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都是在腥風血雨中度過的,在每個時期內,各種農民起義、蠻族入侵、內部權益爭端所導致的大小戰爭此起彼伏。穿越者要想在古代叱吒風雲,戰爭話題肯定是避無可避的,既然避不了,那就搞個戰爭神器——望遠鏡來給自己一方創造先機吧!
※望遠鏡的歷史:
1608年(明朝末年)荷蘭眼鏡師機緣巧合用凹透鏡和凸透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次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自製了這種望遠鏡並應用於觀察天象,這種望遠鏡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此鏡優點是結構簡單,能直接成正像。
1611年,德國科學家克卜勒的光學著作中首先論述瞭望遠鏡,並於1615年首次製造出以凸透鏡為目鏡的望遠鏡,被稱為克卜勒望遠鏡.現代軍用望遠鏡、小型天文望遠鏡等專業級的望遠鏡都採用此種結構。
1672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明的反射式望遠鏡,多為大型座鏡所採用,在此不再贅述。
望遠鏡發明20年後由西方傳教士攜帶入我國。
※製作望遠鏡:
1、光學玻璃:就是更透光、更均勻的玻璃,現代光學玻璃已經不僅限於玻璃了,不過古代沒那個條件,選擇最好的玻璃也能應付,甚至很清澈的天然水晶也行!
PS:玻璃要造的更清楚,要選擇優質的石英砂做原料,再嚴格控制溫度和攪拌,使玻璃液達到高度均勻。至於添加化合物、稀土輔料,化學渣們就想想算了!
2、鏡片磨製:玻璃液倒模出成品後需要精緻的打磨,就算現代也是如此。雖然現代可以大量使用機器,但國內外最高精度的鏡片還是手動打磨的。打磨分為:粗磨、精磨、拋光三部,不過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有高超的水晶打磨和拋光技術,且古代水晶製品一直都有生產,想來古代擁有這方面的技術工匠,所以自己不會就交給古人來搗鼓吧!當然懂化學,那就更好了,我知道的「氧化鐵」就是一種玻璃拋光粉(現代的稀土製粉咱就不想了)。
▲春秋齊國水晶製品
3、望遠鏡的原理:
直接上圖吧,初中物理知識,忘了的就記下下面的圖,然後照實畫出來,各朝各代都有本土的物理學者的,給他們研究,不是什麼太難的理論!
4、望遠鏡的安裝:
懂了理論自然就知道望遠鏡是怎麼回事了,簡單的單筒望遠鏡——伽利略型望遠鏡和克卜勒型望遠鏡結構如下圖:
複雜的雙筒望遠鏡——屋脊稜鏡結構和保羅稜鏡結構如下圖:
※望遠鏡的作用:
1、軍事:在古代估計最重要的就是軍事上的使用了,行軍哨探還是兩軍對壘、排兵布陣都可以讓軍官的指揮如虎添翼。能料敵於先,從容應對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2、天文:這也不用細說了,伽利略製造第一臺望遠鏡就是偷窺土星的!
3、還有一個顯微鏡:構造不同,但原理相通,點名了思路就不難做出來!
4、觀鳥看戲:這擱古代估計不大可行了,因為這種神器肯定會管控的,而且造價高昂,哪能給你當玩具啊!
以上!穿越者又能記一大功了,隨便還在軍方露個臉!有了軍方勳貴的支持,至少大街上橫著走是沒問題的!單想活的滋潤,還是多關注我吧,更多穿越知識等待您!
PS: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