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連結看相關視頻:中山棒球推廣人閔璐:體育強則中國強
2019年7月20日上午10時,位於東升鎮的熊貓紀念球場,第二屆全國青少年運動會壘球比賽和2019年全國少年壘球錦標賽現場,珠海體校和揚州體校兩支壘球隊(壘球由棒球發展而來,規則相似,技術難度、運動劇烈程度低於棒球)在球場比賽正酣。觀眾席三樓的一間房裡,一位白髮老人正隔著玻璃全神貫注地觀看。「讓我再看一會兒。」面對記者,這位94歲的老人說。
安靜地看了一會兒,老人轉過頭誠懇地說:「在家鄉這麼漂亮的球場能看到這樣高水準的賽事,我真的非常激動。」這位一直心繫中山棒球發展的老人是中國棒球之父梁扶初的兒子、中國棒球元老梁友文。為了振興家鄉棒球事業,12年前,他隻身一人遠渡重洋從美國來到東升鎮義務執教,82歲的老人一教就是7年。之後,無論身在哪裡,他一心關注著家鄉棒球事業的發展。當初赤子之心播下的種子已生根發芽,社會力量的參與,推動東升鎮棒球正快速發展。「這裡的棒球從無到有,發展之快讓我震撼,中國棒球後繼有人,我可以放心了,此生無憾。」老人說。
1 結緣
家鄉棒球,我們來晚了
2006年,《中山日報》報導了一則中山東升高級中學成立棒球隊的消息,被梁友文在石岐的堂弟看到,轉告給了梁友文的三哥梁友德。在當時的中國棒球界,梁友德是知名的棒球元老,曾任亞洲棒球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棒球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棒球協會副主席等職,致力於青少年棒球普及工作。2007年,梁友文到北京探望身患重病的三哥並給他過生日,這也是兄弟倆的最後一次見面。
梁友德對弟弟說:「中山有了棒球隊,我身體不行了,你要好好幫助家鄉這支球隊,建立獨樹一幟的棒球隊伍。」梁友文知道這個消息也很激動,他對三哥說,「我們要建立獨樹一幟的新型隊伍。」他加了「新型」兩個字,想法很簡單,按照父親的理念,球隊不僅要技術水平高,還要有體育精神。三哥表示認同。
三哥的心願和囑託讓梁友文感到了責任和力量。在他的印象裡,父親的胸膛永遠激蕩著愛國情懷——父親當年在日本成立「中華少年棒球隊」,用棒球為中國人爭得尊嚴的;回國後成立「熊貓隊」推廣棒球,倡導「拼命追擊死纏到底」的熊貓精神……這些深深感染了梁氏兄弟。
在這之前,梁友文對中山只有模糊的概念。梁友文僅在一次家族聚會時在中山溫泉賓館呆了一晚。不過說起梁友文名字的由來,仿佛註定了他和中山不解的緣分。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當年4月,梁友文出生,作為中山先生的追隨者,父親借用「孫文」的名字也給他取名「文」字,飽含了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兒子的期望。
「梁家人在全國各地推廣棒球,卻把自己的家鄉漏掉了。」梁友文現在說起,仍有遺憾。2007年初,82歲的梁友文來到中山,開始了7年義務執教生涯,也為中山棒球開啟了新的發展徵程。當他站在家鄉的土地上看見孩子們揮棒時,常常想起父親,腦海裡總冒出那句話:家鄉棒球,我們來晚了。
2 執教
我願意做這頭拓荒牛
後面的故事聽上去非常簡單,其中的艱辛只有梁老能體會:一位年逾8旬的老人,告別在美國的親人,租住在東升鎮狹小的農民房裡,每天騎著一輛單車,到學校教孩子們棒球,一教就是7年……漸漸地,附近的居民都熟悉了在路上騎行的那個身影,學校的師生也熟悉了在操場上的那個身影。為了省錢,他自購發球器等設備,硬是從美國背到了東升。孩子們從對棒球毫無概念到逐漸喜歡,再到走出去參加國內外賽事,嶄露頭角。這背後,是梁友文在球場上無數遍地示範、講解……
如今在記者面前回憶那段艱苦的歲月,梁友文一臉孩童般的天真。隻身一人回國,從零開始推廣棒球,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極度簡單的生活、完全沒有基礎的學生、不為人理解的孤獨,這些都無法澆滅他內心升騰的熱情。梁友文對記者說:「我願意做這頭拓荒牛。」
對於這種性格,他的老伴最懂。陪同梁友文一同回國的老伴繆老對記者說,「他一生喜歡棒球,一生心繫祖國,他認定的事情一定會去做,並要努力做到最好。」繆老說,當年梁老也是這股勁頭,心無旁騖鑽研小提琴,成為了上海交響樂團二聲部首席。繆老拿出一個小本子說,這些年梁老回來中山23趟,有一年呆了300多天,有兩年各呆了200多天。跨越重陽的牽掛,讓她把這些記得格外清楚,「以前只知道他喜歡棒球,後來才發現他是球痴」。
3 傳承
體育道德比球技更重要
梁友文對記者說,父親始終提倡「教球先教人」,棒球運動不僅意味著精湛的技術、堅強不屈的鬥志,更意味著高尚的體育道德。「高尚的體育道德比精湛的球技更重要。」採訪過程中,他常常重複這句話。
梁友文回憶說,1980年,在天津舉行全國中學生棒球比賽,三哥梁友德執教的北京球隊和他執教的上海球隊相遇,此時上海隊無論輸贏都是第三名,北京隊勝則第一,輸則第四。有人悄悄跟梁友文說,不如輸球給三哥。比賽前一天,三哥找到梁友文說:「我們要聽爸爸的話,千萬不要這要做。比賽總有勝敗,我們要公平競爭。」類似這樣的故事,梁友文還記得不少。
東區中學校長謝柏芳曾在東升高級中學擔任校長多年,並創立了中山第一支棒球隊。與梁老的長期接觸,他也被梁老的精神感染,成了中山棒球運動的大力推動者、義務宣傳員。「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熊貓精神』的內涵是什麼?它是為國爭光的愛國情懷,是高超的戰術水平,是拼命追擊死纏到底的戰鬥意志,是勝要勝得漂亮、輸要輸得光榮的體育道德。所以學習棒球的意義不僅僅是打球,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謝柏芳的話讓梁友文不停地點頭。
正是在中山有很多這樣的「同道中人」,梁友文才覺得沒那麼孤單。在東升高中校門口不遠處,梁扶初的銅像矗立在教學樓門口。梁友文每次回來都會去那裡看看父親,「每次我都在心裡對他說,爸爸,現在您每天可以看到家鄉的孩子在球場打棒球了」。
4 夢想
一定會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看著球場上奮力拼搶的孩子們,梁友文非常專注,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眼前的這座國際化、高標準的熊貓紀念球場,是東升鎮棒球快速發展的縮影。如今,東升鎮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中山國際棒球小鎮」,是全國唯一以棒球為主題的特色小鎮,棒球運動在東升每所學校普及,高水平賽事在此雲集,棒球事業蓬勃發展。這是梁友文在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看到這些,梁友文說了兩個字:震撼!這些年,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梁老心裡只有中山的棒球,如今的快速發展,讓他倍感欣慰。當初的付出如同播下了一顆火種,如今漸成燎原之勢,他很欣慰沒有辜負父親和三哥的希望。
採訪當天下午,梁友文來到東升高中看望父親,恰好碰到了剛結束比賽的來自上海閔行四中的女子壘球隊。巧合的是,2001年,隔斷半個世紀的「熊貓杯」少棒聯賽就是在上海閔行四中舉辦的,後來因為經濟原因停辦,再之後,由中山熱心人士馮小龍推動下,「熊貓杯」少年棒球賽於2011在東升鎮復辦,並已連續舉辦多年。恢復「熊貓杯」的願望已經在家鄉實現,與眼前的九旬老人當初的執著息息相關。
球隊的女老師認出了梁友文,興奮地問梁老,能否一起合個影,梁老欣然應允。青春洋溢的笑臉圍在梁老周圍,他露出了天真的笑容。「我在美國每次看職業棒球聯賽心裡都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我們一定有能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不僅在技術水平上,更是在思想水平上。今天看到這麼漂亮的球場,這些朝氣蓬勃的球員,我相信夢想一定會實現。」梁友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