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找到支點 撬動廣播深度融合

2020-11-29 人民網

原標題:找到支點 撬動廣播深度融合

 

  再過兩個月,阿基米德成立3周年了。這個「15後」的「年輕人」在短短3年時間裡,已經成為廣播界融合路上帶有「奇兵」色彩的現象級平臺。

  傳統廣播轉型,不是新鮮事,但能聚攏1.6萬檔節目、吸引千萬級用戶的,不多。

  媒體融合搭建技術平臺,不是新鮮事,但起步之日即全部自主研發,如今形成全鏈技術開發體系、從不技術外包的,不多。

  讓聽眾變用戶,不是新鮮事,但打破傳統廣告模式,讓節目可以24小時有進帳的,不多。

  今日的阿基米德,源於3年前SMG東方廣播中心的一個內部孵化項目。

  空間:走出上海 裂變傳播

  回憶起3年前的這次體制內創業,SMG東方廣播中心主任、阿基米德董事長孫向彤仍激情澎湃。「在體制內創業,也是傳統媒體的又一次大膽嘗試,阿基米德就是一個大膽的項目。」

  相對寬容的制度,激勵著一些優秀的「創業者」,王海濱就是之一。3年前,他成了阿基米德的創始人,「雖然只帶著一個三五個人的創業團隊,但目標是走出上海、覆蓋全國,努力成為中國廣播行業內最大的內容生產分發平臺,成為上海改革開放重要的網絡宣傳平臺。」王海濱回憶,經過幾個月的上線運營,2015年8月阿基米德從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的一個孵化項目轉製成阿基米德(上海)傳媒有限公司。創業,因更接近市場變得更純粹。

  如今,阿基米德已經有全國百餘個省市電臺籤約入駐,並共享1.6萬檔節目,內容涵蓋音樂、新聞、公開課、生活等16種類型,吸引下載用戶達4000萬,用戶年發帖量超1億條,成為音頻市場一個形態獨特的產品。

  那麼,它和音頻細分市場其他產品有什麼不同呢?對此,王海濱舉例說,阿基米德堅持為傳統廣播電臺提供向新媒體轉型的系統化方案:包括隨時隨地可以啟動的手機直播系統;以及用戶和主播可以方便地進行短音頻剪輯、直播交互、短視頻呈現的網絡平臺;推動微信、微博等平臺上主流媒體內容的快速裂變傳播等。

  裂變式傳播,這也正是阿基米德想要追求的結果,王海濱認為,「廣播講好網際網路時代的故事,需要轉變自己的傳統思維,轉變思維就要跳出傳統的百分比,拿到絕對人口數來證明自己的影響力,為此,要更多地思考裂變式傳播。」

  今年的爆款產品《給90後講講馬克思》就基於這樣的思路。4月16日,《給90後講講馬克思》系列黨課開播,首日通過上海新聞廣播直播,當晚有33萬上海聽眾用戶通過廣播、阿基米德等渠道進行收聽。20天時間裡,僅在上海新聞廣播和東廣新聞臺全天多個時段播出,總收聽量累計達到了1326萬人次。除上海以外,阿基米德連續向全網分發,貴州、廣西、山東、雲南、甘肅、海南、新疆等全國24家省市級廣播電臺陸續聯合播出,總收聽量累計2.7億人次。

  每天,阿基米德的技術團隊,都利用千萬級的大數據對用戶進行畫像。

  技術:全鏈開發 自成體系

  什麼是好產品?業界的共識是,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精準服務就是好產品。

  東方廣播中心旗下第一財經廣播的《股市大家談》是一個上海本地化的財經節目,每周一到周五的16點至18點播出兩個小時,原來收聽率表現一般。利用阿基米德的平臺數據,該節目重新優化節目編排,打破頻點空間限制,實現強互動,在用戶黏性、節目互動、收聽熱度等方面數據表現優異。該社區迅速聚集了全國近10萬股民,關注社區的用戶達到8.3萬。也正是通過阿基米德的後臺數據才發現,在非節目直播的時間段,收聽該節目的用戶仍然保持較高數量。

  廣播轉型,一定要有過硬的技術支持。為此,阿基米德建立了專門的數據實驗室,利用平臺數據幫助電臺節目更精準化編排。目前,入駐阿基米德的節目可以拿到每天的數據報告,包括在社區前20位排名、社區活躍度、收聽時長、收聽人數、直播互動的熱度、粉絲數等。每個節目組都能看到自己節目的實時數據分析,很清楚地了解節目播出的時間內,哪個時間點用戶增加了,哪個時間點用戶減少了,哪個節點用戶發帖量最高,哪個小時用戶收聽節目量最高。另外,通過阿基米德提供的用戶畫像數據,廣播電臺編排全天節目更有依據,安排節目重播變得相對容易,因為可以知道在哪個時間點安排什麼樣的節目效果更好。

  技術,毫無疑問是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繞不開的「梗」。王海濱至今也感謝3年前的大膽決定——技術絕不外包,要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

  目前,阿基米德形成自己的全鏈技術開發體系,並且大體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即廣播要實現轉型,需要在4個板塊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第一是自動化圖、文、音、視內容解析;第二是更精準用戶畫像的用戶洞察;第三是域外數據抓取和整合;第四是自動運維和架構。

  「現在業內對技術變革越來越關注,但是從實踐來看,需要很多的成本來填無數的坑,也就是說很多的投入可能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並不是僅僅把音頻傳播這一個坑填完就能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王海濱列舉道,比如音頻自動拆條,對一檔廣播節目進行短音頻拆條(UPGC),具體而言就是傳統廣播節目生產出來後,面臨的問題是二次傳播尚未形成,而現在阿基米德給用戶提供工具,當聽眾聽到廣播音頻內容的一個特別好的片段時,就可以用這個工具進行剪輯,繼而進行二次傳播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形成語料庫,有標籤、分類、標題、刀口位置等內容,共同構成大數據AI的基礎,展開自動拆條的可能性研究……

  目前,阿基米德已經完成對所有入駐節目的相似度分析,加上千萬級用戶的行為分析,可以更加精確知道什麼樣的內容提供給什麼樣的用戶,而怎樣的用戶需要哪些具體的內容產品推送。「這樣的推送不僅僅指內容,還包括了廣告、服務等其他方面。」王海濱說。

  阿基米德「M店」,是在試水網際網路裂變特徵下的廣告營銷模式。

  商業: 閉環思維 價值重構

  「我覺得我們最應該關注的一個方向是轉化率,媒體沒有新舊之分,只有轉化好與轉化不好之分。」這是孫向彤常常提及的一個觀點。

  2017年5月,阿基米德上線了一個叫「M店」的新廣告平臺,「打造這個平臺,上海廣播是希望給自己注入更多移動網際網路基因,給廣播這個傳統媒體賦予更深層次的創新。」孫向彤說,「M店」承擔著上海廣播完成從廣告到銷售閉環的重任。

  「M店」上線當天就有14萬人搶購上海廣播提供的3000份感恩大回饋特供商品。2017年7月7日,這個平臺迎來自己的首秀——「桃你歡心」。主播在節目中口播水蜜桃廣告,推薦購買,用戶邊聽節目邊在阿基米德「M店」下單,實現廣播推薦、用戶購買體驗一條龍連接。

  廣播、電視賣貨並不新鮮,但是沒有經過平臺整合的單次售賣,並不能給媒體帶來實質性的變革,阿基米德「M店」的開張,是在網際網路裂變特徵下的廣告營銷模式。

  孫向彤認為,轉化率的核心是對聽眾資源的整合,移動網際網路發展之後,充分市場競爭會直接導致媒體的邊際利潤下降。「我們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其他廣播電臺只是其中之一。在網際網路市場中的競爭,面對海量的渠道,我們面對的對手甚至就是阿里巴巴。在充分市場競爭下,利潤率一定會下降,也有可能在這個競爭過程當中,我們會慢慢地往多元化的方向轉,比如做電子商務、線下購物等等。」

  現在,阿基米德也在關注另一片藍海——主播經濟。電臺主播一定比網紅更值錢——這是阿基米德的研判。

  「廣播轉型必須關注到主播經濟,這是傳統廣播真正有價值的資源。」王海濱分析道,全國廣播大約有6萬名主播,這些專業人員在綜合知識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專業知識能力方面都比UGC內容的提供者更勝一籌。大多數網紅的影響力只能持續一個月或幾個月,但廣播主播對特定城市都有5年、10年甚至20年的深耕,有的甚至是一個城市夜空的形象,這是廣播非常有價值的資源,但同時,廣播也正在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怎麼為全國廣播留住人才,把優秀的人留在主播崗位上,是阿基米德正在探索的IP之路。

  新時代的廣播是什麼?孫向彤給出的定義是,「已經有網際網路基因的高轉化率媒體。」而阿基米德正在一步一步把未來變成現實。

(責編:趙光霞、燕帥)

相關焦點

  • 【數學小學堂】「撬動地球」的數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
    小朋友們晚上好,之前和小朋友們講數學家歐拉的故事,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力學之父」阿基米德的故事,你們準備好了嗎?阿基米德,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 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 阿基米德為什麼說他能夠撬動地球?
    最早發現槓桿院裡的人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槓桿原理說明,槓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矩等於阻力矩,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利用槓桿可以用小的動力克服大的阻力。槓桿原理是設計製造一切機械的基礎。阿基米德曾經自信的對當時的國王說:「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樣的支點和槓桿當然找不到,但理論上如果有的話,阿基米德是能撬動地球的。後來阿基米德利用槓桿原理,幫助國王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這位國王造了一艘大船,但由於船太大,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讓它下水。阿基米德設計製造了一套槓桿滑輪系統,是人用很小的力就能拉動很重的東西。阿基米德讓國王拉動繩子,結果船慢慢的移動起來,終於下水了。
  • 融媒體產品"阿基米德":生於廣播 再造廣播
    「阿基米德」案例研討會現場。資料圖片 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阿基米德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2000多年過去,有這樣一款APP,它試圖撬起傳統廣播與新媒體融合的地球,這款APP,也叫「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自2014年誕生,經過幾年的砥礪前行,此時已發展成為一個體制內媒體融合轉型的現象級產品。
  • 阿基米德想撬動地球?這是不可不知的科學故事
    關於阿基米德「撬動地球」的說法,很可能是個以訛傳訛的結果。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和工程師,他被公認為是古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數學家之一。(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原理)第二個就是阿基米德的那句名言: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阿基米德的科學成果遠不止這兩項,除了數學和幾何學方面的諸多貢獻外,他還是阿基米德螺旋的發明者,當時希臘的水手們利用這個發明來抽取船艙底部的積水。
  • 阿基米德:找到支點 撬動廣播深度融合
    再過兩個月,阿基米德成立3周年了。這個「15後」的「年輕人」在短短3年時間裡,已經成為廣播界融合路上帶有「奇兵」色彩的現象級平臺。   媒體融合搭建技術平臺,不是新鮮事,但起步之日即全部自主研發,如今形成全鏈技術開發體系、從不技術外包的,不多。   讓聽眾變用戶,不是新鮮事,但打破傳統廣告模式,讓節目可以24小時有進賬的,不多。   今日的阿基米德,源於3年前SMG東方廣播中心的一個內部孵化項目。
  • 這個周六與阿基米德一起撬動地球!
    新時代,新傳播傳統的廣播媒體在融合轉型過程中該選擇怎樣的路徑?如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揮自己的價值?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新廣播 新傳播 新責任 新作為——融媒體產品『阿基米德』案例研討會」將於6月30日上午9點在中國傳媒大學東配樓317多功能會議室舉行。什麼?你還沒跟阿基米德親密接觸過?那還等什麼,快來這裡和阿基米德一起撬動地球吧!
  • 阿基米德撬動了整個地球,卻死於一個未畫完的圓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 美國的E.T.貝爾在《數學人物》上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個通常是牛頓和高斯。
  • 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撬起地球一釐米將會怎樣?
    而阿基米德崇尚科學的嚴密性、準確性,要求對每一個問題都進行精確的、合乎邏輯的證明,在發現了槓桿省力的現象之後,進行系統科學的研究,並最終得到槓桿定律。發現了槓桿原理的阿基米德曾說過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地球。」
  • 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位歷史人物是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就是這位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
  • 他不像阿基米德用支點撬動地球 但他是第一個稱出地球體重的人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這句耳熟能詳、包含無限霸氣的話出自力學之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對人類的貢獻不言而喻,尤其是這句關於槓桿原理的至理名言流傳至今。然而有位科學家雖然沒學阿基米德撬地球,但他卻是世界上第一個稱出地球體重的人!
  • 力學之父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出身於古希臘西西里島敘拉古附近(今義大利錫拉庫薩)的一戶貴族家庭,父親菲迪阿斯不僅是一位天文學家,還是數學家,學識淵博,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阿基米德從小就享受到了同齡孩子所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資源,受父親的影響,他對數學
  • 如果以月球為支點,一個人需要距離多遠才能撬起地球1釐米?
    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儘管語氣聽起來比較狂妄,但是從理論上來講還真是可行的,但前提是給阿基米德一個可靠的支點。現在,我們知道阿基米德的自信來自於槓桿定理。那麼,我們如果將地球的衛星——月球作為槓桿的支點,一個普通人需要距離月球多遠才能將地球撬起來呢?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簡略地了解什麼是槓桿定理。
  • 為了真理直面死亡,科學界的哲學家——阿基米德!
    前212年,羅馬士兵闖入阿基米德住宅時,阿基米德正在地上埋頭做幾何圖形,他對士兵說:「你們等一等再殺我,我不能給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還沒等他說完,士兵就殺了他。他是帶著遺憾死去的。阿基米德的一生是為科學奉獻的一生,而他的死亡,也成為科學界與哲學界乃至全人類的一大損失…是什麼讓阿基米德至死不忘科學研究?
  • 親子閱讀||阿基米德與槓桿原理(2年級)
    阿基米德對於機械的研究源自於他在亞歷山大城求學時期。
  • 撬動地球需要多長的槓桿?
    對於槓桿原理,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那麼,如果真用槓桿原理來撬動地球,所需的槓桿要多長?首先,需要給這根槓桿找一個支點。在地球周圍,有一個非常適合充當支點的天體,那就是繞地球公轉的月球。
  • 阿基米德的天才——他憑什麼被評為最偉大的數學家?
    有些人考慮到這些巨人所生活的時代中數學和物理科學相對落後,並根據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評價他們的成就,他們會把阿基米德放在第一位。——貝爾圖1:義大利巴洛克畫家多梅尼科·費迪創作的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誰?
  • 試論阿基米德APP的實踐與創新
    根據易觀智庫商業信息服務平臺的數據顯示,阿基米德APP作為傳統廣播媒體推出的APP在音頻類APP的市場當中保持著競爭力。成為廣播媒體的門戶網站是阿基米德APP推出的重要目標,利用傳統媒體的垂直資源,在節目來源方面,阿基米德已經超越了上海廣播電臺的範圍,成為了全國各地廣播電臺節目的集成平臺。
  • 大悅城、紅星商業轉型輕資產模式 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這是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在資產價格高漲的背景下,從傳統的重資產模式逐漸轉向輕資產模式,房地產行業頗似在踐行阿基米德定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包括萬達、大悅城、紅星商業等在內的房企紛紛向輕資產模式轉型。而在城市更新領域,輕資產模式也頗為盛行。
  • 阿基米德創造的神秘武器,毫不費力讓羅馬戰艦灰飛煙滅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學者、科學家,他知識淵博、著述豐富。他以數學成就和能將其用於製造武器方面而著稱,世間流傳著很多有關阿基米德的傳說,其中阿基米德利用其製造的「神器」—「死光」燒毀羅馬戰船的故事很具有傳奇色彩。
  • 阿基米德——他們奪走了我的軀體,但我將取走我的靈魂
    這次試驗的意義遠遠大過查出金匠欺騙國王,阿基米德從中發現了浮力定律:物體在液體中所獲得的浮力等於他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後來,該定律就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一直到現代,人們還在利用這個原理計算物體比重和測定船舶載重量等。但阿基米德更為看重的,刻在墓志銘上的發現,靈感也是來自於水。阿基米德的鄰居的兒子詹利到阿基米德家的院子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