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動物奇遇記》繼續上課,今天是最後一講,點擊就可聽課,大家一定要認真聽哦。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聆聽《夜行動物奇遇記》,我是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動管部領班李賢軍。
時隔25年,上個月,動畫電影《獅子王》真獅版上映,帶起了一波回憶殺,讓大家的目光再度聚焦於「草原之王」獅子的身上。
今天我要介紹的主角,名字中也有一個「獅」字,它就是正為一家運動品牌(puma)代言的美洲獅。
(▲圖:成年美洲獅)
不過,你千萬不要被它的名字誤導了,儘管頂著「獅」的名號,實際上,美洲獅和獅子的關係並不大。
【一】
美洲獅,乍一聽,你是不是以為它是一種生活在美洲的獅子?這可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認知。
(▲圖:成年美洲獅)
要知道,真正意義上的獅子,僅分布於非洲及亞洲。就算攀起親戚,除了都屬於貓科動物,美洲獅和獅子的親緣關係一點也不緊密。
(▲圖:成年美洲獅)
貓科動物分為兩個亞科,豹亞科和貓亞科。獅子屬於豹亞科,和虎、豹等我們熟悉的貓科大型猛獸是一類,它們的共同祖先早在一千萬年前就和其他貓科動物產生了分化;而美洲獅,徒有「獅」名,卻是家貓所在的貓亞科的成員,近親是南美的一種小型野貓——細腰貓。所以說,美洲獅和獅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比人類和大猩猩還要遠很多。
(▲圖:成年美洲獅)
儘管和獅子並不親近,但在某些方面,美洲獅和獅子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耳後都有黑色斑紋;尾巴末端都有一束黑色的叢毛;膚色一致,而且毛色幾乎都是純色的;在幼崽階段時,身上都長有暗暗的斑點,這些斑點會隨著它們的成長,漸漸淡化掉,直至肉眼不能輕易發現……
▲圖:美洲獅幼崽(一個月大)
▲圖:美洲獅幼崽(五個月大)
當初,也正是由於這些相似點,這種美洲大陸獨有的食肉動物被人類冠以「美洲獅」的中文名。
【二】
現在,你再仔細看看美洲獅,是不是覺得它一臉「貓」相啊?
(▲圖:成年美洲獅)
作為貓亞科裡面最大的物種,美洲獅的體長可達兩米,腦袋是圓的,耳朵直立起來,四肢又粗又長,並且擁有按身體比例來算最長的後腿,外形線條纖細。
(▲圖:夜間美洲獅)
美洲獅生性隱秘,常在夜間出動,奔跑、跳躍、攀爬等樣樣在行,是貓科動物中的全能型選手。
美洲獅敏捷靈巧,能跑出60公裡/小時的速度,如果和獅子賽跑,會將獅子遠遠地甩在身後。
(▲圖:夜間美洲獅)
更令人驚嘆的是美洲獅出色的跳躍能力。夜幕中,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畫面:美洲獅縱身一跳,騰空而起,在夜空中劃下一道美麗的弧線後,漂亮地落在一塊巖石上。憑藉一雙大長後腿,它輕輕一躍能達八九米遠,跨越14米寬的山澗也不在話下。
(▲圖:夜間美洲獅)
身材苗條的美洲獅也擅長爬樹,更是伏擊好手。在美洲,它是僅次於美洲豹的第二大「殺手」。
(▲圖:夜間美洲獅)
夜晚,它常利用樹木和巖石作為隱蔽,靜悄悄地躍上獵物背部,用粗壯的前肢和爪子撲倒或抓住獵物,再靠強大的咬合力給出致命一擊。依靠寬大而強勁有力的爪子,美洲獅能獵殺體重超過500千克的大型有蹄類動物。
(▲圖:美洲獅的爪子)
身為如此成功的捕食者,美洲獅也不挑食,因地制宜的食譜多到可以報菜名:白尾鹿、黑尾鹿、馬鹿,松鼠、兔子、火雞,水獺、豪豬、小羊駝……昆蟲、爬行類、鳥類甚至北美的郊狼,都是美洲獅的盤中餐。如果美洲獅捕捉的獵物比較多,它們還會把剩餘的食物藏在樹上,等以後回來再吃。
(▲圖:夜間美洲獅)
【三】
由於沒有正牌大貓們的特殊喉部結構,美洲獅是不能「吼叫」的,但卻以發情期「悽慘」的嘯聲而聞名;除此之外,這隻「假大貓」也會像家貓一樣「呼嚕呼嚕」地低聲嗚咽。
(▲圖:夜間美洲獅)
行動詭秘加上黑夜裡的嘯叫聲,大概是一些北美印第安人把美洲獅當作邪惡死亡使者的原因。歷史上,人們對美洲獅一直懷有深深的恐懼、敬畏和難以滿足的好奇心,送給它「山獅」、「紅虎」、「銀獅」、「紫豹」,甚至「印第安魔鬼」、「貓王」等數不清的別名。
(▲圖:成年美洲獅)
而另一些印第安部落則認為美洲獅是捕獵技巧和力量的象徵。在南美洲,早在印加文明興起之前,美洲獅的形象就出現在莫切文化的陶器之中。
在印加文化中,美洲獅更是成為一種神獸,代表著力量和勇氣。
▲圖:山峰「瓦納比丘」(來源:視覺中國)
傳言,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古城就是按照美洲獅的外形而建造,以給予民眾戰勝死亡的勇氣,不畏強敵入侵。著名的古城馬丘比丘旁邊,也有一座形似美洲獅的山峰「瓦納比丘」,作為古城的守護者。可見,威風凜凜、顏值爆表的美洲獅,一度是美洲新大陸居民的偶像。
(▲圖:夜間美洲獅)
【四】
曾經,美洲獅是貓科動物中一個龐大的家族,原本有多達32個亞種。
它有驚人的環境適應能力,生活在幾乎所有的生境類型中,是美洲大陸分布最廣的一種哺乳動物——森林、叢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都有美洲獅的身影。
(▲圖:成年美洲獅)
但如今,它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人們用槍、毒藥、陷阱以及各種現代手段捕獵它、殺戮它,只是為了獲得它的毛皮。由於人類的獵殺,許多亞種已經走向滅絕,倖存下來的美洲獅則退縮到人跡罕至的高原山區地帶,頑強地生活著。
(▲圖:成年美洲獅)
好在,隨著動物保護法的頒布,對美洲獅的獵殺行動有所減緩,美洲獅也被列入了《華盛頓公約》附錄Ⅰ保護物種。
【五】
事實上,身為猛獸的美洲獅卻具有溫順的性格。在一般情況下,它並不主動襲擊人,被譽為「人類之友」。
(▲圖:美洲獅幼崽)
早在2012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便引進了兩隻美洲獅。這是一對恩愛夫妻,2017年和2018年,它們相繼生產了兩窩美洲獅幼崽,每窩都有3隻「小王子」。
(▲圖:美洲獅幼崽三胞胎)
新生的美洲獅幼崽和父母一樣膽小,伏臥在地上,安安靜靜,文雅秀氣,一點也不像小虎、小豹那樣貪玩和淘氣。
(▲圖:美洲獅幼崽)
如今,其中一隻即將3歲、邁向成年的「小王子」已經離開了杭州,去往其他動物園。我們期待,它會在新的環境中成家立業,過上自己快樂的小家庭生活,也期待有一天,人類真正成為它們的朋友。
【美洲獅成長記】
(▲圖:一個月大)
(▲圖:四個月大)
(▲圖:五個月大)
【心得分享】
從飼養猛獸入行工作至今已19年,華南虎、非洲獵豹、猞猁、美洲獅、美洲豹、金錢豹、孟加拉虎、白獅……保護和繁育好這些珍稀的野生動物們,我深知責任重大。這也不斷鞭策我,認真細緻敬業地做好每一項細緻入微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觀察記錄、深入了解,為物種延續、種群繁衍壯大而努力。
(感謝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提供圖片,部分圖片由楊曉軒拍攝;視頻拍攝楊曉軒,製作盛銳;音頻製作詹程開;海報繪製王璐)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音頻小課◆◆◆
請分享到朋友圈
轉發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