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貝加爾湖還屬於中國,會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麼

2020-11-24 維度圖書館

提起貝爾加湖,很多中國人可能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情,因為這塊廣袤的土地和寧靜的湖水很長一段時間都曾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

貝加爾湖古稱「北海」、「小海」,長久以來都是遊牧民族活動的地區,人們熟知的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這裡。匈奴、鮮卑、契丹等民族都在這裡長期活動。隋唐全盛時期以及元朝,貝加爾湖都曾是中國的領土。到了明朝,此地一直被瓦剌控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跟俄國籤訂《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以東地區劃給俄國。而雍正五年(1727年)籤訂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最終標誌著貝加爾湖地區徹底劃入俄國版圖。

貝加爾湖

講完了歷史,我們來說一說貝加爾湖的一些基本情況。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湖泊之一,而真正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深度和巨大的蓄水量了。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深的湖泊,最大水深為1634米至1741米,平均深度758米。其湖面海拔456米,也就是說湖底最深處甚至低於海平面1200多米。雖然貝加爾湖面積小於北美的蘇必利爾湖,但因深度遠大於其他湖泊,其總蓄水量高達23600立方千米(23.6萬億立方米),佔全球地表淡水儲量的約20%,比北美洲五大湖(22800立方千米)和波羅的海(21000立方千米)的水量還要多,而這個數字大概是中國全年降水量(約6000立方千米)的四倍,是中國地表淡水總儲量(2800立方千米)的八倍多。雖然世界第一大湖裡海的總蓄水量等於三個貝加爾湖,但因為裏海是鹹水湖,利用價值遠不如貝加爾湖大。

主要湖泊儲水量對比

正是因為這個曾經屬於中國版圖的世界淡水儲量第一大的湖泊有著如此誘人的淡水資源,而我國又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很多人便為失去了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寶庫而感到惋惜。於是有一些人甚至所謂的專家建議我國政府應同俄羅斯協商,從貝加爾湖買水,通過「北水南調」的方式來解決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華北等缺水地區的用水問題。

但是他們混淆了靜態蓄水量和動態可更新水量這兩個概念。貝加爾湖看似驚人的蓄水量其實屬於靜態蓄水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蓄滿的,需要經歷成千上萬年的累積才能形成。就好比石油的儲量,在沒有河流和雨水補充的情況下,用一點少一點。為了維持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可能大肆消耗靜態蓄水量,真正可以被利用的也就只有動態可更新水量了,說白了我們想要調水只能從貝加爾湖流出的一些河流裡想辦法。

從貝加爾湖流出的河流中最主要的一條是安加拉河,安加拉河流經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最終匯入葉尼塞河。其年徑流量大約為500億立方米,略大於黃河的年徑流量。如果想要從貝加爾湖調水,這500億立方米能調走多少呢。考慮到不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實際可調水可能只有50-100億立方米,而近乎擱淺的「南水北調工程」的規模遠比這個大得多。國內的引水工程尚且沒有成功,規模更小距離更遠的貝加爾湖引水工程計劃的實際意義看起來並不大。

美麗的貝加爾湖

即使我們不考慮可引水量的多少,單從這個計劃的實施來看,其難度又有多大呢?

第一,俄羅斯會不會同意。俄羅斯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對貝加爾湖周邊環境的保護。尤其在1996年貝加爾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俄羅斯政府在湖的東西沿岸區域設立了國家級保護帶,禁止狩獵和亂砍亂伐。甚至為避免湖體汙染,當時一條在建的石油管道被迫向北移了40公裡,可見俄羅斯政府對保護貝加爾湖的決心和態度。引水工程俄羅斯很可能不會同意。

第二,蒙古會不會同意。翻開地圖,要想從貝爾加湖調水到中國,必須經過蒙古。要知道蒙古也有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缺水問題一樣十分嚴重,即使蒙古同意,勢必會要求從中分一杯羹。這樣實際引到國內的水量肯定會打折扣。

第三,聯合國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會不會同意。要知道當初前蘇聯的引水灌溉工程就曾導致當時世界第四大湖鹹海幾近乾涸,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國際上一些環保組織和機構的譴責之聲也從未停止過,甚至還成立了《國際拯救鹹海基金會》。可以想像有鹹海的前車之鑑,貝加爾湖的引水工程勢必會遭到多方面的阻撓。

第四,技術難題。即使我們假設中俄蒙三國均同意引水方案,甚至您可以想像現在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還是中國的領土。即使這樣,引水工程在技術上如何實施仍然困難重重。貝加爾湖湖面海拔456米,而蒙古平均海拔為1580米,最低處也超過500米。即使到了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平均海拔也有1000多米。這意味著引水距離超過1500公裡,引水高度超過1000米,這種技術即使能夠實現,工程造價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甚至有人估算其造價可能超過三峽大壩,如此一來,引入國內的水將變成天價水,「北水南調」變得毫無意義。

引水要橫跨整個蒙古高原,難度極大

綜上所述,那些幻想引水到國內的人可能只看到了貝加爾湖誘人的淡水儲量,卻根本沒有考慮到這個想法的實施難度之大超出想像,而實際真正能利用的水量又極其有限,可謂性價比極低。所以就目前從環境、技術以及成本考慮,從貝加爾湖「北水南調」必然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貝加爾湖淡水流向中國?水量可抵20條長江,將徹底解決北方乾旱?
    貝加爾湖,一個讓國人魂牽夢繞又耿耿於懷的地方,這裡曾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丁零人(即譜寫出「天蒼蒼野茫茫」《敕勒歌》的敕勒人先祖)的祖居地;也曾是漢之蘇武牧羊一十九年的禁錮的北海;更是大唐帝國關內道骨利幹屬的疆域小海
  • 中亞地區水資源問題
    國際社會,特別是俄羅斯和西方,也很關注中亞地區水資源問題的現狀及其解決進程。 1 中亞地區的水資源現狀 中亞地區的淡水資源總蘊藏量在1萬億立方米以上,但主要以冰川等難以開發的形式存在。目前,中亞地區每年人均耗水量為2800立方米,低於3000立方米/人的缺水上限,總體上屬於輕度缺水地區。
  • 古時屬我國管轄的貝加爾湖,如今是怎麼解決俄羅斯淡水資源問題的
    作為「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的水佔了地球總面積的71%,然而這其中,能夠提供給人類直接使用的淡水,卻十分匱乏,許多地區人民深受缺水問題的困擾。例如我國的華北地區,就受到自然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淡水資源緊缺,我國還為此實施了偉大的南水北調工程。
  • 貝加爾湖淡水儲量比北美5大湖還要多,夠75億人喝33年
    如果從太空看去,地球的顏色是藍色的!就拿中國來講,中國的水資源是南方較為豐富,北方的水資源是比較匱乏的,特別是在秦嶺和黃土高原以北的地區。因此中國做出了舉世矚目的工程計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南水北調工程,將南面的水調到北方京津冀一帶水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正因為南水北調工程的建成,對沿線的居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 塔裡木盆地下面勘探到巨量水資源,這可以與10個貝加爾湖媲美
    我們都知道,沙漠地區的水資源是非常緊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升,而且氣候非常的乾旱。或許可以這樣說:乾旱就是沙漠地區的標誌性特徵。如果在沙漠地區發現了很多水資源,那麼就有種不正常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感覺了。
  • 貝加爾湖淡水儲量是中國的8倍,夠75億人喝33年,是多大的量
    ,例如我國的華北地區由於處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降雨相對較少,加之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等原因,使得華北平原成為我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之一,為了緩解華北平原水資源相對不足的問題,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的偉大工程,將南方豐富的淡水資源輸送到河南、河北、北京以及天津四個省級行政區,惠及沿線近6000萬人。
  • 貝加爾湖淡水儲量是中國的8倍,夠75億人喝33年,是什麼概念
    ,例如我國的華北地區由於處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降雨相對較少,加之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等原因,使得華北平原成為我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之一,為了緩解華北平原水資源相對不足的問題,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的偉大工程,將南方豐富的淡水資源輸送到河南、河北、北京以及天津四個省級行政區,惠及沿線近6000萬人。
  • 貝加爾湖淡水儲量是中國的8倍,夠75億人喝33年,是什麼概念
    ,例如我國的華北地區由於處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降雨相對較少,加之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等原因,使得華北平原成為我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之一,為了緩解華北平原水資源相對不足的問題,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的偉大工程,將南方豐富的淡水資源輸送到河南、河北、北京以及天津四個省級行政區,惠及沿線近6000萬人。
  • 沙漠地帶的塔裡木盆地,有著大量水資源?專家稱可抵十個貝加爾湖
    如果你對我國的地形有很好的了解,你應該都知道,雖然我國陸地面積很大,但其中一些是無人居住的沙漠地帶,目前,中國有70萬平方公裡的沙漠和50萬平方公裡的戈壁,使我國的沙漠總面積位居世界前列,雖然沙漠這麼多,對每個人來說似乎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時不時的沙漠地區還是會給每個人帶來一些驚喜
  • 貝加爾湖面積雖不大,儲水量卻全球第一,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
    由於受到不同氣候的影響,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個地區的水資源情況也不盡相同。就權威機構的數據來看,目前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8個國家分別是: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尼、孟加拉和印度。其實按照人均擁有量來看,因為兩個龐大的人口基數,中國和印度的人均擁有量是排名比較靠後的,也是水資源較為匱乏的國家。
  • 中國最大沙漠下竟是一片地下海洋,水資源儲量堪比10個貝加爾湖
    熟悉中國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沙漠面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這裡的沙漠戈壁總面積加起來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到了中國國土總面積的13%。西北地區之所以發展緩慢,糟糕的自然條件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在塔裡木盆地裡,就有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這裡的面積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要大,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雖然不少人都想要開發塔裡木盆地,但水資源缺乏是難以逾越的障礙,甚至有人還計劃從青藏高原引水。或許是命運早有安排,我們夢寐以求的水資源,其實就隱藏在塔裡木盆地茫茫的沙漠下面。
  • 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古代曾屬於中國,當時被稱為「北海」!
    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最深1637米,就像上帝賜給大地的藍眼睛,滋潤著這片土地。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面積31500平方公裡,在世界十大湖泊中排名第七。其總蓄水量為23.6萬億立方米,可供50億人飲用半個世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平均深度730米,最大深度1637米,不愧為世界上最深的湖。貝加爾湖是一個古老的湖泊,有2500萬年的歷史。
  • 塔裡木盆地變成一個淡水湖會怎樣?比裏海面積大比貝加爾湖水量多
    因此,很多朋友腦洞大開,暢想如果塔裡木盆地不是沙漠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會怎麼樣呢?不用多想,如果塔裡木盆地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湖泊,而且還是淡水湖無疑對新疆地區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想像中的塔裡木湖另外,如果塔裡木盆地形成一個淡水湖,它的也是非常驚人的。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貝加爾湖。
  • 俄羅斯23萬億淡水禁止中國使用,給的理由不容反駁,值得國人深思
    多年來,我國一直進行著南水北調工程,計劃著改善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情況,但是即便各方都非常努力,但是我國北方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卻仍舊沒有能夠得到徹底的解決。
  • 世界最大淡水湖可供全球喝50年,曾屬中國,雍正嫌它荒涼不要了
    地球上淡水資源比較稀缺,很多地區嚴重缺水,而我國廣大的西北地區也嚴重缺水,而西北又沒有比較大的淡水湖,很是鬧心。
  • 貝加爾湖面積不大,為什麼淡水量佔總淡水量的20%?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貝加爾湖淡水量如此多呢?為什麼地球其他地方的淡水儲量如此之少?貝加爾湖淡水量地球是一個藍色星球,水資源非常豐富,其中地球70%的面積屬於海洋,只有30%的面積屬於陸地。但是海洋的水屬於鹹水,礦物質含量豐富,不經過淡化處理人類無法使用。
  • 全球變暖的水資源會發生什麼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水資源將如何變化?全球越乾燥的人越潮溼,就越潮溼。適宜的氣候和適量的水資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這通常被稱為好天氣和好天氣。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辦公室高級工程師肖嬋在接受《科學日報》採訪時表示,如果天氣和氣候變化的範圍超過正常波動的上限或下限,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就會發生,極端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更大的社會影響。
  • 貝加爾湖佔世界淡水資源的百分之二十,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其表面大部分被水所覆蓋,所以水資源很多。有數據顯示,地球上的總水量估計為14億立方千米,而淡水儲量僅佔總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是屬於冰川固體水。我們中國的淡水資源僅佔全球水資源的6%左右,而貝加爾湖卻是中國淡水總量的8倍多,它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可以佔世界百分之二十的淡水資源?
  • 貝加爾湖有多大?能裝下247個青海湖,是華北平原78年降雨量之和
    全球水資源最多的8個國家由於地理位置不同,氣候類型自然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不同地區的水資源量也相差甚遠。按照目前水資源量的大小排名,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這8個國家是全球水資源量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