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發表:兩種方法在進化樹上可視化數據

2021-01-08 百家號

Ggtree is a comprehensive R package for visualizing and annotating phylogenetic trees with associated data. It can also map and visualize associated external data on phylogenies with two general methods. Method 1 allows external data to be mapped on the tree structure and used as visual characteristic in tree and data visualization. Method 2 plots the data with the tree side by side using different geometric functions after reordering the data based on the tree structure. These two methods integrate data with phylogeny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comparison in the evolutionary biology context. Ggtree is available from http://www.bioconductor.org/packages/ggtree.

這篇文章講的內容,在多次的推文中都有涉及,算是比較零散,但細節就在這些零散的推文之中。

ggtree版本的plotTreealign genomic features with phylogenetic treeggjoy facet with ggtreephylomoji:用emoji畫進化樹用ggtree重現Figtree的示例進化樹ggtree for microbiome dataggtree for outbreak data 用戶數據注釋進化樹使用自己的數據來給進化樹上色facet_plot: 加圖層到特定的分面上facet_plot:加圖層到特定分面,方法二facet_plot: 關聯數據和進化樹的通用方法Y叔不想養蛙,只想養你!用圖片注釋進化樹而提煉出來無非是兩種方法,是我在為【科學嘎嘎會】的網絡講座準備slides的時候,總結出來無非是個【雙城記】,錄播和slides都有在公眾號裡提供:

webinar錄播 (2017-10-24):plotting tree + dataggtree直播PPT第一部分ggtree直播PPT第二部分催生我去投這篇文章,是因為看到了MEGA X的發表,我感覺到自己也能發一篇類似的,而且MEGA發表會帶來巨大的流量,促使MBE影響因子上升,我也可以噌一下,算是如願以償,發了篇10分的文章。

相關焦點

  • 信息圖系列文章(二):現代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數據的表現形式可以是美麗、優雅和描述性的。有多種傳統的數據表現形式 在每個項目及可能的場合被頻繁地使用:如表格、餅圖、柱狀圖等。但為了更有效地向你的讀者傳達信息,有時你需要絕不僅僅是一張餅圖。有更好的、深刻的、富於創造性以及富有趣味的方法來可視化數據。
  • 使用ggtree實現進化樹的可視化和注釋
    而進化樹推斷是從生物序列(DNA或胺基酸)的比對開始。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一下序列中不匹配的數目,稱之為hamming distance(通常用序列長度做歸一化),使用距離當然也可以應用層次聚類的方法。進化樹的構建最簡單的方法是非加權配對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 UPGMA),這其實是使用average linkage的層次聚類。這種方法在進化樹推斷上現在基本沒人用。
  • 從數據可視化到交互式數據分析
    這篇文章,以及之前的演講,旨在更好地定義可視化在數據分析中的角色,並激發更多關於可視化領域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討論,遺憾的事,這件事情並沒有像其他事情那樣引人注目。但為什麼要專注於分析?它有什麼特別之處?我的理由是,數據分析是一項基礎的人類技術活動,它有可能幫助人們解決重要的社會和科學問題。更確切地說,我認為數據分析很重要。
  • 3*差異分析方法和可視化方法匯總
    以下是視頻的word版本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常用的富集分析方法以及基礎的可視化方式2)FPKM、RPKM、TPM標準化後的RNA-seq數據;其中,microarray的rma數據可以利用R包Limma和RankRrod進行差異分析;RNA-seq 的read counts數據可以利用R包Deseq2和edgeR進行差異分析;TPM標準化後的RNA-seq數據可以利用t檢驗進行差異分析;還有一種情況:無正常樣本,而是查看某個基因在多個疾病樣本中表達的波動情況,可以利用R語言中的sd函數來計算每個基因在樣本中表達值的方差二、差異表達分析可視化常用的兩種方法:
  • 數據中心環境運維的新方式,讓機房溫度可視化
    打開APP 數據中心環境運維的新方式,讓機房溫度可視化 物聯網袋鼠 發表於 2020-11-23 11:49:26 在物聯網的大趨勢下,機房的設備信息以及一些環境信息變成了數據擺在了人們面前。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的可視化不僅體現在數據值本身,更應該通過數據的變化來獲取一些信息。我們今天的主題,機房溫度雲圖,它通過不同的顏色來展示機房機櫃溫度的高低及變化,將之形象化出來,讓人們更加直觀的觀察溫度值的變化。 數據中心運維,喜冷怕熱。
  • 兩步搞定數據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強調以圖形形式呈現抽象信息。數據可視化使我們能夠發現傳統報告,表格或電子表格中未被注意的模式,趨勢和相關性。研究表明,人類對視覺的反應優於任何其他類型的刺激。人類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速度比文本快60,000倍。
  • 這5種數據可視化方式是數據科學家標配!
    【IT168 編譯】數據可視化是數據科學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的早期階段,你通常會進行探索性數據分析(EDA)以獲取對數據的一些洞察。創建可視化確實有助於使事情更清晰易懂,特別是對於大型高維數據集。在你的項目結束時,能夠以清晰、簡潔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示你的最終結果非常重要,因為你的受眾往往是非技術性客戶,他們可以理解。
  • 百度數據可視化實驗室正式成立,發布深度學習可視化平臺 Visual DL
    除了這兩大消息外,團隊還正式發布深度學習可視化平臺 Visual DL,以及其他一系列重量級產品,包括 ECharts GL 1.0 正式版,ZRender 4.0 全新版本,WebGL 框架 ClayGL 等。百度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的產品矩陣如下圖所示,內容涵蓋基礎庫、各種可視化產品以及應用產品。
  • 淺談數據可視化
    我主要進行了少量數據處理和系統可視化部分,在這個過程中,覺得數據可視化是一個非常迷人的話題,這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學習了一些基礎的工具,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也是為自己做一個整理和記錄。1、什麼是數據可視化?
  • 數據可視化的基本流程
    01數據採集數據採集是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的第一步,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據採集的方法和質量,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數據可視化的最終效果。數據採集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從數據的來源來看,可以分為內部數據採集和外部數據採集。1.內部數據採集:指的是採集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的數據,通常數據來源於業務資料庫,如訂單的交易情況。
  • 最佳大數據可視化技術
    當我們試圖理解和解釋數據時,或者當我們尋找數百或數千個變量之間的關係以確定它們的相對重要性時,情況就更是如此。 識別重要關係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通過高級分析和易於理解的可視化。數據可視化幾乎應用於所有知識領域。 不同學科的科學家使用計算機技術對複雜事件建模並可視化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例如天氣模式,醫療條件或數學關係。
  • 網際網路人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 —— 基礎篇
    所以這也促使我開啟了這個系列《網際網路人需要了解的數據可視化》,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內容,為大家梳理一個完整的數據可視化框架。今天帶來的就是這個系列的第一篇,數據可視化的概念以及數據可視化設計的基本準則。最近一直在做國際外包,時間非常的零散,而寫邏輯性強的文章又非常耗費精力。所以從開題到現在,用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才將這篇文章徹底收尾。
  • 超硬核的 Python 數據可視化教程!
    Python實現可視化的三個步驟:確定問題,選擇圖形 轉換數據,應用函數 參數設置,一目了然 1、首先,要知道我們用哪些庫來畫圖?matplotlibpython中最基本的作圖庫就是matplotlib,是一個最基礎的Python可視化庫,一般都是從matplotlib上手Python數據可視化,然後開始做縱向與橫向拓展。
  • 必聽公開課:從零入門科研數據可視化雲平臺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要不斷推進實驗進展、及時獲取實驗數據外,如何向他人清晰明了地呈現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一項必備的科研能力。科研成果要求專業、嚴謹、信息量,且兼顧審美,所以數據可視化在科研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於可視化圖形,我們可以更好地展示科研數據中的主要特徵和規律。
  • 生信實操丨序列進化保守性分析和可視化
    我們在做基因組相關的研究時,經常需要通過高通量篩選的方法得到所需的蛋白編碼基因或長非編碼RNA(LncRNA)。我們在挑選基因或者lncRNA時,可以從進化保守性角度考慮。一般來說,保守性強的基因或lncRNA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
  • 數據可視化·圖表篇——散點圖
    可視化方面其實也還是咱們的老套路,這裡再通過一個例子帶大家簡單過一遍。小數收集了某餐館服務滿意度與排隊時間相關的15組數據,導入Excel ,直接生成散點圖如下:可視化操作步驟:背景顏色應用(還是以 DataHunter 的 logo 綠為主哦~)字體顏色、數據點顏色調整淡化坐標網格線插入趨勢線。
  • Python中的時間序列數據可視化的完整指南
    我將從一些非常簡單的可視化開始,然後慢慢地轉向一些高級的可視化技術和工具在開始之前,我需要再弄清楚一件事。標題中的「完整指南」並不意味著,它有所有的可視化。在這麼多不同的庫中有這麼多的可視化方法,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包含所有這些方法是不實際的。
  • 大數據可視化技術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大數據可視化技術   首先從方法層面介紹基本滿足常用數據可視化需求的通用技術,根據可視化目標分類介紹,然後根據大數據的特點,重點介紹相關的大規模數據可視化、時序數據可視化、面向可視化的數據採樣方法和數據可視化生成技術。
  • 數據可視化之旅(三):數據圖表的選擇(中)
    作者 | Destiny 來源 | 木東居士 0x00 前言數據圖表的選擇(上),分享了「時序數據」和「比例數據」的可視化圖表方案。不同的數據類型、不同的闡述目的,決定了數據可視化展現形式的差異。因此,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兩類不同的可視化目的及其可選擇的圖表形式。「對比型數據」:對比兩組或兩組以上數據的差異。
  • Python可視化Seaborn庫詳解——繪圖方法
    在《Python可視化Seaborn庫詳解——繪圖設置》一文中,我們介紹了Seaborn庫的繪圖參數設置,本文我們將介紹具體的繪圖方法。其實雖然Seaborn庫看著繪圖函數多,但有幾個函數的泛化性非常強,通過參數的設置是可以繪出多種圖形的。為了便於掌握這些函數,本文會對這些方法進行歸納整理,力爭做到提綱挈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