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暖化加速 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科學家警告,全球海洋暖化的速度比先前所想的快上許多,顯示氣候暖化狀況真的很糟糕,因為多出來的熱能幾乎全由海水吸收。

發表在《科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目前海洋升溫的速度比聯合國委員會5年前估計的至少快上了40%。研究同時指出,海洋溫度已經連續數年刷新紀錄。

資料圖片:全球海洋暖化加速,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美國環境研究組織伯克利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的能源系統分析師、同時也是該研究報告作者的豪斯法勒說:「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來海溫最高的一年,但2017年是如此,2016年亦復是。」

在地球暖化的過程裡,海洋一直扮演了關鍵的緩衝角色。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進而導致多餘熱能受困大氣層內,遲遲不能散去,而經由吸收了多達93%的滯留熱能,海洋大幅緩和了氣候暖化。

但海水升溫已經威脅到了諸多海洋生態系統,海平面節節上升,也使颱風與颶風比以往更加致命。

海洋對氣候科學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加上海洋均溫不受到短期氣候的影響,更使其成為追蹤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影響的重要指標。

海洋在變暖,但變暖了多少?不同國際機構基於海洋觀測得到的估計各不相同。

2013年發布的國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5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列舉了5個變暖速度估計值,之間相差懸殊。這反映了海洋變暖速率估計的不確定性,科學界不斷嘗試解決該問題。

相關焦點

  • 全球暖化使島國面臨海水威脅
    原標題:全球暖化使島國面臨海水威脅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稱,氣候發生變化,海平面逐漸上升,一些島國已經開始謀劃,要如何應對土地遭淹沒的危機。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已在鄰國菲濟購買土地,巴布亞紐幾內亞也開始鑑別哪些國民最可能遭受海水威脅。
  • 海洋暖化和過度捕撈致魚類甲基汞含量增加
    雖然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海水中的毒素濃度已經有所下降,但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指出,海洋暖化以及過度捕撈導致的食性轉變,可能會使部分人類可食用魚類體內的甲基汞(MeHg)含量增加。海產品是許多人的重要營養來源,但魚類也是神經毒素甲基汞暴露的一大來源。
  • 海洋暖化過度捕撈致魚類甲基汞增加,食用魚體內毒素仍在累積
    雖然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海水中的毒素濃度已經有所下降,但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生態學研究指出,海洋暖化以及過度捕撈導致的食性轉變,可能會使部分人類可食用魚類體內的甲基汞(MeHg)含量增加。海產品是許多人的重要營養來源,但魚類也是神經毒素甲基汞暴露的一大來源。
  • ...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  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  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27名頂尖專家今年4月在牛津開會,綜合各方對全球海洋生態問題的評估,集結成報告。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 氣候變化帶來生物危機 藻類擴散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最新研究發現,由於全球氣候變化,藍藻在溫暖的海水中茁壯成長並迅速擴散。這一現象正在威脅海洋生物食物鏈,降低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效率,也對全球漁業造成嚴重的威脅。據報導,研究人員在幾個16立方米的水箱中建立了海洋生態系統模型。 每個容器都含有不同營養水平的物種,包括藻類、海綿動物、蝦和魚等。在六月的時間裡,每個水箱都受到升溫處理和酸化處理。然後研究小組發現,幾個生態系統食物鏈的物種生物量均崩潰。其原因主要是草食動物所青睞的藻類數量迅速膨脹,逐漸成為草食動物唯一的營養來源。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自從八○年代末期,全球暖化這個詞彙登上國際舞臺後,二十年之間,從環保、政商到娛樂界,沸沸揚揚地把氣候暖化炒熱為「道德議題」,儼然發展為信眾最多的「主流新宗教」。 集兩千多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諄諄告誡,地球持續升溫,擋也擋不住。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 水循環加速
    地球系統水循環平均態示意圖(圖自NASA),紅色箭頭示意水循環在加速。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 供圖地球系統水循環平均態示意圖(圖自NASA),紅色箭頭示意水循環在加速。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海水是鹹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水循環加速
    最新研究:全球海洋鹹淡差異加劇水循環加速地球系統水循環平均態示意圖(圖自NASA),紅色箭頭示意水循環在加速。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團隊供圖  「海水是鹹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鹹、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誌》(Journal of Climate)發表。
  • 地球暖化加劇 科學家:可愛小丑魚恐在海洋中消失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可愛的小丑魚,恐將在海洋中消失。歐洲科學家指出,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海洋生態影響,對棲息地相當挑剔的小丑魚,恐因為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不足而滅絕。資料圖:小丑魚。
  • 全球氣候變暖:海洋深處未能倖免,或將影響海洋生態
    海水的熱容量很大,其巨大的熱容對地球氣候狀況具有重要影響。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球上大量的海水吸收了進入氣候系統的大約93%的熱量。這些巨大的熱量會對海洋產生影響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們探測到南大西洋最深處已經出現變暖趨勢。顯然,全球變暖甚至開始滲透到海洋的最深處。
  • 北冰洋海水持續酸化,科學家發出警告,或威脅整個地球生態系統!
    就從科學家最新的研究來看,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危害還遠不止於此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北冰洋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北冰洋的海水酸化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最終將會導致整個海洋系統發生紊亂崩潰。北冰洋海水持續酸化,微生物死亡腐爛對於人類來說海洋是深不可測的,但是在它的深處仍然生存著大量的海洋生物。
  • ...臨界點,丁一匯,溫室效應,冰蓋,消融,升溫,上海,增暖,疊加,碳...
    原標題:「最暖小寒」見端倪全球變暖或加速  昨日是小寒節氣,意味著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而自然因素指的是海洋、陸地、太陽活動、火山爆發等相互之間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的冷暖變化周期或循環,這是一個自然的變量。」丁一匯說。  於是,人們可以簡單把近百年的氣候變化理解為——當海洋處於暖位相時,人為和自然兩個因素都是正的,「正正」疊加,升溫的速度就會變快;而當海洋處於冷位相時,海洋帶來的氣候變冷可抵消部分人類活動的影響,升溫的速度就會變慢。
  • 海洋變暖加速 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加劇
    這個「死亡地帶」就是海洋缺氧區。有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中海洋氧氣水平下降了2%。如果繼續不加控制,到2100年氧氣含量可能減少7%,這將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極大威脅。  那麼海洋中的氧氣含量為何會減少呢?原因就在於海洋變暖。事實上,溶解氧下降只是海洋變暖造成的諸多後果之一,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海洋正在經歷什麼?
  • 暖化加劇,夜間升溫比白天更快
    今年夏天很多地方的溫度創下高溫紀錄,且白天炎熱難耐,晚上熱量又散不去,悶熱的感覺前所未有,最新研究發現,這種氣候變暖的機制對夜間溫度的影響比白天更甚,而整個氣候系統都在變化,科學家認為將對地球生態產生重大影響。
  • 加速增暖的海洋相當於每秒都在爆炸原子彈
    最近關於海洋資料的分析,讓這朵「陰雲」逐漸散去,揭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全球海洋正加速增暖!如果讓外星人給地球起個名字,「水球」或者「藍球」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在宇宙中地球看起來就是一顆藍色的水球,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積的約71%,平均厚度達4千米,儲存著97%的水資源。
  • 外報:地球暖化加劇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時日不多
    外報:地球暖化加劇 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時日不多 2017-07-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7月20日電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即刻退出國際合作遏制氣候升溫的
  • 研究顯示海洋升溫快於預期
    【新華社微特稿】中美兩國研究人員11日在美國《科學》期刊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海洋變暖的速度快於預期。報告作者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全球變暖就在眼前,已經引發一些嚴重後果。這毫無疑問」。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主導,顯示全球海洋自1960年以來升溫,速度快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所作預估。報告說,人類向大氣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間接積聚更多來自太陽的熱能,其中超過90%的新增熱能繼而由海洋吸收,促使海水升溫。升溫加速「標誌著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
  • 地球暖化的危害
    升高攝氏四度,整個北冰洋冰帽也會消失,全球海平面會又提高 五米,倫敦周邊夏季氣溫將達攝氏四十五度。升高攝氏五度,兩極均沒有冰雪存在,南極洲中部可能有森林生長,海洋中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大規模海嘯摧毀海岸。升高攝氏六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物種滅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