水量的97%。但是這麼多的海水,我們人類卻不能直接使用。因為海水特別的鹹,不進行蒸餾,是無法直接使用的。那麼這個海洋是從何而來?海洋擁有這麼多水,為什麼海水卻是鹹的?首先這個海洋到底來自哪裡呢?而根據我們人類科學家們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的水,是來自地球自己本身。
  • 洶湧洪流中的一棵小紅樹
    連續多日的大量降雨,滔滔洪水急速從上遊洶湧而來。滾滾的濁浪夾雜著泥沙很快地把河道中央的礁石淹沒。平日露出水面的礁石此刻已經無影無蹤,只有翻騰的黃水一遍又一遍衝刷而過。
  • 海水會漲也會退,退的海水回到哪裡去了?科學家:回到了這裡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對於大海都是有著很深的印象吧,大部分的海水都是比較洶湧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總是會看到一些平常但是仔細思考後卻不得其解的事情,就像大海的漲潮和退潮,關於這種性質的許多現象使人們感到非常神奇。例如,當我們平時走路去海灘時,我們可以看到海水的潮汐。大海可能是無盡的。什麼?海水不足時海水去了哪裡?
  • 震撼的火焰丹霞,景色不輸美國波浪谷,在靖邊感受巖石洶湧而來!
    經歷上億年的風吹雨打,外觀上呈現出一種蜿蜒的紋路,宛如一層層巖石的海浪洶湧地撲面而來。行走在其中下意識地就會放慢呼吸,因為那種如同浪花一般層層疊疊,一浪接著一浪的感覺仿佛就拍打在了心頭。與美國波浪谷的紅白相間不同,靖邊波浪谷是黃色的高原中一抹純粹的紅。它的紅也不是單調的,往往能夠在交錯間鉤織出更加複雜的圖案。
  • 大海漲潮時海水從何而來,退潮時海水又退往何方了?
    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在早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那海邊的海水就會」撲面而來「,而到了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海水就會不約而同的退去,這對於海洋來說就是漲潮和退潮的現象,那麼問題就來了,大自然為什麼會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出現和消失的現象呢?
  • 利用海水「滲透壓」發電
    日本自去年核電站發生事故後,就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更為安全的發電方式,利用海水「滲透壓」發電即是新近推出的一種。據悉,此新技術其實是利用了液體的滲透原理。當淡水和海水在一起時,由於淡水的鹽度大大低於海水,兩者就會發生物理滲透反應,即淡水向海水滲透,從而可能產生巨大的海水滲透壓,最後通過特別的設備即可形成水流推動水輪或渦輪機發出電力。
  • 社交群組水軍洶湧誰之禍?
    社交群組水軍洶湧,首先傷害的是法治化的市場秩序。法制日報消息稱,一個「職業吃貨」,不到4個月,在淘寶網下單4276筆,提起惡意退款訂單3896筆,退款成功3787筆,總計退款金額20餘萬元。類似這種無本錢無門檻「0擼」、威逼退款吃掉貨物的「職業行為」,不僅是網際網路中小賣家的夢魘,且已經傷害到法治環境之根本。社交群組水軍洶湧,對社會公共資源帶來的侵擾也不容小覷。
  • 15年前,人類發源地裂出了一個海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15年前,就在露西的故鄉東非大裂谷這兒裂開了一個新生的海洋。撰文 七君地球的外殼,也就是地殼是由眾多大型板塊構成的,它們有時相互碰撞,有時背道而馳。非洲東部就是3個板塊互相割裂遠離的地方。這三個板塊就是阿拉伯板塊、索馬利亞板塊和努比亞板塊。
  • 淡水魚在海水中不能存活,那黃河裡的魚最後都去哪了?看完長見識
    而淡水魚其實在海水中是不能存活的,它是不能適應鹽分那麼高的海水的,那麼淡水魚在海水中不能存活,那黃河裡的魚最後都去哪了?看完長見識。通常情況下來說淡水魚到達海裡是會直接死亡的。 而且魚類通常還會擁有一個洄遊的繁殖季,在這個季節裡,它們通常會奮力的往回走,因為它們需要到上遊去產卵,以保證小魚在出生之前,不會被衝走,而且黃河雖然很洶湧,但也不是所有的河段都那麼洶湧。
  • 地球上的「無底洞」,每天流入的海水達3萬噸,卻無法把它灌滿
    洞口瀕臨大海,每當海水高漲之時,洶湧的海水便會源源不斷地湧進洞中。人們曾經推測過,每天流進這個無底洞的海水高達3萬噸甚至超過3萬噸。即使每天都有大量的海水排山倒海般地流入洞中,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們發現這個無底洞好像永遠填不滿。
  • 劉德華肖央《人潮洶湧》劇組首次齊聚金雞電影節 有愛又有趣
    據悉,在電影《人潮洶湧》中,郭帆導演友情客串與劉德華上演對手戲妙不可言值得期待。當天,電影《人潮洶湧》的另一位領銜主演萬茜也特別錄製了VCR隔空為《人潮洶湧》與《流浪地球2》送上祝福。四位主創齊聚金雞電影節為郭帆導演打call,實現了兩部電影的破圈同框。
  • 世界之最:每年吸引15萬多遊客,25億年前形成的波浪巖!
    世界之最:每年吸引15萬多遊客,25億年前形成的波浪巖!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有各種奇觀讓我們嘆為觀止,有一些是天然形成的還有一些是人工後期建設的,而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巖石,被稱為「波浪巖」!只要一說到波浪巖,大家一定就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澳洲。
  • 科普少年說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我們都知道,海洋面積佔地球面積的71%,其中在全部水資源中只有不到3%淡水,其餘都是鹹鹹的海水。可是作為飲用水的只能是淡水,海水由於很鹹是無法飲用的。我們所食用的海鹽就是從海水中提取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那麼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這些鹽分究竟從何而來的呢?
  • 肖央《人潮洶湧》搭檔劉德華 華仔一人分飾多角
    肖央《人潮洶湧》搭檔劉德華 華仔一人分飾多角 時間:2020.01.08 來源:新快報 作者: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