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開發出可用於光學計算機的光子二極體;加法科學家聯合發現分子電催化劑新特性;全球最大規模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建成;

2021-02-15 前沿材料

1.美國能源部撥款5000萬美元研究天然氣、生物電源以及氫能

7月29日,美國能源部正式宣布撥款5000萬美元研究天然氣、生物電源以及氫能,應用於重型貨運卡車的氫能基礎設施和燃料電池技術以及節能越野車等。

2.美國能源部投入3700萬美元研究材料和化學領域


7月24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投入3700萬美元用於材料和化學領域研究,從而推動量子信息科學的發展。

3.美國史丹福大學開發出光子二極體,可用於開發光學計算機

據EurekAlert網7月24日消息,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光子二極體,能控制光子朝單方向流動。研究人員使用成對的超薄矽片捕捉光線並增強光子螺旋運動,直至光子通過;光子旋轉產生的振動亦能夠阻擋光子的反向運動,從而使光子單向通過。研究人員將使用光線和光子代替電力,在光子二極體的基礎上研製光學計算機,實現更高速度的計算。

4.加拿大和法國科學家聯合發現分子電催化劑新特性

近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Curtis P. Berlinguette和法國巴黎大學的Marc Robert研究團隊以商業酞菁鈷(cobalt phthalocyanine,CoPc)為均相電催化劑,在液流電池中介導了CO₂快速選擇性的還原反應,證明了基於液流電池體系的分子催化劑在CO₂還原反應中的適用性。這一發現打破了分子催化劑無法以與商業相關的產品形成速度進行電解的傳統認知。

5.全球最大規模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建成


從國家能源局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電能替代深入推進,上半年全國累計完成電能替代量約980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9%。截至6月底,中國累計建成充電樁100.2萬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

6.蘋果收購英特爾數據機業務


蘋果公司(Apple Inc.)宣布,已同意收購英特爾(Intel)智慧型手機數據機部門的多數股權,2200名英特爾員工將加入蘋果。蘋果為英特爾的員工、智慧財產權和其他設備支付了10億美元。預計該交易將在第四季度完成。蘋果是英特爾唯一的數據機客戶。蘋果正在打造自己的5G晶片組,它從英特爾獲得的智慧財產權將對這一努力至關重要。

7.北汽集團宣布持有戴姆勒5%股份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已收購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2.48%的股份,交易還包含將持股比例提高至5%的權利。北汽集團稱該交易將加深雙方在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Beijing Benz Automotive Co.)上的合作夥伴關係。該交易將令中資在戴姆勒的持股比例達到15%左右。

8.特斯拉上半年在華銷售14.7億美元,同比增長41.8%

7月29日晚間,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文件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繼續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汽車銷售在華累計總金額達14.69億美元,同比增長41.8%。

其中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的汽車銷售收入為7.7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08億美元同比增長53.3%;第二季度為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27億美元同比增長30.9%。

9.LG電池或供貨上海特斯拉

有消息稱,LG化學位於南京的鋰電池工廠,極有可能將為在年底投入運營的特斯拉上海工廠配套動力電池,其前期配套產品和松下一樣為圓柱電池(極有可能也是21700規格電池)。

目前,國內電池企業中,真正具備車規級的生產研發製造管理能力的企業不超過 5 家(其中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萬向一二三等),除此之外,絕大部分電池企業都缺乏這種能力。

本文責編:王寧寧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長期合作意向或申請加入白名單,請添加微信cailiaoxia聯繫我們。

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或未按照要求格式轉載,作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全國10家電動汽車充電運營商盤點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發展指南顯示,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 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全球標準總結
    而2012年制定的新版J1772標準中的Combo Connector除了具備原來的所有功能外,還多了兩個引腳,可用於直流快充,但無法與當前生產的舊款電動車兼容。4、充電機年檢維護測試平臺——滿足充電站/充電機(樁)的日常運營維護檢測、可攜式、可移動;5、充電站現場驗收移動檢測平臺——滿足電動車充電站的現場驗收檢測,將實驗室搬到充電站現場;6、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檢測平臺——模塊化設計、滿足超級充電樁檢測;
  • 科學家製造出兼具電學光學高性能的光子晶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方法,改變了半導體的三維結構,使其在保持電學特性的同時擁有了新的光學性質,並據此研製出了首塊光學電學性能都很活躍的新型光子晶體,為以後研製出新式太陽能電池、雷射器、超材料等打開了大門。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學》雜誌上。
  • 科學:研究人員為可充電鋅空氣電池創造了第一個無金屬催化劑!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凱斯西儲大學和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他們認為是第一種無金屬雙功能電催化劑,其性能與鋅空氣電池中的大多數金屬和金屬氧化物電極一樣好或更好,預計鋅空氣電池比行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輕,更便宜,更強大和耐用,並且越來越多地用於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這種碳基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和析氧反應中都能有效地工作
  • 推動量子光子學發展,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又將更進一步!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工程師Galan Moody是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學助理教授,他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以克服現有量子計算原型使用光編碼和處理信息的低效率和性能。光學系統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們在相同物理框架中自然地將量子計算和網絡連接起來。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美國賽雷柏系統公司表示,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擴大生產規模並保證晶片穩定交付。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電晶體,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
  • 印度科學家研發氮化碳納米材料 可用於打造終極清潔能源汽車
    蓋世汽車訊 打造一輛終極清潔能源汽車,即一輛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陽光和水結合以生產燃料,同時又不產生有害排放的汽車,是一項長期困擾科學家們的挑戰。不過,現在,一位印度籍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從事的納米材料研究,發現了具有獨特特性的氮化碳,似乎為解決汙染和化石燃料消耗問題奠定了基礎。
  • 瑞典科學家發現鐵分子光催化劑吸收太陽光,可用於製造廉價的太陽能...
    發表於:2018-12-11 11:36:35     作者:能源微報來源:能源微報 使用金屬發電的技術早已有之,但由於多使用釕、鋨、銥等昂貴的稀有金屬,因此不具備推廣前景,但最近瑞典科學家的一項科學發現卻有可能改變這一局面。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該材料可運用於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中,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鑽機。這項研究由劉教授和Ong教授實驗室的納米工程師們共同組織進行的,該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目前正在出售的鋰離子電池中,有兩種材料用作陽極。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未來,項目團隊將基於我國自主產權類腦晶片,研製規模更大的神經元類腦計算機,同時研究支撐其運行與開發的類腦基礎軟體體系,並逐步實現開源與開放,為我國類腦計算新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燃料電池汽車有戲嗎
    傳統上,車隊運營商使用柴油來獲得重載、遠程、加油快和路線靈活性;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或FCV)除了類似體驗,還實現了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動、快速平穩加速,裡程更長,充電更快。 低 成本 FCEV將是下一個十年中最實惠的選擇。隨著製造技術的成熟、規模經濟提高、氫燃料成本的下降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它將變得更加便宜。
  • 我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2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集成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金賢敏團隊研製出一種結合集成晶片、光子概念和非馮諾依曼計算架構的光子計算機,新計算機不僅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擁有超越經典電子計算機的潛力,且物理尺度可擴展。
  • 比量子計算機穩定:中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擴展光子計算機
    更何況,中國已經證明了,現在階段超算在某些情況下不太穩定,並不能承擔人類下一代核心計算機的重任。所以我國現在在傳統超算,和另一種新型的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領域,也有一定的建樹。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的金賢敏教授領導團隊開發出了一款新的集成晶片。這款晶片既不是傳統的馮·諾伊曼結構,也不是所謂的量子結構。而是一款新型的光子計算機。
  • 為電動汽車構建充電基礎設施
    經過深入研究,一些出於不同來源的增長數據顯示出很大差異,所引用的銷售數據包含有關電動汽車價格承受能力的變化、未來技術改進、油價、監管激勵措施以及更多「數十個」假設。這些預測還高度依賴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中國在2018年佔全球市場的45%,而歐洲為24%,美國為22%。
  • 科學家開發出光子晶體光轉換器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設備,可以使用具有納米級穿孔的超薄膜有效地產生這種特殊類型的光。你用眼睛看到的光的波長僅佔存在的光波長的一小部分。有一種紅外光,你可以以熱的形式感覺到。在另一端是紫外線,可用於在皮膚中產生維生素D。這些和其他形式的光在科學中有許多用途。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全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未來,項目團隊將基於我國自主產權類腦晶片,研製規模更大的神經元類腦計算機,同時研究支撐其運行與開發的類腦基礎軟體體系,並逐步實現開源與開放,為我國類腦計算新技術的發展貢獻力量。這臺類腦計算機包含792顆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科學家開發出石墨烯-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可吃掉「霧霾」!
    光催化劑是一種以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於空氣淨化、水淨化、殺菌消臭、防汙防霧等領域。日前,Graphene Flagship、博洛尼亞大學、米蘭理工大學、CNR、NEST、Italcementi Heidelberg Cement Group、以色列理工學院、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聯合開發了一種石墨烯-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其將大氣中的氮氧化物轉化為無害硝酸鹽的效率高達70%。
  • 19年氫燃料電池催化劑研究成果總結 不同領域獲新突破
    氫燃料電池具有綜合能效高、環境友好、高可靠、啟動迅速等特性,在汽車領域應用普遍。氫燃料電池催化劑是氫燃料電池結構中的核心材料部件,也是電池正常、高效的運行保障。 2 殼結構乙醇燃料電池催化劑 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厄普頓)和阿肯色大學的紐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高效的催化劑,可以從乙醇中提取電能,乙醇是一種易於儲存的液體燃料,可以從可再生資源中產生。這種催化劑將乙醇的電氧化作用引導到一個理想的化學途徑上,釋放出液體燃料的全部儲存能量。
  • 新加坡科學家用立方星演示量子糾纏,向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邁進
    簡單說,它是指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例如光子)組成的系統中,粒子之間相互影響的現象。無論兩個粒子之間相距有多遙遠,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當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由於被測量而發生變化時,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會隨即發生相應的變化。基於量子糾纏,研究人員有望開發出適合遠距離即時通信的安全量子通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