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噓軍售「政績」、操弄高官訪臺,離任倒計時,蓬佩奧又消費臺灣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宇揚】距離川普政府離任還有不到兩周時間,一些美國反華政客卻依然上演著「最後的瘋狂」,繼續用各種手段破壞中美關係,其中就包括繼續大打「臺灣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確定下周訪臺,而任期進入倒計時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揚其對臺軍售的「外交政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續兩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美國的舉動予以回應,她批評稱,「這種伎倆逆歷史潮流而動,違背兩國人民友好民意,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蓬佩奧當地時間7日在推特上密集發文吹噓其「外交政績」。他在談及臺灣時宣稱,「我們和臺灣友人站在一起,過去3年來,川普政府對臺軍售超過150億美元,歐巴馬政府呢?8年140億美元。」在這一推文最後,蓬佩奧還標註稱要「好好算算數」,並且配了一張臺軍的照片。

對於蓬佩奧將臺灣列入「政績」,一些臺灣媒體感到很「興奮」,紛紛用「曬」「秀」跟進報導。島內綠媒報導時特別提到,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即將離任,蓬佩奧的任期也進入倒數。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報導,臺灣外事部門回應稱,「由衷感謝蓬佩奧對臺灣的珍貴情誼,以及川普任內對臺灣的有力支持」。

不過,網民對蓬佩奧的「炫耀」並不買帳,在其推文的評論區,有外國網民批評稱,「『朋友』不會讓自己的同伴對槍炮上癮,並讓他們的家園變成軍事區。」也有網民借當地時間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衝擊一事留言諷刺稱,「或許華盛頓特區的執法部門比其他任何人都需要這些武器。」

有臺媒統計,川普政府2017年1月執政,同年6月就宣布首項對臺軍售案。在其4年任期中,川普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共批准11筆對臺軍售,包括戰鬥機、無人機等。最近的一筆對臺軍售於去年12月宣布,美國稱將向臺灣出售總額約2.8億美元的野戰信息通信系統。

對於美國對臺軍售,我外交部曾嚴正回應: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

當地時間7日,蓬佩奧還宣布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據美媒報導,美國駐聯合國使團隨後表示,克拉夫特訪臺時間為1月13日至15日,並稱「克拉夫特訪臺期間將會強調美方強力支持臺灣發展國際空間。」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8日聲稱,這代表「臺美關係持續升溫」,對此,行政院表示歡迎也感到樂觀其成。

「臺灣不要輕信華府政客的甜言蜜語」,8日,《中國時報》引述島內《天下》雜誌對美國普利茲新聞獎獲得者弗裡德曼的採訪警告民進黨當局。弗裡德曼表示,「要很謹慎,不要上華盛頓那些人的當,你給他們錢,他們就說你想聽的話,說你很棒,說『我們會來救你』,說『我們要給你武器』,我不會相信這些話,我會非常小心——特別在此刻。」

「美大使訪臺未必具有實質意義」,島內前對外事務官員徐勉生8日在《聯合報》上以此為題撰文分析道,蓬佩奧是川普政府中的鷹派人士,曾多次攻擊大陸,他此次放話主要目的是激怒大陸。文章寫道,臺灣想要參與聯合國事務,並不是美國說了算。至少必須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同意。因此,即使有美國力挺,臺灣對於參與聯合國事務還是不能一廂情願。更重要的是,有消息稱拜登已提名職業外交官格林菲爾德出任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在不久後卸任。因此,無論是卸任前訪臺,或是卸任後訪臺,都僅具象徵意義,實在不必有過高期待。

華春瑩8日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7日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倚美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惡果。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也就此事發表談話提醒美方稱,「玩火者必自焚」。美方必將為其錯誤行徑付出沉重代價。中方強烈敦促美方停止瘋狂挑釁,停止為中美關係和雙方在聯合國的合作製造新的困難,停止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儘管從表面上來看這個決定看起來很好,但在一個跛腳政府即將下臺的最後幾天派一個高層美國訪客到臺灣簡直是奇怪,而且時機也很糟,」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楊蘇棣8日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這麼做得不到什麼好處,而且可以預期到中國的嚴厲反應,簡直就讓拜登難以緩解與北京之間的緊張。」

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揮文7日直言,美此時派常駐聯合國代表訪問臺灣「是故意的,是一場秀」。陳揮文認為,「美國就是挑戰、挑動兩岸敏感神經」,他警告說,美國此舉「就是消費臺灣」。《中國時報》網站上,臺灣網民也在感慨「可憐的臺灣!任人擺布」,有網民批評稱,「蔡英文還要被失意川普利用,夠無腦了」。還有網民留言道,「川普人息政亡派金主來臺收後謝金,美國內亂自身難保還想興風作浪!」

臺灣雅虎網站8日就「克拉夫特訪臺給兩岸關係帶來何種影響」進行的民調顯示,認為更為緊張的比例高達70.7%。

相關焦點

  • 蓬佩奧最後的瘋狂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宣布解除美臺官方交往限制,根據美國國務院行程公告,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1月12日與臺北駐美代表蕭美琴會晤。蓬佩奧屢屢操弄涉臺問題,外界擔憂,他是否會在美國政府交接前為了急切撈取政治油水而突訪臺灣。
  • 美國務院發言人忙「滅火」:訪歐將是蓬佩奧任內最後一次海外訪問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蓬佩奧即將啟動的歐洲之行,是他在國務卿任內進行的最後一次海外訪問。」在《環球時報》以一篇措辭嚴厲的社評回擊蓬佩奧解除美臺官員接觸限制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爾塔格斯(Morgan Ortagus)趕忙發推「滅火」,「澄清」說蓬佩奧並沒有在結束任期前訪臺的計劃。 11日,奧爾塔格斯在1分鐘內連發三條涉華推文。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蓬佩奧最後幾天狂打「臺灣牌」,我們必須有所動作
    蓬佩奧這個極端反繪政客瘋了,大打臺灣牌。上周六,蓬佩奧宣布解美臺官方限制,稱接觸規則「無效」。此前,美國宣布其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本周臺灣。美國像「切香腸」一樣,在「一個中國」問題上不斷突破先例,包括出售進攻性武器、訪臺高官級別不斷提升、不斷推出各種涉臺法案,等等。這實際上掏空了中美建交的基石。美臺關係只差建交和駐軍。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最敏感的問題。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美國高官訪臺計劃胎死腹中,我們沒有理由慶祝
    長點心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再見美國外交官,更何況是蓬佩奧之流!這次冷遇與蓬佩奧過去三年訪問布魯塞爾,形成了鮮明對比。 堂堂美利堅國務卿,連盧森堡外交部長都可以不給面子,這是蓬佩奧形象太差,還是美國整體影響力下降的原因?一葉知秋,也許都有吧。川普承諾讓世界尊敬和畏懼美國,但這兩樣他都沒有做到。國會暴亂使美國民主的復原力遭到質疑,美國全球影響力的地位也不再理所當然。
  • 蓬佩奧「最後瘋狂送秋波」,蔡英文當局為什麼還保守了?
    島內專家:根本是被美國當猴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任期只剩10天,卻在最後關頭接連消費臺灣。不過對於美國取消美臺往來限制,蔡英文當局的回應卻趨向保守。島內直言,美國政府的「臨去秋波」對臺灣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
  • 訪臺的美國專機為何半路返航 ?被解放軍嚇跑的?!
    13日(美國時間12日)克拉夫特乘坐專機起飛訪臺,4小時後卻返回美國。取消訪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克拉夫特為什麼最後時刻逃離即將到達的臺灣?美國的說法是為了國務院的交接,外交訪問都取消。川普後期不斷軍事挑釁中國,屢踩臺海紅線,中國大陸誓言反擊,美國軍官此前預判1月20日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是大陸武統臺灣的窗口期,因此有人認為,克拉夫特訪臺正是解放軍軍事統一臺灣的時機。有人認為,解放軍已經圍困東沙島,拿下東沙島和太平島易如翻掌,迅即攻佔澎湖。拿下全臺灣也就是兩三天的時間。
  • 蓬佩奧任期最後送大禮,蔡英文當局怎麼還保守了?島內專家:根本是被...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任期只剩10天,卻在最後關頭接連消費臺灣。不過對於美國取消美臺往來限制,蔡英文當局的回應卻趨向保守。島內直言,美國政府的「臨去秋波」對臺灣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
  • 臺灣將迎來「重要裡程碑」?只能呵呵了
    去年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以「防疫」之名來臺強推「萊豬」,銜川普總統與國務卿蓬佩奧之命訪臺的「煤炭業老闆娘」克拉夫特又要來談什麼?臺立法機構國民黨團新任總召費鴻泰8日更在政論節目上公開批評,稱克拉夫特「不是好客,是惡客」。費鴻泰並質疑,「克拉夫特來臺灣會帶來什麼?會支持臺灣進入聯合國嗎?」
  • 川普任內對臺軍售創歷史之最!3年總額超歐巴馬8年,蔡英文嘴上說...
    例如,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疑低調訪臺卻猶抱琵琶半遮面;環保署長惠勒高調預告訪臺又因「迫切國內優先事務」而取消;RCEP籤署時,美臺煞有介事地用「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和價如白紙的MOU強撐場面。顯然,大勢已去的川普政府內部處於權力過渡階段的混亂和盲動狀態,有人想藉機生事搞亂局勢給民主黨挖坑,有人想製造既定事實讓繼任者受限,還有人想渾水摸魚扛起「反中」大旗博政治前途。
  • 美國國務院:蓬佩奧不去臺灣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社評就蓬佩奧可能在下臺前突訪臺灣提出警告,美國務院發言人撇清:無此計劃當地時間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宣布,解除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針對蓬佩奧在川普政府任期只有10天之際,對中美關係和臺灣問題又一次瘋狂的挖坑和埋雷,環球時報10日刊發社評警告稱,如果美方膽敢讓蓬佩奧在任期結束前夕訪臺上演,北京的反應將是排山倒海式的。在看到這一警告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爾塔格斯剛剛連續發推,撇清稱蓬佩奧「這周沒有訪問臺灣的計劃」,歐洲之行將是其作為國務卿的「最後一次海外出訪行程」。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蓬佩奧宣布取消美臺交往限制,藍營諷:蔡英文應把握最後11天訪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布取消現行美臺交往限制。中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如圖)今天諷刺蔡英文能否把握最後11天的機會訪問美國,蔡辦可能時間要抓緊。 蓬佩奧9日在聲明中說,國務院數十年來制定複雜內規限制美臺官員互動,美國政府如此片面做法意在安撫中國大陸,但不會再如此,因此宣布取消一切「自我施加的」限制。
  • 民進黨高官搶秀政績,臺灣上演「1968之亂」
    不過統計的方式,是利用基地臺搜尋手機信號推算人數,在基地臺涵蓋範圍大的地區,就產生了誤判。原來是大官秀政績如果你知道這個「高速公路1968」App的所謂「升級」是怎樣的倉促,那就對它問題不斷不足為奇了。
  • 美國邀請蔡英文訪華盛頓?兩難境地不會尷尬?
    在華盛頓智囊團正式舉行的網上研討會上,美國參議員在這次聯合討會上宣稱,美國一直對臺灣保持外交支持,就像此前美國衛生部長訪臺一樣,美國將邀請蔡英文訪問華盛頓。與此同時,一位美國專員也表示,美國將進一步推進臺美經濟關係,尤其是貿易方面的關係,並將於近期在參議院正式提出美臺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好在臺灣民進黨當局還算比較清白,對此相關發言人對此直言:臺灣和美國都是在各層面都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係,但是邀請蔡英文來華盛頓進行訪問,目前還沒有任何計劃,但臺美兩國合作夥伴關係會逐漸加深。
  • 蓬佩奧即將離場 媒體:莫非蔡英文當局自甘為蓬佩奧之流陪葬?
    「史上最差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即將灰頭土臉離場。這名臭名昭著的美國政客在下臺倒計時的日子裡又不甘寂寞,悍然宣布解除美國與臺灣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這是對中美關係和兩岸和平的惡意衝撞與挑唆,後果極其嚴重,甚至將給臺灣帶來滅頂之災!這必然要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制。隨即,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又打圓場說,蓬佩奧本周沒有訪臺計劃等等。
  • 被美國拉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臺灣
    外界分析關鍵原因在於川普對中國大陸強硬的態度,此外,美臺關係自雙方「斷交」40年後,在這幾年攀上巔峰,美國今年8月與9月陸續派高官出訪臺灣、並向國會提出了多項對臺軍售案,克拉奇今年9月出訪臺灣時,成為過去40年來,美國國務院訪臺層級最高的官員,當時克拉奇也被指派負責主導臺美的經濟對話,臺灣各界因此對於川普的兩岸政策十分支持。
  • 捷克參議院長月底赴臺,布拉格市長也將要「一起訪臺」
    美方政客訪臺已經觸犯中國大陸底線,現在還有一些為了刷存在感的國家政客也來插一腳,臺當局照樣敞開大門無所顧忌,中方絕不會姑息。捷克參議院議長揚言訪臺臺海網報導,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準備在8月底到訪臺灣,並表示本次訪臺是率領大約90人的代表團前來,同時還表示,所有出行人員將會先自行隔離2周時間,並且通過2次病毒檢測。
  • 美國務院通過今年第二波對臺軍售,約182億新臺幣
    臺媒稱美國務院通過今年第二波對臺軍售,島內網友:美國「又跟臺灣拿錢了」。梅復興還說,這已是美國國務院今年第二度批准對臺軍售項目,上次是5月19日公布批准售臺18枚重型魚雷,金額1.8億美元(約新臺幣54億元),「雖然兩次項目都不大,但從次數來看,美國正在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這也是國防部印太事務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給臺灣的政策遺產。」對此,島內網友留言感嘆,「這是提款機的概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