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的路還長,不要把目光局限在電子類的領域,最好能接觸到其他自己專業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在學校就好好學習,多看看相關領域前沿的文章。電路基礎一定要有,數字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集成電路這三本必須要熟。電子技術入門容易精通難,很多人四年前在考慮要不要轉cs,最後沒轉成。原因就是電子學的太雜。不過電子好入門,希望你不要放棄。專業課沒有必要都學一遍,掌握基本的電路基礎就夠了。
給你一個比喻你可以理解一下,電子信息工程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學科,你能學習到所有電子科學研究的物理和工程方面的知識點,通信、電力、半導體、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proteus軟體操作都可以在其中涉及,但是學不完的。這是一個充滿著不確定性的學科,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方向,然後好好學。一個被動,一個主動,這是一個大方向,也是一個細分方向。電子信息工程應該會偏向電子類吧?有沒有這樣一種概念,不同的學校工學門類分類的不同,學的課也不同。有的學校學電路、電子線路、電子技術基礎,那沒得說,大學四年你要把這些學紮實,也有的學校學plc、單片機、嵌入式等,最後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向或者擅長的方向去確定。
但是大多數學校還是工學下的電子信息工程。我覺得如果想往計算機或者其他方向發展就偏向物理類多一些吧,反之電子科學裡大部分基礎課都不是傳統工科,你需要掌握其他方面的技能去提高你的能力或者深入其中研究如果不對電子信息感興趣,建議不要選這個。如果你感興趣,大學幾年可以吃吃喝喝,談個女朋友再一起專心致志的學習電子科學與技術更側重於電子電路設計如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射頻通信等,而電子技術更側重於電路基礎原理和通信技術,射頻電路,集成電路等。而且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很多大三大四還要學模擬,數字,集成電路等。
首先科班的說,數字電路就必須先精通,尤其是那門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基礎,數字電路設計,先把通信原理學好。其次,高頻電路有必要是必須要學會的。最後再選偏向電路設計比如什麼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微波技術,射頻電路等。其實兩個都有一門必學的課程就是物理學的微波,其他專業各選一個學就行了,畢竟專業課都太基礎了,很多東西需要積累和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學的。同專業水平有限,不過個人建議,目前大部分學校電子信息工程都是集成電路設計和封裝這兩大方向,但是目前不同學校都側重於集成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