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不耐高溫,為什麼有時候用高溫殺不死它?

2020-11-25 騰訊網

新冠病毒不耐高溫,為什麼有時候用高溫殺不死它?

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攝氏度30分鐘就可以把新型冠狀病毒滅活。高溫情況下要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溫度一定要在56攝氏度以上;

第二,時間一定要達到30分鐘。

所以說,如果以上兩個條件只滿足其中一個是沒有辦法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

目前除了紫外線和高溫以外,還有乙醚、75%的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由滅火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

大家平時也要注意日常的消毒滅菌,有助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相關焦點

  • 蟑螂為什麼殺不死?
    同時期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蟑螂卻把自己活成有兩億多年歷史的化石級生物並且在現代獲得了「打不死的小強」之稱,那麼蟑螂殺不死的背後究竟有什麼小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究極進化的軀體蟑螂有六條腿,別看它腿腳纖細,實際肌肉發達,蟑螂的爬行速度在1.5米/秒,相當於時速800公裡的跑車,敵人還沒靠近,蟑螂「嗖」的一下就已經跑出危險區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但是由於我們的治療藥物真正要達到一個明確的臨床效果,它是需要有足夠的臨床證據的。所以目前從證據來說,肯定是沒有一個特效藥能夠專門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 從多位專家的口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觀點:對抗新冠病毒尚無「特效藥」。其實回顧人類對抗病毒的歷史,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面對病毒的肆虐,至少在特效藥方面,人類鮮有勝績。
  • 消毒產品採購指南:你搶購的滴露殺不死新冠病毒!
    近段時間,如何對抗新冠病毒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2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公眾號發布的一則消息稱,廣州疾控中心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核酸。雖然這只是個體樣本抽檢,但這也引起了大家對居家清潔和消毒的重視。84消毒劑、75%醫用酒精……被大家紛紛搶購。
  • 俄專家談義大利病毒株 韓專家指病毒60度高溫不死
    韓國專家指新冠病毒60度高溫不死。據報導,當地時間28日,德國哈雷-維滕貝格馬丁·路德大學的醫學微生物學和病毒學教授,哈雷大學醫學微生物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é)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ZDF)馬庫斯·蘭茲(Markus Lanz)脫口秀節目接受訪談時表示,目前全球99.5%的新冠感染病例均可追溯到義大利北部發現的一種新冠病毒株變體,該病毒株遠比中國武漢最早發現的病毒株更具傳染性
  • 抗生素殺不死病毒!醫:突變就難用藥物治療
    抗生素殺不死病毒!醫師表示,突變之後,就難用藥物治療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都積極研發疫苗、藥物,而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指出,病毒只要複製過程出錯,就會產生突變,因此靠單一藥物難治療,因此最有效療法是靠自身免疫力將其清除,因此呼籲大家要維持健康作息。
  • 科技新鮮感 |病毒為什麼凍不死
    00 來源: 夢想家新聞 舉報   最近有新聞報導,說是全國各地都在進口冷凍食品上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陽性
  • 小龍蝦中真的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
    小龍蝦自從被挖掘成一道美食後,作為不少人的「心頭好」,不管是在夜宵大排檔還是宅家外賣,它都成為很多人的熱選在小龍蝦風靡大南江北之時,關於它的很多負面說法也層出不窮,其中則有「小龍蝦含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一說,小龍蝦的寄生蟲是否真的這麼牛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酒精殺不死的「諾如病毒」,該怎樣消毒?
    從最近的新聞報導中,我想家長們應該已經知道了,北京、瀋陽、哈爾濱等地的幼兒園和學校相繼出現了數起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疫情,嘉嘉學校為此還特意給家長發了一封關於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的郵件。 嘉嘉放學回家後,我特意提醒她日常在學校勤用皂液和流動水洗手,不能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水洗。
  • 為什麼總有人幻想新冠病毒能被天氣「熱死」?
    (圖源:路透社)儘管「季節不會影響新冠病毒的傳播」這種說法已經強調過多次,但仍有許多人認為夏季的炎熱高溫會影響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這不是想當然的觀點,事實上,不管是將新冠病毒與季節性流感做類比,還是將其與人感染冠狀病毒家族的其他幾個「成員」做類比,似乎它在季節性方面都是個「異類」。
  • 美國華裔學者因研究新冠病毒將取得重大發現而被殺?陰謀論而已
    今天,許多媒體和自媒體都在轉發這樣一則新聞:美國《匹茲堡郵報》5月5日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證實,該校致力於研究新冠病毒起源的美國華裔科學家劉兵(Bing Liu,音譯),在賓夕法尼亞的家中被射殺。匹茲堡大學稱他近期在研究新冠病毒(SARS-CoV-2),即將取得重大發現。
  • 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虎嗅網
    難道新冠病毒偏愛冷凍環境嗎?各種冷凍海鮮、肉類還能吃嗎?一、低溫和塑料,確實利於病毒保存不單是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耐冷不耐熱,非常不怕凍。許多病毒可以在 4 °C 的冷藏室環境下保存一個月,在冷凍條件下保存數年,在超低溫和凍幹條件下穩定存活。
  • SARS病毒進入夏天就自動消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還在肆虐?
    然而,也正因此,這種病毒感染更容易被識別,感染者更容易被隔離,幾乎所有的傳染都發生在醫院內。結果,MERS疫情很容易被控制,雖然流行數年,在全球總共才造成2000多人感染。新冠疫情為什麼難以控制,不會消失?
  • 黑幕:研究新冠病毒的美華裔科學家被殺疑雲密布,真相或涉美軍!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37歲學者劉彬,一位正在研究新冠病毒並且接近「非常重大發現」的美國華裔科學家,突然被爆在家中遇害身亡!頭部、頸部和身體都有致命槍傷!劉彬任職的部門發表悼念文稱,劉彬生前致力於新冠病毒研究,且即將有重大突破,未料卻突然遇害喪命。
  • 南極36人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被冰封嗎?為什麼不把冷凍食品停了?
    智利的南極基地暴發疫情,36人感染新冠病毒。 至此,七大洲全部被波及。之前很多人稱,就新冠疫情來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病毒很難到達南極大陸,然而實際的結果是,南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南極有海洋包圍著的南極洲,北極有陸地包圍著的北冰洋。兩極的冰雪王國凝固了全球70%以上的淡水,擁有全球最厚的冰層(約4800米)和最低的空氣溫(-89℃)。
  • 天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沒有像非典那樣消失
    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這是為什麼呢?回顧非典疫情從2002年11月份開始,到2003年7月初真正結束,整個時間跨度將近8個月。很多人仍記得,當年的非典,越到夏天疫情形勢越好,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到了相對比較高溫的5、6月份,SARS病毒好像莫名地突然消失了。這讓很多人覺得,SARS病毒的消失其實是因為「夏天」的到來。世界衛生組織也把天氣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
  • 福奇博士再次現身,直言新冠病毒最可怕,和它比伊波拉愛滋不算啥
    美國著名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音譯原因,有的叫福奇有的叫福西,都指同一個人)因對美國國內新冠病毒的襲擊有著獨特的見解與看法,並多次公開反駁川普的觀點,引起民眾的強烈關注,但自上個月以視頻的形式參加華盛頓聽證會後,就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 小龍蝦真的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
    淡水養殖的魚蝦沒有殺不死的,要殺死這些寄生蟲取決於兩個條件,烹飪的溫度以及烹飪時的時間長短。在70°到100°之間,除了線蟲,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1分鐘之內殺死。只有線蟲比較特殊,殺死線蟲,溫度必須達到70°以上,而且烹飪時間必須達到10分鐘左右。所以烹煮小龍蝦的時候,最好溫度高一些,烹煮時間長一些,這樣吃起來才放心。
  • 震撼 | 新發現新冠病毒可傳貓、不傳狗
    這些結果有很大的意義,首先什麼是中間宿主成為更複雜的問題;其次,如果更多研究能夠驗證新冠病毒確實可以感染貓等家養動物,那麼不吃野生動物就不一定能避免新冠病毒產生。 」目前普遍認為新冠病毒起源於蝙蝠,但是中間宿主尚且未知。在上個月的香港確診寵物狗感染新冠病毒案件後,陸陸續續有一些無辜的寵物貓寵物狗被寵物主人扔下樓打死的慘劇。但新冠病毒就是是否可以感染寵物,這些寵物又是否會傳染人?
  • 為什麼新冠病毒必須源自於自然?
    早在今年5月份,在國際衛生組織(WHO)的組織協調下,全世界的病毒研究科學家和醫務人員,通過對病毒起源溯源後,確認: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合理推導也指向美國的時候,在川普瘋狂將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甩鍋中國的時候,為什麼WHO與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一致確認,得出新冠病毒源自於自然界的結論呢?在筆看來,這是一個既無奈、但在當前又是最正確、最科學的政治答案。為什麼這麼說呢?
  • 每經20點丨多方回應:為何進口水產品檢疫暫不包括新冠病毒檢測...
    每經編輯:周宇翔1丨多方回應:為何進口水產品檢疫暫不包括新冠病毒檢測據一財,對於進口水產品,中國一直都有嚴格的管理辦法和檢驗檢疫規定,但新冠病毒目前並不在進口水產品檢驗檢疫項目裡面一位省級進出口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肉類和水產品屬於貨物,貨物的檢測一般以安衛環(安全衛生環保)項目居多,新冠病毒屬於新型病毒,估計還未納入。此外,海關總署12360平臺回應,目前在進出口水產品的檢驗檢疫項目中,並沒有特別增加新冠病毒的檢測,但是不等於未來不增加這個項目。