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遊戲回歸,帶你了解不一樣的遊戲製作史,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著名的IP——《輻射》系列。
輻射(英語:Fallout)是黑島工作室與Interplay Entertainment公司開發與發行的一系列經典電腦角色扮演遊戲遊戲。雖然遊戲時間設定為22世紀,但故事背景和藝術風格深受20世紀50年代核恐慌的影響。首作發布於1997年,遊戲系列包括數個角色扮演遊戲版本,從1997年發行的《輻射》,1998年的《輻射2》,2008年的《輻射3》到2015年的《輻射4》,以及2010年的《輻射:新維加斯》。
那就讓我們就來看看這幾款遊戲吧。
戰爭,戰爭從未改變。
遊戲介紹
故事開始時間的100多年以前,在21世紀50年代,隨著世界石油存量持續減少而發生能源危機,進而引起國際關係緊張。世界局勢發生了一系列的劇變,包括歐洲與中東開戰,聯合國倒臺,美國發展出超級生化武器,兼併加拿大,中國為爭奪能源入侵阿拉斯加等,最終在2077年引起了大規模核戰爭,在2個小時內,大部分先進文明毀滅。戰期,美國成功的研製出核聚變能源。
至於核戰爭的起源,沒有人知道哪國首先使用核武器。《輻射2》中的美國總統理查森認定是中國先發射的核彈,但以他的立場,很難說這個答案是不情緒化的。另外,人工智慧角色「天網」(SkyNet),說核戰爭是人工智慧啟發的,因為它們覺得常規戰爭太無趣了,不過這個答案也屬一家之言,顯然不可盡信。經典的輻射作品對於核戰以前的歷史和常規戰爭的局勢提及甚少。
然而,Bethesda接手後的作品更傾向於說核戰前夕中國已瀕臨全線潰敗(提到上海,南京已淪陷於美軍,輻射4的開場新聞甚至說美軍已向北京推進),按照這樣的說法,明顯更傾向於說核戰爭是中國方面的「狗急跳牆」之舉,所以我們在遊戲的CG或者過程中,才會看見形似紅色的國旗。。。
遊戲系列
遊戲本身每一代的素質都較高,所以我儘量不劇透。
《輻射1》
《輻射1》出版於1997年,《輻射》的故事由2161年開始,發生在核戰後的加州南部。主角是一位13號避難所(Vault 13)居民。在這個13號避難所裡,控制水循環和抽水機器的淨水晶片發生了故障,沒有潔淨水源意味著避難所的滅亡。避難所唯一的希望是派出一名居民去未知的外界尋找晶片備件,主角即是被抽籤選中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他帶著很少的補給,一把手槍,一臺個人電腦和少量的彈藥來到荒野,唯一的線索只是另一座避難所—15號避難所的位置。
這裡我要說一下,遊戲在一開始被設計的時候,決定使用史蒂夫·傑克遜的「泛用無界角色扮演系統」規則,即一種基於點的角色創造系統,它給予了玩家在創造自己角色的設定和類別時以很高的自由度,從而在當代其他一些基於聲望等級升級制度和細節化設定的角色創造規則的競爭中獨樹一幟(也有可能還有比較核心的朋友記得龍與地下城二代設定)。
然而,為了為多種人之間創造差別,開發者們放棄了「泛用無界角色扮演系統」,而創造了一套自己的角色系統——SPECIAL 系統,它取自於這幾個單詞的開頭字母:力量(S),感知(P),體質(E),魅力(C),智力(I),敏捷(A),幸運(L)。添加了這些屬性後,角色也能夠學習技能(決定動作的成功率,比如開槍和撬鎖)和特技(可以讓角色實現一些他們喜歡的特殊的能力)了。
當然此系統也成功變為了黑島公司的王牌系統,此後的大量RPG遊戲沿用次系統並發揚光大,如我們熟悉的《博德之門》等。
《輻射2》
《輻射2》發行於1998年,引擎稍微更新一點,但圖形引擎部分幾乎完全沒有改變。劇情發生在2241年,大約《輻射》80年之後,《輻射2》的主角是原《輻射》主角的後代。一代主角在荒野上建立的村莊叫阿羅由。由於多年的乾旱,村子裡的雙頭牛大量死去,飲水缺乏,村莊即將滅亡。長老們選擇了一個年輕人去通過神殿的測試,之後給予他「獲選者」的稱號,並要求他去傳說中的13號避難所,尋找一臺名叫「伊甸園創造器」的工具箱。
遊戲體驗有了許多更新和改善,包括修改同伴的戰術和同伴升級。但是,對一代遊戲迷來說也有許多可疑的改變,如對流行文化在遊戲中使用數量激增(貓王雜誌,核子可樂等)。
幸運的是我們是成功引進了這款遊戲的。臺灣英特衛翻譯出版了此遊戲,正式譯名為《異塵餘生2》。1999年,臺資的第三波信息將異塵餘生2簡體中文版引入大陸,簡體版以英特衛版為基礎,因兩岸政治環境和用詞習慣不同,部分文字內容作了修改。此外,為配合出版審查,簡體中文版本屏蔽了高暴力選項,即角色的死亡方式不會以肢解,融化等暴力方式顯現,但此屏蔽可通過讀取未屏蔽遊戲存檔或使用非官方補丁予以解除(尤其是暴力的文字說明)。
《輻射3》
黑島工作室開發《輻射3》時,開發過程在2003年12月中斷。由於預算減少,Interplay解僱了所有電腦遊戲開發人員。所謂開發匿名為「範布倫計劃」,但是由於Interplay的破產,黑島工作室已經不在了。於是遊戲設計使用新的引擎、新的故事地點、新的交通方式、和改造的人物建立系統。
與《輻射2》不同,主角是另外一個從避難所逃出的人,因為自己的父親逃出了一個叫避難所101的地方,而避難所101的規定是:生在101,死也要在101,自然主角被避難所101的主管r追捕,於是主角在主管的女兒(也是朋友)的幫助下逃出了避難所101,開始尋找自己的父親,在核戰後的廢土上求生...
貝塞斯達軟體公司曾經宣布遊戲將利用Gamebryo遊戲引擎。2007年5月2日,《輻射3》的網站上線,顯示一些圖片和播放一首歌曲。6月5日,貝塞斯達軟體公司出版了第一片預告片。 2008年10月28日,《輻射3》正式發售。
但這個遊戲的輝煌則是在他的衍生遊戲《輻射:新維加斯》開始。
《輻射:新維加斯》
新維加斯並不是3的直接續作,但它的遊戲風格將與輻射3相同,一些參與過輻射開發的前黑島工作室成員將參與製作。遊戲背景設定在核毀滅後的拉斯維加斯,於2010年在PC、Xbox 360和PlayStation 3平臺上發售。
主角是一名信使,運送故事的關鍵物品——白金籌碼時於古德泉鎮被賓尼僱用的大汗幫捕捉。賓尼用手槍對準信差的頭開槍,然後把他埋葬。但信差沒有死,被古德泉鎮中謎一樣的機器人維克託救起。在尋找賓尼的過程中捲入新加州共和國、凱撒軍團、豪斯先生和其他眾多勢力之間的第二次胡佛水壩之戰。
這次遊戲拋棄三代,重返一代二代的歷史,並且加入我部分我們熟悉的NPC角色,使得遊戲的劇情走向和遊戲方式深受老玩家喜愛,而且他獨有的敘事風格也是絕對超越了輻射的第三代遊戲。
我挺喜歡這部遊戲的,各方面綜合都很強,絕對是超越了什麼《潛行者》等同類型的遊戲。
《輻射4》
2015年6月3日,Bethesda Softworks正式發布輻射4的預告片,同時開放《輻射4》官方網站,並在6月14日在E3遊戲展兩日前進行正式發布會,公布出發售日為111(11月10日2015年)。
遊戲開頭,是在核災爆發前的一個寧靜的午後(遊戲裡時間200年前,與前三代故事相同),在開場的和平序幕之後,核災將會爆發。玩家目暏核爆後,與伴侶和兒子踏進了避難所111,被員工騙進了「消毒倉」,原來那個是一個冷凍倉,主角被冷凍了一段時間後醒來,看見兩個人殺死自己的伴侶和搶走了自己的兒子,然後繼續冷藏。再次醒來後主角從避難所醒來,發現已經過了200年,向著核爆後的波士頓冒險,尋找自己的兒子,遊戲舞臺既由此開始。
這個我就不過多的讚譽了,畢竟離我們實在是太近了,但是我說個題外話,為什麼我玩這代這麼暈,是不是色調渲染的有問題啊,現在都沒通關真的煩死了。
遊戲採用了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另一條歷史進程:生活方式、審美和時尚為美國1940~1950年代的潮流,設計風格和科技發展則延續了那個年代對未來的設想。最終的整個輻射系列的世界觀都呈現了一種復古未來主義。在這個世界裡,科技發展到能製造雷射武器,操縱基因和能創造具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但都在1950年代的技術限制之內,比如隨處可見的原子能,真空管以及集成電路。
結語:
輻射系列從整體來說沒有太讓我們失望的地方,無論是老版的黑島公司帶給我們的一、二代,還是打折不要命的B社帶給我們的後續幾代,雖然幾代遊戲都有著比較常見但是就是會時常出現的bug。。。遊戲擁有完整的世界觀和要向玩家傳遞的東西,在這樣的世界冒險,更重要的我們的舉動會帶來怎麼樣的反應。
最後留下一個討論的問題,你最喜歡哪一部呢?或者這個遊戲哪裡最吸引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