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車內溫度超60℃ 酷暑開車十不要

2020-12-05 騰訊汽車

炎熱的夏天,愛車免不了要在烈日下暴曬,這時你如啟動開車馬上打開空調,這可能會給你帶來致命傷害,因為你會吸入汽車內飾在高溫下散發出來的苯、甲醛等致癌「毒氣」。建議親們先開車窗通風,等有毒物質釋放出去後再開空調。

微博上,南寧鐵路公安的一則「高溫天汽車變毒氣室,開車的親們傷不起」的微博,引來粉絲們極大關注。高溫天,什麼能做,什麼最好不要做,親們應該多知道一些。

烈日下車內溫度可達63.5℃

赤日炎炎,開動在烈日下停放的的愛車,往往令人痛苦,打開車門,車內會有一股熱氣衝出。如果是新車,車內的新車味也會格外濃重。但許多車友並不清楚,多半會一上車就打開空調,那麼,車內的有毒氣體就會被馬上吸入體內,這對人體絕對是個很大的傷害。

為了求證烈日暴曬下的車內真實溫度,上周五,記者用家中的兩根溫度計對烈日停泊的車內溫度進行了測試,其中一支溫度計掛在外後視鏡上,用來測試天氣溫度。另一支體溫表放於車內儀錶盤上,用來測試烈日暴曬下的車內溫度。

測試時間從上午9時左右開始,當天氣溫度達到30℃時,密閉的愛車在烈日下暴曬一小時後,溫度約為50℃左右;可當外界氣溫升到33℃時,車內溫度已上升到了55℃左右。

到了正午,太陽更加猛烈了,人在車外不一會,豆大的汗水就滴了下來。當時測得天氣溫度已升到39.5℃,烈日下的愛車車內溫度,也快速攀升,一直達到了63.5℃。車內車外如此高溫,開車的親們,更應注意什麼呢?

不要一進車內就開空調

如同南寧鐵路公安的提醒,開車的『親們』進入暴曬的車內,請不要急著開空調。應該先降下所有車窗或打開車門,然後開大風扇加速空氣循環,三四分鐘後再關上車窗開空調,這樣降溫效果更好。另外,由於甲醛的沸點低,高溫時其釋放量要比平常高出二三成,這使得暴曬的車內甲醛大幅增加,先開窗通氣可避免吸引甲醛、苯等致癌氣體。

有經驗的車友趙先生表示,可在停車時把4扇車窗的玻璃門下降2~3釐米,留有空隙的車窗可以發散掉一部分熱量。如果不嫌麻煩,也可使用遮陽簾或遮陽車套,能降低8℃~10℃的車內溫度。

不要長時間開空調要開窗透氣

高溫天開車,不少車主喜歡空調一開到底享受清涼。維修專家表示,使用空調時間不宜過久,一方面,上車後長時間使用空調會使冷凝器壓力過大,對製冷系統造成損耗,如果車內已經達到舒適的溫度,可以把空調關掉,過會再開。另一方面,長時間開啟空調內循環會使車內含氧量下降,車廂內空氣會變得越來越混濁,甚至會有缺氧的感覺。如果這時汽油燃燒不完全,一氧化碳也可能漏進車廂內,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記住每隔一段時間切換一下內、外循環,別開了空調以後就不管了。特別要提醒的是,車怠速不動時,最好不要長時間開空調,更不要在車內睡覺,這樣可能發生危險。

不要戴顏色太深的太陽鏡

烈日當頭,許多車主喜歡開車時戴深色的太陽鏡,一來覺得自己很酷,二來可以遮擋強烈的太陽光,保護眼睛。但據交警介紹,戴深色太陽鏡也會因此影響視線,不少車主為此付出了代價,尤其是開車由亮處進入暗處,墨鏡的暗色會造成速度感覺失真,浙江高速上發生過多起事故,因為戴墨鏡進入隧道一時不適應而造成。因此,開車時最好不要戴深色的太陽鏡。

不要在車內放置飲用水

夏天到了,有車一族都喜歡在自己的後備廂準備一箱瓶裝水,想喝隨時可取,十分方便,但這是錯誤的做法。

聚酯材料本身對健康沒有害處,但是在加熱或被重複使用時,瓶中含有的雙酚A和其他化學成分可能被逐漸釋放出來。因為瓶裝水多半使用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導致人體慢性中毒的雙酚A等物質。尤其是當瓶子放置在溫度很高的車內,高溫會讓聚酯瓶發生變化,導致更多的有害物質析出進入水中,成為健康隱患。

不要在車內放置香水和電子設備

做小實驗時,記者發現,烈日下車內溫度最容易升高的地方,就是前擋風玻璃下面的儀表臺區域。有關專家也提醒,最好不要在這個地方放置香水和其他電子設備。另外需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將氣體打火機、空氣清新劑、香水等放在車內,更不要將汽油、柴油等危險油品放在車裡,夏季高溫,自燃必須嚴防。

不要在太陽下洗車

夏日洗車時,最好在陰涼處洗。杭州博客汽車服務專業人士表示,原因是沾在車身上的水珠在陽光下會產生類似於放大鏡的聚光效應,在水珠底部產生更高的溫度,傷及漆面。同理,夏日遭遇陣雨後,車主應及時擦乾淨車身,避免帶水的車輛行駛在陽光下。

跑高速時胎壓不要太高

氣溫在30℃以上時,輪胎內的氣壓會升高10%至12%,這時輪胎容易出現鼓包現象。如果輪胎本身就有刮傷,則爆胎的可能性就很大,沃爾沃浙江萬友服務經理吳奎忠表示,夏季路面溫度將可能達到60~70℃,如果汽車胎壓過高,碰到輪胎的薄弱處都很容易爆胎。因此,經常要跑高速的車主,應該養成定時檢查車胎胎壓的習慣。還需注意的是,熱天行駛後,不要急於衝洗輪胎,由於輪胎長期與地面接觸溫度高,忽然遭受冷水衝擊,容易使胎壁變形或不均勻,且冷縮的胎壁周圍也會起包,導致爆胎。可對車胎減壓10%,或為車胎充氮氣以確保安全。

不要「開鍋時」往裡倒冷水

夏天,水箱「開鍋」猛然增多,這時氣缸內的溫度迅速上升,嚴重時甚至會使整個發動機損壞甚至報廢。吳奎忠表示,預防「開鍋」的主要方法就是平時定時檢查散熱系統和水箱冷卻液是否足夠。如果在行車路途中遇到「開鍋」現象,不要馬上打開散熱器蓋,以防被燙傷。也千萬不要急著往裡倒冷水,要先靠邊停車等到水溫降下來,再往裡加水。

不要給愛車電子線路增加負擔

最常見的汽車自燃事故起因是電線短路,其發生概率在60%以上。造成電線短路與線路老化有關;其次是一些車主給汽車配備各種附加電子設備,如電子防盜器、高檔音響等,增加了汽車電路的負荷。汽車養護專家表示,要定期給汽車做保養,檢查發動機、電路和油路,看有無老化和漏油情況。並儘量減少加裝或改裝,如果一定要改裝,應讓專業技術人員做專業改裝。

不要疲勞駕車開賭氣車

在火辣辣的溫度下開車,首先要杜絕疲勞駕駛,尤其是午飯後。

開車時,如果車流量少、路況好,繃緊的神經很容易鬆懈下來,這樣也容易發生事故。在感覺疲倦或者鬆懈時,可以適當聽一些激昂的音樂,如果確實疲倦,建議休息一會兒再上路。

另外,高溫下行車,司機心情煩躁,容易造成事故,有著30年駕齡的職業司機楊先生表示,天氣熱時開車最好準備些毛巾或溼紙巾,準備些人丹等防暑藥物,注意情緒的調整,千萬不要開賭氣車和疲勞車。

相關焦點

  • 烈日下車裡這些物品會變成「隱形炸彈」
    車內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高溫天爆炸起火的事故 屢屢發生 2011年7月6日下午,杭州最高氣溫36℃,車主葛先生開車前點了根煙,順手把普通的塑料打火機放在儀錶盤上,20分鐘之後,葛先生開車行駛在親親家園附近時,打火機突然「砰」的一聲爆炸,葛先生下意識急踩剎車,雖然沒有發生事故,但他右眼被炸傷。
  • 憋死人沒商量 小編親身測暴曬下車內溫度
    在之前我們也時有聽說小孩或者寵物夏天被鎖在車內從而釀成悲劇的新聞,烈日當頭下的車內真的會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嗎?小編今天親身測試了一番。大家雖然在夏季初進車內都會抱怨幾聲非常悶熱,但是大家可能對這種熱沒有太多的概念,今天小編就在北京的頭伏天給大家測量一下在太陽暴曬下車內的溫度會有怎樣的變化,人坐在密閉的車裡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 車內溫度過高引爆打火機
    本報訊(記者植文秀通訊員陳才興)車內放一次性打火機爆炸,開空調在汽車內過夜卻發生窒息——酷暑天氣,汽車內處處隱藏殺機。廣州市消委會有關人士昨天提醒消費者,夏季高溫車內險象環生。  據了解,近日由於車主在駕駛室內存放一次性打火機,引發的爆炸事件已經發生多起,嚴重者甚至導致汽車燃燒。
  • 汽車暴曬2小時車內最高溫度85℃ 教你如何降溫
    在高溫烈日下駕車行駛,即使車內有空調,也讓你逃避不了那炎炎酷熱。高溫天,汽車保養需注意些什麼,哪些物品不宜放置?近日,商報記者對車內高溫進行了測試。 目的:車內哪些物品危險大?汽車如何降溫?為了還原高溫車內的環境,記者將車由北向南停在停車場內,四周沒有遮陽的地方。13:30,經過2個小時暴曬,記者打開車門,用紅外線溫度計對車內各個地方進行了測溫。結果顯示:儀表臺溫度最高為84.8℃,方向盤溫度為68℃,主駕駛座椅溫度為66℃,空調出風口為64.6℃。
  • 地表溫度局部超70℃!全國高溫前十被河南「霸榜」
    根據中國天氣網6月3日的報導,未來三天(3日-5日),華北、黃淮一帶的高溫天氣仍會繼續,暴曬+乾熱,午後地表溫度可能有50-60℃,局地甚至超過70℃。那麼,在這波高溫中,哪裡最熱?在中央氣象臺3日13時發布的氣溫實況排名前10中,河南完全「霸榜」。
  • 高溫天氣車內放這些物品很危險
    車子在烈日下暴曬,密閉的車廂猶如一個滾燙的火爐。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放礦泉水、車載香水,甚至充電寶等,殊不知,這些物品可能會給愛車埋下安全隱患。根據一項研究表明,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內的溫度就能升至65℃。
  • 北半球冰封,南半球酷暑:極端天氣為何集中登場?
    日本一首名為《不想出被窩》的神曲近日走紅網絡:「能走出被窩的人都超偉大,因為外面真的超級冷,被窩真的超暖和!!!」簡直是唱出了每個人的心聲。冬天的冷,整個北半球都懂。海水倒灌天氣比火星冷連日來,美國遭到「炸彈氣旋」的「冰封」。
  • 中國女子日本開車撞兩童還下車打人 被批原始人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導 一名中國女子在日本開名車上路時,先後撞倒路邊騎單車的兩名孩童,但她不僅沒慰問兩人有否受傷,還對其中一名女童「發難渣(發飆)」,下車打人;日本警方目前已逮捕該名女子,正調查其行為動機。日本輿論熱議事件。
  • 開車進隧道注意事項有哪些
    開車進隧道注意事項有哪些即將進入隧道標誌是在隧道入口之前的標配,通常要求限速40或者60,看到隧道標誌牌一定要提前進行減速,千萬不要急速駛入。因為隧道入口處會有一個短暫的視力盲區,你根本無法判斷隧道內的情況,等到能看清的時候已經根本來不及剎車了。
  • 酷暑肆虐南歐 義大利中部體感溫度高達55攝氏度
    據法國「歐洲時報」8月7日報導,義大利中部體感溫度甚至達到55攝氏度。科學家稱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結果;如果不遏止全球氣候變暖的進程,歐洲因極端氣候死亡的人數將增加50倍,從目前的每年約3000人,到本世紀末將達15.2萬人。 據法新社消息,8月初以來酷暑肆虐,義大利和羅馬尼亞至少有5人因極端天氣喪生。
  • 夏天開車出門,空調出風口怎樣調整,才能讓車內溫度迅速降下來?
    我們夏天開車出門,如果不開空調的話,車裡根本就待不住人。炎熱的夏天,太陽的炙烤,車裡面的溫度會達到四五十度,尤其是長途開車,空調的作用那是顯而易見的。很多的車主到了夏季,老是反映自己的空調不夠涼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莆田這些人用汗水將高溫下的"熱度"轉換為城市"溫度"
    當大多數人以各種方式躲避高溫、乘涼避暑時,在這座城市,有一群人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烈日下揮汗如雨,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為莆田更加美好的明天出一份力,將「熱度」轉換為這座城市的「溫度」。滾滾熱浪中,交警們頭頂烈日,始終奮戰在道路交通執勤一線  八月份的莆田,酷暑難耐。
  • 開車必須知道的,日常用車5條小常識,千萬記住
    我們開車也要懂得愛車,平時也要懂一些汽車小常識。今天給大家介紹汽車10條小常識!希望對大家有用,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點讚,轉發額!1、汽車暴曬後洗車如果我們的愛車在暴曬中或者暴曬後。這時候是不能馬上洗車的。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熱脹冷縮的道理吧!
  • 美國男子購物後開車回家,剛下車就被一群人開槍打死
    據《紐約每日新聞》7月22日報導,一名年輕的美國男子出門購物後開車回家。然而,他剛停好車從車裡下來,就被一群不明身份的槍手瞄準了。突然,那群槍手開槍對他射擊,一時之間子彈橫飛,那名男子身中數槍倒地,最終不幸身亡。目前,當地警方仍在調查此案。
  • 南憑鐵路線驕陽烈日焊軌忙
    雖然全副武裝,但高達50攝氏度的軌面溫度還是能夠輕易的穿過手套,稍不注意便會將人燙得齜牙咧嘴。班裡的小夥謝軍與譚詩雷在草帽下的臉被熱的通紅,臉頰也汗如雨下,汗珠滴落在鐵軌上,嗞的一聲後便蒸發的毫無痕跡。即便如此,兩人也絲毫沒有鬆懈,將所有準備工作一項不差的做到最好。11時40分,地面溫度持續攀升。
  • 有行星溫度超400度,能將地球變成火球
    在遠古時代,傳說地球上共有十個太陽。在十個太陽的籠罩下,人們苦不堪言,莊稼被烈日曬得顆粒無收,地面就要被烤的寸草不生了。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類的生存遭受到了史無先例的危險。這時,有個叫后羿的神射手挺身而出,一口氣射掉了九個太陽,才讓人們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 開車到底要不要聽音樂?對駕駛有什麼影響?附贈歌單
    相信很多的司機朋友都有開車聽音樂的習慣,據調查72%的美國人、91%的英國人都有這習慣,咱們國人的比例也不在少數。甚至咱們有些很喜愛聽歌的朋友還進行了改裝汽車音響(小編正是其中之一)。那麼開車聽音與究竟對駕駛安全有沒有影響?是利還是弊?
  • 雷雨天開車千萬別做這幾件事
    平時開車在路上,萬一遇到雷雨,你知道該如何應對嗎? 前幾天有位朋友帶著一家五口開車返程,遇到了大暴雨。他開車很小心了,突然前面一個大閃電打在他的車前,那一瞬間,真是亮瞎了雙眼,接著就是一個悶雷打了下來,車子就熄火了,再踩油門也沒用了。再聽譁啦一聲,後擋風玻璃也全部碎成渣渣。
  • 高溫天氣 這些「定時炸彈」千萬不要放在車上
    近日,南京地區將迎來高溫天氣,這也就意味著駕駛員開車上路得多留點心。   記者從省交警總隊了解到,今年的端午小長假將會有明顯上升的態勢。預計車流量將達到230萬輛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10%之間,市民開車連續出行儘量不要超過4個小時。
  • 車內溫度75℃,打火機8分鐘就爆炸
    原標題:車內溫度75℃,打火機8分鐘就爆炸 最近杭州的天氣「高燒」不退。對很多有車一族來說也頗為苦惱,一天的暴曬之後,車廂內的溫度高達六七十攝氏度。 車內溫度高了,各種「隱形炸彈」也隨時可能發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