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2018年是全球第四暖的一年

2020-12-06 華爾街見聞

周三,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18年是1880年有記錄以來第四暖的年份。

這份報告顯示,過去五年,全球平均氣溫已錄得5個最高。NASA表示,

「已經可以感受到長期全球變暖的影響--洪水、熱浪以及密集的降雨以及生態系統的變化。」

據NOAA,2018年全年,全球平均氣溫較20世紀平均氣溫上漲1.4-1.5華氏度。在這一年,全美遭受14次損失超10億的天氣和氣候災害,損失合計910億美元,並造成247人死亡。

NASA Goddard空間研究所的報告也顯示,2018年全球氣溫較1951年至1980年的均值上漲1.5華氏度。

該研究所主管Gavin Schmidt稱,全球氣溫較19世界末期上漲2華氏度,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增多引起的。

媒體CNBC表示,這份研究報告證實了NASA長期以來的發現,即認為排放正在推動氣候變化,但這個發現一直以來受到川普政府和一些美國高級官員的極力挑戰。

NASA表示,北極地區正出現最強烈的變暖趨勢,冰蓋的消失導致海平面的上升。而NOAA的報導稱,2018年,有海冰覆蓋的海洋總量約400平方英裡,為自1979年以來的第二小。

根據目前的氣候模型,假設二氧化碳排放持續增加,到本世紀末,海面氣溫可能上升4.8華氏度。

據NOAA,2018年,美國下48州氣溫高於平均值,距離均值偏差最大的是在落基山脈和東南部,14個州的年平均氣溫創歷史最高水平。

氣溫最高的州是亞利桑那州,2018年氣溫為該州史上第二高;其次是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亞洲,各自創下該州第三和第四高。南達科塔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是僅有的兩個氣溫低於20世紀平均氣溫的州,也是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州氣溫低於20世紀均值的情況。

2018年,美國也經歷了35年來最潮溼的一年,降水量為1895年以來第三大。全國平均降水量為34.63英寸,比平均水平高出4.69英寸。

相關焦點

  • 2018年是1880年以來全球第四暖的一年
    原標題:2018年是1880年以來全球第四暖的一年  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的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18年是1880年有全球平均氣溫記錄以來第四暖的年份。
  • 全球變暖要沒了?美國NOAA:2018年史上第四,已不如前兩年暖!
    2018年已經過去,我們走入新的2019年,在過去的2018年,地球出現了各種天氣事件,有高溫熱浪也有洪水風暴,那麼2018年全年的情況又如何呢?近日,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公布的信息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人類又經歷了氣象歷史上最溫暖的幾個年份之一!
  • 地球「發燒」 研究稱2018年或成史上第四熱的一年
    地球「發燒」 研究稱2018年或成史上第四熱的一年 2018-07年正在創造一項紀錄,排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之後,成為地球有史以來第四熱的一年。
  • 全球變暖的噩夢:2018年是史上「第四熱」年份
    據研究機構Berkeley Earth的數據,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19世紀中期以來第四熱的年份。2018年全球氣溫僅次於2016年、2015年和2017年。有記錄又來的全球最高溫的五個年份均出現在過去十年之中。
  • NASA分析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從全球來看,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實際上追平了2016年的紀錄。
  • 全球暖化愈加嚴峻,影響比預期更嚴重
    ,甚至每次出現極寒天氣時,還會對「全球暖化」表現懷疑,然而事實上,全球變暖的趨勢和影響比我們了解的還要直接和廣泛...此前,通過全球6300個氣象站的持續測量,包括南極大陸在內的地表氣溫和浮標和船舶測量海面氣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18年是排名第四熱的年份,排名前三是2016年、2017年和2015
  • 研究:全球暖化或導致加州山火年年爆發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日報導,2018年美國加州發生大規模山火。研究指出,因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人為強行遏止火災等因素,更多的乾燥木材易成為助燃物,未來加州大火等級的山火恐成「每年都發生的夢靨」。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這個問題,「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已經追問了五、六年。曾任職NOAA的他歸納,除了反映暖化的全球現象,臺灣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每單位能源消耗量位居全球前三名,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這種一年水災、一年旱災的怪現象,可能會變成常態,」童慶斌預測。 一年水災、一年旱災 這樣的預測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 全球海洋暖化加速 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科學家警告,全球海洋暖化的速度比先前所想的快上許多,顯示氣候暖化狀況真的很糟糕,因為多出來的熱能幾乎全由海水吸收。研究同時指出,海洋溫度已經連續數年刷新紀錄。資料圖片:全球海洋暖化加速,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美國環境研究組織伯克利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的能源系統分析師、同時也是該研究報告作者的豪斯法勒說:「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來海溫最高的一年,但2017年是如此,2016年亦復是。」
  • 地球快速暖化!2020年異常高溫 成史上最熱一年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今天表示,2020年和2016年都是紀錄上氣溫最高的年分,證明地球持續快速暖化。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表示,2015年以來是紀錄上氣溫最高的6年,證明全球暖化是個持續且不斷惡化的趨勢。
  • 地球「高燒不退」 德國創下有氣溫紀錄以來最暖一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27日電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德國氣象局(DWD)27日表示,2018年是德國有氣溫紀錄138年以來最暖的一年,同時創下持續數個月的乾旱紀錄。據報導,德國氣象局在聲明中說,2018年全年平均氣溫達攝氏10.5度,創下歷史新高。
  • 德國創下有氣溫紀錄以來最暖一年!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德國氣象局(DWD)27日表示,2018年是德國有氣溫紀錄138年以來最暖的一年,同時創下持續數個月的乾旱紀錄
  • 瘋狂的資本,2019年瀕臨倒閉,2020年全球第四
    2014年李斌成立蔚來汽車。2016年虧損35.18億元;2017年虧損75.62億元;2018年虧損233.28億元;2019年虧損114億元;融資受阻,高管離職,股價暴跌,李斌不僅被戲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公司更是瀕臨倒閉。
  • 2018年地球日
    2018年地球日宣傳海報Credit:NASA上圖是NASA貼的2018年地球日的海報,來慶祝4月22日的地球日。附上的是卡爾薩根的語錄:「地球表面是宇宙海洋的海岸。」下載地址:https://science.nasa.gov/toolkits/earth-day-postersCredit:NASA從太空雷射,虛擬實境,小衛星到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NASA使用和支持一系列驚人的先進技術和工具,幫助科學家和環境專家們,更好地理解並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了慶祝今年的地球日,NASA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創新技術,以及這背後神奇的應用。
  • 全球暖化加劇,2020年將成史上第二熱的年份
    聯合國旗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報告,2011到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即將落幕2020年,可望成為史上第2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沉痛警告,地球已瀕臨陷入「氣候災禍」中。2日出爐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態報告》,整理了今年1到10月的溫度資料。
  • 全球暖化病入膏肓?NASA:2017年夏天史上排名第二熱
    NASA發表報告指出,去年2017年全世界的平均氣溫,為人類觀測氣溫史上第二高的一年,而且該年還沒有出現聖嬰現象。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表報告指出,全球氣溫仍然持續攀升,去年2017年全世界的平均氣溫為人類觀測氣溫史上第二高的一年,而且該年還沒有出現聖嬰現象,這顯示溫室效應仍逐漸變強,人類的努力依然不夠。
  • NASA毅力號成功著陸火星!它會在哪裡尋找火星生命?| 行星事務所
    to Fly on NASA’s Next Red Planet Rover Mission https://www.nasa.gov/press-release/mars-helicopter-to-fly-on-nasa-s-next-red-planet-rover-mission[3] NASA plans Mars sample-return rover
  • NASA在南極拍到巨大方形冰山,其實不止一個
    這是2018年10月16日NASA在南極半島北部上空進行的「冰橋行動」,也是時間最長的一次極地冰空中調查。這次調查主要是評估位於南極半島邊緣、威德爾海西北方的冰架,也就是拉森冰架,其中拉森A面積最小,且已於1995年1月崩解消失。拉森B則於2008年崩解。拉森C在2008年趨於穩定,但科學家預測以當地的暖化速率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內,拉森C也會崩解消失。
  • 2020年,或許是人類飛躍的一年
    與nasa相比,我國在過去幾年內對於登陸月球有了巨大的成功2020年,或許是人類飛越太空的一年,誰也不知道是否會是2020年,因為兩家公司(和美國宇航局)已經經歷了幾年的痛苦的拖延和資金短缺的計劃。美國宇航局的名字火星2020會在那片巨大的紅色沙漠裡尋找生命的證據,還有我國的火星1號以及歐俄聯合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也會在那片紅色的土地四處窺探,尋找任何有趣的東西,當然,還有第四個探測器,一場相對較新的太空競賽已經開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將發射軌道器。
  • 2018年地球稍許涼快,請別高興太早,數據顯示它是第四個最熱年份
    一項新的分析顯示,2018年地球略有降溫,但仍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第四個最熱的年份。由於美國政府部分關閉,聯邦機構推遲了對去年氣溫的計算。但是美國獨立研究機構伯克利地球的科學家已經計算得出,去年的平均氣溫是14.96攝氏度,比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77攝氏度,比工業化前高出1.16攝氏度。2018年全球平均氣溫低於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但高於2015年之前有觀測記錄的所有年份,最早的觀測記錄始於1850年。2016年仍然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熱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