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來穗融合創建工作,南沙區欖核鎮通過開展全方位的專業化、個性化、優質化、服務化融合項目,讓來穗人員在文化、經濟、政治、生活等領域全方位融合融入,不斷提升來穗人員獲得感、幸福感,實現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植根欖核,弘揚星海文化。由於來穗人員流動性大,經常搬家,經濟和生活等方面的差距,欖核鎮堅持「以人為本、有序推進」的原則,深入來穗家庭,從社會融合的視角加強來穗兒童及其家庭的社區支持,改善個體與環境的多元互動,促進來穗兒童與家庭有尊嚴地生活,減少社會排斥、促進社會融合。通過開展「非遺香雲紗 尋訪紅色足跡」等以「關愛」為主題的系列親子活動,用集體關愛來穗務工人員及其子女,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讓星海文化浸潤來穗融合的每一個角落,精神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實現幸福的根本保障。
幸福陪伴,紓難解困。為幫助來穗二孩媽媽獲得心理成長,改善身心狀態和社會功能狀態,進一步推動全社會關注二孩媽媽群體。2020年,圍繞來穗媽媽們的個人身心狀態、夫妻關係狀態、親子關係狀態和社會功能狀態四個維度,通過2場主題分享講座,從自我提升、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遞進到整個家庭關係等維度精心引導二孩職場媽媽,融入整個社會體系、取得生活與事業的平衡、與家人的積極相處並共同提升。從管理到服務這是政府職能轉變體現,也是服務型政府兌現承諾舉措之一,從點帶面再到社會氛圍營造。這細小暖心服務從傾聽、解困、舒緩、減壓開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用愛心、關心和細心溫暖了來穗媽媽們。
打造特色活動,展現廣州城市色彩。圍繞歷史、文化、藝術、生態、美食、建築等城市特色,組織豐富多彩的「來穗親子遊」主題活動,逐步引導來穗人員自主融入廣州南沙欖核生活。來穗融合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組織來穗家庭參觀廣州動物園、博物館、地鐵博物館、廣東科技管、華南植物園等戶外拓展活動;為豐富暑期生活,促進青少年快樂成長,更開展了「候鳥夏令營」「綠色環保 一童成長」「發現南沙的美」等系列暑期活動,既助力來穗人員創建和諧幸福家庭,也進一步提高了來穗人員對我們廣州市歷史文化底蘊的認識,而這些將伴隨孩子們一路茁壯成長,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健康常伴,融合行動暖人心。為進一步減少或消除來穗人員的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確保來穗人員積極、樂觀融入我鎮生活,深入各企業組織開展心理健康、養生保健、家居急救和防溺水等知識教育講座,深入來穗子女小學、幼兒園開展創意手工DIY製作親子製作活動,有效提高來穗人員知識面,開拓眼界,促進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法治教育入民心。為進一步增強來穗人員的法治意識,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開展法制教育及聯合司法所、派出所舉辦「勞動合同法解讀」「民法典講座」「防止信用卡詐騙知識」「民間借貸」「交通事故安全普法宣傳」等內容法律知識講座等形式強化來穗人員法治意識。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落實來穗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進一步響應國家義務教育的總體部署,穩步提高我鎮隨遷子女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每年設置專人專窗負責受理來穗人員積分入學申請和政策諮詢等工作,對有疑惑的申請人「一次性告知原因」,積極提高工作實效,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對申請材料審核並及時進行結果反饋。2016-2020年,共接待群眾現場諮詢1300餘人,電話諮詢500餘電,接收和審核積分材料2103份。
用知識武裝頭腦,促穩就業。以來穗人員的實際出發,為來穗人員提升就業能力,組織開展企業員工開展「團隊建設」「工作技巧」和攝影技能等內容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來穗人員掌握更多的就業和生活技能,讓來穗人員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發揮著生力軍作用。
暢通訴求渠道,踐行服務宗旨。在各來穗人員服務站及政務窗口設立投訴求助信箱和電話,專人負責受理關於來穗人員求助、投訴和建議的工作,及時收集和掌握來穗人員的意見或需求,求真務實,完善受理體系提供貼心服務,以實際行動為來穗人員排憂解難。
2016年至今,開展進企業宣講教育融合課堂共109堂次,組織「DIY手工製作」親子活動9場,組織法制宣傳講座37場,專題融合大課堂5堂次,開展多樣化融合戶外拓展活動19場次,開展職能技能培訓8場,受惠來穗務工人員及其子女6700餘人;妥善處理來穗人員解決各類訴求等共11宗。
欖核鎮通過來穗社區融合系列服務,於潤物無聲處,從「流入」變為「留住」,增加了來穗人員與常住人口、來穗人員與來穗人員之間交流的機會,真正實現了來穗人員「子女融入學校、成人融入單位、家庭融入社區、全體融入社會」的目標,共同打造美好家園,使南沙成為來穗人員溫馨的港灣。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來源: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